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5
,离现在 5
年 1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第1頁 共17頁
【附件2】:109年度海洋教育「保護海洋」教案設計格式
(一)基本資料
教案名稱 年年有魚
設計者
姓名
陳又瑄
參加組別 □高中組 □國中組 □國小組 幼兒園組
教學領域
(或科目)
身體動作與健康、認
知、社會、美感
參加子題 □守護海岸 食魚教育 □減塑行動
(二)教案概述
幼兒園組
教案名稱 年年有魚
實施年級 幼兒園小班
節數
共 5 節, 40 分鐘。
(請以1至4節課設計)
六大發展
領域
i
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社會、美感。
學習指標
i i i
認-幼-1-2-1 觀察動植物的特徵
語-小-2-7-1 重述故事
美-小-2-2-1 把玩各種視覺藝術的素材與 工具,進行創作
身-小-1-2-1 覺察器材的操作方式
社-小-1-5-1 認出生活環境中常接觸的人事物
學習目標
1.鼓勵幼兒認識一至兩種紅黃綠燈魚類的名稱
2.增進幼兒手部精細動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愛護海底瀕臨絶種動物的情操
教學資源
教 案 一 : 兒 歌 「 釣 魚 記 」、 斗 笠 、 釣 竿 、 氣 球 傘 、 呼 啦 圈 、「 海 洋 選 擇 指 南 遊 戲 魚
卡 」 ( 臺 灣海 洋 教育資 源 中心 )。
教 案 二 : 魚 市 場 照 片 、《 魚 市 場 》 繪 本 、「 海 洋 選 擇 指 南 遊 戲 魚 卡 」 ( 臺 灣 海 洋 教 育
資 源 中 心 )、「我 最喜 歡的 魚 」 投票海 報 、 圓點貼紙 。
教案三:吳郭魚及白帶魚、
「海洋選擇指南遊戲魚卡」(臺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魚類圖
片、蛋糕盤、活動眼珠、圓點貼紙、宣紙、廣告顏料、水彩筆。
教案四:白帶魚、辛香料、鋼盆、平底鍋、鍋鏟、地瓜粉、雞蛋、盤子、夾子、圍裙、防
塵帽。
教案五:魚類圖案、頭套、紙箱船、偶台、紅燈魚類圖片、背景圖片。
i
可參閱教育部發布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
第2頁 共17頁
(三)教學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
時間
備註
(請說明評量方式)
一、準備活動:
(一)準備活動:
老師事先將「海洋選擇指南遊戲魚卡」做成釣魚圖片,並將不同
的魚背面貼上紅、黃、綠三種顏色,供幼兒辨認顏色的不同。再將氣
球傘打開做成魚池,放在紅、黃、綠燈三種顏色的魚類圖片。
(二)引起動機:
老師打扮成漁夫,戴上斗笠,帶著幼兒一起唱跳「釣魚歌」。漁
夫要到海邊去釣魚,漁夫用釣竿釣了好多的魚,很開心的要把釣到的
魚拿去魚市場賣,突然遇到一個海洋專家出面制止漁夫,告訴漁夫不
可以把紅燈的魚類過度捕撈,這樣海洋就沒有魚了。
二、發展活動:
(一)活動名稱:紅黃綠燈的魚
1.老師使用「海洋選擇指南遊戲魚卡」的魚類圖片進行釣魚遊戲,
