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臺灣,「塑」相殘害:國小五年級減塑行動教案

格式
pdf
大小
2.89 MB
頁數
14
作者
Windows 使用者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07,离现在 5 1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附件2】

109年度海洋教育「保護海洋」教案設計格式 

(一)基本資料

 

教案名稱  海洋台灣,

「塑」相殘害 

設計者 

姓名 

張思儀 

參加組別    □高中組  □國中組  ■國小組  □幼兒園組 

教學領域 

(或科目) 

綜合領域 

參加子題    □守護海岸    □食魚教育    ■減塑行動 

 

(二)教案概述 

高中、國中及國小組 

教案名稱  海洋台灣,「塑」相殘害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節數 

3節, 120分鐘。 

課程類型 

□議題融入式課程 
■議題主題式課程 
□議題特色課程 

課程實施 

時間 

■領域

/科目:綜合      

□校訂必修

/選修 

□彈性學習課程

/時間 

總綱核心

素養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與課程綱要的對應 

領域

/

學習重

點 




養 

綜 - E - A2   
探 索 學 習方 法, 培養 思考 能 力與 自  
律 負 責 的態 度, 並透 過體 驗 與實 踐  
解 決 日 常生 活問 題。  
綜-E-C1   
關懷生態環境與周遭人事物,體驗服務
歷程與樂趣,理解並遵守道德規範,培
養公民意識。 






題 




養 

 
海 A2   
能 思考與分析 海洋的 特性與 影 響 , 並 採  
取 行動有效合 宜處理 海洋生 態 與 環 境 之  
問 題。  




現 

3d-II-1覺察生活中環境的問題,探討
並執行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3d-III-1實踐環境友善行動,珍惜生態
資源與環境。 




題 

 
保護海洋 
減塑行動 




容 

Cd-II-1生活中環境問題的覺察。 
Cd-II-2環境友善的行動與分享。 
Cd-III-2人類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影
響。 
Cd-III-3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行動的執 
行。 




涵 

 
 
海 E16 認識家鄉的 水域或 海洋的 汙  
染 、過漁等環 境問題 。

 

學習目標 

1.能知道塑膠的種類與日常生活的相關性。 
2.能覺察人類是製造塑膠垃圾的最大原因,並了解減少塑膠使用量的必要性。 
3.能探討太平洋垃圾帶的形成原因。 

background image

4.能懂得愛護海洋需要人人做起。 
5.能歸納整理減塑、回收、再利用的原理與重要性。 
6.透過實踐行動,進行減塑生活。 

教學理念 

一、海洋台灣 
               四面環海的台灣,與海洋息息相關。有次在飛機上俯瞰台灣,海洋環繞之下,台灣

美得像一顆綠寶石!在社會領域第二單元時,教導學生台灣海洋資源豐富,身在台灣是
如此幸福!由於如此,了解海洋、守護海洋,是我們必須具備的知識與能力! 

二、

「塑」相殘害 

       每天整理班上垃圾,看到大部分都是塑膠垃圾,讓人十分憂心!我反問學生,知不

知道塑膠垃圾最後會去哪裡?學生答不太出來,因此讓我興起設計此課程的念頭,希望
透過教學,讓學生知道塑膠垃圾對海洋的傷害,也能知道最後受害者仍是我們人類,進
而減少使用塑膠,愛護海洋! 

三、KWLQ 學習策略 

   十二年國教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並引導學生能

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

有互動的能力,以及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

某次在教

師增能的學習資料中,深深覺得 KWLQ 學習策略與十二年國教的精神不謀而合,讓我動
起實行的念頭!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 KWLQ 學習策略,因此設計上只安排一節課,希
望透過此學習方式,能引起學生主動研究海洋相關知識與學習。 

教學架構 

 
 
 
 
 
 
 
 
 
 
 
 
 
 
 
 
 
 
 
 

教學資源 

◎平板、

PPT、學習單、太平洋垃圾帶貼紙(使用在學習報告)、磁性軟白板 

◎放在學校頂樓日曬雨淋的十年以上塑膠垃圾

(花盆)、二十年以上塑膠垃圾(塑膠桌墊) 

