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谷雜糧健康幼好吃:幼兒營養教育教案

格式
pdf
大小
3.82 MB
頁數
4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2-13,离现在 1 31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營養教育教案 

 
 

教案名稱:全榖雜糧健康幼好吃 

 

適用對象:幼兒 

 

教案作者:林于琳 

 
 

 

 

 

background image

 

目錄

 

壹、學習領域

……………………………………………………………………………………2 

貳、競賽主題與設計理念

……………………………………………………………………….2 

     一、教學背景………………………………………………………………………………..2 

     二、學習者相關分析……………………………………………………………………….3 

     三、教學理論應用與實務架構規劃……………………………………………………3~4 

     四、課程設計與教學流程………………………………………………………………..4~6 

參、教案基本資料

……………………………………………………………………………….6 

(教學時間、對象、徵件形式、教學前準備、教學目標、活動教材)………………6~7 

肆、教學計劃

…………………………………………………………………………………….8 

  第一節 「找找校園的全榖雜糧」……………………………………………………….8~9 

  第二節 「膳食纖維好厲害!」………………………………………………………10~12 

  第三節 「健康主食吃多少?」………………………………………………………13~14 

  第四節 「我的健康飯碗」……………………………………………………………15~17 

  第五節 「全榖雜糧愛的便利貼」……………………………………………………18~19 

  第六節 「當個健康傳聲筒」…………………………………………………………20~21  

伍、幼兒觀察記錄與總評量表

………………………………………………………………...22 

陸、成效評估與省思

………………………………………………………………………23~27 

柒、教學課程補充

……………………………………………………………………………...28 

   一、學習區環境與教具之規劃………………………………………………………..28~29 

   二、課程回顧……………………………………………………………………………….30 

   三、親師合作……………………………………………………………………………….32 

捌、附件資料玖參考資料

…………………………………………………………………32~33 

拾、學習單

(附件一~附件七)  ……………………………………………………34~40 

background image

 

111 年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營養教育教案 

教案
名稱

 

  全榖雜糧健康「幼」好吃 

 

壹、

學習

領域

 

       本次教案設計的學習者為幼兒,課程學習領域是依據教育部(2017)頒布的「幼

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涵蓋六大學習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言、社

會、情緒、美感。本次教案幼兒園採用統整式主題教學,以【全榖雜糧健康「幼」

好吃】為課程主題,共規劃六節課程。教案以營養教育為主要核心,結合幼兒園課

程的六大學習領域,讓幼兒能建立良好的健康飲食意識與行為,累積人生的健康資

本。

 

貳、

 

競賽
主題

 

 認識『全穀及未精製雜糧』(讓學童可以分辨什麼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對應生活

中接觸到的相關食材、食物) 

 了解『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對於身體的好處(讓學童了解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的營

養與對身體的益處,且應當納入每日飲食中)

 

設計

理念

 

 

 

 

一、教學背景

 

       本次教案設計的主要教學背景為配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0-111 年提

升國人均衡飲食知能計畫」之宣導政策,由學術研究單位與現場實務幼兒園共同規

劃「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飲食教育課程,並以研發團隊成員任教的公立幼兒園幼兒

為課程的實作對象,教學實作期間於

111 年 8 月 1 日至 9 月 1 日。 

二、學習者相關分析

 

    本次教案的學習者為

10 位就讀於公立幼兒園的幼兒。 

  ()學校概況-公立小學附設幼兒園 

 本次參與實作的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校園裡的小小田園,可以提供幼兒園師

生在進行本次相關課程活動中的觀察與操作學習。幼兒園具有獨立廚房,可以與本

次相關學習活動結合,進行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的相關備餐與調製。

 

 

一、教學

 

       背景 

的植物

 

二、學習者

 

相關分析

 

的植物

 

三、教學理論應用

與實務架構規劃

 

的植物

 

四、課程設計

與教學流程

 

的植物

 

background image

 

 ()學生背景經驗分析-混齡班幼兒 

       參與課程的學習者為幼兒園之八月暑假期間中班升大班(5~6 歲)之幼兒,由

著來自兩班及不同家庭背景而組成,分別為

5 位男生(含特生 1 位)及 5 位女生,共

10 位幼兒。 

    園所提供的主食情況觀察,班級幼兒對於全穀接受度尚可,但仍然不是所喜愛

的選項,對於雜糧極少接觸。少數幼兒,看見較有口感

(如:燕麥、紫米等),會要

求減少飯量或將其挑取出來。另外,幼兒在家進食情形大多是照顧者附和其飲食偏

好,即便成人為了孩子的健康而給予其相關食物,通常會以幼兒意願為優先的選

項,因而萌生「孩子不想吃,就不提供!只要有吃就可以!」的想法。

 

()教學前相關訊息調查結果-家庭與幼兒主食問卷調查 

在規劃全榖雜糧課程前,為了能更適切地訂定的幼兒學習目標,故以親師訪談

為主、調查問卷為輔的方式,蒐集幼兒在家食用全榖雜糧之情形及相關營養教育之

背景。蒐集幼兒在家中以全榖雜糧為主食情形整理如下:

 

1.  主食以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取代白米達 1/3 以上的幼兒僅 20%(2 個);少於 

1/3 的幼兒有 60%(6 個);全以白色食物(白米、白麵條等)為主的幼兒有 20%

2 個)。 

2.  家長問卷之結果顯示:家長知道家裡提供的餐點太精製,認為全榖及未精製

雜糧很健康,未精製食物沒有添加物的疑慮較為安心,但會以方便準備的晚餐

為主要考量。且不加入全榖及未精製雜糧的原因,家長認為加入全穀可有可

無,且家人及孩子不願意吃,口感不佳,要咬很久,晚餐時間會延長。 

幼兒家庭飲食的狀況,主食大都以精製類為主。然而幼兒在家中一週有七天的

晚餐,若主食都以白色穀類為主,僅僅在幼兒園實施全榖雜糧的營養教育的成效是

有限的。家庭是幼兒最親密的生活圈,將相關營養教育傳達至家庭尤為重要,所以

透過教育的融入與支持,將天天吃全穀及未精製雜糧觀念帶入幼兒家庭中,營養健

康一起吃

 

 

 

 

background image

 

三、教學理論應用與實務架構規劃

 

 (一) 教學理論應用       

      杜威 Dewey 以經驗為基礎的理論是其教育思想之一:「something  to  do;

something  to  learn」,在學習歷程「從做中思,從做中學。」本次活動以此學理

為教學依據。教案以幼兒學習能力與生活經驗設計主軸,課程的進行除了提供真實

(完整原型)食物外,也以「原態」食物進行烹煮與食用的活動,享受純粹的雜糧

好滋味,讓幼兒產生「健康吃」的動機及興趣,也了解全穀及未精製雜糧與健康的

關係。並將相關概念,運用活動分享、親子學習單及雜糧小任務的方式,帶回給所

愛的家人,一同享受製作雜糧類主食的樂趣、一同用餐的歡樂,並獲得均衡營養及

健康泉源!

 

 (二) 實務架構規劃 

        本教學目標以布魯姆(Bloom)教育分類學-認知、情意、技能之範疇而設計,

據此規劃「我知道;我會做;我喜歡」等三大主題,每個主題各分支成二小節,總

共有六節課程,每節課程會以前一節課程脈絡而進行。讓幼兒與所屬家庭在這次課

程中,有機會了解全穀及未精製雜糧之重要及提升以全榖雜糧當主食的意願度。

(如

 圖一) 

    在實施全榖雜糧課程面向中,以主題課程之教案為主軸,但思慮全榖及未精製

雜糧之學習範圍廣闊,需要累積加深加廣的經驗並融入應用於生活中,所以另行規

劃相關之學習區,包括

:「數學區」、「自然探索區」、「美勞區」及「烹飪

區」…等,配合相關教具之製作,讓幼兒有更多充裕的時間進行相關探索與認識,

藉由主動學習吸取豐富多元的經驗,以及擴展各個學習面向。同時在幼兒家庭方

面,以學習單及親子小任務等方式,提供相關概念的導入,讓家人一起響應全榖雜

糧「健康吃」之生活。園所餐飲部分,也與幼兒園廚房人員配合,根據每日課程幼

兒的反應與回饋,將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由少樣至多樣化種類做調整,循序漸進提高

幼兒食用全穀及未精製雜糧份量的比例。

 

:教案活動提供教育對象能力所及的小任務,運用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以增

進幼兒之自信心及提升該飲食之興趣。

 

 

 

background image

 

四、課程設計與教學流程

  

  ()課程設計 

此課程以幼兒學習能力與生活經驗為設計概念,共六節課程,並於每一週實施

二節課程。

 

1. 