並說明遊戲玩法。
2.引導幼兒辦認三種魚類圖片背面顏色的不同:紅燈(瀕臨絶
種)
、黃燈(養殖不易)
、綠燈(可多吃)的魚類圖片放在呼
啦圈裡。
3. 請幼兒輪流玩釣魚遊戲,將釣到的魚類圖片,分辨是紅、黃、
綠燈的魚,放在同樣顏色的呼啦圈裡。
三、綜合活動:
(一)引導幼兒認識哪些是紅燈(瀕臨絶種)
、黃燈(養殖不易)
、綠
燈(可多吃)的魚。
(二)老師說明這三種顏色的魚的不同,紅燈(瀕臨絶種)
、黃燈
(養殖不易)
、綠燈(可多吃)
,引導幼兒不吃紅燈的魚,少吃黃
燈的魚,多吃綠燈的魚。
40
關懹合作評量指標2
「能表現對動植物及自然
現象的關懷」
等級描述1-在引導下,幼
兒願意接觸生活環境中的
動植物
規準層級1-引導下願意接
觸、符合生命需要
一、準備活動:
(一)引起動機:
1.老師與幼兒討論有沒有逛魚市場的經驗,請幼兒分享經驗。
2.教師展示魚市的照片,讓幼兒觀賞魚市場的真實樣貌。
3.老師拿「海洋選擇指南遊戲魚卡」,比對一下魚市場照片中的魚
類是什麼名稱﹖讓幼兒認識我們在魚市場常看到的魚類名稱。
二、發展活動:
(一)活動一:魚市場
1.講述繪本《魚市場》的故事內容。
2.團討:
(1)在故事中看到哪些不同的魚類﹖
(2)故事中的哪些魚是紅黃綠燈魚呢﹖
(二)活動二:我最喜歡的魚
1.老師選出介紹過的綠燈魚類圖片貼在「我最喜歡的魚」投票海報
上。
2.請幼兒選出自己最喜歡吃的魚,並貼上自己的號碼貼紙。
3.老師與幼兒數一數每一種魚共有幾票,公布最多人喜歡的魚類。
40
覺知辨識評量指標2
「能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想
法與情感,並比較異同」
等級描述1-知道自己或
他人對人事物的看法或情
感
規準層級1-自己與他
人、未比較異同、單一情
境
第3頁 共17頁
三、綜合活動:
(一)請幼兒分享自己喜歡「哪一種魚﹖」的原因。
一、準備活動:
(一)引起動機:
1.老師吟唱兒歌「魚兒水中游」,拿著兩種魚給幼兒觀賞。
2.老師將「海洋選擇指南遊戲魚卡」貼在白板上,請幼兒比對看
看,這兩種魚是什麼魚呢﹖讓幼兒找一找「吳郭魚和白帶魚」的魚
卡。
二、發展活動:
(一)活動一:實際觀察白帶魚及吳郭魚
1.詢問幼兒有沒有看過「吳郭魚和白帶魚」﹖輪流展示「吳郭魚和
白帶魚」
,並介紹魚的構造,如:魚身、魚頭、魚鯺、魚鰓、魚
嘴及魚尾等。
2.讓幼兒摸一摸「吳郭魚和白帶魚」的身體,並觀察這兩種魚的外
型及觸感的不同。
3.團討:老師與幼兒討論這兩種魚可以用來做什麼呢?請幼兒發表
自己的想法﹖老師引導幼兒可做紙盤魚、做魚拓及煎魚。
(二)活動二:小魚變變變
1.分組活動:老師示範做魚拓及紙盤魚的方法,請幼兒分成三組,
讓幼兒自由選擇要參加紙盤魚、魚拓或煎魚,並請幼兒分組輪流
完成魚拓及紙盤魚。
2.煎魚組安排隔天進行「我是煎魚高手」烹飪活動。
三、綜合活動:
(一)請幼兒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
40
想像創造評量指標1
「能運用視覺藝術素材進
行想像創作」
等級描述1-隨意模仿他
人運用視覺藝術素材來創
作。」
規準層級1-單一素材、
模仿或隨意創作、用一種
元素
一、準備活動:
(一)引起動機:
1.說說看,昨天我們有介紹哪兩種魚?
2.說說看,昨天你們用魚做了哪些事情呢?魚還可以拿來吃哦!
