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大作戰與奇妙種子的探索學習之旅

格式
docx
大小
35.67 KB
頁數
6
上傳者
lisa wa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4-20,离现在 3 18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附件伍-1

高雄市梓官區梓官國小年級第2 學期部定課程【生活課程領域】課程計畫

週次

單元/主題名稱

對應領域

核心素養指標

學習重點

評量方式

議題融入

線上教學

跨領域統整或

協同教學規劃及線上教學規劃

(無則免填)

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一、減塑大作戰

1.塑膠垃圾

生活-E-A1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法定:環境-6

法定:海洋-6



一、減塑大作戰

2.減塑小達人

生活-E-A2

A-I-3 自我省思。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1-I-4 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己的方法,且能適切、安全的行動。

2-I-4 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學習單評量

作業評量

法定:環境-6

課綱:品德-6



一、減塑大作戰

2.減塑小達人

生活-E-C1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I-3 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6-I-5 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法定:環境-6

課綱:品德-6



二、奇妙的種子

1.種子的祕密

生活-E-B2

C-I-4 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F-I-2 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2-I-4 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4-I-1 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口頭評量

習作評量

法定:環境-6

課綱:戶外-6



二、奇妙的種子

2.發芽長大了

生活-E-A2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2-I-5 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學習單評量

作業評量

法定:環境-6

課綱:戶外-6

線上教學

1.與小組同學討論指定議題,將分組討論結果上傳至Google classroom

2.觀看課程相關影片,並於課堂進行發表

二、奇妙的種子

2.發芽長大了

生活-E-A3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3-I-2 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7-I-1 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法定:環境-6

課綱:戶外-6



三、米食好好吃

1.米食大集合

生活-E-B3

C-I-2 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4-I-1 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7-I-4 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習作評量

作業評量

課綱:品德-6

課綱:科技-6



三、米食好好吃

2.食在感謝

生活-E-C2

C-I-3 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E-I-4 感謝的表達與服務工作的實踐。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6-I-5 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學習單評量

作業評量

課綱:資訊-6

法定:家庭-6

線上教學

1.閱讀課程相關資料,並將心得上傳至Google classroom

2.運用線上共同編輯工具,小組共同完成作業

三、米食好好吃

2.食在感謝

生活-E-B1


C-I-5 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2-I-6 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5-I-1 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課綱:資訊-6

法定:家庭-6



四、下雨了

1.雨天的情

生活-E-A1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F-I-2 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1-I-1 探索並分享對自己及相關人、事、物的感受與想法。

5-I-3 理解與欣賞美的多元形式與異同。

口頭評量

習作評量

法定:環境-6

課綱:安全-6

課綱:戶外-6



十一

四、下雨了

2.雨天同樂會

生活-E-A3

C-I-3 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4-I-2 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5-I-2 在生活環境中,覺察美的存在。


習作評量

作業評量

法定:環境-6

課綱:戶外-6



十二

四、下雨了

2.雨天同樂會

生活-E-B3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4-I-1 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5-I-3 理解與欣賞美的多元形式與異同。


學習單評量

作業評量

法定:環境-6

課綱:戶外-6

線上教學

1.觀看課程影片,並與小組同學討論影片內議題

2.將分組討論結果上傳至Google classroom

十三

五、影子變變變

1.影子遊戲

生活-E-C2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2-I-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3-I-2 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課綱:人權-6

課綱:品德-6

課綱:法治-6

課綱:安全-6

課綱:戶外-6



十四

五、影子變變變

1.影子遊戲

生活-E-A2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5 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3-I-3 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7-I-1 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口頭評量

習作評量

課綱:人權-6

課綱:品德-6

課綱:法治-6

課綱:安全-6

課綱:戶外-6



十五

五、影子變變變

2.影子真好玩

生活-E-B3

C-I-5 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F-I-1 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2-I-5 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7-I-3 覺知他人的感受,體會他人的立場及學習體諒他人,並尊重和自己不同觀點的意見。


學習單評量

作業評量

課綱:人權-6

課綱:品德-6

課綱:法治-6

課綱:安全-6

課綱:戶外-6



十六

五、影子變變變

2.影子真好玩

生活-E-C2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F-I-2 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7-I-4 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課綱:人權-6

課綱:品德-6

課綱:法治-6



十七

六、升上三年級

1.成長的喜悅

生活-E-A1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1-I-2 覺察每個人均有其獨特性與長處,進而欣賞自己的優點、喜歡自己。

2-I-5 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習作評量

作業評量

課綱:生涯-6



十八

六、升上三年級

1.成長的喜悅

生活-E-A3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1-I-3 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並知道自己進步的情形與努力的方向。

1-I-4 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己的方法,且能適切、安全的行動。

學習單評量

作業評量

課綱:生涯-6



十九

六、升上三年級

2.迎接三年級

生活-E-A2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E-I-4 感謝的表達與服務工作的實踐。


6-I-1 覺察自己可能對生活中的人、事、物產生影響,學習調整情緒與行為。

6-I-3 覺察生活中的規範與禮儀,探究其意義,並願意遵守。


口頭評量

習作評量

課綱:生涯-6



廿

六、升上三年級

2.迎接三年級

生活-E-C2

A-I-3 自我省思。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6-I-2 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身體力行。

7-I-3 覺知他人的感受,體會他人的立場及學習體諒他人,並尊重和自己不同觀點的意見。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課綱:生涯-6



1:若為一個單元或主題跨數週實施,可合併欄位書寫。

2:「議題融入」中「法定議題」為必要項目,課綱議題則為鼓勵填寫。(例:法定/課綱:領域-議題-(議題實質內涵代碼)-時數)

(一)法定議題:依每學年度核定函辦理。

(二)課綱議題:性別平等環境海洋家庭教育、人權、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三)請與附件参-2(e-2)「法律規定教育議題或重要宣導融入課程規劃檢核表」相對照。

3六年級第二學期須規劃學生畢業考後至畢業前課程活動之安排。

4評量方式撰寫請參採「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第五條: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5:依據「高雄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線上教學計畫」第七點所示:「鼓勵學校於各領域課程計畫規劃時,每學期至少實施3次線上教學」,請各校於每學期各領域/科目課程計畫「線上教學」欄,註明預計實施線上教學之進度。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