◎科普文章: 
《潮‧境》季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第12、13頁 美人魚的眼淚 海洋垃圾的反撲 
◎影片: 
1.愛學網影片海灘偵查記

https://stv.moe.edu.tw/co_video_content.php?p=335299 

2.把人類的垃圾還給你!垃圾怎麼減量?借鏡瑞典-李四端的雲端世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lu0JPAypMM

 

 

 

 

害 

國語領域:第一課 貝殼砂 

閱讀課文,了解作者是要提醒我們愛護海洋,珍惜大海賜予我們的一切。 

社會領域:第二單元 第三課 台灣河川與海岸 

知道台灣四面環海,有著美麗的海岸線與港灣,守護海洋刻不容緩。 

活動一:你「塑膠」了嗎?(自編課程) 
了解塑膠的成分與分類,並知道使用塑膠的優缺點,進而理解減塑的重要。 

活動二:

「塑」誰造成太平洋垃圾帶?!(自編課程) 

探討太平洋垃圾帶的形成原因,並明瞭若不拯救海洋,自己也將深受其害。 

活動三:當個不「塑」之客吧!(自編課程) 
能從活動中學習如何減塑、回收、再利用,並實施減塑生活。 

background image

 

(三)教學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 

時間 

備註 

(請說明評量方式)  

【※課前請學生完成小小觀察員-『塑膠去哪兒?』學習單,初步了

解塑膠對環境的影響,藉以引導出學生對教學內容有關的背景知識,

並做為此課程學習的動機,也能對接下來的學習內容有更深入的探

討。 
活動一:你「塑膠」了嗎? 

【引起動機】塑膠去哪兒? 

1.  教師:「在上課之前,請小朋友分享一下你們認識『塑膠』

嗎?」 

從學生的學習單中進行分享,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已使用了許

多塑膠。 

2.  教師:「你們流行語常說的『塑膠』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指忽略及無視的意思。 

3.  教師:「從學習單中可以知道,每個人使用的塑膠量十分龐大,

輕巧方便的塑膠常讓你們忽略與無視。那你們知道什麼是塑膠

嗎?」 

4.  教師:「現在老師發下平板,請小朋友查一查,什麼是塑膠?」

教師發下平板,以小組共同查詢的方式來進行課程 。 

【發展活動】你認識塑膠嗎? 

1.  塑膠的「塑」是指可塑性,塑膠是從原油輕油提煉出來,再經由

化學合成和材料加工技術,製造出現今各種塑膠產品。 

2.  教師:

「那塑膠有純天然的嗎?」 

教師回答:橡膠,是從一些植物的樹汁中取得的,在日常常見的

有橡皮筋、美術橡皮擦……等。 

(我們常用的橡皮擦為乙烯塑膠橡皮擦,適合擦拭2B 以下的鉛筆) 

3.  教師:

「那什麼是可分解塑膠?請查詢看看!」 

可分解塑膠 PLA,是用植物中的澱粉和纖維素製成的塑膠,但需要

在60度高溫高濕,且有厭氧菌的環境下才能分解。當它流入了海

洋,一樣會造成汙染。 

4.  教師:

「食衣住行哪裡有塑膠?請使用平板查詢,並上台將答案寫

上去。」 

在黑板畫出六個區塊,請小組討論後派一人上台將答案寫上去! 

(為了鼓勵學生上台書寫,採小組競賽方式,上台寫一項便加一

分!) 

食 

衣 

住 

行 

育 

樂 

蔬 果 套
袋、塑膠

網、水果

塑膠盒、

吸濕排汗
衣、羊毛

大衣、內

褲、襪子 

櫥櫃、浴
缸、馬桶

座、流理

檯、家電

汽 車 座
椅、方向

盤、儀錶

板、隔熱

原子筆、
桌墊、書

包、筆

袋、螢光

魔術方
塊、蛇

板、直排

輪、洋娃

 
 
 
 
 
 
 
5分鐘 
 
 
 
 
 
 
 
 
 
 
 
 
 
20分鐘 
 
 
 
 
 
 
 
 
 
 
 
 
 
 
 
 
 
 
 
 
 
 

 
 
 
 
 
 
 
發表 
 
 
 
 
 
 
 
 
 
 
觀察、小組發表 
 
 
 