二、發展活動:
(一)活動名稱:我是煎魚高手
1.老師介紹「煎白帶魚」所需的材料。
2.老師準備煎白帶魚的地瓜粉及蛋液,示範煎白帶魚的方法,給幼
兒觀賞。
3.老師幫「煎魚組」的幼兒戴上防塵帽及圍裙,說明靠近平底鍋要
小心燙傷,請幼兒輪流練習煎白帶魚。
三、綜合活動:
(一)展示幼兒煎好的白帶魚,老師協助將白帶魚的魚刺挑出來,再
分給幼兒享用。
(二)提醒幼兒品嚐白帶魚時,應注意魚刺,避免魚刺卡在喉嚨。
(三)請幼兒享用白帶魚,並分享品嚐白帶魚的感覺。
40
自主管理評量指標2
等級描述1-能簡單的
抓、握、扭轉或揉、捏、
搓活動,但動作協調不
佳,也不敏捷
規準層級1-簡單的精細
動作活動、協調不佳、控
制不佳
一、準備活動:
(一)引起動機:改編故事分享
1.講述老師將《小黑魚》故事改編為《小黑魚警察》故事。
小黑魚警察
有一條小黑魚在大海裡有很多好朋友,有一天有一個漁夫用大魚
網把牠的好朋友都抓走了,只剩下幾隻快要滅亡的紅燈魚類,小黑魚
決定要好好保護這些剩下來的紅燈魚類朋友,所以小黑魚自願當小警
40
第4頁 共17頁
察,只要看到漁夫來了,就趕快通知這些剩下的紅燈魚類朋友趕快逃
走,才不會被漁夫抓走,這些紅燈魚類朋友有了小黑魚的保護之後,
慢慢地變多了,不再剩下自己孤零零一條魚,大家都很感謝小黑魚。
2.團討:
(1)故事中的小黑魚的朋友發生了什麼事﹖
(2)後來小黑魚想到用什麼辨法來保護牠的好朋友﹖
(3)如果你是小黑魚,你要怎麼保護你的好朋友﹖
(4)老師與幼兒討論在故事中有看到哪些需要保護的紅燈魚類
呢﹖如:鮪魚、野生石斑、海馬、曼波魚、圓鱈、鯨鯊、蝦
蛄、鰻魚、鯊魚等。
二、發展活動:
(一)活動名稱:小黑魚警察
1.請幼兒選一種紅燈魚類朋友圖案,將魚的圖案著色,並做成頭
套。
2.老師說明遊戲規則,由老師扮演小黑魚,全部的幼兒扮演不同的
紅燈魚類朋友,只有一位幼兒扮演小黑魚警察,以邊說邊演的方
式演出《小黑魚警察》的故事。
3.遊戲規則說明:
(1)老師演漁夫時,全班幼兒扮演的紅燈魚類朋友可以模仿魚兒
游來游去的動作。
(2)等漁夫出現說123木頭人,紅燈魚類朋友就要停住不能動,讓
漁夫抓住。
(3)請小黑魚當警察,用拍手方式警告漁夫出現了,提醒紅燈魚
類朋友趕快躲起來,沒有躲起來的紅燈魚類朋友就會被漁夫抓
走。
三、綜合活動:
(一)角色扮演過後,請幼兒分享參與表演的感覺。
(二)透過此故事,老師與幼兒討論保護瀕危的紅燈魚類,少吃這些
瀕危的魚種,才能讓大海的魚種生生不息,年年有魚。
想像創造評量指標4
「能透過肢體進行想像創
作」
等級描述1-隨意或模仿他
人運用身體部位或搭配一
種素材或器材做出動作但
動作不順暢。
規準層級1-單一、模仿或
隨意創作、無流暢性
(四)教學實踐、教學省思與建議
教學實踐
情形與
成果
請註記本活動執行成果及教學實踐遇到之狀況。
教案一、紅黃綠燈的魚
(一)執行成果:
老師扮演漁夫去釣魚 漁夫把釣到的魚拿到魚市場賣,被海洋專家阻止
第5頁 共17頁
老師示範釣紅黃綠燈的魚並放在呼啦圈裡 請幼兒輪流拿釣竿來釣魚
請幼兒把釣到的魚,分辨魚的背面是什麼顏色的魚﹖再放進同樣顏色的呼啦圈裡。
第6頁 共17頁
請幼兒說出手上的魚是什麼燈的魚? 老師說明三種顏色的魚的的名稱及顏色不同
(二)教學實踐遇到之狀況:
1.原本預計要把氣球傘打開當魚池,但因為教室空間太小,所以只能把氣球傘折成四分之
一當做魚池,所以看起來不太像魚池。
2.在進行釣魚遊戲時,因為只有兩支釣竿,但有30位幼兒要輪流使用,釣竿的數量不太
