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體能與健康領域:幼兒健康安全教育規劃理念與實施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85 KB
頁數
21
上傳者
ecde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7-03-07,离现在 18 23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第五章 體能與健康領域


第一節 幼兒健康安全教育規劃理念

    1. 適合幼兒的健康安全教育的經驗主題

    2. 增進幼兒自身安全保護的基本能力

    3. 培養面對陌生人應有的警覺性及應對技巧

    4. 讓幼兒分辨「好」的撫摸與「不好」的撫摸

    5. 規劃幼兒健康安全教育方案,教師須具備的專業知識

    6. 幼兒健康安全教育幫案中教師的職責

第二節 幼兒健康教育課程

ㄧ、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的教學

二、幼兒心理健康的維護

三、提升幼兒自我概念課程的設計

第三節 幼兒安全教育實施

ㄧ、幼兒安全規則的訂定

二、學習區的安全使用規則

三、幼兒安全教育規劃與設計

四、幼兒安全教育的教學實施

五、幼兒園常見的意外傷害與處理

    1. 幼兒健康安全教育方案規劃理念

  1. 適合幼兒的健康教育經驗主題

  1. 認識身體的部位、名稱與功能。

  2. 健康生活習慣的培養。

  3. 認識食物的種類與營養

  4. 進餐能力與習慣的培養

  5. 健康保健與疾病的預防

  6. 牙齒與視力健康的維護

  7. 安全飲食的嘗試與習慣

  8. 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人際互動經驗

  9. 自我概念的建立

  10. 自信自尊的培養

  1. 適合幼兒的安全教育經驗主題

  1. 上下學、過馬路的乘車、行人安全規則體驗

  2. 使用幼兒園或一般遊樂設施之安全常規。

  3. 對室內外學習活動場所的安全使用體驗。

  4. 工具使用的安全知覺

  5. 保護自身安全的警覺體驗與技巧。

  6. 面臨火災、地震、颱風等常見災害的防災模擬體驗。

  7. 面對常發生意外傷害的安全處理常識。


二、增進幼兒自身安全保護的基本能力

1.教孩子記住自已的名字、園所的名稱、父母的姓名。

2.進行辯識地圖與住家與園所附近地理特徵辯活動,幫助幼兒認識住家與園所位置方位。

3.教導孩子記住並能出家中電話號碼、住址及幾個緊急聯絡電話號碼。

4.教孩子如何打電話並練習打投幣卡式電話。

5.出門時要緊跟成人或團體,不隨意離隊。

如何設計相關活動?


三、培養面對陌生人應該的警覺性及應對技巧

1.陌生人不代表從沒見過面的人。如每天送報的、大樓管理員…其實也算陌生人。

2.面對常見的陌生人可以保持應有的基本禮貌,如:見面打招呼…,但如果他有一天要求「爸媽認為不對或老師認為不可以」的事的時侯(如觸摸身體、要你守密、給糖果或禮物、跟他單獨進入房間……),就必須拒絕他,並且要立即向父母或老師報告。

3.陌生人不見得不知道孩子的名字。有心拐帶孩子的人,可能會先打聽孩子的姓名,讓孩子降低警覺。

4.告訴孩子面對陌生人的警覺意識小紅帽與大野狼

5.要孩子發覺到可疑的人事物時,把它畫出來。並儘量記下可疑對象的特徵,描述給您或警方聽。

6.教孩子當他發現被跟踨,而無法安全跑回家或到人多的地方時一定要大叫求助。絕不可自已跑去躲起來,因為孤立無援反而更危險。

7.如果有人抓住孩子,教孩子情況許可的話(如附近行人眾多時),可以大聲呼救,大吵大鬧,並且伺機逃向人潮熱鬧的地方。可是假如對方持有利器,先設法使其放下,或運用自已隨身的物品自衛。但是,如果附近人少,則一動不如一靜。

8.和孩子討論有關「安全」的問題。請記得,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已的安全,不只是教他別在馬路上玩,或是別摸熱爐子而已。

四、讓幼兒分辯「好」的撫摸與「不好」的撫摸

性侵與自身安全的問題



五、規劃幼兒健康安全教育方案,教師需具備的專業知識

1.幼兒健康安全教育福利相關法規

2.基本法律常識

3.緊急突發事件的處理知能【癲癇、氣喘、休克

4.基本的急救常識與技術

5.營養、健康教育知識

6.預見安全危機的警覺性(對環境的敏感度,提早預防)

