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認識地方的公共
資源,並善用、愛
護、維護地方公共
資源
7-2-2 認識各種資源,並
說明其受損、消失、再
生或創造的情形,並能
愛護資源。
一、 學生:採樣人數以命題老師自己所任教的班級學生為主,人數 27 人。
二、 題目來源:依據教學進度,由負責月考出題的老師進行命題,命題內容即
為本次分析的題目。
三、 測驗時間:40 分鐘。
四、 題目類型:有是非、選擇題、綜合題、問答題等幾類。
五、 分析項目:針對各類型題目答對率進行簡單的難易度分析。
六、 分析結論:整體試卷□非常困難 □困難 ■尚可 □容易 □非常容易
七、 改進建議:
1. 學生錯誤較多的題目屬於居住地的問題,不在課本中,平日教學時是以網路
教學和口頭補充,由此可知考題與課本相關,最好有資料,學生可以查閱,
錯誤可能減少。
2. 題幹敘述不宜過長,以免學生不了解題目的重點,題目長度應在 2/3 行以內。
3. 生活化的題目雖然學生平日以口語表達能正確說出,但以文字表達卻不完
整,因此題目的說明須再具體些。
4. 每位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同,題目的名詞應以大部分學生了解的為主,免得較
弱勢,沒有類似經驗的學生無從作答。
5. 選擇題答案字數宜精簡,一次考一個觀念,不宜太複雜,避免考兩個以上的
觀念。
6. 題幹最好以簡潔的情境題為主。
Ps、認知歷程向度:1認知 2了解 3應用 4分析 5評鑑 6創作
(
或:
1
認知
2
了解
3
應用
4
批判性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