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公司幼兒園的生命教育實踐:愛·感恩·希望

格式
pdf
大小
496.51 KB
頁數
15
作者
***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0-09-07,离现在 15 4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愛.感恩.希望-幼兒園的生命教育計畫 

朝陽科技大學幼保系  林楚欣 

 

 

 

這是一所幼稚園決心實踐生命教育的故事,由於截至筆者完成這篇文章

時,實際執行還不到三個月,能呈現的結果並不完整,但因筆者感動於該園所

的熱情與生命力,所以想藉此文與大家分享,企盼更多的幼托園所願意與我們

同行。 

 

壹、緣起 

1999 年夏天,在台中市犁頭店(南屯區)

,種子森林幼稚園誕生了!一路

走來,該校稟持著對幼教專業的尊重與執著,以人本觀、建構論和開放的精神

做為辦學最高指導原則,重視孩子完整的發展,融合角落情境、主題課程、全

語言觀點、檔案評量、家園同心等元素,力行「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專業幼教」

從校名取定、校園規劃、教師甄選、課程設計至親師合作,在種子的每一季,

每一月,每一天,種子團隊都是那樣竭盡心力,只因為她們一直這樣自我期許:

以智慧,選擇生命的價值;以愛心,灌溉孩子的心靈;以勇氣,堅持專業的信

念;以行動,實踐教育的理想。 

自種子幼稚園創校之初,筆者即擔任該校的教學顧問,多年來,種子幼稚

園的主題課程已經開花結果,繼台中市教育局和教育部評鑑績優之後,又相際

出版兩本理論與實務對照的課程記實--「小白鯨洗衣店」(光佑出版社)與「媽

祖廟」

(心理出版社)

,為學術界與實務界的對話搭起橋樑。 

然而,這樣傲人的成績卻是一群幼教師用時間、心血、甚至健康換來的。

每每看見幼教師忙碌於看似瑣碎繁雜,實際上卻又很專業的教保工作中,以無

私 的 大 愛 呵 護 一 個 個 稚 嫩 的 小 生 命 , 卻 領 著 一 份 遠 遠 不 及 自 己 付 出 的 薪

水……,我常想:若不是天使,一定當不了幼教師的。也因為如此,我一直希

望能為幼教師做點什麼,直到最近,我終於清楚的看見:與其幫助幼教師向外

求政府與制度的關愛,不如引導她們向內求生命智慧,因為有了生命智慧,所

有的困境都將迎刃而解,對幼兒的教育也自然都將趨於適當。 

多年來,我一直很關注人類身心靈狀態的議題,這些年來,隨著閱歷的增

加,和對生命的省思與修正,自己對生命的成長和開展也有一些小小心得。於

是,我向種子幼稚園的執行長提出這個想法,希望有機會帶領老師們一起上心

靈的課程,透過相互分享與扶持,讓辛苦的工作換來的全是愛的能量。沒想到

執行長不僅立刻答應,還決定全園投入生命教育的能量,從 96 年 2 月起,逐步

開展「愛.感恩.希望-繪本的生命花園」之年度計畫,逐步的把孩子、老師、

環境、家長、社區等相關元素全部納入,決定在種子幼稚園成熟的「主題課程」

特色之上,再添加「生命教育」的光華。 

有鑑於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多次提醒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並訂定民國九十年

 

1

background image

為「生命教育年」

,提倡從小學到大學十六年一貫的生命教育方針,當時他曾說

過生命教育的推動絕對是教育改革最核心的一環,並強調其中尊重他人、同情

他人,培養同理心的感受是目前教育中最缺乏的一部分(聯合報,1999.1.3);

發展心理學也一直強調幼兒階段正是孩子建立生命態度、人格發展與形塑價值

觀的關鍵時期;加上研究也顯示學齡前的幼兒已有同理他人情緒行為與有能力

執行關懷行為(鄭芬蘭等,2004)

;既然如此,生命教育的範疇與精神應該從幼

兒階段開始著手,不應等到小學階段再開始實施,此乃教改政策遺漏的一環。 

這些都讓種子幼稚園更堅信生命教育在幼兒階段的重要性,也才是真實為

孩子長遠發展著想的正確做法,種子幼稚園深深希望:讓「愛與關懷」的種子

播種在孩子的心裡,隨著孩子身體的成長而發芽茁壯,讓他們所到之處都更美

好! 