 
口頭問答 
 
 
 
 
 
 
 
 
小組競賽並上台書寫 
 
 
 
 
 
 
 
 
 
 
 

background image

 

飲 料 封

膜…… 

(以上衣

物是塑膠

微粒的主

要來

源)、再

生塑膠運
動鞋…… 

外殼、金

屬線路包

覆塑膠絕

緣…… 

紙…… 

( 飛 機 本

身也用了

塑膠,減

重就能減

燃料) 

筆、橡皮

擦、墊

板、書

套…… 

娃、積

木、玩具

模型、手

機…… 

 

5.  教師:

「塑膠分為哪些呢?請用平板查詢,老師將進行快問快答

喔!」(小組競賽答題,答對的可加一分) 

 
 
 
 
 
 
 
 
 
 
 
 
 
(資料來源:

http://www.profchau.com/article/?article_id=9

) 

※快問快答題目: 
(1)防疫必需用品-酒精,裝哪種塑膠容器比較好?(PP、HDPE) 
(2)可微波加熱的塑膠容器是哪一個?(PP) 
(3)來瓶可樂碳酸飲料,是哪一種塑膠容器呢?(PET) 
(4)猜猜看,一個可樂寶特瓶包含了幾種材料?(瓶蓋 PP、外包裝
PVC、寶特瓶本身 PET) 
(5)塑膠袋多是屬於哪一種塑膠?(HDPE) 

6.  教師:

「原來塑膠有這麼多種類,在使用上也要注意它的使用方

法,以免造成傷害而不自知。」 

【綜合活動】無惡不赦的塑膠?! 

1.  教師:「在這六、七十年之間,塑膠被廣泛地利用,已經讓我們

日常生活離不開塑膠,看似便利的塑膠,卻成為現代嚴重的垃圾

問題。現在請小朋友分析一下塑膠的優缺點,並說說看塑膠真的

是無惡不赦的大壞蛋嗎?」 

  ※小組使用平板查詢,討論後在磁性白板上記錄結果,然後發表。 

使用塑膠的優點 

使用塑膠的缺點 

1.  塑料加工容易,產品成本

較便宜 

2.  對電的絕緣性很好 
3.  製造時幾乎沒有太多的工

1.  因為方便,一次性使用造

成大量的垃圾汙染 

2.  燃燒時會造成空氣汙染 
3.  掩埋難以分解,而且會造

 
 
 
 
 
 
 
 
 
 
 
 
 
 
 
 
 
 
 
 
 
 
 
 
 
 
 
 
 
 
 
 
 
 
 
 
 
 
 
 
15分鐘 
 
 
 
 
 
 
 

 
 
 
 
 
 
 
 
 
小組合作查詢 
 
 
 
 
 
 
 
 
 
 
 
 
 
 
 
 
口頭問答 
 
 
 
 
 
 
 
 
 
觀察 
 
 
 
小組討論並發表 
 
 
 
 
 
 
 

background image

 

業汙染 

4.  可依照人類需求而量身訂

做 

5.  取代木材及紙製品的消耗 
6.  各種一次性產品衛生安全 

成土壤汙染 

4.  超乎自然的耐用 
5.  塑膠成分對人體健康有危

害 

 

 

2.  教師:「既然塑膠能幫助人類,但為什麼現在卻成為全球最嚴重

的垃圾危機呢?」 
塑膠幫了我們很多忙,但是人類使用完就丟棄,沒作好垃圾分

類。 

3.  教師:「塑膠垃圾已經造成人類世界的重要危害,尤其對於海洋

傷害更大,處於四面環海的台灣,我們要好好了解塑膠垃圾對海

洋有哪些危害。」 

4.  教師:「請小朋友閱讀發下的科普文章,下次上課便會探討『太

平洋垃圾帶』

。」 

 
活動二:

「塑」誰造成太平洋垃圾帶?! 

【引起動機】猜猜看,

「塑」幾歲了? 