7.對特殊幼兒基本的篩檢判斷知識-自閉兒過動兒


六、幼兒健康安全教育方案中的教師的職責

()幼兒安全教育方案中教師角色

1.安全環境的安排者

2.安全常規的建立者

3.安全規則的維護者

4.遊戲安全的觀察者

5.兒童安全生活的督導者

6.安全意外事件的處理者

()幼兒保育工作者的安全職責

1.隨時注意不讓孩子單獨在一起玩耍。

2.隨時注意不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即使離開一下,也會交代其他工作同仁代理,若無其他大人在教室內,無論如何不能離開

3.注意隨時眼觀四方耳聽八方,注意嬰幼兒的動靜

4.不在教室與人聊天,做保育以外的工作。

5.做到儘可能讓孩子瞭解安全的限制。

6.瞭解若發現可能有礙安全的事物會立即處理(不計較是誰導致的結果),如:地面積水、尖銳碎物、嘔吐物……

7.隨時注意到孩子在玩耍時可能發生的危險,如:相撞、跌落、摔跤……等。


第二節 幼兒的健康教育課程

一、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的教學

()在幼兒入學前應做的檢查

1.健康檢查

2.預防接種

()幼兒在園所的健康保健

1.每學期例行的健康保健

通常每學期園所會安排醫護人員到園所進行一些例行的健康保健檢查,如:視力檢查、牙齒保健檢查、基本身體檢查、蟯蟲檢查……等。每個月會安排身高、體重測量記錄,以瞭解幼兒身體生長狀況。有些園所甚至會記錄幼兒服藥狀況。【家長託藥記錄】

2.每天例行的健康保健

3.教保人員平日常做的健康保健工作

* 衛生習慣的養成

* 作息時間安排教導幼兒身體健康需求

* 提昇幼兒照顧自已身體的能力


二、幼兒心理健康的維護

*「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Self-esteem)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透過與他人接觸而來的,剛開始我們對自已的看法是從別人對我們的判斷而定,從他人對我們的評斷中,我們才慢慢對自已的能力和自已的行為有所瞭解,而且會自已賦予價值。


*高低「自我價值感」的幼兒特質

低「自我價值感」的幼兒將焦點放在失敗而非成功上,問題而非挑戰上,困難而非可能性上。【畏縮、不願嘗試】

*「自我價感」與「自我概念」

*「能力」與「自我價感」

()提昇與降低幼兒自我價值感的教學策略

提昇幼兒自我價值感的教學策略

真誠地認可幼兒確實完成的事

讓幼兒有機會完成自已的事

讓幼兒有選擇的機會,並能尊重幼兒

讓幼兒清楚其錯誤,並能平靜討論如何於下次避免錯誤

有錯當時與幼兒討論,但在他人面前儘量提起幼兒的優點

讓幼兒清楚規則背後的理由,且盡量共同訂定規則,並能公正堅持地執行

對幼兒的問題多有正面的回饋

讓幼兒感受到他是受尊重的

真心關愛每位幼兒,注意個別差異性適時給予鼓勵

發掘每位幼兒的長處,讓幼兒感受到他受到關注,被需要

經營一個充滿互相扶持的班級氣扮

會降低幼兒自我價值感的教學策略

以競爭比較來鼓勵好行為

凡事代勞與過度保護

教師主導各項活動的決定

命令批評幼兒

在他人面前說幼兒的不是,或羞辱幼兒

規則教師自訂,且執行規則無一定準則,隨教師情緒而定

不尊重幼兒

忽略幼兒的感受

述說誇大幼兒的缺點

彼此競爭的氣氛


()協助幼兒獲得「能力」的教學策略【多元智慧】

1.瞭解幼兒的個性差異性,允許不同能力的孩子有不同的感受。

2.讓孩子有親自操作的機會,從親自完成感受「我做到了」的經驗,比外來的稱讚更能肯定自已的能力

3.提供對幼兒而言,有一點挑戰性卻不太難的工作機會,讓幼兒從克服困難的滿足感中,肯定自已的能力。

4.視幼兒的年齡能力,允許不同範圍程度的選擇權,並尊重其決定(年紀愈小,選擇範圍愈小)

5.讓幼兒有與友伴互動溝通、合作完成工作的經驗。特別是有些孩子無法獨立完成某件工作,但透過共同參與完成工作時,除了得到成功的經驗外,也能從互動中學習到進一步的技能與合作的技巧。【同儕合作】