「全榖雜糧食物~我知道」

:以第一節「找找校園的全榖雜糧」之活動,探

索園所現有的雜糧植物,貼近幼兒生活經驗。再循序進行第二節「膳食纖維好

厲害!」透過實作,以眼見為憑的方法,了解全榖雜糧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

益腸道健康。

 

2. 

「全榖雜糧食物~我會吃」

:以第三節「健康主食吃多少?」、第四節「我的

健康飯碗」的概念進行,讓幼兒以多元、符合其興趣的方式學習如何添加及選

擇對自己身體有益的食物。

 

3. 

「全榖雜糧食物~我喜歡」

:依序分為第五節「全榖雜糧愛的便利貼」及第

六節「當個健康傳聲筒」的活動,嘗試將自己喜歡的全穀雜糧,用自己所及的

方式,傳達相關健康營養的訊息分享給所愛的家人,最後以幼兒觀察記錄與學

習總評量表之方式

(見 23 頁),評估本課程之教學成效。 (如 圖一) 

 

 

 

 

  

 

 

 

 

 

 

 

 

 

全榖雜糧食物

~我知道

第一節

找找校

園的全榖雜糧

第二節

膳食

纖維好厲害

!

全榖雜糧食物

~我會吃

第三節

健康

主食吃多少

?

第四節

我的

健康飯碗

全榖雜糧食物

~我喜歡

第五節

全榖

雜糧愛的便利貼

第六節

當個

健康傳聲筒

圖一

   教學理論應用與課程實務架構規劃圖 

全榖雜糧健康「幼」

  好吃 

 John Dewey 教育哲學:做中思、做中學 

 Bloom 教學目標:認知、情意、技能 

   幼兒學習總評量

 




 

 1

11

8

1

   

  

    

9

1

 

 

background image

 

  ()教學流程(當日課程活動) 

 

    每一節課程以「準備活動」為始,以回顧前次活動、說故事、音樂律動等方式

進行。「發展活動」及「綜合活動」,則運用經驗學習法等教學策略,透過豐富的

生活素材,提供幼兒實作經驗,包含觀察、感覺及思考等動靜交替之方式,讓孩子

能親身體驗、當下感受,並以多重感官接觸雜糧類食物及享受雜糧天然的氣味與口

感。另外在團體討論時,透過彼此對話,覺察食物與健康營養的關聯和分辨雜糧主

食等。最後的「延伸活動」提供延續與應用之機會,以學習單、雜糧互動繪本或親

子實作等方式實施,而後續以滾動調整之思考過程,進行下一節課程。(如

  圖

二)

 

 

 

 

 

 

 

參、教案基本資料

 

教學

 

時間

 

主題課程共六節

 

※教學對象之一堂課時間為:

30~35 分鐘 

教學

對象

 

 □國小組 ____年級    

幼兒園組

   

徵件

形式

 

 

教案    □教具 

教學

 

準備

 

•  教師準備:協同老師討論及溝通、課程預習、料理用具清潔消毒等。 

•  學生準備:參與體驗活動、了解安全事項、防疫相關清潔消毒等。 

教學

 

目標

 

一、覺察與辨識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的食物與益處。

 

二、增進全穀及未精製雜糧之攝取,並選擇有益健康的主食。

 

三、樂於將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加入於自己的飲食中。

 

一、準備活動 

圖二

   當日教學流程圖 

二、發展活動 

三、綜合活動

 

四、延伸活動

 

下節活動

 

background image

 

 

主題課程名稱

   

各階段教學
領域及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素材

 

教學
時間

 

教學

  

評量

 

 
 
語文

以口語參與
互動

  

 
 
 
 
 
 
 
 
 
 
 
 
 
 
 
 
 
 
 
 
 
美感

體驗生活環
境中愉悅的
美感經驗

 

 
 
 
 
 
 
 
 
 
 
 
 

一、準備活動

繪本分享-《可以吃的植物》 

1.內容:透過繪本細緻的繪圖畫風,介紹植物的成長過

程,引發孩子去發現植物的成長,去瞭解在餐桌上

被人類食用的是植物哪個部分及如何長成的

…。 

2.在敘說故事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回顧其中的雜糧類植

物,可食的部位是哪裡?為什麼我們會吃它?

  

二、發展活動:找找校園的全榖雜糧

 

1. 以捉迷藏之遊戲概念,讓幼兒找找校園的全榖雜糧

的植物,讓幼兒體驗自行挖取並處理雜糧食材的機

會。

  (註:本校園現有雜糧植物為地瓜,此節活動

可因應各園所種植之類別而定或提供常見雜糧食材

取代之。

2. 觀察所挖取出的雜糧(地瓜)外型及質地,並將其

清洗,老師則協助以保留外皮的方式,切小塊微波

或蒸熟。

(切地瓜時亦可引導幼兒觀察刀片上白白粉

粉的就是澱粉

3. 讓幼兒品嚐該食物並分享吃完後的感受: 

(1)  所吃的全榖雜糧(地瓜)有甚麼味道、口感、外

型 、 顏色

…?就像甚麼一樣?或像曾吃過的食

物?是否覺得喜歡或有美的感受呢?

 

(2)  今日吃的全榖雜糧是未精製雜糧,知道它為什麼

有「未精製」的名字嗎?透過今親自採集及品嚐

雜糧的經驗與未精製之語詞產生連結,讓幼兒嘗

試說出。

 (配合全榖雜糧圖卡) 

 
 
繪本

 

 
 
 
 
 
 
 
 
 
 
 
 
鏟子

 

地瓜

 

砧板

 

電鍋

 

 
 
 
 
用餐
隔板

 

餐具

 

 
 
 
 
 
 
雜糧
圖卡

 

 
 
 
 
 
 
 

 
 

8


 

 
 
 
 
 
 
 
 
 
 

15


 

 
 
 
 
 
 
 
 
 
 
 
 
 
 
 
 
 
 
 
 
 
 
 
 

 
 

口語
評量

 

 
 
 
 
 
 
 
 
 
 
 

實作
評量

 

 
 
 
 
 
 
 
 
 
 
 
 
 
 
 
 
 
 
 
 
 
 
 
 
 

全榖雜糧食物

~我知道 

第一節

 找找校園的全榖雜糧

 

肆、教學計劃

  ( 共六節課 ) 

background image

 

 
 
 
 
 
 
 
 
 
 
 
 
 
認知

蒐集文化產
物的訊息

 

(3)這些未精製雜糧與米飯是「好朋友」,想一想還

有 甚麼 未精製全榖雜糧,也可以吃飽飽當主食

     

呢?請幼兒舉出生活常吃的對應食物。

 

(4)這些能讓我們吃飽飽的全榖雜糧,還有厲害的營

養素

(預告下一次活動),可以先回家與家人分享及

發現。

  

三、綜合活動:生活記錄畫

 

    與幼兒回顧今日活動,並讓幼兒畫下自己覺得好吃

或好看的全榖雜糧,在繪畫過程中,老師協助幼兒將口

述內容記錄於紙上。

 

四、延伸活動

:團體遊戲-「我的大飯碗」 

      於課後時間或轉銜活動,提供相關雜糧之遊戲: 

1.依照老師說的食材名稱,站於呼拉圈前,依指令選擇

跳進裡面或跳出外面。

 

2.所說的指令若是全榖雜糧名稱,就要跳進大飯碗”裡

”(呼拉圈)當主食;若是蔬果、魚肉蛋等名稱,就要

跳出大飯碗

外面(呼拉圈)。 

 
 