 

貳、

「愛.感恩.希望-繪本的生命花園」計畫簡介

 

 

其實在計畫開始之前,執行長和筆者只有簡單的溝通,針對可採的策略做

了一些討論並無完善的書面計畫。但執行長是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她立刻從

許多角度切入,並向筆者說明,或求建議。以下所述實為筆者經個人觀察或與

執行長互動後自行統整。 

 

一、準備 

執行長決定後,立即在園務會議中報告她的想法,並徵召三個自願的班級

將原本已粗略擬定的主題方向(童話世界)轉向與生命教育結合,並帶領這幾

位老師從文獻探討、行政支援、課程設計、資源蒐集,到多媒體運用,各自發

揮專長,並透過腦力激盪、資源共享和專業對話,開啟「愛.感恩.希望-繪

本的生命花園」之年度計畫。

 

 

二、我們的相信 

生命如同一座花園,若經細心呵護、用愛與關懷滋潤,就可以展現其豐富、

繽紛與美好。生命教育的起點和終點都是為了「愛」

,孩子、教師、父母、社區

都可能因為一次美好的生命教育課程,用愛滋潤彼此的生命,共同提升愛的能

量。 

 

三、繪本的角色 

繪本是帶領孩子突破現實、跨越時空的最佳媒介。繪本中精湛的圖畫與動

人的情節,最能貼近孩子的心靈,喚醒孩子愛的本能,激發孩子感恩的情懷,

並給予孩子無限的希望。 

長久以來,種子幼稚園的主題課程大多由繪本故事出發,進而發展相關教

學活動,逐漸延伸成一豐富深入的主題網絡。繪本其實早已成了園內每一位小

朋友的最愛之一,甚至將繪本內的故事拿來改編,成了遊戲中扮演的主題。 

 

2

background image

「愛.感恩.希望-繪本的生命花園」將是一個透過繪本傳遞生命教育本質,

達成生命教育目標的教學方案,更是一個傳播愛、感恩與希望的美好歷程! 

 

四、教師心靈 SPA 

生命教育不是指導生命,而是以陪伴的心與孩子共同成長,執行長認為當

務之急就是軟化老師的心靈,讓老師對生命有感動,用心付出愛與關懷,進而

感動每一位孩子。所以每週全園將透過 e-mail 平台分享靈糧,其中不乏對生命

抱持正向、熱忱、寬恕、關懷、愛等等的主題,彼此互相關懷互相打氣;並積

極推動擁抱活動,對孩子、對工作夥伴相互表示關愛;更透過固定時間聚會,

由教學顧問帶領教師談心、分享和閱讀簡單的文章,彷彿一場心靈 SPA、釋放

自我,從中得到彼此支持的力量,希望藉此將教師的身心靈預備到更佳狀態,

並逐漸了解生命教育的意義、範圍與目標。 

 

五、校園環境 

為使全園充滿深具生命教育的氛圍,校園環境的規劃與佈置非常重要,只

要加點巧思,讓原本就已經很不錯的校園環境更軟化,例如加些盆栽、水耕植

物、小動物、布幕、自然類藝術品、心靈小語、輕柔音樂……走在校園裡,讓

人心曠神怡,愛心充滿,發輝境教的功能。 

 

六、家園同心 

生命教育的學習動機與最終目的都是愛,而家庭就是學習愛人和被愛最自

然的地方,事實上,經筆者多年的觀察與體會,學校老師再好、再努力,若家

庭教育不能及時配合,並採取適當的教養方式,生命教育絕對難以達成效果。

所以生命教育的實施必須家庭與學校雙方配合,在家園同心的共識上,孩子的

生命發展才能更臻完善。 

為使家長進一步了解學校的課程,種子幼稚園將舉辦「生命教育讀書會」

帶領家長進入繪本裡的生命花園,或將繪本轉成電子檔,放置於園內各班網站

裡方享,並藉由學校網站設立、連結生命教育相關網站與之分享。 

 

