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离现在 4
年 9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第1頁 共15頁
【附件
2】:110年度海洋教育「保護海洋」教案設計格式
(一)基本資料
參加組別
□高中組□□國中組□□國小組 ■幼兒園組
編號
(由本中心需填寫)
參加子題
■我不傷害海洋 □海洋不傷害我
設計者
姓名
(至多3名)
陳妍妙
教案名稱
我是挑魚高手
陳翠螢
教學領域
(或科目)
幼兒園領域
何錦鈺
教學理念
「梧棲漁港」是臺中梧棲(五汊)在地人的共同回憶,但因外來移民、時代變
遷,漸漸地被其他景點所取代,造成梧棲人不知梧棲事的現象。老師帶著幼兒走進
梧棲漁港的魚市場進行實地踏查,近距離觀察魚類和這片家鄉海域,開啟了「我是
挑魚高手」的主題活動探究。
藉由教學活動的引導,透過在地的海洋教育與漁業物產的認識,讓幼兒親魚、
知魚、了解挑魚和在地海洋的關係,進而能學會愛護海洋,與社區、海洋環境共
好。
(二)教案概述
幼兒園組
教案名稱 我是挑魚高手
實施年級 幼兒園中大混齡班
教學時間 約5天(每天主題課程時間約60分鐘)
六大發展
領域
認知、語言、社會、美感
學習指標
認 -中 大 -1- 2 - 1 觀 察動 植物 的生長 變 化
認 -中 - 2-2 - 3 與 他人討 論 動植物 與 生活的 關係
認 -大 - 2-2 - 3 與 他人討 論 自然現 象 的變化 與生活的關 係
語 -中 - 2-2 - 3 在 團體互 動 情境中 開 啟話題 、依照輪次 說話並 延續對話
語 -大 - 2-2 - 3 在 團體互 動 情境中 參 與討論
語 -中 大 -2- 5 - 2 運 用自 創圖 像符號 標 示空間 、物件或記 錄行動
語 -大 - 2-7 - 2 創 作圖畫 書
社 -中 - 1-5 - 1 參 與和探 訪 社區中 的 人事物
社 -大 - 1-5 - 1 探 索社區 中 的人事 物 、活動 、場所及其 與自己 的關係
美 -中 大 -2- 2 - 2 運 用線 條、 形狀或 色 彩,進 行創作
學習目標
1.認識梧棲漁港的魚類海產。
2.了解吃魚與在地海洋的關聯性(知魚愛海)。
3.從實地踏查與練習,了解正確的挑魚原則。
4.藉由自編繪本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愛海的挑魚原則,宣導一起保護海洋。
教學資源
1.自編學習單
2.筆記型電腦、手機等行動載具
3.投影用電視
4.相關教學用圖片、教學網站: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台灣魚類資料庫」
第2頁 共15頁
5.Youtube 網站相關教學用影片
【守護海洋】無魚之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c9fQlqD60
6.家長資源:踏查提供交通接送(遊覽車聯繫)、專家資源
7.社區資源:臺中市漁會
8.相關藝術視覺媒材(如:圖畫紙、壁報紙、旋轉蠟筆、麥克筆、水彩…等等)
教學架構
第3頁 共15頁
(三)教學活動設計
學習指標
教學活動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語-中-2-2-3
語-大-2-2-3
社-中-1-5-1
社-大-1-5-1
認-中大-1-
2-1
活動一:走入魚市場-踏查梧棲漁港
壹、引起動機
一、活動前準備:透過學習單(附件一)了解幼兒的先
備經驗,知道幼兒到梧棲漁港最想要知道什麼?
二、團體討論-行前安全叮嚀
(一)教師提問:到梧棲漁港,我要注意什麼?
到梧棲漁港,我要觀察什麼?