 
 
 
 
圖畫
用具

 

 
 
 
 
 
呼拉

 

雜糧
圖卡

 

 

 
 
 
 
 
 

8


 

 

 
 
 
 
 
 

繪圖
觀察

 

 


 

生活紀錄畫

 

觀察記錄

 

 

小宇:「我
覺得地瓜很
像"沙子"
做的馬鈴
薯,把它放
在白飯裡
面,會香香
的!」

 

 

 
 
 
 
 
 
 

background image

 

 






 

1.準備呼拉圈 

2.老師依圖片說指令  3.可當主食,站圈內  4.不是主食,站圈外 

 

 

 

 

教材

 

參考資料

 

1.  繪本:森谷憲(2001)可以吃的植物。台灣:英文漢聲。 

2.  雜糧圖片參考: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2020)。良食圖譜 。全榖雜

糧家族。

 

 

 

 

 

 

 

 

 

 

 

 

 

 

 

 

 

 

 

 

 

 

 

 

 

background image

10 

 

主題課程名稱

 

各階段教學
領域與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素材

 

教學
時間

 

教學

 

評量

 

 
 
 
語文

敘說生活經

 

 
 
 
 
 
 
 
 
 
 
 
 
 
身體動作與
健康

熟練各種用
具的操作

 

 
 
 
 
 
 
 
 
 
 
 
 
 
 
 
 
 
 
 
 
 

一、準備活動

影片觀賞-「膳食纖維」 

     回顧前一節活動情形並運用線上影片觀看相關「膳食

纖維」之片段:「

6 大類食物-全榖雜糧類」、「健康九九

網站

-膳食纖維」。 

1.藉由影片的敘述,分享富含纖維質的全榖雜糧類對人

體之益處

(腸道健康、飽腹感等)。 

2.透過圖片的展示或讓孩子親自找尋相似物,如:美勞區

之素材,讓幼兒知道腸胃道的清道夫

-膳食纖維的相仿

之樣貌及嘗試說出纖維質與人體的關係。

 

二、發展活動:動手做實驗

 

1.準備及介紹所使用之器具,並說明安全規則。運用昨

日所挖取的全榖雜糧

(地瓜)及預先煮好的白米飯,實

驗何種有明顯的纖維質?

 

(註:依照前一節活動所採拾之雜糧做運用或提供常見

雜糧食材取代之

)。 

2.以分組合作的方式,將地瓜與白米分別運用磨缽搗成

泥,以紗布過篩

→清洗→過篩之反覆動作,觀察是否

出現明顯之纖維細絲

 (註:觀察面向有「粗細、長短、

軟硬」等

) 。 

3. 將環境清潔後,分享實驗後的觀察與發現。 

(1)覺察與辨別雜糧纖維及白米飯,分別所產生的樣

態、觸感、氣味等,相同與不同之處?

(註:引導幼

兒覺察高纖高營養的全穀雜糧食物有顏色,保留天

然的橘色、黃色、紫色,吃了好健康;對比白米、

白麵、白吐司或用白色麵粉做的蛋糕、餅乾要少

吃。

)  

 
 
 

影片

 

 
天然纖
維圖片

 

美勞區
素材

(麻

繩、棉
絮、不
織布等

 
 
 
 
白飯

 

地瓜

 

磨缽

 

濾網

 

 
 
 
 
 
 
 
 
 
 
 
 
 
 
 
人體
消化
器官

 

 
 
 
 

 
 
 

8


 

 
 
 
 
 
 
 
 
 
 
 

15


 

 
 
 
 
 
 
 
 
 
 
 
 
 
 
 
 
 
 
 
 
 
 
 
 

 
 
 

口語
評量

 

 
 
 
 
 
 
 
 
 
 
 
 

實作
評量

 

 
 
 
 
 
 
 
 
 
 
 
 
 
 
 
 
 
 
 
 
 
 
 
 
 

全榖雜糧食物

~我知道 

第二節

  膳食纖維好厲害!

 

background image

11 

 

 
 
 
 
 
 
 
 
 
 
 
 

 

認知

蒐集文化產
物的訊息

 

(2)  運用全穀雜糧及人體消化器官之卡通圖,讓幼兒連  

結膳食纖 維與 人 體之 關係

 

  (3)每天所吃進的主食(飯、麵等),若想要是健康又有

營養的話,那應該可以怎麼做呢?透過師生對話,

思考如何帶入每日的飲食中?

 

三、綜合活動:團體遊戲-「掉下來囉!」

 

1. 玩法:幼 兒說「 掉 下來 ! 掉下來 !甚 麼 東西掉下

來?」,老師則說出一種主食種類之名稱

(山藥、蓮

藕、白米、白麵包

…),若是有含纖維質的食物,孩子

就要做出把食物吃進嘴巴的樣子,若不是,手就要比

叉叉狀,發出ㄅㄟ!ㄅㄟ!的聲音

(似警鳴聲)。 

2.透過「甚麼東西掉下來?」的即興反應遊戲,回顧及

辨認老師所說的食物是否有含纖維的食材。

 

四、延伸活動:親子學習單-「全榖雜糧連連看」

 

         回顧所認識的高纖高營養主食,依照學習單的說明,

與家人一起找出

(連連看)高纖高營養的雜糧食材,並分享

家裡常吃到的雜糧食物。

 

 

 

 

 
 
 
 
 
 
 
 
 
 
 
 
 
 
 
 
 
 
 
 
 
 
 
 
 
學習

(附

件一

 
 
 
 
 
 
 
 
 
 
 
 
 

8


 

 

 
 
 
 
 
 
 
 
 
 
 
 
 

觀察
記錄

 

 


 

 






 

1.清洗 

2.蒸熟 

3.成泥 

4.過篩 

 

 

 

 

 

 

 

background image

12 

 

 
 
 
 
 
 
 
 
 
 


 

學習單

 

觀察記錄

 

    

     

 

 

 

 

教材

 

參考資料

 

1.  影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6 大類食物-全榖雜糧類。

https://youtu.be/zJ5E9BXpzpo 

(註:以上影片皆以卡通動態方式,能讓幼兒了解主食涵蓋之種類及雜糧膳

食纖維的益處,方可做相關參考。)

 

 
 
 
 
 
 
 
 
 
 
 
 
 
 

 

幼兒活動實作

    

連結網址

 

https://youtu.be/151

pu5x1Yf8

 

:相關影音,請掃描 QR Cord 

background image

13 

 

主題課程名稱

 

 

各階段教學
領域與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素材

 

教學
時間

 

教學

 

評量

 

 
 
 
 
 
 
 
 
 
 
 
 
 
 
情緒

合宜地表達
自己的情緒

 

 
 
 
 
 
 
認知

蒐集生活環
境中的數學
訊息

 

 
 
 
 
 
 
 
 
 
 
 
 
 
 
 
 

一、準備活動

唸唱手指謠-「好吃的雜糧」 

1.  內容(自編):   

來!~來!~,來來來!

 

甜甜的、甜甜的是地瓜!香香的、香香的是紫米!

 

軟軟的、軟軟的是紅豆!

QQ 的、QQ 的是燕麥。 

營養好食,做伙來!身體健康,笑咍咍!

 

(註

:

藍色字體

為台語發音或以多元語言唸謠。)

 

2.  回顧主食可以放甚麼全榖雜糧呢?有甚麼營養讓我

們更健康呢?透過師生對話,認識其多元營養素

(豐富之膳食纖維、維生素

B 群…等)。 

3.  邀請幼兒分享並選出全穀雜糧海報中自己喜歡吃的

雜糧食物,想一想吃時的心情與感受。

 

二、發展活動:團體討論

  

1.  展示依不同等份而塗上色塊的圓餅圖海報(1/3;

1/4;1/6),請幼兒觀察及指認要放多少有顏色的全

穀 雜 糧 食 物 在 飯 碗

裡,,才能吃到足夠的

纖維及營養!