七、融入社區 

生命教育的學習環境不應只侷限在教室裡,生活中處處皆是體驗生命的好

環境,孩子所處的社區即是最佳的學習場所之一,我們將帶領孩子走入社區,

提供孩子更豐富的真實題材,統整園所與社區教育資源,營造深刻寬廣的生命

教育環境,讓孩子有更多實際的體驗機會,內化生命的不同面貌。 

此外,我們將配合教育局政策申辦對外研習活動(2007 年 7 月)

,嘉惠對生

命教育有興趣的人士,為推廣生命教育略盡棉薄之力。 

 

八、預期目標 

 

3

background image

(一)創新性: 

1.以繪本融入生命教育的主題活動,引發幼兒對生命探索的興趣與動

機。 

2.以繪本結合走入社區的活動,啟發幼兒愛與感恩的情操。 

3.以繪本的生命能量,敲醒家長和教師沉睡的心靈,重新檢視自己的生

命品質,開啟看待生命發展的不同角度。 

(二)永續性: 

1.  進行各年段「種子生命教育」學年度課程規劃表,以落實學校本位

課程發展,深耕生命教育的種子。 

                2.  建立「種子生命教育」課程分享網站,共同帶動幼兒生命教育之永

續推廣。 

(三)普及性: 

1.  本活動進行期間,即以班級網站方式傳達訊息,並邀請家長共同參

與活動及學習營造全園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氛圍。 

                2.  鼓勵社區人士參與,為社區生命教育總體營造紮根。 

                3.  將園所「種子生命教育」網站廣為推廣,嘉惠幼教人。 

 

參、計畫執行概況 

為盡教學顧問之責,筆者會不定期探訪種子幼稚園,漫步於校園中、

觀察班上的課程、與執行長和園長對話,了解本計畫的執行概況,也隨手採集

一些資料,做為提供建議的基礎。以下是筆者在過去兩個多月中於種子幼稚園

實施「愛.感恩.希望-繪本的生命花園」計畫中所見、所聞,礙於時間匆促

和篇幅有限,僅能在各個面向提供一兩個小例子做為分享。 

 

一、資料蒐集 

(一)文獻:由於執行長是一位幼保碩士,曾受過文獻蒐集與消化的訓

練,並加入筆者的研究生定期聚會,參與分享與討論,所以閱讀

不少生命教育的相關文獻。她從中挑選一些資料並加以組織成幼

教師較易了解吸收的內容,再與老師們分享,此處僅舉二例說明

(如附件一)

。 

(二)教案:透過生命教育網站的查詢,執行長和教師們也得到不少生

命教育的教案實例,但大多適用於小學以上,極少數是針對幼兒

設計。雖然如此,她們仍參考一些小學教案的做法,做為激發靈

感的來源。 

(三)繪本:為了以繪本做為生命教育的主要工具,並將帶領幼兒陶醉

在繪本的世界裡,所以執行長查詢繪本資料(劉清彥、郭恩惠,

2003)後,立即大量採購生命教育相關繪本,讓原本圖書資源已

經頗充實的教室和書房,更加豐富了。老師們也在大量閱讀這些

 

4

background image

 

“經過這段日子,我們發現:沉浸在繪本裡,讓我們對於生命有另一種特

別的感動與驚喜,原來,繪本是進行幼兒生命教育最好的輔助工具,而收
穫最多的是我們自己!”(教學日誌) 

 

二、校園環境 

執行長是一位善於佈置環境的高手,加上深深喜愛華德福教育崇尚天然

素材的風格,此理念剛好可在本計畫中大為運用,於是她向美編小姐提出想法,

強調讓柔軟與天然佈滿校園,讓每個人走在校園裡有美的感受和愛的感動。美

編小姐的敏銳度也夠,瞬間即可抓到執行長的期許,很快的,教室外的走廊處

處可見小盆栽,五彩的花朵讓空間增添許多生氣;牆上可見多種天然素材的裝

飾,例如乾燥的花朵和樹枝,或垂吊、或懸掛、或黏貼;門窗上也可見柔軟而

色調淡雅的簾布;還有那處處溫馨的「兒童靜思語」

。教室內也要求老師多補充

類似的材料,例如每間教室都有披掛可彈性運用的布幔,或是可懸掛高處讓長

長網布落地的帳子,更有那藤編的小籃子和柔軟的布娃娃,提供溫柔的幻想天

地,滿足一群稚嫩生命的需求。 

許多教師和家長都發現種子幼稚園的校園環境和過去大大不同,原本只

有種子廣場的小山丘、小葉攬仁樹、小木屋是動人之處,現在走在校園的每一

個角落,都有深深的感動與享受。 

 

