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我們只求外在物質的『擁有』,而不求內心世界的『享有』,人人像那個武陵溪迷路的漁郎,以
為必須進入桃花源才是生活的幽境,於是整日尋訪,處處問津,若有一天收心定神,才明白自己窩
居的公寓一角,又何嘗不是『洞裡桃花日日鮮』的呢?」 
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上文意旨?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 心境若轉變,則處處皆是桃花源 
桃源祕境一旦離開,就無法重返 世事無常,不斷追求尋訪亦枉然 
9 「我們總在歧義處向彼此告別,然後築牆,是因為我們其實過於緊密,卻從未留下即使一秒的空白
去理解對方。」下列選項,最符合文意的是: 
教與學之間的落差 情感與需要的差異 溝通與理解的隔閡 感性與理性的衝突 
10 「一個老年人/坐在角落裡/穿著不太合身的/成衣西裝/吃完不太合胃的/漢堡/怎麼想也想不
到/漢朝的城堡哪裡去了/玻璃大廈該不是/那片發光的水田」 
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本段文字的意涵? 
新舊和諧,傳統猶存 時移世易,滄海桑田 西裝筆挺,享受美食 老當益壯,追趕潮流 
11 「最近看到你,好像不太開心。這只是我的感覺,也許並不是事實。也許你開心得不得了,只是在
煩惱:錢太多該怎麼花?或者像哲學家一樣,在思考一個深刻的問題?我問過你:『是否遇到什麼
困難?或者心事?』你搖搖頭,說沒有問題。也許你不想讓我擔心,也許另有其他原因,但我相信
你一切都好。」 
依據上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你」的經濟生活出了問題 「你」因為遇到困難而不開心 
「我」試著不過度擔心「你」 「我」知道「你」不開心的原因 
12 (劉表)請蒯良商議,良曰:「目今新敗,兵無戰心;只可深溝高壘,以避其鋒;卻潛令人求救於
袁紹,此圍自可解也。」(《三國演義》) 
依據蒯良所論,最貼近《孫子兵法》戰術的選項是: 
       
13 閱讀下文,選出符合文意的選項: 
(胡母迪)又拜問道:「僕尚有所疑,求神君剖示。僕自小苦志讀書,並無大過,何一生無科第之
分?豈非前生有罪業乎?」冥王道:「方今胡元世界,天地反覆。子秉性剛直,命中無夷狄之緣,
不應為其臣子。某冥任將滿,想子善善惡惡,正堪此職。某當奏知天廷,薦子以自代。子暫回陽世,
以享餘齡。更十餘年後,耑當奉迎耳。」(《喻世明言》) 
胡母迪罪業贖清後便能還陽 胡母迪嚴別華夷而絕意仕進 
冥王不肯幫胡母迪增添陽壽 冥王想舉薦胡母迪為繼任者 
14 「所謂安全堡壘,就是能令人恢復安全感的存在。說得更簡單一點,就是無論何時都會對我們說『沒
關係、沒問題』的人。基本上,這就是『同理回應』。在對方有所需求的時候,同理對方的心情並
給予回應。人們的需求若是遭到忽視或拒絕,安全感就會受到創傷。另一方面,一廂情願強迫對方
接受不需要的東西或過度干涉對方,也會損害安全感與主體性。尊重當事人意願是很重要的事。」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敘述錯誤的是: 
能幫忙解決問題的人就是安全堡壘 安全感來自於個人的需求獲得尊重 
同理回應實有助於穩固安全感與主體性 尊重當事人意願是成為安全堡壘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