1.  教師:「現在桌上有擺放一些塑膠垃圾,請小朋友猜猜看,它們

擺了幾年了?」 
※  教師準備塑膠垃圾:擺放五年的塑膠花器、十年以上的塑膠

桌墊…… 

2.  教師:「經過這麼久的時間,塑膠分解了嗎?你們知道他們去哪

裡呢?」 

3.  教師:「現在我們來看一段影片。」 

播放愛學網影片海灘偵查記

https://stv.moe.edu.tw/co_video_content.php?p=335299

 

 
 
 

 
 
 
【發展活動】「塑」誰造成太平洋垃圾帶?! 
4.  在社會課認識台灣鄰近的海洋時,有小朋友提到太平洋海好寬

廣,但其實我們人類正在傷害著它!現在我們來試著透過 KWLQ 學
習策略來了解塑膠對海洋的影響。 

(二)主要教學活動 

1.  教師:

「從影片中你知道了什麼?看見了什麼?並討論哪個部分

是你們感興趣想知道與了解的。」 ※KWLQ 學習策略中的(What I 
know?) 

學生發表: 

(1)寄居蟹背著塑膠瓶蓋 
(2)台灣海灘上有國外垃圾 
(3)海洋垃圾會隨著洋流聚集在特定地區 
(4)西元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總重量會比魚還多 

 
 
 
 
 
 
 
 
 
 
 
 
 
 
 
 
 
 
 
 
 
10分鐘 
 
 
 
 
 
 
 
 
 
 
 
 
 
 
 
25分鐘 
 
 
 
 
 
 
 
 
 
 

 
 
 
 
 
 
 
 
口頭問答 
 
 
 
 
 
 
 
閱讀文章 
 
 
 
 
觀察、口頭問答 
 
 
 
 
 
 
觀察 
 
 
 
 
 
 
 
 
 
 
 
 
觀察 
小組發表 
 
 
 
 
 

background image

 

(5)塑膠微粒隨著食物鏈最終累積在食物鏈最上層的動物體中     

2.教師:

「從中挑選你們想深入探討的項目。」 

學生討論: 

(1)台灣海灘上有國外垃圾────────(○) 
(2)海洋垃圾會隨著洋流聚集在特定地區──(○) 

3.  教師:

「大家對影片中的內容充滿了好奇,請針對你們想了解的

部分利用『六何法』形成問題來提問,問句中可以試著利用為什
麼、是什麼、如何……這些詞語來完成。」※KWLQ 學習策略中的
(What I want to know?) 

學生發表: 

(1)  國外的垃圾為什麼會在台灣的海灘發現? 

(2)  海洋垃圾會隨著洋流聚集在什麼特定地區? 

4.教師:

「我們現在進行小組分工,請拿出你們的平板,並使用網路

來進行資料搜尋。但要注意的是,網路資訊繁多,搜尋資料時要
選擇官方且正式的團體所發表的文章會較具有可信度。」 
 ※KWLQ 學習策略中的(What I learned?)  

(1)  學生搜尋資料:國外的垃圾為什麼會在台灣的海灘發

現? 
臺灣的地理位置受到洋流和東北季風的影響,夏天會收到黑
潮從東南亞帶上來的海漂垃圾,冬天則會有來自中國沿海,
從北面漂下來的垃圾,這些垃圾堆積在海岸上,就成了我們
的「海廢」

。 

※資料來源:GREENPEACE 綠色和平 
臺灣海邊有多少垃圾?全臺海岸快篩調查大解答 

       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update/1897/ 

 

5.教師:

「如果對於搜尋出來的內容有不了解的部分,可進行再次查

詢喔!」 
※找出追問點,若沒有則不用進行追問。(Questions) 

(1)學生追問:什麼是黑潮? 

網路搜尋資料:黑潮源於東太平洋的北赤道洋流,當北
赤道洋流由東向西流,碰到菲律賓呂宋島後開始分
流,沿臺灣東岸終年向北流動的就是我們所稱的「黑
潮」。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    海上的高速公路—黑潮  

https://pweb.cwb.gov.tw/PopularScience/index.php/kids/marine
/180

 
(2)學生追問:如果洋流能帶著垃圾漂流,那麼海洋垃圾會隨

著洋流聚集在什麼特定地區? 