三、課程發展 

配合「愛.感恩.希望-繪本的生命花園」計畫,各個班級的老師一如

往常善用自己的課程自主權,選擇最適合自己班上的繪本切入主題,並延展開

來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當然也陸續介紹更多的繪本故事,並加入許多繪本於

教室的語文區,供孩子閱讀。 

種子幼稚園的課程秉持開放教育的精神,課程的內容和型式不拘、學習

的場域不限、互動的對象多元,唯一側重的是讓每個學習經驗有意義且體驗深

刻。所以他們讓家長參與、走入社區;讓孩子善用五種感官、動手做、用心想;

讓孩子互動、分享、合作;讓孩子盡情遊戲、幻想;接受孩子不夠精準的理解、

珍惜孩子的真善美。 

當然他們更尊重孩子特有的表達方式,並讓孩子自由選擇,也讓教師享

有欣賞和進一步了解孩子的機會,無論是語言、文學、繪畫、肢體創作、戲劇…

都可能為主題的學習帶來一次次的驚喜和感動。 

有關課程的內容,礙於篇幅,無法詳細介紹,僅附上附錄二的兩個「課

程概念網」範例供讀者參考。 

 

四、幼兒的表現 

 

5

background image

幼兒隨著課程的進行,自然的展開許多「愛」的任務,並從中感受到喜

悅,樂在其中。老師們在課程記實中多處提到孩子發表的談話: 

 

“我最喜歡當小天使,因為可以到處幫助別人”   
“我有幫忙澆花,幫忙擦桌子,還有跟媽媽說我愛妳。”   
“我覺得到社區幫忙打掃,讓道路變乾淨,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老師們也在日常生活中親眼目睹孩子在課程中的變化,處處展現愛與關

懷的行為,她們說: 

 

小天使的活動讓孩子學習幫助別人,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我也親眼

看到他們的改變,看到孩子內心愛別人的本能逐漸被啟發”(訪談) 

“一開始並沒有預設太多目標,但隨著課程的進行,我看到孩子變得很

會關心家人、學校老師和同學。”(訪談) 

“透過這一連串的活動,孩子已經把幫忙看成習以為常。”(訪談) 
“對孩子來說,好像突然有了使命感,幫助別人變得很快樂,因為他們

把自己比喻為天使。”(訪談) 

 

五、教師心靈課程 

(一)內容:此課程由筆者親自執行,有大團體和小團體兩種型式,大

團體是全校教職員,小團體則只有前述三個班的老師,以及執行

長與園長。 

1、 大團體:每次上課的儀式都由一段「祝福心念」

(如下)開始,

接著就由筆者講述一小時左右的課,最後再以互相擁抱結束當

天活動。 

2、 小團體:每次上課的儀式也都由一段「祝福心念」開始,接著

輪流分享近況,彼此加油打氣,然後由筆者帶領閱讀一段文章,

再將該文內容對照到自己的生活困境,看見自己的問題,也學

習如何看待這個人生功課,最後再以互相擁抱做結束。 

 

<大愛祝福心念>

 

我們一同用尊敬、感謝、信心,發出祝福的心念,祝福我們生命

中的每一個人,身體健康、心性光明、大愛圓滿。再把這個祝福的
心念擴大出去,祝福全世界的每一個人,全宇宙的每一個生命。願
我們凝聚的大愛,幫助這個可愛的世界,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一整
體的沐浴在大愛懷抱中!