 

2.  請幼兒覺察與探討: 

(1)讓幼兒觀察圖上何種色塊的面積較大(多)?何種

較小(少)?嘗試將其由少至多排列,覺察之間的

不同。

 

(2)若有顏色部份的色塊要放有顏色的全榖雜糧(像糙

米、紫米、小米、地瓜、紅豆、綠豆…等

),要放

多少才能讓自己有健康的身體呢?為什麼?鼓勵幼

兒想想與膳食纖維、營養素之關係。

 

(3)思考一餐除了有飯(主食),碗裡面還可以搭配甚

麼食物才能營養均衡呢?連結與自己的用餐經驗,

 

 
手指
謠海

(附

二)

 

 

 
 
 
 

全穀
雜糧
海報

 

 
 
 
 
 
 

圓餅

 

 
 
 

 
 
 
 
 
 
 
 
 
 
 
 

 
 
 
 

 
 

8


 

 
 
 
 
 
 
 
 
 
 
 
 
 
 
 
 
 
 

15


 

 
 
 
 
 
 
 
 
 
 
 
 
 
 
 
 
 
 

 
 

口語
評量

 

 
 
 
 
 
 
 
 
 
 
 
 
 
 
 
 
 
 
 

觀察
檢核

 

 
 
 
 
 
 
 
 
 
 
 
 
 
 
 
 
 
 
 

全榖雜糧食物     

~我會吃 

第三節

 健康主食吃多少? 

background image

14 

 

 
 
 
 
 
 

運用各種形
式的藝術媒
介進行創作

 

了解無論何種食物,份量適當不過多或過少,才能

讓身體好好吸收營養喔!

 

三、綜合活動:美勞活動-「我的主食是甚麼?」

 

1.自己選擇一種圓餅圖示,當作自己的主食飯碗的美勞

創作。

 

2.將衛生紙搓揉當米飯貼上,並選擇自己喜愛的雜糧圖

片剪下,貼在圓餅圖上。設計一個自己喜歡又營養均

衡的餐點吧!

 

3.將設計圖帶回家,與家人分享自己想吃之主食的設計

圖。

 

四、延伸活動:

 

(一)午餐饗宴-「來吃全榖雜糧飯!」

 

1.運用午餐時間,請廚房提供之全榖雜糧飯,讓幼兒   

複習今日活動,應用於生活情境中。

 

2.請幼兒夾取午餐提供的雜糧飯,鼓勵幼兒覺察其份量

的多寡,並由自己選擇及決定,透過親身體驗享受把

健康吃進去的好滋味。

 

(二)

 親子學習單-「健康主食吃多少?  

1.與家人討論後,一同準備晚餐的全榖雜糧主食。 

2.

 

將晚餐所吃的有顏色的全穀雜糧份量,畫於圓餅圖

上,並運用超市商品目錄之相關圖片,剪下貼於學習

單之飯碗裡,成為紙上營養又美味的晚餐饗宴喔!

 

 

 

 

 

 

 

 

 

 

 

 
 
 
 
 
 
 
衛生紙、

 

雜糧圖
片、蔬
菜、蛋

 

肉等類

 

圖片

 

 
 
 
 
 
全榖
雜糧

 

食物

 

 
 
 
 

親子學
習單
(附件
三)

 

 
 
 
 
 
 
 

12


 

 
 
 
 
 
 
 

實作
評量

 

 

background image

15 

 

 
 
 


 

 

手指謠

-影音參考 

觀察記錄

 

 

    

 

 

 

 

 

 

 

 
 
 
 
 
 

 

 

 

 

 

 

 

 

 

 

 

 

 

 

手指謠

(幼兒)

影音連結網址

https://youtu.be/E4Y

PZ9O8lus

 

手指謠

(教學)

影音連結網址

https://youtu.be/Qng-

khoHirs?t=2

 

:相關影音,請掃描 QR Cord 

background image

16 

 

主題課程名稱

 

各階段教學
領域與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素材

 

教學
時間

 

教學

  

評量

 

 
 
 

身體動作與
健康

覺察與模仿
健康行為

 

 
 
 
 
 
 
 
 
 
 
 
 
 
 
 
 
 
認知

整理生活環
境中的數學
訊息

  

 
 
 
 
 
 
 
 
 
 
 
 
 
 
 
 

一、準備活動:

 兒歌律動-《便便進行曲》 

    運用教室之電子螢幕,讓幼兒觀看影片或老師自編

的律動,讓幼兒隨著歌詞舞動身體。

 

1. 內容:「便便是怎麼來的?你的便便長甚麼樣子?健

康、快樂的孩子每天要大便喔!

…」,隨著歌詞音

樂,知道如何能順利排便的妙方!

 

2. 請幼兒分享如何幫助腸胃健康且排便順暢呢?除了

每日吃蔬果,我們的飯碗(主食)還可以放入甚麼

呢?運用主食類之相關圖片,讓幼兒選擇有益身體

之主食種類。

 

二、發展活動:雜糧品嚐大會

 

1. 展示各樣未精製雜糧的實物原型與蒸熟的雜糧食物

(切片、塊狀),讓幼兒實際觀察後猜一猜,將雜

糧實物與烹煮過後的食物嘗試將其做配對。

 

2. 讓幼兒認識及品嚐可當做主食並取代精製主食的全

榖及未精製雜糧(不加任何調味料)

 

3. 老師運用圖表協助記錄與整理幼兒試吃及咀嚼後的

感覺及蒐集的訊息。(口感脆脆的、口感軟軟的;

有味道、沒味道;組織、顏色

…。) 

4. 透過團體討論,引導幼兒思考並表達自己對健康主

食的想法或感受。

 

(1)  在日常用餐中,曾經吃過今日準備的全榖雜糧

嗎?會想要常吃哪一種?為什麼?

 

 
 
 

音樂

 

影片

 

 
 
 
 
 
 
 

主食
類之
相關
圖片

 

 
 
 
 
 
 
 
 

防疫
隔板

 

餐具

 

全穀類
雜糧類
(山藥、
蓮藕、
豆類

   

 

繪圖
之用

 

 
 
 
 

 
 
 

7


 

 
 
 
 
 
 
 
 
 
 
 
 
 
 
 
 
 
 
 

18


 

 
 
 
 
 
 
 
 
 
 
 
 
 
 
 
 

 
 
 

觀察
檢核

 

 
 
 
 
 
 
 
 
 
 
 
 
 
 
 
 
 
 
 

觀察
檢核

 

 
 
 
 
 
 
 
 
 
 
 
 
 
 
 
 
 
 

全榖雜糧食物

~我會吃 

第四節

 

我的健康飯碗 

background image

17 

 

 
 
 
 
 
 
 
 
 
 
 
 
 
 
 
 
 
 
 
 
 
 
 
 
 
 
 
 
 
美感

體驗生活環
境中愉悅的
美感經驗

 

 

 

 

 

 

(2)  連結自身的用餐經驗,想一想如何讓自己吃的飯

(主食)更健康?要怎麼做才能照顧身體及正常

排便呢?(探討面向:全榖雜糧的量、種類、次

…。)教師除舉例說明,也邀請幼兒分享自身

或家人朋友便秘的經驗與壞處,加深膳食纖維功

能之印象

 

(3)  如果想要吃健康的主食,但是家裡卻沒有可以怎

麼辦呢?鼓勵幼兒運用今日介紹的雜糧食物,想出

在家也可以做的好吃料理吧!

  

三、綜合活動:自己動手做飯糰

 

1. 預先待食物降溫,讓幼兒自行選取不同雜糧加入全

穀米飯的主食中,再加上蛋肉與菜於飯糰裡。

 

2. 體驗自己包一個營養均衡的的飯糰,享受自己動手

做的成就。

 

3. 製作完成後,引導幼兒覺察成品之美感或特別之

處?