(二)整理成行前安全叮嚀須知
貳、發展活動
一、踏查梧棲漁港
藉由實際踏查漁港,老師引導幼兒觀察兩大部
分:
「魚產」
、
「梧棲海洋」
,也邀請臺中區漁會股
長擔任導覽員,為幼兒詳細介紹在地梧棲漁港。
二、在踏查活動過程中,老師用錄影與照片方式紀
實。
參、綜合活動-回到教室後回饋分享
一、觀看踏查影片與照片
以電腦投影方式,讓幼兒回溯觀看所拍攝照片與
影片內容。
二、幼兒回饋分享
幼兒輪流說出自己在踏查中的所見和發現。
一天
10分
50分
5分
5分
學習單
(附件一)
白板
遊覽車
志工家長
社區資源
相機
筆電
電視
白板
能分享自
己的學習
單內容。
能了解踏
查時的安
全須知。
在踏查
時,能覺
察危險,
維護自身
安全。
能專心聆
聽導覽介
紹。
能說出自
己的想
法。
語-中-2-2-3
語-大-2-2-3
活動二:吃魚與愛海的關聯
壹、引起動機
一、老師將幼兒從漁港踏查後的所見觀察,統整出
「魚從哪裡來?」海報(參考如下圖)與幼兒討論
觀察。
一天
10分
壁報紙
白板
能說出自
己的想
法。
能針對問
題給予回
應。
第4頁 共15頁
認-中-2-2-3
認-大-2-2-3
語-中大-2-
5-2
二、老師引導提問:
(一)吃完魚之後呢?想想看這個步驟箭頭,最後面
呢?如果我們一直吃魚,那吃魚之後呢?會發
生什麼事?
(二)吃少一點的魚就可以了嗎?
(三)愛護大海就是不要吃魚了嗎?
貳、發展活動
一、觀賞影片:
【守護海洋】無魚之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c9fQlqD60
(一)提問團討:「為什麼會沒有魚可以吃?」
(二)幼兒分享統整
1.過度捕撈-如果把魚都撈走了,那大海的魚就
會越來越少。
2.買魚要挑「對的魚」
,才不會傷害大海。
二、團體討論:
「如何選『對』的魚?」
(一)觀賞繪本-【魚市場】
(二)統整幼兒的發現
1.新鮮沒有藥水味,眼睛要亮亮的
2.魚鰓要紅紅的、魚鱗沒有破爛的
3.要買當季量多的
4.盡量不要買小的魚
三、魚貨紅綠燈-什麼魚是可以多吃的呢?
(一)進入【臺灣海鮮選擇指南網站】網站(網址如
下),認識紅黃綠燈區的魚貨種類。
https://fishdb.sinica.edu.tw/seafoodguide/
(二)分辨綠燈(建議食用)、黃燈(斟酌食用)或紅
燈(避免食用)的魚類。
1.幼兒在黃綠紅燈區魚類的圖片上圈選在魚市
場中較常看到的魚
2.肢體遊戲-魚類分辨高手
若聽到是綠燈區的魚就比 O,聽到紅燈區的魚
就比 X。
(三) 在圖片上記錄魚貨分類並討論出原因。
1.養殖的
2.稀有性
3.當季魚類
參、綜合活動
一、老師與幼兒總結「挑魚」原則
(一)多挑當季的(量多)
(二)多挑漁夫養殖的魚,比較不會干擾大海
(三)不要買太小的魚
(四)不要吃太多海裡的魚
二、幼兒製作成經驗圖表海報(參考如下圖)
10分
15分
15分
10分
Youtube
頻道影片
筆電
投影用電
視
繪本-
【魚市
場】
筆電
投影用電
視
教學圖片
白板
白板筆
壁報紙
能專心觀
賞影片。
能說出自
己的想
法。
能專心聆
聽故事。
能分辨黃
綠紅燈區
魚貨。
能針對魚
貨說出分
類的原
因。
能說出挑
魚的原
則。
第5頁 共15頁
三、請幼兒回家與家長一同分享魚貨挑選原則,分享
如何買對的魚,才能愛護大海。
能和家人
分享挑魚
原則。
語-中-2-2-3
語-大-2-2-3
認-中大-1-
2-1
語-中-2-2-3
語-大-2-2-3
活動三:我是挑魚高手
壹、引起動機
一、分享幼兒在家和家人說挑魚原則的影片
二、回顧經驗-挑魚的原則
貳、發展活動
一、教師提問團討
Q:知道挑魚原則,自己去魚市場會挑魚嗎?
