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勝利國小三年級社會期中評量試題分析

pdf
217.62 K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附件三:
臺南市東區勝利國小三年級一百學年度第二學期
社會學習領域期中評量卷試題分析
教材來源:翰林版 社會第二冊
題型
題號
解析
能力指標
認知歷
程向度
教材
單元
答對率%
1
能運用學習方法認
識居住地方
1-2-1 描述居住地方的自
然與人文特性。
2
74
2
能觀察描述地方的
自然與人文景觀及
其特色
2
85
3
了解地方公共資源
與居民生活關係
1-2-3 覺察人們對地方與
環境認識與感受具有差
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
關懷。
2
63
4
能認識地方的公共
資源,並善用、愛
護、維護地方公共
資源
2
96
5
了解宗教、工作對
居民生活的影響
6-2-4 說明不同的個人、
群體(如性別、族群、階
層等)文化與其他生命為
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
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
視。
2
85
6
2
93
7
學習尊重與熟悉不
同族群的生活方式
2
96
8
3
100
9
了解居民往來與關
懷、互助合作的重
要性與方法
2
100
10
了解商店與生活的
關係
7-2-1 指出自己與同儕所
參與的經濟活動。
2
100
11
了解商店與生活的
關係
7-2-3 瞭解人類在交換各
種資源時必須進行換
算,因此發明貨幣。
2
67
12
學習有計畫、安全
與環保的消費
7-2-4 了解從事適當的理
財可調節自身的消費
力。
2
96
13
7-2-1 指出自己與同儕所
參與的經濟活動。
2
96
14
了解資源消失、再
生、再利用或創造
7-2-2 認識各種資源,並
說明其受損、消失、再
2
100
情形
生或創造的情形,並能
愛護資源。
15
能愛惜生活中的各
種資源
3
96
1
能認識並介紹居住
地方的位置
1-2-1 描述居住地方的自
然與人文特性。
2
96
2
能觀察描述地方的
自然與人文景觀及
其特色
2
52
3
能運用學習方法認
識居住地方
2
89
4
學習運用符號標示
公共資源所在位置
1-2-4 測量距離、閱讀地
圖、使用符號繪製簡略
平面地圖。
1
100
5
了解宗教、工作對
居民生活的影響
1-2-1 描述居住方的自然
與人文特性。
2
48
6
了解宗教、工作對
居民生活的影響
6-2-4 說明不同的個人、
群體(如性別、族群、階
層等)文化與其他生命為
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
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
視。
2
56
7
熟悉認識鄰居的方
3
89
8
了解居民往來與關
懷、互助合作的重
要性與方法
3
100
9
3
81
10
比較付費方式的改
7-2-3 瞭解人類在交換各
種資源時必須進行換
算,因此發明貨幣。
2
93
11
學習有計畫、安全
與環保的消費
7-2-4 了解從事適當的理
財可調節自身的消費
力。
2
100
12
2
100
13
比較付費方式的改
7-2-3 瞭解人類在交換各
種資源時必須進行換
算,因此發明貨幣。
2
70
14
了解儲蓄的好處
7-2-4 了解從事適當的理
財可調節自身的消費
力。
2
81
15
了解資源消失、再
生、再利用或創造
情形
7-2-2 認識各種資源,並
說明其受損、消失、再
生或創造的情形,並能
愛護資源。
3
96
1
學習運用符號標示
1-2-4 測量距離、閱讀地
6
96
公共資源所在位置
圖、使用符號繪製簡略
平面地圖。
100
89
93
96
2
能觀察居住地方居
民的生活方式
1-2-1 描述居住方的自然
與人文特性。
2
81
85
63
93
63
3
學習有計畫、安全
與環保的消費
7-2-1 指出自己與同儕所
參與的經濟活動。
3
93
1
能認識地方的公共
資源,並善用、愛
護、維護地方公共
資源
1-2-1 描述居住方的自然
與人文特性。
3
52
85
2
了解資源消失、再
生、再利用或創造
情形
7-2-2 認識各種資源,並
說明其受損、消失、再
生或創造的情形,並能
愛護資源。
2
85
78
67
試題分析
一、 學生:採樣人數以命題老師自己所任教的班級學生為主,人數 27 人。
二、 題目來源依據教學進度由負責月考出題的老師進行命題命題內容即
為本次分析的題目。
三、 測驗時間:40 分鐘
四、 題目類型:有是非、選擇題、綜合題、問答題等幾類。
五、 分析項目:針對各類型題目答對率進行簡單的難易度分析。
六、 分析結論整體試卷□非常困難 □困 ■尚可 □容易 □非常容易
七、 改進建議:
1. 學生錯誤較多的題目屬於居住地的問題,不在課本中,平日教學時是以網路
教學和口頭補充,由此可知考題與課本相關,最好有資料,學生可以查閱,
錯誤可能減少。
2. 題幹敘述不宜過以免學生不了解題目的重點題目長度應在 2/3 以內。
3. 生活化的題目雖然學生平日以口語表達能正確說出,但以文字表達卻不
整,因此題目的說明須再具體些。
4. 每位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同,題目的名詞應以大部分學生了解的為主,免得較
弱勢,沒有類似經驗的學生無從作答。
5. 選擇題答案字數宜精簡,一次考一個觀念,不宜太複雜,避免考兩個以上的
觀念。
6. 題幹最好以簡潔的情境題為主。
Ps、認知歷程向度:1認知 2了解 3應用 4分析 5評鑑 6創作
或:
1
認知
2
了解
3
應用
4
批判性思考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