” 

(取自和氣大愛教育基金會網站)

 

 

(二)反應:教我非常欣慰的是,每一個參與的老師都很喜歡這個心靈

 

6

background image

課程,在小團體中,老師們的分享常是伴著淚水和笑聲的,當她

們讀完一段文字後常會發出深表認同的聲音和表情。記得第一次

聚會時,一位老師讀了一段有關「原諒」的敘述,她先是愣了一

會兒,接著發出很大一聲「嗯!」

,然後紅了眼眶。 

 

“原諒不是一種施捨,覺得自己比他人要高尚,原諒也不是一種比較,
認為他人比自己無知或低劣,原諒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覺得自己原來
做錯了、覺得自己誤解別人了,而願意懺悔、願意給自己再一次的機會
重新體驗過;原諒就是這麼一種臣服的品質,沒有驕傲,只是懺悔。”
(摘自圓桌文化,2000,改變的力量,頁 112。) 

 

前述大愛祝福心念深獲老師們的好評,許多人都好感動,或覺得好

平靜,為接下來的課程做了一個非常成功的開場。 

 

“唸大愛祝福心念時,彷彿有一雙慈愛的手環抱著我”(心得) 
“當老師帶大家唸出代愛祝福心念時,心中有一股平靜的感覺,孩
子的喧聲頓時消失,這樣的感覺真好……”(心得) 
 

還有一位老師曾經 E-mail 給我,她說:

「老師,謝謝妳!……再忙

再累也要聚一聚!」 

 

此外,大團體的課因為較不適合做個人分享,我的講課風格也就活

潑幽默一些,有一些肢體語言,也有一些不同的語調,台下常是讚同的

聲音和笑聲不斷,以下幾個例子提供讀者想像的空間: 

 

“人生有三種可能的結果:句號(就是這樣。)

、問號(怎麼會這樣?)、

驚嘆號(不只這樣!)” 
“成功一定要努力,努力不一定會成功” 
“不變的自己+多變的外在世界=遲早出問題” 

悲觀的人抱怨天氣、樂觀的人等候天氣、達觀的人調整風帆

” 

小草在狹縫中生存,人有大空間卻活不好

” 

 

事後她們也都以書面心得回饋,表示這樣的心靈課程很受用。例如: 

 

“教授集結而成的心血,在未來的日子肯定受用無窮。感覺到愛的能

量,把隱藏的智慧從負能量中一點一滴的拯救出來。”(心得) 
“這場精彩的上課內容,讓我受益良多,也有許多的感動......”(心得) 
 

 

7

background image

(三)成效:從教職員的心得和日常表現中,多少可以看見一些這些心

靈課程的成效,可能是觀念上的改變,可能是對自我行為的檢

視,例如: 

 

“一個老師的所做所為會影響到每位孩子,所以我會不斷的修正

自己的言行舉止,讓孩的身心靈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也讓孩子
在充滿愛的能量下也學會去關心人家,讓他們小小年紀就能將愛散播
到各個角落”(心得) 

“我非常感謝上天給我這樣的考驗,讓我可以不斷去磨鍊與學

習”(心得) 

“今天我與文文老師的溝通突然變得好容易,事後才知道原來

放下一點自我,多留給對方一點空間,一切都變得舒服多了。”(教
學日誌) 

“原本我很在意前任教師持續與班上家長連絡,干擾我的帶班

計畫,但現在我放寬心,因為我改變不了他人,我知道我必須持續用
心對家長和孩子付出,我必須原諒她也原諒自己……畢業典禮那天,
我還是會哭的。”(教學日誌) 

 

六、靈糧 

執行長每週三都透過 E-mail 傳遞靈糧給校內教職員工,內容多是類似心

靈課程,但沒有人主講,只有文字和圖片,目的主要在不間斷的給予老師們愛

的能量和智慧的叮嚀,此策略可做為心靈課程的延續和補充,具有相輔相成的

效果。靈糧內容舉例如下: 

 

《美好的境界》

 

以美好的心,欣賞週遭的事物。以真誠的心,對待每一個人。 
以負責的心,做好份內的事。以謙虛的心,檢討自己的錯誤。 
以愉悅的心,分享他人的快樂。以喜捨的心,幫助需幫助的人。 
以不變的心,堅持正確的理念。以寬闊的心,包容對不起你的人。 
以感恩的心,感謝所擁有的一切。以無私的心,傳承成功的經驗。 
以平常的心,接受已發生的事實。以放下的心,面對最難以割捨的事。 

 

《快樂自己決定》

 

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人,即使正在受苦,也不會覺得那麼痛苦。

 

因為對他來說,已沒有苦難這回事。能不以苦難為苦難,這就是真正的滅苦。

 

