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成長教學觀摩教案
教學時間:107.10.22 (一) 10:30-11:10教學年級:四年級教學者:李佩怡
教材來源:翰林國語第九冊教學單元:第三單元 家鄉行腳 第十一課 澎湖,我來了
教學目標:
能仔細聆聽並摘取重點。
能仿照段落,有順序的描寫。
應用摹寫、比喻、動態描寫等技巧來寫景敘事。
目標 | 教學活動 | 教學資源 | 評量方式 | 時間 |
【複習舊經驗】
| 電子白板 、 IRS | 口頭發表 | 5分 | |
1 2 3 | 【挑戰新任務】
全班分成五組,每組訪問一位澎湖教師,提問「如果到澎湖只能參觀一個景點,您會推薦哪裡?為什麼?」分工完成下列任務。
整理記錄,仿照課文段落的架構,推派代表組內練習口頭報告。 | 電子白板 、 平板 、 學習單 | 實做 | 10分 5分 |
1 2 3 | 【景點pk賽】
| 電子白板 、 IRS | 報告 、 口頭發表 | 15分 |
【總結歸納】 請學生想一想、說一說,這一堂課運用哪些本領?學會哪些新本領?這些本領可以用在什麼地方? | 口頭發表 | 5分 |
小組分工表
分工 | 任務 | 負責人(寫座號就好) |
採訪(1人主問) | 訪問景點特色及推薦原因 (每人都要參加、都可追問) | |
圖片(1~2人) | 找圖上傳 | |
記錄(1~2人) | 摘要重點 | |
報告(1~2人) | 上臺報告 |
訪問記錄表(除了大綱的問題,不清楚的地方也要再追問哦!)
訪問大綱 | 摘要記錄 |
為什麼?
| 如果到澎湖只能參觀一個景點, 我們推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現了澎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參單元:家鄉行腳
十一、澎湖,我來了 陳靜婷
○月○日星期六天氣晴
這是我第一次和家人來到澎湖,為了祝賀姨婆八十歲的生日。接機的表叔跟我們說,澎湖是個多風少雨、島多草原多的地方。我們在車子裡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馬公市。在表叔家,大家一起祝賀姨婆生日快樂,我看見她始終笑容滿面,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飯後,表叔帶我們到老街走走。沿路的老房子,多為長條街屋,小小的巷道只容一人通行,我發現人人自動禮讓,井然有序的進出,讓人印象深刻。經過「四眼井」、施公祠後,來到了遠近馳名的天后宮。廟內的「金面媽祖」,已經有四百多年了,是全臺最早的媽祖廟;舉目所見,古色古香的木雕裝飾、玄武岩雕成的石柱、以及廟外的八卦形石階,讓人充分感受到先民蓋廟的辛苦。
接著,一行人前往觀音亭親水園區。臨海處有一座長長的拱橋,如彩虹般橫越在海面上。遠方彩雲,東一朵、西一片,把天空裝點得十分美麗;金紅色的火球,緩緩越過拱橋,金粉散落海面,形成一條閃閃發光的金色大道,看著看著心情也飛揚起來。聽說每年在這裡舉辦花火節和風帆比賽,夕陽、海景、煙花,再加上點點風帆,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可惜,明天我們就要回家了。表叔特地準備許多風景相片,讓我們一飽眼福。其中一張畫面上,有一排排好像手指的石柱,個個指節分明,或高或低,層層相連,原來這就是有名的玄武岩地形。我覺得澎湖的美,在於自然風光;澎湖的美,也在於人們珍惜傳統、用心生活。期待下次能再來澎湖向姨婆請安,同時細細品味風景相片中的美麗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