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的旅途」海洋保育課程教案:減塑行動與洋流探索

格式
pdf
大小
548.32 KB
頁數
5
作者
李金靖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9-01,离现在 2 5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海科館

ARG《海龜的旅途》課程教案

 

課程名稱 

海龜的旅途 

撰寫人 

倪紳煬

 

作品連結 

http://~ 

課程目標 

1.(覺知)了解人類發展會影響海龜棲息地。 
2.(知識)認識海龜的生命史。 
3.(知識)從海龜的大洋洄游認識洋流。 
4.(技能與行動)從減塑行動來避免海龜誤食塑膠而死亡。 

對應主題 

SDG14  海洋保育與永續 

教學對象 

國小三至四年級學童 

教學時間 

100 分鐘 

教學地點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主題館

(海洋文化廳、水產廳、海洋環境廳) 

課程人數 

40 人(分 8 組,每組 5 人)

 

教具器材 

課桌椅以分組模式擺設、投影機、麥克風、簡報、平板、博物館網路連線。 

教學方法 

遊戲式體驗學習、講述式簡報教學。 

注意事項 

課前將簡報放入教室電腦中、確認平板、展示廳展示項目是否正常。 

參考資料 

鈴木守

(2017)。一顆海龜蛋的神奇旅程。譯者陳采瑛,遠流出版社。 

 

遊戲大綱

 

在臺灣東部海岸有一隻小海龜誕生了,小海龜才剛破殼而出就在海岸邊遇上了困難,還好運氣
不錯順利的進入大海開始她的旅程,小海龜在長大變成大海龜的旅途中躲過了流刺網、底拖
網、差點吃到像水母一樣的塑膠袋等危機,最後回到台灣東部海岸時還被奇怪的人造物擋住了
產卵的去路,還好在好心的人類幫助下順利產下了海龜蛋,完成了她一生最重要的使命。 

融入哪些議題 

自然保育(海洋生物保育)、海洋廢棄物議題、非法漁業漁法、可幫助海龜從漁具逃脫的裝置、
混獲、生態工法 

使用到的海科館常設展展示項目

 

1.  海洋文化廳-原住民藝術 
2.  海洋文化廳-達悟族海祭 
3.  水產廳-刺網魚法 
4.  水產廳-海龜逃脫器 
5.  水產廳-非法漁業行為 
6.  海洋環境廳-瓶中信 
7.  海洋環境廳-消波塊 

background image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ARG 設計內容 

遊戲分鏡(依序排列) 

教學目標說明 

遊戲目標說明 

答案 

 

封面 

(可在此說明封面設計理念) 

封面 

(可在此說明封面設計理念) 

無 

 

第二章封面 

第二章封面 

(利用圖片畫面作為鷹架指

引學生抵達水產廳) 

無 

background image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遊戲分鏡(依序排列) 

教學目標說明 

遊戲目標說明 

答案 

 

想透過劇情傳遞黑潮的特徵 

小飛魚向小海龜介紹前面有

一條可以幫助他們增加移動

速度的洋流 

無 

 

讓學生利用遊戲畫面上的圖

去找到對應的展示項目,然

後找到右邊那條洋流的名稱 

小飛魚問小海龜知道前面這

條洋流叫做什麼名字 

黑潮 

background image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遊戲分鏡(依序排列) 

教學目標說明 

遊戲目標說明 

答案 

 

因為謎題為黑潮剛好可以運

用多語導覽裡的[黑潮來自何

方]作為遊戲的鷹架(但因為

一打開就能看見答案,因此

不太建議這樣出題) 

讓學生透過小知識鷹架的運

用更容易找到答案 

無 

 

黑潮知識的圖文補充說明 

特別找到顏色分明的黑潮照

片去呼應剛剛的題目加深劇

情的情境感 

無 

(自行增加表格,沒有限制表格上限) 

background image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規劃心得及回饋

 

自由發揮

(100 至 300 字)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