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1502 
頁次:6
-
2 
 
10 孔子針對禮制,曾論:「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
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依此文主旨,下列那項與此最相近? 
禮制的制定是來自為求延澤百世子孫之用 異時異地的禮制是因應不同世代者的喜好 
觀察禮制的沿革即可掌握改朝換代的原因 禮制的創制與斟酌乃是出自使用者的制宜 
11 韋莊〈秦婦吟〉:「南鄰有女不記姓,昨日良媒新納聘。琉璃階上不聞行,翡翠簾間空見影。忽看
庭際刀刃鳴,身首支離在俄頃。仰天掩面哭一聲,女弟女兄同入井。」此段詩句敘述: 
南鄰之女因為婚姻不幸而跳井自盡 南鄰之女因為忘卻婚約而終釀成災 
南鄰之女新聘而未及成婚便慘遭災劫 南鄰女子的兄弟因其災劫而傷心跳井 
12 「一群瞌睡的鳥/被你/用稿紙摺成的月亮/窸窸索索的驚起/撲翅的聲音/嚇得所有樹葉一哄而
散。」此為洛夫運用古典詩素材改寫的新詩,下列何者為其詩意來源?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13 戰于郎。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息。曰:「使之雖病也,任之雖重也,君子不能為謀也,士弗能死
也,不可,我則既言矣!」與其鄰童汪踦往,皆死焉。依據上文,公叔禺人參戰的理由主要是: 
國君重託 憐恤鄰童 肉食者鄙 士為國死 
14 人生如果是一個故事,陰影是故事中的重要隱喻,它象徵我們尚未經歷的情節;人生如果是一個電
腦遊戲,陰影是遊戲中我們尚未解開的隱藏任務,若解開了它,主角的能力數值將大幅提昇。你有
什麼陰影呢?恐懼或害怕的東西?覺得挫折或痛苦的情境?如何跨越陰影而讓自己成長呢?並不能
單純只是等待時間讓我們遺忘陰影,而是用「勇氣」和「執著」來面對我們的問題、我們的困境,有時
我們需要朋友、家人陪我們一起走過,我們更需要自己去面對自己內心的脆弱,並想出方法來克服!根
據本文之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最合乎意旨? 
懼者,幸福之泉源  面對陰影,勇者無懼 
常懷戒慎恐懼,對重要的事不掉以輕心 人生的陰影,是我們勇往直前的絆腳石 
15 對於那些英年早逝棄我而去的朋友,我的情緒與其說是悲哀,不如說是憤怒!正好像一群孩子,在
廣場上做遊戲,大家才剛弄清楚遊戲規則,才剛明白遊戲的好玩之處,並且剛找好自己的那一伙,
其中一人卻不聲不響的半局而退了,你一時怎能不愕然得手足無措,甚至覺得被什麼人騙了一場似
的憤怒!滿場的孩子仍在遊戲,屬於你的遊伴卻不見了!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此文中「半局」是指玩遊戲,跟人生無關 
有人不聲不響半局而退,之所以不聲不響,是怕被人發現 
作者對於那些英年早逝的朋友,因為太憤怒了,所以不願意悲傷 
對於在人生半局而退的情況,作者說的憤怒,是對自己,也是對命運的憤怒 
16 考上臺北的大學,我第一次搬出那個出生以來長達二十年的住所,但此後我無論遷往何處,我從不
對別人說在外頭租下的那間房子是我的「家」。大學畢業後我還是留在臺北工作,好幾回得空返家,
總得搭星期日最晚的車離開。一次次一次次離開家,我從不說我「回」臺北了,我總是說我走了。
「回」這個字,除了與生俱來的血緣與地緣,還有哪裡稱得上「回」?當兵那時候報平安也是一樣,
我到宿舍打電話,也不說我到「家」了,我說「我到了」、「我在宿舍了」。「家」這個字太沉重,
重得鄉愁扛不起,我無法輕易說出口。下列敘述何者最接近上文旨意? 
作者不認臺北為「家」,乃因不認同臺北人 
出生及成長的地方是與生俱來的緣,才配稱為「家」 
「家」這個字沉重得說不出口,可推測作者家庭有難言之隱 
租的房子與暫時住的宿舍,都因為沒有所有權所以不是「家」 
17 從盛唐至中唐,對自然景物、山水樹石的趣味欣賞和美的觀念已在走向畫面的獨立複製,獲有了自
己的性格,不再只是作為人事的背景、環境而已了。但比起人物(如仕女)、牛馬來,山水景物作
為藝術的主要題材和所達到的成熟水平,更晚得多。這是因為,人物、牛(農業社會的主要生產資
料)馬(戰爭、行獵、車騎工具,上層人士熱愛的對象)顯然在社會生活中占有更明確的地位,與
人事關係更為直接,首先從宗教藝術中解脫出來的當然是它們。誠如宋人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所
評論:「若論□□□□、仕女牛馬,則近不及古;若論□□□□、花竹禽鳥,則古不及近。」依據
文意,空格內最適合填入: 
佛道人物/山水林石 神仙鬼怪/騎射畋獵 山水林石/佛道人物 騎射畋獵/神仙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