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中山國小三年級社會課「我居住的地方」單元教案設計

格式
doc
大小
74 KB
頁數
5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2-15,离现在 2 25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中山國小111學年度三年級社會領域教案設計

教學領域

社會

教學

年級

三年一班

總時間

教學節次

演示時間

教學單元

第一單元我居住的地方

480分鐘

12

40分鐘

教材來源

三下 社會 翰林版 第一單元

設計者/

教學者

蘇惠貞

教學節次

4

教學日期

112221

學習目標

1.探究與鄰居相處可能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2c-II-13c-II-2Aa-II-1

2.表達對社區裡各族群的尊重與關懷。(2a-II-22c-II-1Aa-II-2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分配

效果評量

第一單元 我居住的地方

第一課 我的好鄰居
活動四:學習當個好鄰居(40分鐘)

一、閱讀與問答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1617頁,並共同檢視 跨頁圖的情境。詢問學生從這張圖中,看到了什麼?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1.妮妮說自己九點以後就不練習吹直笛,以免吵到鄰居;2.亨利在進出樓下大門時,會隨手關門,保護住家及鄰居的安全;3.小文看到鄰居時,都會主動打招呼,因為和鄰居打招呼是基本的禮貌;4.皮皮會和鄰居分享媽媽做的小點心,和鄰居維持友好關係;5.琪琪的媽媽如果臨時有事時,會請隔壁奶奶暫時照顧一下琪琪,因為琪琪的親戚都住得遠,所以媽媽有事時會拜託鄰居幫忙。)

二、分組討論

全班分組討論,想出2個幫助鄰居、且要對鄰居友善、有禮貌的理由,在便條紙上寫下來並貼在塑膠瓦楞板上。


三、分組發表

各組派一位學生發表討論的結果,教師將塑膠瓦楞板展示在黑板上,讓全班都看得見。

四、統整

教師透過以下問題讓學生自己建構本節課的學習重點:

1.你認為「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對嗎?為什麼?

2.你願意當個好鄰居嗎?為什麼?


翰林版國小社會3第一單元我居住的地方第二課 我的好鄰居




































10

































15













10









5









上課表現


































操作評量













口頭評量

作品評量

















5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