二、課室內-行前叮嚀與討論
(一)行前安全叮嚀
與幼兒討論要去魚市場買魚、挑魚,要帶哪
些物品及要注意的安全規則。
(二)課室內-與幼兒討論去魚市場買魚的任務
1.觀察現在的當季魚類
2.將魚市場內的魚類按照黃綠紅燈區分類紀錄
3.嘗試觀察魚,買一條「新鮮、對大海好」的
魚
三、採小組方式實際走入魚市場挑魚買魚
參、綜合分享活動
一、回到教室內分享
各小組分享自己所買的魚及挑魚的原則
二、透過課後學習單(附件二)方式,邀請幼兒利用假
日時間與家人一同到魚市場實際練習挑魚,並請
家長可透過錄影的方式紀錄,以便回到學校後分
享。
一天
5分
5分
5分
5分
30分
10分
筆電
電視
白板
壁報紙
記錄用紙
志工家長
相機
筆電
電視
挑魚影片
學習單
(附件二)
能說出自
己的想
法。
能針對問
題給予回
應。
能在魚市
場針對挑
魚原則,
完成買魚
任務。
能分享自
己在魚市
場的挑魚
過程。
能和家人
一起練習
實際挑
魚。
語-中-2-2-3
語-大-2-2-3
活動四:自編繪本-【小玲賣魚】
壹、引起動機
一、回顧幼兒學習經驗
(一)梧棲漁港踏查經驗
(二)黃綠紅燈區的魚(臺灣海鮮選擇指南)
二天
20分
筆電
電視
影片照片
能說出自
己所學的
經驗內
容。
第6頁 共15頁
語-中-2-2-3
語-大-2-2-3
語-中大-2-
5-2
語-大-2-7-2
美-中大-2-
2-2
(三)如何買「對」的魚
(四)正確的挑魚原則
二、教師提問:
「要如何告訴其他人挑魚原則?」
貳、發展活動
一、教師與幼兒討論告訴別人的方法-製作自編繪本
二、團討-如何自編繪本?
(一)討論自編繪本的故事內容
(二)與幼兒一起團討書名
(三)討論製作繪本的小組分工任務與人員分配
1.美編插圖組
2.繪製主角組
3.水彩背景組
4.封面封底組
-------------------第一天結束------------------
三、繪製自編繪本-【小玲賣魚】
參、綜合活動
一、完成繪本、練習說自編故事
二、跨班分享
(一)分享自編繪本
(二)宣導如何正確挑魚,同時也要愛護大海
三、與家人分享自編繪本
-------------------第二天結束------------------
10分
30分
45分
5分
10分
白板
藝術素材
(如:圖
畫紙、旋
轉蠟筆、
水彩…等
等)
自編繪本
完成品
能針對問
題給予回
應。
能依照自
己的興趣
進行分
組。
能專心完
成分組工
作,與同
學一同完
成繪本。
能與他人
分享自編
故事內
容。
第7頁 共15頁
(四)教學實踐、教學省思、成長與建議
教學實踐情形與成果
一 、教學 實 踐 困境 :
本教學設計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因實施對象以幼兒園幼兒為主,所以實踐困境上以「幼兒安
全」
、
「教學推廣」為主,以下就此兩點陳述。
(一)幼兒安全
在教學設計中,為讓幼兒用五感體驗和魚類有近距離的接觸,所以常需要走出課室外實地
踏查,讓幼兒可以有更完整的體驗學習,而在實地踏查過程中,因幼兒的年齡較低須更留意人
身安全,這方面須老師更加謹慎地留意。老師透過事前的環境場勘、接洽臺中區漁會的在地導
覽,也與班上的志工家長聯繫,協助踏查當天的交通安排與安全支援,讓幼兒在教學過程中的
安全更完善。
(二)教學推廣
在海洋教育的教學理念推廣上,會因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學設計時,老師需與
班上協同教師一同備課討論,將教學方式透過遊戲與觀察問答的方式,讓幼兒更了解如何在生
活中實現「保護海洋」
,除此之外,以幼兒感興趣的方向進行教學設計,可讓幼兒不只是在學
校做,回到家裡也能與家長侃侃而談,讓保護海洋的挑魚原則推廣到家中與社區裡。