夠,所以幼兒等待的時間較長,而且小班幼兒也較容易坐不住而到處走動,故老師也需要
花時間引導幼兒耐心等待。
3.老師在介紹紅燈(瀕臨絶種)、黃燈(養殖不易)、綠燈(可多吃)的魚的不同時,不太
容易說明黃燈的魚在養殖、管理及取得不易的問題,所以老師比較著重介紹紅燈(瀕臨絶
種)及綠燈(可多吃)的魚類介紹。
-------------------------------------------------------------------------------------------------------------------------------
教案二、魚市場、我最喜歡的魚
(一)執行成果:
觀賞魚市場的照片 以魚卡辨認魚市場的魚是什麼名稱﹖
分享《魚市場》繪本的故事內容
第7頁 共17頁
老師選出常吃的綠燈魚類 老師將八種魚類魚卡貼在海報上
請幼兒將綠色圓點貼紙,貼在喜歡的魚下面的格子裡。
老師帶幼兒數一數八種魚的票數 公布最多幼兒喜歡的是文蛤
(二)教學實踐遇到之狀況:
1.老師原本想以魚市場的照片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但在介紹魚市場的魚類名稱時,因為
老師也很少逛魚市場,所以對某些魚類名稱也不太確定,看到「比目魚」也叫不出名字,
於是老師趕快拿「海洋選擇指南遊戲魚卡」直接比對照片上的魚,才確定這些魚類的名
稱。
2.老師在進行「我最喜歡的魚」投票活動時,刻意選出幾種綠燈魚類,並有意圖想要選出
下一個活動會介紹的「白帶魚」和「吳郭魚」,希望引導幼兒對這兩種魚產生興趣,但最後
幼兒的投票選出自己喜歡的魚是「文蛤」
,大部分的幼兒反應他們在家常吃「文蛤」
,所以
票數最高。但老師還是特別介紹「白帶魚」和「吳郭魚」,做為下一個活動的引起動機。
第8頁 共17頁
教案三、實際觀察白帶魚及吳郭魚、小魚變變變
(一)執行成果:
老師拿出吳郭魚,引導幼兒觀察吳郭魚的外形,並找一找和圖片上的哪一種魚長得一樣﹖
老師拿出白帶魚,讓幼兒看一看白帶魚的外形,在魚類圖片中,找出正確的白帶魚圖片。
第9頁 共17頁
請幼兒輪流來觀察及觸摸白帶魚吳郭魚,感受兩種魚的觸感及外形的不同。
老師示範用吳郭魚做拓印的方法 老師示範紙盤魚的做法,並讓幼兒自由選組。
吳郭魚拓印組幼兒將廣告顏料塗在魚身上,等拓印好,老師將幼兒的魚拓貼在西卡紙上。
第10頁 共17頁
紙盤魚組幼兒用半圓形貼紙在紙盤上貼鱗片 老師請紙盤魚組幼兒上台介紹自己的作品
請紙盤魚組幼兒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紙盤魚組幼兒的作品
(二)教學實踐遇到之狀況:
1.老師事先請廠商送「吳郭魚」及「白帶魚」,但沒想到廠商送來的吳郭魚太大隻,而且己
經剔除鱗片,所以幼兒在觸摸吳郭魚時,無法觀察到鱗片的觸感及形狀。
2.另外廠商送來的「白帶魚」
,己經事先切成塊狀,不是完整的長條魚,所以幼兒無法觀察
到白帶魚原本的樣子,以致於幼兒在比對魚類圖片時,不容易找到正確的白帶魚圖片。
此外,老師也聽到家長回饋給老師幼兒回家分享老師有介紹「白帶魚」,但幼兒還詢問家長
「什麼是白帶魚﹖」
,可見得幼兒對於「白帶魚」完整的外形概念還不是很清楚,若能提供
完整的魚會更好。
3.在進行分組活動時,因為班上只有兩位老師,沒有其他的人力支援,所以兩位老師一人
各帶一組幼兒做紙盤魚及吳郭魚拓印,兩位老師除了要協助幼兒輪流完成自己的作品,還
要幫幼兒拍照,同時要看顧其他幼兒玩玩具時的安全,有點分身乏術,無法照顧到所有幼
