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1301
頁次:4
-
2
14 下列成語釋義正確的是:
甲、白雲蒼狗/意指雲霞悅目 乙、刻舟求劍/意指不知變通 丙、席不暇暖/意指工作辛勤 丁、大筆
如椽/意指為文苦思
甲乙 乙丙 丙丁 甲丁
15 「黍離之悲」是出自《詩經‧王風‧黍離》的一個成語。它表達了什麼情思?
故國的哀思 運蹇的無奈 喪子的悲痛 飢荒的悲嘆
16 下列人物典故與成語的對應,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甲、投筆從戎/祖逖 乙、韋編三絕/孔子 丙、一毛不拔/墨子 丁、一飯千金/韓信
甲丙 甲丁 乙丙 乙丁
17 下列有關《三國演義》的歇後語或俗語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甲、關公門前耍大刀/一較高下 乙、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丙、劉備借荊州/有借有還 丁、曹操吃
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戊、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甲乙戊 乙丙丁 乙丁戊 甲丙丁
18 古詩文「入則……,出則……」的句法會有一個敘述的基準點,如《論語》:「入則孝,出則弟」是以家庭
為基準點,下列選項何者以朝廷為基準點?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
入則亂髮壞形,出則窈窕作態 入則切磋其君之善,出則高譽其君之德義
19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說:「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
而非快?」主旨在勸人:
內心自適,方能無往不樂 不愧屋漏,追求聖人之境
開誠布公,不為外物役使 與世推移,縱情山水風光
20 《史記.趙世家》:趙簡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諫。周舍死,簡子每聽朝,常不悅。大夫請罪。簡子曰:
「大夫無罪。吾聞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諸大夫朝,徒聞唯唯,不聞周舍之鄂鄂,是以憂也。」
關於上文之主旨,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趙簡子上朝不悅,是因為周舍直諫 趙簡子所憂,在於諸大夫一味順從
「一狐之腋」義同於「一丘之貉」 「周舍之鄂鄂」意指周舍做事獨闢蹊徑
21 鍾毓、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慄慄,汗
不敢出。」(《世說新語》)
鍾毓、鍾會關於「汗」或「不汗」的說詞,下列何者形容最為恰當?
巧言令色 機捷應對 義正辭嚴 強詞奪理
22 「(王)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
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曾鞏〈墨池記〉)這段話強調的是:
無人引導難成事 慎選學習的環境 後天學習的重要 天賦是學習關鍵
23 「富貴人間羨此花,樓台金碧極繁華;帝王名號難虛冒,豔奪春風第一家。」此詩所描寫的是:
牡丹 杜鵑 芙蓉 菊花
24 「同理心」是道德修養的工夫之一,例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下列文句,屬於人之同理心的選項是: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
25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
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
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篇〉)
上文主旨為何?
學習應專心一致 學習應銖積寸累 學習應如逆水行舟 學習應善於利用外物
26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
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下列何者不是眾人幽賞的對象?
陽春煙景 大塊文章 浮生若夢 桃李芳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