因此,消極的出世,並不能帶來真實的快樂;

 

只有積極的知苦,體會苦,從苦難中成長,才可以真正的離苦得樂。

 

 

 

8

background image

《大法鼓》

 

盡心盡力的做,但是成事在因緣。經過努力以後,不管是得是失,不論好壞成
敗,心中都已經不再計較,也沒有任何負擔,這才叫做「放下」。

 

   

有老師回信給執行長:

”謝謝您分享的靈糧,祂幫助我洗滌心靈。”

 

執行長也說:

”每次我傳靈糧給老師時,也會附帶幾句問候和提醒,有些

老師收到後會回覆她在工作上的心情變化,兩個月下來,我覺得老師們遇到問
題時比較會向內看自己,不會一直期待外在世界的變化,即使對外在有一些不
滿,表達時態度已變得柔軟許多。” 

 

七、家長反應 

 

由於種子幼稚園都會不定期將各班級的課程經驗透過學校班級網頁與家長

分享,本計畫當然也不例外,此外,還有定期的連絡簿和電話或當面的溝通,

讓家長盡可能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形。許多家長都對本計畫表示肯定,也發現

孩子進步了,她們說: 

 

“經過這個生命教育的課程,我覺得我們家均均的心變得很柔軟,而且都

會主動關心和幫忙家人”(訪談) 

“這段日子的生命教育課對瑞瑞最大的不同就是讓他對生命有更深刻的

體認與了解,藉由觀察植物的變化再去對照自己生命的成長過程”(訪談) 

 

長期以來,種子幼稚園一直有進行「大手牽小手」的繪本閱讀活動,為配

合此計畫,執行長想把這個活動轉型為「生命教育讀書會」

,閱讀的材料可以包

括繪本或其他資料,較遺憾的是,開學時調查結果,有意願參加的家長只有兩

位,因為大家下班都很累了,所以截至目前為止,

「生命教育讀書會」尚未進行,

將於日後再行推動。 

 

八、與社區互動 

 

配合課程的發展,老師們帶領孩子走入社區,到學校附近的馬路上撿拾垃

圾,提供孩子實踐助人的行為,體會並感恩清潔人員的辛勞,也了解為社區環

境付出的意義。 

 

兒童節前夕,學校主動將每年買給孩子兒童節禮物的預算,轉為購買禮物

給兒童之家的孩子,而且還發起「愛心小天使」的活動,鼓勵孩子從家裡帶一

份玩具來,收集後一併送給兒童之家。但由於當時兒童之家的孩子正流行水痘,

校方決定將此活動延至母親節左右再進行,所以截至筆者敘寫本文之時,禮物

尚未送出,不過一切都已準備就緒。 

 

此外,校園中還放了一個發票箱,鼓勵孩子從家中帶來發票捐贈,引起很

大的迴響,最後也把這些發票轉贈創世基金會和瑪利亞文教基金會。 

 

9

background image

「到社區講故事」給孩子聽是種子幼稚園一直以來與社區互動的方式之

一,配合這個計畫,老師們也把分享的繪本鎖定在生命教育系列上,並配合簡

單的偶戲或話劇,讓過程更貼近參與的人。唯一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各種管道散

播愛的訊息,讓社區裡增添愛的能量。 

 

九、教學成果展 

每年五月初,種子幼稚園都有教學成果展,配合「愛.感恩.希望-繪

本的生命花園」之年度計畫,今年的主題定為「希望.繪本.愛—種子森林童

話故事屋」,動態展共包括八場說故事和戲劇表演,靜態展則是各班的課程分

享,內容當然與生命教育緊密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戲劇表演劇本、道具、佈景,都是由孩子共同創

編,在此簡介一齣「大家來比”棒”」舉例說明。此劇共六幕,內容歡樂逗趣,

卻寓意深遠。劇中的角色函括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主角共近 20 人,例如:

小紅帽、小木偶、賣火柴的女孩、青蛙王子等等,主要內容是: 

”快樂森林裡面有一座「糖果城堡」,住在森林裡面的人和動物都很快

樂,就連花草樹木也很快樂,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做讓別人開心的事。但有一天
情況不一樣了,每個人都開始發現自己好像沒有別人那麼棒,國王和皇后很擔
心,於是便決定舉辦一場「頂ㄍㄨㄚㄍㄨㄚ大賽」

,第一名的獎品是「快樂心」,

大家為了擁有「快樂心」

,於是都來參賽,絞盡腦汁上台將自己最棒的一部份表

現出來,國王最後決定全部的人都是第一名,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最棒的
優點。就這樣,快樂森林裡的每個人都重獲自信心,回到快樂的樣子了!” 