6.提供多種機會,讓幼兒嚐試不同經驗成功的方式。

7.不要單強調幼兒某種能力,應鼓勵幼兒獲得廣泛的經驗。

8.環境與教學的安排,應提供幼兒有自主性的學習機會。

9.肯定孩子的努力過程而不是結果。


三、提昇幼兒自我概念課程的設計










    1. 幼兒的安全教育實施

一 、幼兒安全規則的訂定

()訂定安全規則需考慮的因素

1.確定想預防或防範的安全目標

2.訂定幼兒安全教育主題

3.考慮幼兒人數

4.顧及環境空間大小

5.考量相關設備器材種類與數量

6.確知幼兒與成人的比例

7.瞭解遊戲活動的類型

()園所遊戲設備的安全使用規則


二、學習區的安全使用規則


三、幼兒安全教育規劃與設計

()幼兒安全教育目標

()幼兒安全教育規劃原則

()幼兒安全教育活動設計原則

()幼兒安全教育的活動設計


四、幼兒安全教育的教學原則

()幼兒安全教育實施原則

()幼兒安全教育的教學方法


五、幼兒園常見的意外傷害與處理(p.131

教學資訊站:幼兒保育工作者對幼兒校園與遊戲學習安全的檢核

* 整體環境的安全檢核

是 否

□ □ 1.是否熟悉環境、了解園內生活作息動線?

□ □ 2.是否瞭解萬一有緊急狀況,逃生、疏散動線?

□ □ 3.是否瞭解防火梯、防火巷是否保持通暢?

□ □ 4.是否清楚滅火器放置的地方?

□ □ 5.是否注意到滅火器是否在安全使用期限?

□ □ 6.是否瞭解環境四週是否有易燃物?是否有堆積物?易積水的容器?有無易造成疾病傳染的汙染源?

□ □ 7.是否每次讓孩子玩遊樂設施前是否預先檢視邊緣、銳角、斷裂……等安全問題?

□ □ 8.是否在餐飲運送動線與時間避開孩子的活動?

□ □ 9.是否經常察看整體環境是否有所謂「安全死角」?

□ □ 10.是否經常試著以孩子的眼光、角度巡視周遭,檢視可能發生的危險性?

* 室內環境的安全檢核

是 否

□ □ 1.是否經常注意到地面上是否有尖銳物?

□ □ 2.是否注意到高處是否是有易掉落物?

□ □ 3.是否注意電器插座護蓋是否經常插好?

□ □ 4.是否注意到所有電熱器或電暖爐出口是否有防護措施?

□ □ 5.是否注意到所有家具的角或邊是否做了安全處理?

□ □ 6.是否瞭解環境電線、燈線是否做了隱藏處理?

□ □ 7.是否經常檢查使用的玩具是否安全?






第四節 幼兒園常見意外事件的防範與處理

()防範之道

1.園方宜注意事項(出入動線遊具安全教育)

2.宜提醒家長及幼兒注意事項

()應變與處理

A教師的應變與處理

1.判斷小孩受傷的程度

2.撞傷瘀血

3.扭筋扭傷

4.脫臼骨折

5.輕微的流血

6.嚴重的出血

7.被貓、狗咬傷

8.昆蟲叮咬

9.中毒

B幼兒的應變與處理

當看到狗,不要因害怕一直跑,最好能停站或慢慢走,並記住貓、狗的樣子。


()常見的意外傷害(p.136


第六章 幼兒身體發展課程

本章重點

第一節 幼兒身體運動機能發展的特性

一、透過運動遊戲幼兒的學習、成長與發展

二、設計幼兒體能活動必備的幼兒身體發展知識

三、各階段幼兒發展身體發展特徵與運動技能發展目標

第二節 促進幼兒身體發展的教學活動

一、場地空間的探索活動

二、促進幼兒身體基本動作發展的活動

三、促進幼兒身體知覺發展的活動

四、促進幼兒身體協調發展的活動

五、促進創造思考、邏輯推理與團隊合作的身體活動

六、放鬆與解除緊張的身體活動

第三節 幼兒身體發展活動設計與引導

一、幼兒體能活動設計的規劃

二、幼兒體能活動教學原則

三、幼兒體能活動教學過程

四、幼兒體能教學秩序維持技巧

五、幼兒體能活動教學注意事項


第一節 幼兒身體運動機能發展的特性

一、透過運動遊戲促進幼兒的學習、成長與發展

二、幼兒在運動遊戲中的身體動作發展

三、透過運動遊戲嬰幼兒的認知學習

四、嬰幼兒在運動遊戲中的社會互動與情緒發展


二、設計幼兒體能活動必備的幼兒身體發展知識(143

一、幼兒身體發展的原則

1.個別化成熟原則個體具有遺傳潛能,發展成為一個具組織性與統整性的個體。

2.發展方向原則:發展方向原則指個組織系統與功能發展方向是:由頭至腳、由軀幹至四肢(即由中心往外),由粗動作至細動作,由籠統到分化

3.相互交織原則行為的發展由不成熟到成熟,是成螺旋型方式進行的。

4.自我調整變動原則:自我調整變動原則與相互交織才相輔相成的。

5.功能不對稱原則



三、各階段幼兒發展身體特徵與運動技能發展目標

零至四歲的幼兒,身體基本動作的發展強調:

1.提昇感官感覺的敏銳度

2.促進感覺動作技能

3.提昇身體意識能力

4.獲得對身體與肌肉神經運作的具體認識

5.增進日常生活中動作的表現語言


四至七歲幼兒,身體發展活動則應考慮與外在環境的互動協調所以重在:

1.增進感覺動作技能

2.促進自我認識與身體控制能力

3.增進時間、空間、因果關係等意識

4.複雜的動作聯合與創造性運動

5.學習能不堅持已見,進而能相讓合作

6.促進對自發與週遭環境關係的瞭解

7.增進問題解決能力




參、促進幼兒身體知覺發展的活動

一、身體部位認知與刺激的反應

二、身體姿勢的體驗

三、促進身體空間辯識能力的活動


肆、促進幼兒身體協調發展的活動

一、身體協調的動作

二、身體的移動

三、團隊肢體協調的活動


伍、促進創造思考、邏輯推理與團隊合作的身體活動(p.155)-氣球傘、大風吹


放鬆與解除緊張的身體活動(p.161


第三節 幼兒身體發展活動設計與引導

一、幼兒體能活動設計的規劃(時間、次數、範圍)

二、活動設計考量因素(課程、暖身、空間、安全)



教學小祕笈:配合單元活動的計畫要項(p.164

1.主題:

2.活動時間:

3.活動地點:

4.幼兒年齡:

5.幼兒人數/師生比例:

6.活動目標:

7.教學準備:

8.動機引發:

9.熱身活動:

10教學過程:

11.緩和活動:

12.注意事項:


二、幼兒體能活動教學原則

1.考慮教學目標

2.依據兒童發展的能力設計、引導活動

3.適合幼兒的要與生活經驗

4.尊重兒童的興趣適時引導

5.活動進行要考慮時間、季節、場地等條件

6.正確的示範活動

7.運用合宜的器材、道具

8.隨時注意安全問題,包括:活動場地的安全與防範措施

9.利用音樂提昇教學效果

10.努力使幼兒有新的經驗

11.遊戲活動要活潑有趣多樣化

12.製造輕鬆愉快的氣氛

13.動靜活動要互相搭配

14.教學要保持彈性

15.活動進行由簡而難,給予兒童成功的經驗

16.注意觀察幼兒的體能適應情況

17.將環境器材的收拾整理工作納為課程的一部分


三、幼兒體能活動教學過程

準備、動機引發、熱身、遊戲規則說明、主要活動、緩和、結束。


四、幼兒體能教學秩序維持-常規、班級經營(p.167


五、幼兒體能活動教學注意事項

一、教學前

1.安全性:場地、空間、週圍環境……

2.設備器材:安全檢查、種類、數量……

3.環境安排:動線規劃、活動空間規劃……

4.行政配合協調事宜:場地、時間安排、音樂、器材使用……

5.幼兒衣著:衣著輕易伸縮,在木板教室可打赤腳,促進足部肌肉的觸感

二、教學實施

1.依據兒童發展的能力、設施、引導活動

2.採漸進式,宜先安排動機引發、熱身運動,不宜馬上做劇烈運動

3.隨時觀察幼兒的體能狀況

4.活動行由簡而難,給予兒童成功的經驗

5.動靜活動搭配得宜

6.正確的示範動作

7.注意活動氣氛的帶動

8.尊重兒童的興趣適時引導

9.盡量參與幼兒的活動

10隨時注意活動場地的安全與防範措施

11.維持秩序,以利進行活動

12.注意時間的掌控

13.隨時注意可能的危險性

14.加強注意持久度與自我控制力的訓練


三、結束活動

1.活動漸近尾聲時,宜降低活動量,讓幼兒體能狀況趨於正常

2.讓幼兒有段情緒緩和時間

3.可安排結束儀式,增進幼兒印象

4.可請幼兒協助收拾能力所及的使用器材

5.協助幼兒擦乾汗(最好能換掉濕透的衣服),注意不讓幼兒至風大的地方,以免著涼

6.提醒幼兒不要喝水,即使等一下喝也應小口小口喝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