兒的安全。
4.在進行「吳郭魚」拓印時,由於廠商送來的吳郭魚太大隻,超出老師事先裁切好的宣紙
大小,使得幼兒在拓印時,較無法將整條魚完整的拓印下來,容易有魚頭沒尾巴,有點可
惜。
5.由於小班新生對於「魚」的活動經驗較少,老師也知道3歲幼兒尚在塗鴨期,繪畫能力有
限,無法具體的描繪出魚的形體,而且幼兒在團討時,不太會分享「魚」可以用來做什麼
活動,但有幼兒說:
「可以用來煎魚」
,幼兒的答案,倒是出乎老師的意料之外。所以老師
有事先安排可以用「魚」進行紙盤魚、魚拓印及煎魚等分組活動,避免團討時,幼兒的經
驗值較少,討論不出可行的分組活動。
6.原本老師打算分三組進行紙盤魚、魚拓印及煎魚等分組活動,但因老師人力不足,無法
進行煎魚活動,故決定將第三組「煎魚組」安排在隔天進行「我是煎魚高手」烹飪活動。
第11頁 共17頁
教案四、我是煎魚高手
(一)執行成果:
老師用辛香料醃好白帶魚 讓幼兒看一看醃好的白帶魚 準備地瓜粉及蛋液
老師先倒油熱平底鍋 再將白帶魚沾地瓜粉及蛋液,放入平底鍋煎。
請煎魚組幼兒輪流練習如何煎魚﹖
第12頁 共17頁
第一次煎好的白帶魚比較不完整 第二次煎好的白帶魚比較完整
分享好吃的白帶魚給幼兒品嚐,並分享吃魚的感覺。
(二)教學實踐遇到之狀況:
1.老師引導幼兒煎魚時,因為小班幼兒是第一次進行烹飪活動,擔心幼兒被平底鍋燙傷,
或者被煎魚的熱油燙傷。為了保護幼兒的安全,同時讓幼兒學習煎魚的技巧,所以老師會
採取關火的方式,讓幼兒練習煎魚的技巧,避免幼兒被燙傷。
2.由於幼兒在煎魚時,卡式爐是未開火的狀態,所以第一次煎的白帶魚,由於油溫不夠,
魚肉容易皮開肉綻,外觀較不完整。而第二次由老師代為煎好白帶魚,油溫高,較不易沾
鍋,煎好的白帶魚較為完整,可以讓幼兒觀察到完整的白帶魚成品。
3.由於老師訂購的白帶魚只有兩斤,每位幼兒只能吃到一小口,所以幼兒品嚐完好吃的白
帶魚之後,仍意猶未盡,還想再吃,但白帶魚的數量不太夠,下次可多準備一些食材,以
免不夠吃。
-------------------------------------------------------------------------------
教案五、小黑魚警察
(一)執行成果:
第13頁 共17頁
老師以偶台及棒偶,講述改編故事《小黑魚警察》的內容。
老師請幼兒選一種魚類圖案做成頭套 請幼兒將魚類圖案著色
幼兒的紅燈魚類頭套做好了
老師當漁夫,說明遊戲規則。 幼兒可模仿魚的動作游來游去
第14頁 共17頁
漁夫喊123木頭人,小魚要停住讓漁夫抓。 小魚請小黑魚當警察,提醒漁夫有沒有出現﹖
小黑魚警察提醒漁夫來了,小魚趕快躲起來。 請幼兒分享扮演《小黑魚警察》的心得
(二)教學實踐遇到之狀況:
1.由於小班幼兒不太會描繪具體的魚類圖形,所以在製作魚類頭套時,老師己事先準備好
紅燈魚類的圖案供幼兒選擇及著色,並事先製作好頭套,減少製作頭套的時間。但由於頭
套的帶子較短,加上使用兩條橡皮筋,使幼兒在戴頭套時太緊,頭套的帶子容易撐破,反
而花了一點時間修補頭套。
2.在進行《小黑魚警察》的角色扮演時,剛開始幼兒還搞不太清楚遊戲規則,容易到處亂
跑,老師再重新說明遊戲規則,請幼兒變成小魚游來游去,等到漁夫說123木頭人的時候,
就要停下來被漁夫抓走,幼兒玩了一兩次才搞懂遊戲規則。有些被抓走的小魚要坐在一旁
休息,他們不想被抓走不能玩,有些幼兒就會閙情緒或哭得很大聲,還要麻煩另一位搭班
老師協助安撫幼兒的情緒,才能讓遊戲順利進行。
教學省思
與建議
未來修正建議與教學省思:
1.此「食魚教育」對幼兒而言,不是最常見的生活經驗,平時不常見到不同的魚類,所以老
師想從幼兒生活經驗中逛魚市場的經驗切入,讓幼兒回憶平時和大人去逛魚市場時常見到
哪些不同的魚類,而哪些魚類是我們每日三餐中經常吃到的魚,藉以引起幼兒對魚的印
象。不過若能是直接帶幼兒到魚市場參觀,更能幫助幼兒獲得直接的經驗,對於魚類的觀
察及感官感受會更豐富。另外,在進行魚類的實際觀察時,建議能實際從魚市場購買完整
的魚,較能提供幼兒認識魚的完整外觀及原本的樣貌,幫助幼兒對魚的外形建立完整的概
念。
2.由於本班是小班新生,老師安排於開學後九月中旬進行「年年有魚」教學活動,但新生
適應狀況尚未穩定,常有分離焦慮或突發狀況;且進行分組活動時,兩位老師須各帶一組
幼兒進行分組活動,人力明顯不足,故建議此活動不適合安排在開學後新生適應狀況尚未
穩定時進行,以免有突發狀況。
第15頁 共17頁
另外分組活動因人力不足,可採取一天進行一個小組的分組活動,讓兩個老師的其中一位
老師專心帶領一組幼兒進行分組活動,另一位老師則專心看顧其他幼兒的安全。
3.小班幼兒對於紅黃綠燈都有基本的概念,但因為黃燈魚類屬於養殖不易或不易管理的魚
類,分類上比較不好說明,幼兒也聽不懂,所以老師將重點放在可以多吃的「綠燈魚類」
以及瀕臨緣絶種的「紅燈魚類」。
所以老師有意圖的引導幼兒認識魚市場常見的綠燈魚類,並透過投票「我最喜歡的魚」,加
深幼兒對於常見的綠燈魚類的印象,再帶入實際觀察「白帶魚和吳郭魚」,讓幼兒直接觀察
這兩種魚的不同,再透過實際品嚐到好吃的白帶魚,讓幼兒對常吃的魚類有深刻的印象。
至於紅燈魚類,老師 想要 讓幼 兒 了解許 多 瀕臨絶種 的紅燈 魚類 , 正遭 受人 類 的 濫
捕 , 所以 改編 《小 黑魚 》的 故 事 內容 , 讓幼兒 感受到 這些 瀕臨 絶 種的魚 類可 能 會滅
亡 。 希望 透過 角色 扮演 的方 式 ,讓 幼 兒知道保 護瀕臨 絶動魚類的 重要性 。
4 . 這次 的「 年年 有魚 」的 食 魚 教育的 教 案設計 , 僅有五 天的時間進 行教 學 活 動 , 對
老 師 來說 , 教學 時間 很緊 湊 ,必須 在 五天內將 所有設 計好的課程 上完 , 有點 趕鴨 子
上 架 。 感覺 上, 幼兒 都還 沒 認識 紅 黃綠燈 的 魚類有 哪些 ﹖ 還沒好好消 化或 回 饋 所 認
識 的 魚類 , 就要 一個 接一 個 活動 的 上完所 有 事先設 計好的活動 。
若 能 在小 班新 生適 應一 個月 以 後 , 再 用一個月 的時間 慢慢地帶入 「食魚 教育 」的 課
程 , 相信 老師 能有 更充 份時 間 做 好教學 準 備 。 幼兒也能在 適應團 體生活 ,建 立 班 級
規 範 後 ,再來 進行此 「 食魚教 育 」,相信 幼兒能夠有 更多的 時間慢慢地 學習 「 食 魚
教 育 」的 重要 性 。
(五)附錄
得附上如教學活動簡報、活動照片、學生作品及相關資料或評量工具(如活動單、學習單、作品檢
核表
…等等)備註:表格若不敷使用,請自行增刪,總頁數請於20頁以內。
1.魚市場照片及《魚市場》故事簡報
出處:
《魚市場》作者/安江惠,步步出版社
圖一:
「魚市場」簡報
第16頁 共17頁
圖二:
「魚市場」故事簡報
圖三:
「魚市場」簡報
圖四:
「魚市場」簡報
第17頁 共17頁
2.「我最喜歡的魚」投票海報:
圖五「我最喜歡的魚」投票海報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