二 、教學 成 效 :
(一)幼兒層面
此教學設計在實施後,看見幼兒的成長,提升幼兒六大核心素養能力。從課室外到課室內
的學習,讓幼兒的學習視野更大,也能活化學習,學習成效更從以下六大核心素洋進而說明。
1.覺察辨識:從實際踏查、五感接觸後,幼兒能辨識魚的新鮮度,也學會觀察魚到挑一隻正
確且能保護海洋的魚。
2.表達溝通: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能扣住問題核心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在適當地團討情境
中給予他人回饋和建議。
3.關懷合作:活動中給予幼兒合作學習的機會,例如:小組踏查魚市場挑魚、小組製作繪
本,幼兒能與同儕一起合作完成給予的任務。
4.推理賞析:在老師引導下可以透過影片的觀賞,推理討論「吃魚和愛海的相關」
,進一步
說出如何買對的魚讓海洋可以更好。
5.想像創造:幼兒能運用自己與同儕的創意完成自編繪本,進而用繪本去告訴更多人挑魚和
愛海的宣導概念。
6.自主管理:幼兒能在活動的過程中,聆聽他人的意見,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例
如:在挑魚時剛開始不知道怎麼挑魚,聆聽同儕給予的指導後,在魚市場會練
習如何挑魚。
(二)教師層面
在活動的成果上,老師透過與協同老師的專業對談以及指導教授進園輔導,讓老師在實施
教學後更有自信,與幼兒在做中學後更能樂在教學中,也增加許多海洋教育、食魚教育相關的
專業知能。
1.整合社區資源、認同在地
在活動中老師成為課程的先行者,與社區海洋教育專家(台中區漁會)學習相關魚知識,建
立老師的在地人脈資源,也讓老師喜歡梧棲、更喜歡梧棲海域。
2.自編教材能力提升,持續推廣在地海洋文化
為了給孩子更貼近生活經驗的學習,在課程中老師勇於嘗試自編教材,無論是學習單還是
自編繪本,與社區、園內老師共同研擬活動,老師最大的教學成效就是樂在教學、教學方
式更創新、在地推廣更有實質力。
3.教師增能看得見
因活動的設計、備課,老師需更了解相關知識,所以,在教學過後不只是幼兒成為挑魚高
第8頁 共15頁
手,老師也成為魚專家,教師的專業能力增長看得見。
教學省思、成長與建議
一 、教師 的 反 思與 成長
1.在地海洋取材,增加幼兒對家鄉的共鳴
此活動設計以「幼兒生活經驗」為主,且以在地家鄉-梧棲為踏查重心,所以,更能
增加幼兒的探究興趣,也能讓幼兒對自己所處環境更有感。
2.海洋教育的資源運用
在活動的研討備課中發現海洋教育的資源相當豐富,只是部分教師並不知道如何運
用與融入在教學中,因此,在這次的教學活動設計時,將「臺灣海鮮選擇指南」加
入教案中,讓海洋教育的資源也可以更活用於幼兒園階段的教學。
3.從生活經驗出發,增加親師生三環互動
本教學設計多以社區踏查、親師生互動為主,除老師可以有更多與社區互動的機會
外,也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上,讓家長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增加教學理念(愛海)的推
廣度。
4.反思課程未來的延續性
在此「我是挑魚高手」教學活動後,老師也透過專業討論的方式進一步思考課程的
延續性,除了讓幼兒學會挑魚和愛海的相關之後,也將與幼兒討論愛海的「行動」,
例如:要如何愛梧棲的海?不要亂丟垃圾、在生活中可以做到減少圾垃的作法…等
等,讓幼兒「保護海洋」的心可以繼續延伸落實在生活中。
二 、對海 洋 教 育的 未來 建 議
1.海洋教育推廣年齡層應向下延伸
在海洋教育的推廣上,多以國小以上的教育階段為主,但以推廣層面來說,我們常
