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1301
頁次:4
-
2
 
15 《論語.里仁》:「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其中「求為可知」的意思,下列何
者最接近? 
為了得到眾人所知的工作 為了得到別人的讚賞及許可 
希求能得到天下有智慧的人 努力培養能為別人所知的才德 
16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
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諫逐客書〉)此文意涵正確的是: 
兼容并蓄,謙沖自牧 廣土眾民,富國強兵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泰山北斗,眾所仰望 
17 「松落落秋螢之火,魑魅爭光;逐逐野馬之塵,魍魎見笑。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
則命筆,遂以成編。」(《聊齋志異.蒲松齡》)依據上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聊齋志異之作,乃集眾家談鬼而成者 聊齋志異之作,勝過蘇軾談鬼之作品 
聊齋志異之奇,可與干寶搜神記媲美 聊齋志異之奇,干寶與東坡皆不能及 
18 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
異日,與君遊於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啗寡人。」及彌子色
衰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啗我以餘桃。」(《韓非子.說難》)依上文所述,下
列選項何者正確? 
彌子瑕矯駕君車以出,君王聞之以為愛君 彌子瑕嘗啗君以餘桃,君王聞之以為孝道 
彌子瑕不再受寵,君王罪其駕車、啗桃之過 彌子瑕矯駕君車、啗君餘桃是為了搏取令譽 
19 下列文句中「喻」字之義,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孟子.告子下》)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低頭獨長歎,此歎無人喻。」(白居易〈秦中吟.買花〉) 
「何以為辯?喻深以淺;何以為智?喻難以易。」(王充《論衡.自紀》) 
20 為出國進修的同仁餞行,最適合作為行前贈別之辭的是: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巨人眼裡乾坤小,英雄心中天地闊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1 子玉請殺之。楚子曰:「晉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其從者肅而寬,忠而能力。晉侯無親,外內惡之。吾聞
姬姓唐叔之後,其後衰者也,其將由晉公子乎!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根據上文,何者
不是楚君(楚子)不殺晉公子的原因? 
公子人品十分出眾,志向廣大又溫文有禮 公子隨從忠心為主,可知其日後必成大業 
公子為人非常親民,殺他恐遭國內外報復 天意將讓公子復興國勢,殺他是違背天意 
22 蘇軾〈百步洪〉:「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綫爭磋磨。有如兔走鷹隼
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絃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嶮中得樂雖
一快,何意水伯誇秋河。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紛紛爭奪醉夢裏,豈信荊棘埋銅駝。覺來俯仰
失千刧,回視此水殊委蛇。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吾何。回船上
馬各歸去,多言譊譊師所呵。」下列選項無法形容輕舟在急流中飛速急駛的是: 
兔走鷹隼落 馬注千丈坡 飛電珠翻荷 荊棘埋銅駝 
23 劉邦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饢,不絕糧道,吾不
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依據上文,下列選項最足以
說明劉邦戰勝項羽的原因是: 
兵多將廣 知人善任 足智多謀 信賞必罰 
24 「為了演出新作,演奏家往往得做非常多功課,像是學習新樂器、琢磨新技巧,或是融入新的表演形式等等。
一件事要重頭學起,花費的時間何其多,更不用說,為求表演到位,除了要學得會,還得學得好才行。此外,
為了深入作曲家的創作心境,演奏家必須徹底考察作曲家的靈感來源,以及作品的背景脈絡。透過大量的閱
讀,演奏家試圖去了悟樂曲的意涵,再將之轉化,才有辦法將作品的情意和深度演繹出來。」下列選項,符
合上文旨意的是: 
演奏家必須是學校科班出身 作曲家必須先是一位好演員 
演奏家應多方涉獵、體悟,才能精準演繹作品 作曲家的心境極其複雜,跟成長背景密切相關 
25 下列選項引號中的字,有「尊敬」意思的是: 
視吾舌「尚」在不  堯舜「尚」賢身辭讓 
視其缶,而吾蛇「尚」存 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