網路搜尋資料:因為洋流帶動漂流、最後在副熱帶高壓帶靜
止的垃圾,長年累積下來已成了誇張的「雲狀」漩渦,從加
州 外 海 一 直 延 伸 到 夏 威 夷 , 被 稱 為 「 太 平 洋 垃 圾 帶 」
(Garbage Patch)的垃圾島。 

 
 
 
 
 
 
 
 
 
 
 
 
 
 
 
 
 
 
 
 
 
 
 
 
 
 
 
 
 
 
 
 
 
 
 
 
 
 
 
 
 
 
 
 
 
 
 
 

 
 
 
 
觀察、口頭回答 
 
 
 
 
 
 
觀察、口頭發表 
 
 
 
 
 
口頭發表 
 
 
 
 
 
 
 
 
觀察 
 
 
口頭發表 
 
 
 
 
 
 
 
 
 
 
 
 
口頭發表 
 
 
 
 
 

background image

 

※資料來源:遠見 

         比台灣還大44倍的垃圾島?你看不見的海洋悲歌 
         

https://www.gvm.com.tw/article/43681

 

(3)學生追問:那「太平洋垃圾帶」的垃圾有辦法清理嗎? 

網路搜尋資料:

由荷蘭青年史萊特(Boyan Slat)成立的

荷蘭海洋潔淨基金會(The Ocean Cleanup, TOC)日前宣
布令人振奮的消息──成功利用「海洋吸塵器(Ocean 
Cleanup Array)

」收集到第一批海洋垃圾,當中有大至1

噸的漁網、輪胎,小至0.1公分的微塑膠,並預計於12月
將這批垃圾運回岸上進行回收。 

※資料來源:遠見 

         「海洋吸塵器」真的行得通!小至0.1公分的海洋垃圾也能

清除  

https://www.gvm.com.tw/article/68699

 

網路搜尋資料:海洋吸塵器  公視早安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PvJowjvc8s

 

【綜合活動】海洋垃圾,該怎麼辦? 
1.  教師:「在整節課程中,我看見你們主動且積極的查詢你們想知

道的內容,並透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傳達所知,很棒!現在有誰
可以發表這節課的重點是什麼?」 
學生討論發表 

2.  教師:「你們知道這節課想傳達的意義是什麼嗎?」 

學生討論發表 

3.  教師:「雖然現在有人設法清除太平洋垃圾帶上的垃圾,但是根

據統計,每年最多有1,27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中,相當於每
分鐘就有一卡車的垃圾往海裡傾倒(資料來源:綠色和平  台灣海
岸 垃 圾 總 體 檢 ) 。 如 果 只 是 靠 某 些 人 的 努 力 是 無 法 拯 救 海 洋
的!」 

4.  教師:「請你們想一想,如何減少海洋垃圾,以拯救她呢?下次

上課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5.  請學生將今天所學得的知識整理成重點報告,使用所發放的貼

紙,完成『塑』誰造成太平洋垃圾帶?!學習報告 

 
 
 
 
 
 
 
 
 
 
 
 
 
 
 
 
 
 
5分鐘 
 
 
 

 
 
 
 
口頭發表 
 
 
 
 
 
 
 
 
 
 
 
 
 
小組討論並發表 
 
 
 
 
 
 
 
 
 
 
 
 
 
完成學習報告 

活動三:當個不「塑」之客吧! 
【引起動機】「塑」相殘害,你我皆受害 
1.  教師:「上次課程中,我們知道人類不斷的製造塑膠垃圾,而且

經統計,平均每分鐘就有一卡車的垃圾往海裡傾倒。在這樣的速
度之下,幾乎是食物鏈最頂端的我們,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2.  觀看影片:      
 把人類的垃圾還給你 !垃圾怎麼減量?借鏡瑞典-李四端的雲端世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lu0JPAypMM

 

【發展活動】我不吃『塑』 
1.  教師:「從影片中可以知道,各國已經開始注重塑膠垃圾對環境

的危害,我們在上節課也知道太平洋垃圾帶的嚴重性。除此之
外,你在影片中知道了什麼?看見了什麼?」 
學生發表,如果不減塑,將讓自己也深受其害 

2.  教師:「在2018年6月,政府規定禁止使用一次用塑膠吸管,你們

想想,為什麼要禁止使用吸管呢?」 

 
 
10分鐘 
 
 
 
 
 
 
25分鐘 
 
 
 
 
 

 
 
口頭問答 
 
 
 
 
 
 
口頭問答 
 
 
 
 
 

background image

 

吸管用完就丟,無法回收再利用,造成生態的危害。根據統計,
台灣一年平均用掉30億根的吸管,數量相當驚人! 

