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2301
頁次: 4
-
3 
 
27 梁啟超〈學問的趣味〉:「學問的趣味,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句話我不能回答。凡趣味總要自己領略,自己
未曾領略得到時,旁人沒法子告訴你。」此段文意主要表達: 
好讀書,不求甚解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為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8 下列詩詞何者最能展現作者內心的平和寧靜?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29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下列何者與本文的主張相符合? 
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30 下列選項中,與中國傳統節慶有關的描述何者正確? 
中秋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清明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端午節: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31 宗教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百姓的欲望,而是為了讓人明白欲望的限制,進而解除欲望對人的桎梏。欲望
是無底洞,我們既不能否定它,便只好轉化它,使它成為提升心靈的動力。關於本文意涵,下列選項何者正
確? 
欲望代表貪婪妄求,應以宗教剷除之 宗教以有求必應作為訴求,解民倒懸 
以宗教修為否定欲望,便能提升心靈 欲望是無底洞,正是欲望對人的桎梏 
32 「青史上你留下一片潔白,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澤。江魚吞食了二千多年,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但丁
荷馬和魏吉的史詩,怎撼動你那悲壯的      ?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你一直活到千秋萬世!」按本詩內容
推敲,「      」最適宜填入: 
楚辭 春秋 短歌行 赤壁賦 
33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
實。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下列選項何者與此詩旨意相近?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34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絃,終身不復
鼓琴。下列成語何者不是出自這篇文章? 
高山流水 伯牙絕絃 知音難遇 泰山北斗 
35 承上題,下列人物交往組合,符合此篇文旨的是: 
周瑜/諸葛亮 管仲/鮑叔牙 曹操/楊修 管寧/華歆 
二、複選題(第 36 題至第 45 題,占 30 分) 
說明:每題 3分,所列的五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二個是正確答案。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全部答對者,
得3分;答錯一個選項者,得 1.8 分;答錯二個選項者,得 0.6 分;所有選項均未作答或答錯多
於二個選項(不含二個)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36 「岌岌可危」常用來形容情勢十分危險,下列成語涵意相近的是: 
穩若泰山 危如累卵 安若磐石 千鈞一髮 臨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