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統整學習」翻轉了我的教學,讓學生走出書的框架,擴展孩子學習的視
野及體驗,啟發其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帶得走的能力,也讓我看見孩子與日
俱增的成長與進步,以下將一一說明我的教學實踐情形與成果。
一、 跨領域教學進行統整學習,融入多元議題討論
跨學科主題式統整教學,不只要教學生「方法」,更要教學生「想法」,課
程結合主題繪本閱讀輔以多媒體教材資源,提升閱讀的深度與廣度,,培養學生
理解、思考、表達的能力。
二、 為學生搭起學習鷹架,厚植孩子的閱讀和素養能力
透過提供小朋友大量延伸寫作的豐富素材,察覺人類生存和自然環境之間是
息息相關的,讓小朋友多元面向加深對海洋環境議題的認識。此外,教學過程中
運用「閱讀理解策略」、「情緒卡」、「曼陀羅思考法」、「ORID焦點討論法」
等閱讀策略,協助學生搭好寫作的鷹架,輔助深入討論對於海洋環境議題的看
法,進而引導學生能將自己的想法轉化為文字書寫,同時拓展閱讀和思考的面
向,建立學生的閱讀和素養能力,這也讓我看見孩子的寫作潛力無窮,翻轉了我
的教學。
三、 展現多元閱讀學習成果,讀寫合一豐富教學內涵
透過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小組小白板討論、小海報和海洋日報的創作,讓我
在課堂上看見不一樣的亮點。透過「從深度閱讀到創意寫作」,設計豐富多元的閱
讀活動,點燃學生主動求知的內在動機,也深刻體會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
並在過程中享受「寫」的樂趣,這是孩子們最大的收獲,也造就寫作的美麗風
景,更印證了「教學,是為了讓孩子看見自己有無限可能」。
四、 整合知識、技能和情意的素養能力,進而轉化課程知識
如果教學只是照本宣科,著重在認知和技能層面的
知識,如此是無法面面俱到的。因此,若能把情意層面的
素養能力再融入於教學裡,將更能提升小朋友的海洋環境
意識,有助於內化課程知識,進一步融會貫
通,將它轉化為實際行動於日常生活當中。
讓孩子們知道一秒鐘看似很短,如果每個
人都能夠多付出一秒鐘愛護地球,這雖是輕而
易舉的小小舉動,對地球卻有無限的幫助,就如同繪本中
提及的「改變,每一秒都是關鍵」,地球的命運就操之在你我的一念之間。
五、 動手實作,深化體驗學習從做中學
把學習主導權還給孩子,才能實現真正「有感」的體驗學
習。透過解決問題的歷程,學習從嘗試中學錯誤,啟動孩子們的
學習動機,用作中學的方式體驗和理解知識,並強化知識整合與
生活應用的能力,協助探究方法與思考歷程。
六、 小組合作學習,落實差異化教學之輔導及協助
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課堂中藉由指派學習任務與小組競
賽,安排小組共作,學習溝通傾聽、表達和分享,增進學生思
考、討論、發表與互動學習的機會,讓學生的學習更積極主動、
專注且投入,創造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如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