(形狀、顏色、香味等)。 

(註:以幼兒每日攝取澱粉的份量為考量,做雜糧飯糰

活動可合併於午餐享用。)

 

四、延伸活動:

 親子學習單 -「我的雜糧小飯糰  

       透過全榖雜糧學習單,回顧雜糧的種類以及分享加

入主食的想法。並畫出自己做的飯糰,鼓勵幼兒與家人

也能運用全穀雜糧做為晚餐的主食。

 

 
 
 
 
 
 
 
 
 
 
 
 
 
 
 

 
 
 
 
 
 
 
 
 
 
 
 
 
 
飯碗
(三色

)、

食物
夾、
耐熱
塑膠

 

 
 
 
 
 
 
 
學習

(附

四)

 

 
 
 
 
 
 
 
 
 
 
 
 
 
 
 
 
 
 
 
 
 
 
 
 
 
 
 
 
 

12


 

 

 
 
 
 
 
 
 
 
 
 
 
 
 
 
 
 
 
 
 
 
 
 
 
 
 
 
 
 
 

實作
評量

 

 

background image

18 

 







 

1.清洗 

2.蒸煮 

3.放入 

4.捏塑 

5.享用 

 

 

 

 

 

 


 

學習單

    

觀察記錄

 

 

 

小睿:「我
做的飯糰很
喜歡、很好
吃,阿姨煮
的飯,比較
好吃!」

 

           

    

 

教材

 

參考資料

 

  兒歌律動:李菁萍(詞)、圈圈(曲)(2013) 。《便便進行曲 (Poo Poo 

March)》。Hoop Kids 圈圈兒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6oNZ5TQCx0 

(註:以上音樂律動其歌詞含健康排便等內容,讓幼兒透過輕快音樂,了

解吃雜糧的益處與必要,方可做為相關參考。)

 

 

 

 

 

 

 

background image

19 

 

主題課程名稱

 

各階段教學
領域與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素材

 

教學
時間

 

教學 
評量

 

 
 
 
身體動作與
健康

模仿身體操
控活動

 

 
 
 
 
 
 
 
 
 
情緒

合宜地表達
自己的情緒

 

 
 
 
 
 
 
 
 
 
 
 
 
 
 
 
 
 
 
 
 
 
 
 
 
 

一、準備活動:團體遊戲-「全榖雜糧拳」

  

1. 以遊戲的方式回顧所認識的全榖雜糧類食物。(老師

當喊拳者,幼兒當做出雜糧動作者。

2. 內容:每一種喊拳的雜糧名稱對應一種動作(可讓幼

兒自創

)。老師進行喊拳:「綠豆呀!綠豆!~地瓜

呀!地瓜!~糙米呀!糙米!」。幼兒依照喊拳的雜

糧,同時做出與喊拳者

”不同”的動作。(老師及幼兒角

色可互換

二、綜合活動:我最喜歡的全榖雜糧-「票選活動」

 

1.分享全榖雜糧活動的感覺及想法: 

(1)  回顧前面四個(節)的全榖雜糧活動,想想對哪一

個活動有興趣?想要再體驗一次的活動,在體驗

時是甚麼心情呢?為什麼?並想想在家裡用餐會

想放甚麼有顏色的全榖雜糧在飯裡(主食)?

 

(2)  我們吃過的全榖雜糧,有你最喜歡的嗎?是否以

後還想天天放進你的飯碗裡的呢?為什麼?透過

團體分享,知道全榖雜糧好吃與健康之處。(引導

幼 兒 的 覺 察 之 面 向 :咀 嚼 的 時 候

…、聞到的時

…或知道(了解)甚麼…,所以才喜歡!)。 

(3)  詢問幼兒以後(一週內或未來…)願意增加全穀及

未精製雜糧之攝取,請幼兒舉手並表達意願,以

促進健康飲食習慣之養成。

 

2.在白板貼上各種全榖雜糧之圖片,請幼兒選出自己

喜愛的雜糧種類,並用所拿到的「愛心便利貼」,黏

貼於圖片上。

 

 
 
 
 
 
 
 
 
 
 
 
 
 

 
 
 
大張
海報

 

白板

 

 
 
 
 
 
 
 
 
 
 
 
 
 
 
愛心
便利

 

雜糧
圖片

A4

尺寸以
上)

 

 
 

5


 

 
 
 
 
 
 
 
 
 
 
 

10


 

 
 
 
 
 
 
 
 
 
 
 
 
 
 
 
 
 
 
 
 
 
 
 
 
 

 
 

觀察
檢核

 

 
 
 
 
 
 
 
 
 
 
 
 

口語
評量

 

 
 
 
 
 
 
 
 
 
 
 
 
 
 
 
 
 
 
 
 
 
 
 
 
 
 

全榖雜糧食物

~我喜歡 

 

第五節

 

全榖雜糧愛的便利貼 

background image

20 

 

 
 
 
 
 
 
 
 
 
語文

敘說生活經

 

3.分享幼兒選擇後的結果,並予以統計,想想得到最

高票及其他雜糧票數的原因。從過程中,了解每一種

全穀雜糧好吃及有益健康之處。

 

三、發展活動:團體討論

  

1.分享自己家人在全穀雜糧活動中,是否有準備過甚

麼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的主食呢?吃的情形又是如何?

 

2.回顧全程雜糧之活動過程的經驗與感受。老師運用

大張海報紙,透過幼兒口述或繪圖的方式,將其組織

與統整,以經驗圖表呈現。

 

四、延伸活動:學習單「親子小任務」

 

       透過全榖雜糧繪本之內容,讓孩子回家以「說故

事」的方式分享給家人聽,除了回顧六節全榖雜糧課

程,也嘗試用表達的方式,讓家人一同接觸此相關食

物、食材,並了解其對人體的益處,獲得營養與健康。

 

 

 

 

 

 

 

 

 

 

 

 

 

 

 

 

 
 
 
 
 
 
 
 
 
 
 
 
 
 
 
 
 
 
 
全榖
雜糧
繪本
(電
子檔
-附

 
 
 
 
 
 
 

 
 
 
 

background image

21 

 

 

 

雜糧繪本

(電子檔-附件五) 

觀察記錄

 

 

 

 

 

 

 

 

 

教材

 

參考資料

 

  圖片海報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幼兒每日飲食建議量

之扇形圖》

。幼兒期營養手冊

.pdf。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85&pid=8340 

 

 

 

 

 

 

 

 

 

 

 

 

 

 

 

 

 

 

 

background image

22 

 

主題課程名稱

 

各階段教學
領域與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素材
附件

 

教學
時間

 

教學
評量

 

 
 
 
語文

以口語參與
互動

 

 

 
 
 

 
 
 
 
 
 
 
社會

覺察家的重

 

 
 
 

 
 

 
 
 
 
 
 
 
 
 
 
 
 
 
認知

與他人合作
解決生活環
境中的問題

 

一、準備活動:繪本分享-《大家為什麼要吃飯?》

  

1. 內容:「萬獸之王的獅子是吃了什麼食物,才能在森

林那麼厲害呢?在媽媽肚子裡的小

Baby,又是如何

長大的呢?看看我們人類,要吃些甚麼才能健康快

長大?」

 

2. 回顧雜糧課程,想想在家裡用餐會想放甚麼全榖雜

糧在飯裡(主食)?可以怎麼做(家裡/外食)?

不僅是吃得飽,還能獲得很多營養。

  

二、發展活動:團體討論

 

1.  想一想我們所愛的家人健康是否重要?如何從「吃

飯」開始,守護(照顧)他們的健康呢?

 

2.  討論要怎麼做才能讓家人與我們一樣注重吃的健

康,一起享用營養更均衡的主食。

 

(1)為什麼我們家人也要與我們一起吃全榖雜糧的主

食呢?

 

(2)  想一想與家人的用餐情形,要如何做才能讓家人

們營養又健康?

  

  (3)  如何推薦全榖及未精製雜糧給家人知道?並讓全

家都能天天吃,一起吃雜糧主食呢?