聽到「愛海從小做起」,海洋教育的落實也應從小開始。在幼兒園階段,老師可以幼
兒生活經驗為主的題材進行教學設計,讓幼兒也可以從小開始接觸食魚教育,進而
對於海洋有更深的情感(愛海)。
2.海洋教育融入生活中,從「知」到「做」
海洋教育對於幼兒園階段的幼兒來說,不只有知識層面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做」,
從做中學可以讓幼兒有更深入的學習,也可更落實保護海洋的理念。
三 、與社 區 互 動後 對在 地海 洋教 育的 看 法
老師在實施本教學活動中,多次與社區人士互動,也多次先行踏查梧棲漁港,在
探訪的過程中發現多半在梧棲區服務的幼兒園教師不知道如何著手從事海洋教育,只
知道梧棲靠海,梧棲有梧棲漁港有許多新鮮海產,但多半認為海洋教育議題很廣,總
覺得幼兒園階段會做不到,海洋教育的知識太深幼兒不懂,因此進行海洋教育(食魚、
海)的教學較不常見於課室內。若能在教師專業增能研習中,多分享在地取材的教學設
計,讓更多老師知道落實海洋教育的在地文化教學並不難,只要願意做先從幼兒的生
活開始,放大幼兒的學習歷程、放慢學習腳步,如此一來,海洋教育也可以從幼兒園
階段開始認識與落實。
第9頁 共15頁
(五)附錄
附錄資料
一、 附 錄清 單 說明 : (附 件 原檔見 資 料光碟 )
(一)學習單: 二份(附件一、附件二)
(二)各活動之活動照片(以活動區分資料夾)
(三)學生挑魚影片一份
(四)自編繪本檔案夾(含封面、內頁、封底)一份
二、 附 錄內 容 :
(一)學習單
1.附件一-來去梧棲漁港(圖檔如下,PDF 檔見資料光碟)
第10頁 共15頁
2.附件二-挑魚高手(圖檔如下,PDF 檔見資料光碟)
第11頁 共15頁
2.活動照片:以下按照活動一至四依序排列說明,原始圖檔見資料光碟。
【活動一:走入魚市場-踏查梧棲漁港】
分享學習單,了解幼兒先備經驗
走入梧棲漁港,認識新鮮魚貨
走入魚市場,幼兒看到大魚好興奮
走入梧棲漁港,在地商家介紹新鮮魚貨
走入梧棲漁港,漁會股長介紹特種魚類
走入梧棲漁港,觀賞在地漁船和海洋
回到課室內,幼兒分享梧棲漁港所見的魚貨
回到課室內,幼兒分享梧棲漁港所見的海洋
第12頁 共15頁
【活動二:吃魚和愛海的關聯】
透過影片觀賞,統整踏查漁港後所見事物
統整訊息繪製「魚從哪裡來?」經驗圖表
幼兒分享經驗圖表內容
【魚從哪裡來?】流程圖海報
觀賞【無魚之家】影片
分享【魚市場】繪本後了解如何選對的魚
觀看臺灣海鮮選擇指南,了解黃綠紅燈區魚類
在黃綠紅燈區圈選認識的魚類
第13頁 共15頁
【活動二:吃魚和愛海的關聯】
用遊戲方式加深孩子挑魚原則的認識
魚貨黃綠紅燈區圖片海報
統整訊息繪製「買對的魚」經驗圖表
【如何買對的魚?】經驗圖表海報
【活動三:我是挑魚高手】
引起動機-回溯經驗複習挑魚原則
幼兒分享自己錄的影片,討論如何挑魚
實際走入魚市場,挑魚買對的魚
走入魚市場,觀察記錄挑魚原則
第14頁 共15頁
【活動三:我是挑魚高手】
回到課室內,分享如何挑魚
回到課室內,分享在魚市場看到的魚類
【活動四:自編繪本-【小玲賣魚】
】
引起動機-回溯挑魚原則,討論如何告訴別人
討論製作繪本的工作分配
分組製作繪本-美編插圖組
分組製作繪本-水彩背景組
自編繪本完成圖
幼兒練習說自編繪本故事
第15頁 共15頁
【活動四:自編繪本-【小玲賣魚】】
跨班分享自編繪本
跨班分享自編繪本與宣導挑魚和愛海的觀念
3.教學用影片:
【學生挑魚影片】,原始影音檔見資料光碟。
4.自編繪本 PDF 檔:含封面、內頁、封底,原始檔見資料光碟。
【封面】 【繪本內頁】
【封底】 【繪本成品】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