
15 王維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偏插茱萸少一人。」句中所謂「佳節」
指的是:
16 「在圓山附近,中山橋上車水馬龍,中山橋下河水幽幽。在我們尚未能夠想像—因為那實在不堪想像—
去迎接一個沒有鳥語、沒有花香的『寂靜的春天』之前,基隆河先已一片寂靜。他將寂靜地流到關渡,
寂靜地注入淡水河,寂靜地入海。」文中「寂靜」二字象徵何意?
17 「這些年來,呷辦桌好像已經是一項重要的活動了,只要高興,流行得很快。呷辦桌,同時也是『很社
會』的一種交際和娛樂,熱鬧一場下次再來。凡是大辦桌的時候,眾食客的來歷、身分地位、行業、素
質或身段,在桌上桌間大概沒啥緊要,來了就是要吃,喧鬧開講的愛呷氣氛要共同營造。」〈辦桌〉
根據上文,「辦桌」並未顯現出下列何種現象?
18 「有一位朋友的家中高懸三個大字:『水葫蘆』。我問這三個字的出典,他一聲不響端出一盆水,把一
個小小的葫蘆擺在裡面,表演給我看;他伸手把葫蘆的一端按下去,另一端立刻翹高,他在葫蘆的中腰
加力,把它壓進水底,它立刻換個地方再冒上來。這水中的葫蘆是那麼堅韌,那麼安靜,那麼有自信心,
無論壓力從那個方向來,決不消沉。『這就是我的人生觀。』我的朋友如此解釋。」這則故事要告訴我
們什麼啟示? 仆屢起,勇往直前
19 「最令人不快的是一些本來吃得飽,睡得著,紅光滿面的臉,偏偏帶著一股肅殺之氣,冷森森地拒人千
里之外,看你的時候眼皮都不抬,嘴撇得瓢兒似的,冷不防抬起眼皮給你一個白眼,黑眼球不知翻到那
裡去了,脖梗子發硬,腦殼朝天,眉頭皺出好幾道熨斗都熨不平的深溝—這樣的神情最容易在官辦的業
務機關的櫃檯後面出現。遇見這樣的人,我就覺到惶惑:這個人是不是昨天賭了一夜以致睡眠不足,或
是接連著腹洩了三天,或是新近遭遇了什麼閔凶,否則何以乖戾至此,連一張臉的常態都不能維持了呢。」
依據上文,作者想表達什麼?
20 「遠離故土的父母親,在異地暫時安頓好簡陋的居處,稍稍歇息了久經戰亂的恐懼不安,稍稍減低了一
點離散、饑餓、流亡的陰影,他們對於過年的慎重,他們許多看來迷信的禁忌,他們對食物刻意豐盛的
儲備,今天看來,似乎都隱含著不可言說的辛酸與悲哀。」(蔣勳〈無關歲月〉)下列何者最符合作者
此處所謂「辛酸與悲哀」的意涵?
21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
笑,孩子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說:蜜
蜂輕易不螫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牠,才螫;一螫,牠自己就耗盡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
得那蜜蜂可憐,原諒牠了。可是從此以後,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麼舒服。」依據上
文,下列選項與作者想法相符的是:
者雖原諒蜜蜂,但對蜜蜂仍不甚喜愛
22 「早年先民跨海來台,就奉請了一尊軟身媽祖供於民家,直到清咸豐晚期,居民開始集資建廟。拱天宮
終於在同治二年落成,之後陸續修葺擴建,現在的拱天宮已是既華麗又精緻。不管是廟宇兩廂、兩殿建
築,還是廟殿雕飾,都顯示出現今香火鼎盛的大氣。」根據此段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最正確?
23 「看一本舊籍,特別是□□曾讀過好多遍,且留有批語、手蹟在上面的,我往往憑那娟秀或獷放的字迹,
發現□□新的島嶼,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同時,我在字句間鋪陳的花光燦爛的綠原上,放牧著自己的
想像力、聯想力,然後,細心的□□起文字內容的花片,及書額上眉批,編結出一個曲折的人生故事。」
文中□□處,依序應填入何字?
24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最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