 

  藉由團討及回饋,幼兒認知吃全穀雜糧的重要後,

與家人營養健康的連結。

 

三、綜合活動:「健康雜糧傳聲筒」

 

1.  經由大家分享討論後,幼兒可自己決定與選擇想要

讓家人也喜歡吃、願意吃加入全榖雜糧之主食的辦

 
 
繪本

 

 
 
 
 
 
 
 
 
 
 
 
 
 
白板

 

 

 
 
 
 
 
 
 
 
 
 
 
 
 
 
 
 
 
 
 
 
錄影

 

 
 

 

 
 

5


 

 
 
 
 
 
 
 
 
 
 
 

15


 

 
 
 
 
 
 
 
 
 
 
 
 
 
 
 
 
 
 
 

10


 

 

 
 

觀察
檢核

 

 
 
 
 
 
 
 
 
 
 
 
 

觀察
檢核

 

 
 
 
 
 
 
 
 
 
 
 
 
 
 
 
 
 
 
 
 

口語
評量

 

 

全榖雜糧食物

~我喜歡 

 

第六節

 

當個健康傳聲筒 

background image

23 

 

 
 

法。並以口述的方式,錄製影片告訴家人關於吃雜

糧的益處及希望全家一起吃的訊息。(註:錄製幼兒

影片之時間,可排於課餘進行。)

 

2.老師將錄製而成之影片上傳至幼兒園平日與家長專

用之電子通訊管道。

 

四、延伸活動:

 學習單「親子小任務」+家長回饋單 

1.  鼓勵幼兒與家長一同將全榖及未精製雜糧加入餐桌

的主食中,透過學習單的小任務,將家中有含全榖

雜糧的晚餐,分享照片上傳,與大家一起分享。

 

2.請家長協助填寫「家長回饋單」,回饋有關此營養

教育課程之感想,作為幼兒園新學期之課程規劃及

考量要素。

 

 
 
 
 
 
 
 
 
 
 
 
學習單
(附件

 
 
回饋單
(附件

 
 


 

觀察記錄

 

家長回饋單

 

親子小任務

 

 

 
 
 
 
 
 
 
 
 
 
 

 

 

教材

              

參考資料

 

 繪本:洪恩美 (2014)。愛 Cook 健康飲食繪本。台灣:聯經出版公司。 

 

教案相關影音

連結網址

 

https://youtu.be/wkd
2Y31Lk5U

 

:相關影音,請掃描 QR Cord 

background image

24 

 

 

伍、幼兒觀察記錄與總評量 

日期: 

班別: 

姓名: 

年齡: 

5──非常好 

4──很好 

3──有達到 

2──尚可 

1──無 

類別 

幼兒生活行為表現 

程度 

其他表現

紀錄 

一、

認知

面向 

能以圖像記錄全穀雜糧的多項訊息 

 

 

 

 

 

 

知道攝取全榖及未精製雜糧的益處,並說

出簡單全榖及未精製雜糧與健康的關係 

 

 

 

 

 

會辨識全榖雜糧活動中數學的意義 

 

 

 

 

 

參與討論解決問題的可能方法並實際執行   

 

 

 

 

二、

動作

與行

為面

向 

能辨識相關食物,並選擇健康營養的飲食

   

 

 

 

 

 

熟練並維持日常生活的健康行為 

 

 

 

 

 

針對全穀雜糧談話內容表達疑問或看法 

 

 

 

 

 

熟練各種相關食物用具的操作 

 

 

 

 

 

三、

情意

面向 

能探索生活環境中事物的美,體驗各種 

美感經驗 

 

 

 

 

 

 

樂於參與

全穀雜糧之

各種活動並表達自己

的感受 

 

 

 

 

 

會關心主食內容物及願意嚐試全榖及未精

製雜糧 

 

 

 

 

 

覺察自己及與家人間的相互照顧關係 

 

 

 

 

 

background image

25 

 

教師:                                  園長:

 

background image

26 

 

陸、課程評估與省思

 

一、

 課程評估 

 (課程實施前後之成效評估 

 

課程實施

 (

課程實施

 (

幼兒

 

1. 不想吃口感偏硬的全榖及

未精製雜糧。

 

2. 不知道也不關心自己所吃

的主食內容。

 

1. 願意咀嚼全榖及未精製雜

糧。

 

2. 會關心主食內容物及知道

攝取全榖雜糧的益處。

 

家長

 

1. 主食備餐以方便為主。 
2. 依 孩 子 喜 好 給 予 精 製 主

食。

 

1. 準備全榖雜糧的意願度增

加。

 

2. 增加營養主食之意識。 

教師

 

1. 營養教育較多單向式導入

及宣導的方式。

 

2. 偏重認知。 

1.  多 元 教 學 、 融 入 生 活 情

境。

 

2.  涵蓋認知、情意、技能。 

 

 (幼兒觀察記錄與總評量表 

 

 

 

1:打( * )號之幼兒編號為特生。 

2:本圖表採「幼兒觀察記錄與總評量」(見第 23 頁),所做全穀及未精製雜糧之教學前  

          與教學後之幼兒學習數據比較圖表。  

 

 

 

 

0

20

40

60

80

100

120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6號

7號

*8號

9號

10號

幼兒學習前後評量

前評

後評

幼兒學習前後評量數據比較圖表

 

background image

27 

 

二、

 課程省思 

 

 

 (幼兒的成長    

   1. 提供真實且自然的情境,讓學習產生更具體的感受   

        在全穀雜糧教學中,以此年齡層之學習融入於幼兒生活,藉由互動的情境所產生的

經驗,主動內化於幼兒的心智。幼兒從接觸有趣的繪本及動態活動,了解可以吃的植物有

哪些?哪些又是可以當作主食。雖然最初幼兒聽到

”全榖雜糧”、”健康”等語詞聽著懵懵懂

懂的,看到眼前的全榖雜糧飯,也有幼兒直接與老師大聲說:「我不要吃這個!我喜歡吃

白飯!」但透過較為具體的語彙貼近幼兒理解能力、設計多元體驗活動,幼兒逐漸能將生

活中的餐點與其產生連結,也開始關心主食內容物及知道攝取全榖雜糧的益處,與大家分

享許多健康營養的經驗呢!了解白飯是每餐都會吃的,但白米飯用地瓜、糙米等雜糧取

代,一樣都能吃飽不會肚子餓,還能得到更多纖維質!在幼兒時期,知識灌輸只讓他們獲

得到短期記憶,若能親身體驗從做中學、從做中思,如此讓營養教育相關概念內化於心

像,我們也希望幼兒能將習得的經驗,再運用後設認知展現於未來日常生活中。期許幼兒

的健康意識,由被動化為主動,從內而外真心喜愛健康食物,進而建立良好的健康飲食習

慣。

 

2. 從做中覺察食物與身體的關係,也從做中增加食用全榖雜糧的意願度  

     

 

幼兒從多元的課程中,學習為自己添加及選擇對自己身體有益的食物,也成為自己健

康把關的其中一份子。原本幼兒對於雜糧並無興趣,只知道它是「有顏色」的飯裡,對於

全榖雜糧等概念並未產生任何與生活相關的連結。但從親身經歷於田園挖取雜糧、自己做

營養健康的全穀飯糰

…後,班上每個孩子漸漸對其產生興趣,甚至主動提供「主食 DIY」

的好點子(雜糧壽司、雜糧米漢堡等)。在在正向、開放環境的營造中,即使不喜歡吃的

幼兒,也能用自己的步調來適應,看見朋友們與老師開心吃雜糧的模樣,也漸漸地願意開

始小嚐一點,願意用多一點的咀嚼次數品嚐全榖及未精製雜糧天然的膳食纖維及產生出的

的甜味。我們也會慢慢等待他們,尊重孩子的意願,讓規畫用心的學習環境慢慢建構幼兒

之營養相關能力。

 

 

()幼兒的成長 

()家長的回饋 

()教師的省思 

()營養教育之未來規劃 

background image

28 

 

3. 產生健康意識,接受度提高並樂於回應

 

       一開始幼兒看到地瓜、馬鈴薯等圖片,少數表達有吃過,但不喜歡吃!有些幼兒則分

享不會放在白飯裡,有吃過炸地瓜,也有吃過烤地瓜。我們藉由每節課的團討及生活中的

對話開啟了健康意識,一同思考未精製與精製食物與精製雜糧的不同,也透過在幼兒園所

提供的三次餐點或分享家中晚餐吃甚麼的對話中,幼兒漸漸地從被動思考或引導式的問話

中,開始覺察健康安全的訊息。對於相關認識的雜糧,除了知道它,更進而想動手做出健

康好吃的雜糧主食。

 

    在做雜糧飯糰的活動中,幼兒一邊將飯糰捏塑成形,一邊享受發現的樂趣:「我有拿

到紫米!芋頭也是紫色的,我的飯糰很好美喔!」,這些美好的經驗是開心、是喜悅的,

相信吃在口裡,定是美味加分。而在課程後,幼兒不僅能辨認雜糧食物,也想到自己親愛

的家人:「我要做兩個健康飯糰了!想帶一個回家,給我的媽咪吃!」所以幼兒不僅是增

加健康的行為,也會把健康想法打包帶給他愛的家人呢!