 

 

從這個故事的內容,看得到孩子們已經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能

力,並懂得相互欣賞,且肯定每個人都是很棒的。而且他們也體會到自信與快

樂的關係,也懂得珍惜快樂的感覺,並已經學會如何讓別人快樂的能力。 

 

肆、故事還在發展中 

「愛.感恩.希望-繪本的生命花園」的計畫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

份愛才剛正式萌芽,有待更多的呵護與關愛,許多計畫中的事和期待中的夢想

需要循著踏實堅定的步伐才有完成的可能。 

這個故事才剛發生不久,雖然我已深受感動,但我知道後續還有更精彩的

情節會開展,即使有困難,這顆已經播種在種子幼稚園的生命教育種子一定會

持續它堅韌的生命力,逐漸成長茁壯,直到成為一棵大樹,讓鳥兒棲息,讓人

們乘涼,讓孩子爬上樹屋想像,讓鞦韆在它身上擺盪,讓每一個有緣和它交會

的生命都更美好! 

讓我們一起用「愛.感恩.希望」的心情祝福它! 

 

 

 

10

background image

伍、參考文獻 

曾志朗(1999.1.3)。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  。聯合報。 
圓桌文化(2000)。人的使用手冊—改變的力量。圓桌文化。 
鄭芬蘭、黃曉苹、蔡峰雅、薛淑方、莊雪翎、陳美夙(2004)

。學前兒童對重要

他人關懷行為之分析研究。醫護科技學刊,頁 69-81。 

劉清彥、郭恩惠(2003)。圖畫書的生命花園。台北:宇宙光。 

 

 

11

background image

附錄一:文獻分享範例 

 

生命教育的種子在心靈中紮根 

◎  曾:生命教育列為教育部重要施策方向,希望老師以「體驗」代替說說教 

使一些抽象的價值概念能與學生實際經驗相連結幫助學生了解生命的真意

讓下一代真正學會欣賞生命尊重生命。 
省思:如何將生命教育的課題轉化到校園的實體環境中,是生命教育能夠真

正落實? 

 

◎  由於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使我們固有的價值觀日漸崩解,再加上受到過去行

為主義教育思潮的影響,使我國的教育長久以來只注重外在行為的改變,而

忽略學生內在心理的修持。因此當外在環境改變而適應不良時,無法透過內

在心靈的調適甚至超越,所以透過生命教育的實施將使教育的核心進入探索

生命現象與意義的最高層次,透過經驗活動「感受」而非「認知」認識生命,

還原生命本來面貌。 

 
省思:訂定生命教育目標?如何融入課程?教師如何理解課程的規劃與設計?

家庭如何配合? 
(北市立師範學院吳清山校長指出生命教育的實施必須家庭社會配合,因為家

庭是生命教育的基礎,學校是關鍵,社會是實施場所,因此,除了老師要具備

生命教育的專業知識外,家長也必須具備生命教育的概念,整個社會更要負起

生命教育的責任。讓生命教育真正走進學生的心裡) 

 

 

 

 

 

 

 

 

 

 

 

 

 

 

 

 

 

12

background image

 

生命教育課程內容面面觀 

◎  九年一貫課程:個體發展、社會文化、自然環境三面向提供語文、健康與體

育、社會、藝術、數學、自然與科技、綜合活動等七大主題的知識學習領域 

◎  個體發展即是與生命教育中「認識人我  、欣賞人我  、尊重人我」 
◎  社會文化即涵蓋生命教育中「倫理學、道德學、生死學」 
◎  自然環境則牽涉生命教育中「如何珍惜生存環境、在環境中應變、生命與天、

地、物共融」 

◎  語文: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教材的選擇:例如論語孔子:

「未知生,

焉知死」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杏林子【生

之歌】

;賴東進【乞丐囝仔】

;海倫凱樂傳記;老人與海等皆是兼具文學價值

與勵志的教學素材。 

◎  健康與體育:接納自己的身體進而愛惜與尊重,是健康教育主要學習目標,

培養運動家的精神則是生命教育中相當強調的一種生活態度。 

◎  社會:回顧歷史,我們看到人類生命的源頭;瀏覽地理,看到生命存在的環

境,這都是得以和生命教育扣合。此外倫理的道德的宗教的教育方針應該和

生命教育同一方向,引導學生建立自尊而尊人的觀念,幫助釐清社會正義的

內涵、發揮人道精神、關心弱勢族群。 

◎  藝術:藝術有柔軟人心的魔力,美學的功能在於可以美化人性、豐富人生。

有時殘缺也是另一種美,貝多芬的超凡毅力、口足畫家克服殘障的表現,均

是生命教育的好教材。 

◎  數學:拋開學理,從精神層面入手,數學亦是與生命教育有關。做數學難免

會遇到解不開的難題,多是幾次當作是挑戰。試想人生也免不了挫折與逆

境,和解數學題目一樣,總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 

◎  自然與科技:賞蝶、賞鳥、育苗、淨山等活動,讓孩子體會如果花草叢林沒

有蝶飛鳥鳴青山少了綠意將失去許多美感 

◎  綜合活動:飢餓體驗、職業探索、社區服務、環境保育、日行一善 
◎  生命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在生活中充實自我生命度過有意義的人生 
◎  學者主張生命教育應該以體驗或實驗活動為主。 

 

 

13

background image

附錄二:課程概念網範例 

 

 

「花婆婆」之愛與關懷 

                                                  

 

 

藝術創作 

人 

花婆婆 

美好的事 

戶外活動

 

節慶

 

 

 

  母親節:康乃馨

 

烹飪

 

遊戲:荷花荷花幾月開

 

花茶:玫瑰茶、桂花茶

 

生態平衡

 

賞心悅目

 

藝術品:壓花

 

歌謠:種樹歌、蘭花草

 

閱讀

 

生活的情趣 

構造 

樹 

花 

公園

校園

 

花盆

 

花市

 

路邊

 

其它

根莖葉 

果實

 

種子

 

 

 

 

 

常見

的花

 

蹤跡 

花與樹 

 

 

 

 

 

 

 

 

 

 

 

 

 

人與

自然

 

環境保

 

感恩

愛與期待

讓世界變美麗

社區改造

 

校園美

 

人與

社會

 

 

 

 

 

 

14

background image

 

「朱家故事」之體諒與關懷 

                                                                                                                     

 

 

◎和媽媽一起整理「我的成長紀錄本」(媽媽手冊、超音波
照片、出生時的小腳印小手印、臍帶、胎毛、照片、寶寶

手冊)。 
◎佈置「生命長廊」~展示每個人的成長紀錄本。 

 

 

 

 

 

回憶&感動 

 

15

 

 

 

 

 

 

 

 

 

 

 

◎訪問媽媽一天的工作流程

( 職業婦

&

家庭主

) 。
 

◎瞭解媽媽的興趣嗜好。

 

◎愛的小小記者會

( 一
) 請小朋友的媽媽輪流到班上分享

﹁懷

孕與生產﹂的點滴。

 

( 二
) 請懷孕中的媽媽或老師

懷孕

甘苦

談﹂

 

( 三
) 參觀


醫院

的育嬰

 

◎我是天才小保母

體驗幫小

baby

洗澡


餵奶

…的工

作。

 

紀錄

媽媽每日家事

朱家故事

 

關懷

 


    付  出 

 

 

◎我是愛心小幫手~ 
每天幫媽媽坐一件家事。 
◎我是天才小廚師~ 
訪問媽媽最喜歡吃什麼? 
製作媽媽最喜歡吃的食物,舉辦「媽媽美食日」

邀請所有的媽媽一起來品嚐小寶貝的愛心美

食。 
◎陪媽媽上街買菜(買東西)~ 
買賣遊戲、認識蔬果名稱、認識生活用品、認
識幣值。 

 

 

 

 

 

 

 

 

 

 

<特別感謝台中市種子幼稚園的慷慨分享>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