 

 

 (家長的回饋

 

1. 一起享用健康的主食,一起從雜糧營養獲得健康 

        幼兒對於「吃」這件事,往往是直覺式拿取自己喜歡的或是習慣吃的,也因為飲食

文化越多元、越精製,工作繁忙的家長也自然以方便取得的外食當作全家人的晚餐。而幼

兒對於健康的意識及選擇對自己健康有益的食物,需要學校與家庭一同合作,不僅是孩子

身體更健康,周邊的成人也因此獲得良好的飲食習慣。在此課程的實施,家長有許多的正

向回饋,增加準備全榖雜糧的意願,期望可以藉由此全穀雜糧相關活動讓幼兒喜歡吃、愛

健康。而家中的長輩更是樂見自己的孫子能與爺爺奶奶一起享用健康的主食,不用分別準

備白米飯、白麵及全穀雜糧此兩樣主食了。

 

2. 幼兒營養教育之內化,以無形的力量喚起成人健康意識 

       在課程之後,幼兒們開始會留意全穀雜糧是否會出現在園所準備的餐點,也將這份有

趣的好奇心帶至家中,家長給予的回饋表示:孩子回去都會說哪種食物很健康!還會提供

點子,說出好多雜糧的名稱,讓家人在備餐時加入其中。而此內化學習之行為,令家長十

分開心,認為孩子長大了呢!原以為自己孩子不吃"有顏色"的主食,現在還會辨認家中

的主食是否有無健康,所以一個用心所提供幼兒適合學習的環境是重要的!那也就是教育

無形的力量,它影響的不僅是一個人,而是能激起更多的漣漪!

 

 

background image

29 

 

(教師的省思 

1. 課程規劃  規劃合宜之課程,讓幼兒身體力行的覺察健康與營養  

       所謂:「民以食為天」,而主食更是佔人體必需之營養素的大部分,用全榖及未精製雜

糧為主食,將其當作每天身體健康的維持及促進,其重要性想當然耳!在課程規劃初期,

與協同老師討論課程並形成教學共識,希望幼兒在正向的學習情境,藉由課程的多元的安

排,親身覺察健康的重要,而吃雜糧類主食就是其中之一。

 

 

    在此課程實施之前,本身教相關營養教育都是以宣導、單向式推行,所以這次有別以

往,思考著如何因應教學主題規劃適齡適性之教案?如何融入於孩子的學習情境中?哲學

家蘇格拉底所說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在做課程規劃時,學習蒐集相關文

獻與資源、嘗試以幼兒為本位為思考的基本,不用灌輸式的教育,而是老師要如何從中更

精進自己教學能力,做一個屬於幼兒的課程,讓孩子保有著天生的感受力從做中學,習得

未來帶的走的知識。

 

2. 教學過程  從肯定並鼓勵幼兒健康的表現與行為 

       在教學的過程中,幼兒經由實際親身體驗、觀察、感受等歷程,在一次次的經驗中,

體認食物與人體健康之關係,也在不斷的對話與實作中,願意品嚐對健康有益的雜糧食

物。而每一節的雜糧課程,依照幼兒專注力持續是否及身體活動力之特性等,將活動的節

奏放緩,並做動靜交錯的安排,如:說故事及分享心得(靜態)轉銜至戶外觀察雜糧植物

(動態),如此覺察幼兒在相關議題學習時,能有穩定的情緒參與討論及各項的活動。

 

   

  

我們透過認知、情意、技能三個面向實施,期望幼兒有了認知基礎後啟動思考,並對

自我健康意識產生覺察,經驗全榖雜糧的學習活動後能漸漸不用成人督促、不用父母用條

件交換的方式,他們就能為了自己身體,好好享受健康營養的攝取。如:每節的團體討論

與分享時間,幼兒會分享他們的發現,老師則會回應他們的覺察,一同想一想:「為什

麼?與我們人體的關係?要如何做到?

...」。 

        老師在教學過程也省思到,老師是每天長時間陪伴的成人,是幼兒學習效仿的主要對

象,所以應親力親為,如此幼兒有了社會模仿的經驗後,更能促進其行為與態度之內化。

反之,若一個不重視健康飲食的老師,自然在做相關團體討論或給予的回饋,也無法深入

回應幼兒,引發共鳴:「雜糧是甚麼口感?品嚐時一開始或細細咀嚼後,會有甚麼變

化?

…」,這些都是親身經歷後,才會有所感。 

 

 

background image

30 

 

     3.課程實施後 - 讓幼兒印記著美好,形塑用餐良好的氛圍與文化 

         在全榖及未精製雜糧的課程裡,我們透過課程規劃、活動設計及親師合作,讓幼兒

「做中學習」,並讓幼兒啟動主動思惟,體認辨別健康的食物及與營養的關係等。幼兒也

經由雜糧課程,逐漸增加相關認知、情意及行為的經驗累積。以幼兒園課綱之領域而言,

情緒領域與美感領域對於達到幼兒全人教育的理念,必是不可分割的一塊,所以未來在規

劃課程及設計活動時,會朝此面向思考與調整,納入課程規劃中。

  

   

  幼兒園是以統整課程施行,所以透過例行性活動及全園活動,融入雜糧相關生活議

題,續而達到重複、做中學的相關成效。而面對幼兒的健康飲食,老師在課程後也有所

感:成人亦是最重要的把關者,當幼兒願意吃、喜歡吃之後,是不是也要在備餐上盡份心

力呢?希望未來規劃可以是讓營養教育課程真正落實於學校及家庭的環境中,無論是何

者,都需要攜手合作,如此幼兒才能在建立良好健康行為與健康意識後,能奠定身體健康

的基石,持續快樂成長!

  

  

 

 

 

 

 

 

 

 

 

 

 

 

 

 

 

 

 

 

 

background image

31 

 

柒、教學課程補充 

 一、學習區環境與教具之規劃

 

教材

 

學習領域及指標之引導重點

 

內容

 

 
 

(

 

 

 

 

    

 

認知-

 

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利用配對卡、數與量圖卡、數
學超級市場等教具之操作,引
導辨識全榖雜糧及瞭解數量和
數字符號的意義。

 

【雜糧圖卡】

 

玩 法

:配 對 、 分

類、抽王牌

…。 

內容:甘藷

.馬鈴

.  藜 麥.糙 米.紅

.綠豆…。 

 
 
 

(

 

 

 

 

語文-

 

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與功能

 

 
 
引導幼兒在閱讀語文區提供的
相關書籍及自製全榖及雜糧之
繪本的過程中,欣賞圖像之細
節、營養食物與人體的關係及
幫助健康的內容與方法等。

 

 

【 全 榖 及 雜 糧 繪
本】 
 

 玩 法:語 文 相 關

之聽、說、讀、
寫等方式。

 

 

 內容:全榖雜糧

圖 片 及 相 關 資

…。 

 
 

(

 

 

 

 

 

美感-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
創作

 

 
 
提供多元素材,鼓勵幼兒運用
雜 糧 類 植 物 , 進 行 塗 、 畫 、
捏、搓、剪、貼等創作活動。

 

【 雜 糧 植 物 蓋 印
聯想畫】

 

(註:其使用的雜糧
類 植 物 , 可 請 園
所 廚 房 人 員 保 留
當 日 食 材 中 , 植
物的

”頭、尾”,清

潔乾淨後使用。

 

(

 

 

 

 

 

 

認知-

 

與他人討論自然現象的變化與
生活的關係

 

 
 
引導幼兒照顧雜糧相關植物,
體認所食植物的生長過程,培
養 珍 惜 食 物 及 愛 護 自 然 的 觀
念。

 

【雜糧植物照顧】 

 
  方式:觀察植物

生長情形並予以
紀錄生根狀態。 

  內容:地瓜、馬

鈴薯等。

 

background image

32 

 

 

(

 

 

 

 

 

 

 

 

認知-

 

蒐集自然現象的訊息

 

 
 
提供放大鏡和顯微鏡,鼓勵幼
兒觀察全榖及未精製雜糧植物
的特徵,並加以紀錄。

(相關活

動 : 澱 粉 實 驗 、 全 穀 分 類 遊
戲、外型探索想像畫

…。) 

【雜糧感官探索】 

 
  玩法:摸摸觸覺

箱或觸覺筒內容
物(雜糧),找
其對應圖片,並
比較相異點做紀
錄。 

  內容:果實類、

薯類、豆類、米
麥等。

 

 
 
 

(

 

 

 

 

認知-

 

模仿各種用具的操作

 

 
 
透過做「健康主食」的主題,
鼓勵幼兒嘗試雜糧用不同的烹
飪 方 式

(蒸、烤、煎等)製作,

並引導覺察手眼之協調,增進
做中學之能力。

 

【 全 榖 及 雜 糧 之
烹飪活動】

 

(註:  烹 飪 時 需 有
安 全 考 量 : 包 含
區 域 之 動 線 、 器
具 操 作 安 全 及 幼
兒個別差異等。

 
 

(

 

 

 

 

 

 

認知-

 

關懷生活環境,尊重生命

 

 
 
透過植物阡插或種子繁殖,鼓
勵幼兒嘗試照顧農作物,並以
實作、調整、再實作的方式,
讓 農 作 物 得 以 正 常 生 長 至 採
收。

 

【我會照顧它!】

 

 

  方 式:觀 察 、 發

現 、 實 作 之 歷
程。

 

  內 容:阡 插 、 鬆

土、澆水、拔雜
草…。

 

 

 
 
 
 
 

 
 
 
 
 
 
 
 

 

學習區影片

連結網址

https://youtu.be/MPI

pTohImDo

 

:相關影音,請掃描 QR Cord 

background image

33 

 

 二、課程回顧 

 

 

 

 

(一)一起清洗地瓜,準備品嚐囉! 

(二)發現到這是甚麼植物嗎?可以吃嗎? 

 

 

(三)故事裡他們做了甚麼主食料理呢? 

(四)摸摸看~「沙沙的ㄟ!」、拿拿看~「好 
      重!好像石頭喔!」猜猜裡面是甚麼! 

 

 

(五)「故事屋裡好多都是有關『食物』的

 

        書,我發現有我們吃的雜糧食物!」 

(六)「這些米好多顏色,我知道這個,叫

 

       『糙米!』」 

 

background image

34 

 

 三、親師合作 

 

 

 

(一)課程實施前家庭主食之問卷 

(二)課程實施前家庭主食之問卷 

  

 

(三)親子學習單 

(四) 親子學習單 

background image

35 

 

 

 

(六)家長回饋單 

  幼兒在家對全榖雜糧接受度: 

 
 

  家長回饋內容:「讓孩子實際體驗作雜

糧飯糰,邊玩邊學習,效果很好!!很
棒的課程。」 

(五)親子小任務~「全榖雜糧小飯糰」 

 

捌、附件資料

 

附件一

    親子學習單-全榖雜糧連連看………………………………………………..P.34 

附件二

    手指謠海報-好吃的全榖雜糧………………………………………………..P.35 

附件三

    親子學習單-健康主食吃多少?……………………………………………..P.36 

附件四

    親子學習單-我的全榖雜糧小飯糰…………………………………………..P.37 

附件五

    親子小任務-健康好吃的全榖雜糧繪本(電子檔) ………………………… .P.38 

附件六

    學習單-親子小任務…………………………………………………………..P.39 

附件七

    家長回饋單……………………………………………………………………..P.40 

 

 

 

 

 

 

background image

36 

 

玖、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民 107)。我的餐盤聰明吃 營養跟著來。衛生福利部新聞。取自:

https://www.mohw.gov.tw/cp-3794-41108-1.html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21)-全榖雜糧專區。取自: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559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教育部。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22)。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果報告 2017-2020 年。取

自: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3999&pid=15562&sid=1114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8)。幼兒期營養手冊.pdf。取自: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85&pid=8340 

林佩蓉(

2020)。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品質評估表。臺北市:教育部 及學前教育署。 

 

 

 

 

 

 

 

 

 

 

 

 

 

 

 

background image

37 

 

附件一: 學習單 

 

background image

38 

 

附件二:手指謠 

 

background image

39 

 

附件三:學習單 

 

background image

40 

 

附件四:學習單 
 

 

                                                                   

日期:          姓名:           

1.今天我做的全榖雜糧飯糰: 

 
 
 
 
 
 
 
 
 
 
 
 
 
 
 
 
 
 
 
 
 
 
 

2.我喜歡裡面的全榖雜糧有:

 

 

  
3.因為: 

 
 
 

 
 
 
 
 
 
 

 

*雜糧小語: 

「全榖及未精製雜糧」除了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也有

人體必需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今日也用全穀雜糧做為晚餐的主食吧 !搭配蔬果及 

優質蛋白食物,讓我們愛的家人都能健康滿分喔! 

 

「我的全榖雜糧小飯糰」之親子學習

 

background image

41 

 

附件五:電子繪本 
 
 
 

 
 
 

 
 

 

 
 
 
 
 
 
 
 
 
 
 
 
 
 
 
 
 
 
 
 
 

background image

42 

 

附件六:學習單 
 

全穀及未精製雜糧活動-「親子小任務」 

                                                日期:            姓名:           

 

  這次的全榖雜糧活動,我想到:                                   

  最喜歡做的事,以後還想要試試看:                              

  我知道全榖雜糧與健康有關的事:                         

  我想要在家中的主食加入的未精製雜糧: 

  請實際在家自己做一個健康滿分的全榖雜糧主食料理,並畫下其美味的主食

吧! 

                                                                                                                                                                                                                                                                                  

                                                                 
 
 
 
 
 

                      

 

 

 

 
 

 

 

 
 
 
 
 
 
 
 
 
 
 
 
 
 
 
 
 
 
 
 
 
 

 

 
 
 
 
 
 
 
 
 
 
 
 
 
 
 
 
 
 
 
 
 
 
 

*我們在做什麼事呢?  

                                     

 

background image

43 

 

附件七:回饋單 

全穀及未精製雜糧活動  家長回饋單 

                                        日期:            座號:             .  

1.

  在全榖雜糧的活動中,我們透過相關繪本,讓孩子對雜糧產生興趣及發現其與人體的

關係,從體驗學習的過程,從行動及思考中,了解主食的白米用全穀(如糙米、紫米、

小米、紅藜)或雜糧取代的原因,暑期班的孩子一起玩相關雜糧的遊戲,一起做全榖雜

糧飯糰,所獲得的喜悅與成就,還你一言我一句地說出以後要準備發明好吃的雜糧主

食讓大家都能吃到健康呢! 

2.

  關於雜糧及未精製雜糧課程,請家長回饋寶貴的想法與意見,讓我們能為新學期之相

關課程做更全面性的規劃與設計,也為課程做更好的延續,讓幼兒及所愛的家人都能

得到健康的身體與營養教育的良好觀念。 

                                                                                                                                                                                                                                                                                  

                                                                 

 

 

 

 

 

 

 

 

  經過雜糧相關課程後,孩子對於將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當主食的接受度(由低至高),

用塗星形為表示。 

 

  對於全榖雜糧的課程,懇請家長給予寶貴之回饋與意見,以作為課程規畫的部分及

老師教學的動力喔! 

 

 

 

家長簽名:

 

 *課程紀實: 

 

 

 
 
 
 
 
 
 
 
 
 
 

*我們在做什麼事呢?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