3.  教師:「沒有塑膠吸管,你們想想,該怎麼喝飲料呢?」 
    學生討論並發表 
4.  教師:「禁用一次性吸管是很好的開始,請拿出平板搜尋看看,

如果沒有塑膠,在食衣住行育樂上可以怎麼改變?」 

※小組使用平板查詢,討論後在磁性白板上記錄結果,然後發表。 
 
【綜合活動】減量、回收、再利用 
1.  教師:「在以前,塑膠還沒這麼盛行,大家仍可以過生活。或許

我們可以思考看看,如何把塑膠減量、回收、再利用。」 

2.  教師:「現在我們來挑戰看看無塑生活,想想如何在這一天不製

造塑膠垃圾。」 
學生完成減塑生活挑戰賽學習單。 

食 

使用不鏽鋼餐具、可重複使用的杯子、在店裡慢食不外
帶、不使用一次用塑膠吸管和餐具、優先選擇裸裝或較
少包裝的產品、 

衣 

落實舊衣回收、改造成購物袋、買實穿的衣服不追求流
行、避免過度消費 

住 

住飯店時隔日續住不換床單枕頭套、不使用拋棄式盥洗
用品、自己準備毛巾、不使用飯店的洗衣服務、不用塑
膠棉花棒 

行 

搭飛機時用自己的水杯、餐具及吸管;代步工具夠用就
好,搭乘大眾工具更好 

育 

書套重複使用、文具夠用就好、橡皮擦不亂丟、文件夾
重複使用、不拿路上發送的補習班廣告單及面紙包 

樂 

玩具分享減少購買新的、交換二手玩具、多選擇木頭或
環保材質的玩具 

 
 
 
 
 
 
 
 
 
 
 
 
 
 
 
 
 
 
 
 
 
 
 
 
5分鐘 
 

 
 
口頭發表 
 
觀察、小組發表 
 
 
 
 
 
 
 
 
 
 
 
 
 
 
 
 
 
 
 
觀察 
 
 
 
完成學習單 

 

(四)教學實踐、教學省思與建議

 

教學實踐 

情形與 

成果 

一、海洋垃圾,人人有責 
        透過塑膠去哪兒學習單,學生才知道塑膠所造成的影響如此巨大,成功的引起學

生學習的興趣,在課程開始時能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也能發表自己的看法,知道
人類才是海洋垃圾最主要的元兇!課程結束後能呼籲家人共同參與減少使用塑膠的機
會與次數,學習愛地球愛海洋! 

二、對於太平洋垃圾帶的形成感到震驚 
        在課程之前,學生都不知道原來塑膠對海洋的傷害如此巨大!查詢資料開始,看

到一張張太平洋垃圾帶的圖片,以及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學生感到震驚與羞愧,原來
為了貪圖方便而無顧忌的使用塑膠,人類所造成的環境傷害最後都將自食惡果。學生
得知後均表示減塑行動刻不容緩,主動提醒彼此要少用塑膠,愛護海洋! 

三、對 KWLQ 學習策略表示有成就感 
        學生表示以前課程多是老師在台上教學,他們在底下聽課。升上五年級之後,對

於我的上課方式感到陌生卻有趣!由於我強調的是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他們一開始
不太適應,甚至因此與組員有些爭執,但不斷磨合與練習之下,學生均表示這樣的學
習方式很好,讓他們更有學習意願,也懂得如何抓取重點,學習更有效率!  

 

background image

 

教學省思

與建議 

一、學生使用平板經驗不多 
        雖然此世代學生處於3C 科技時代,但多是使用手機居多,而且常拿來玩遊戲而

已。因此,在課程中要他們使用平板查詢資料就不太上手,需花時間教導,使得課程
時間有所耽誤。或許以後多些此類課程,讓他們學會查詢資料,懂得使用科技來自主
學習。 

二、設備不足夠 

    學校只配有15台平板,不夠學生使用,過程中會因為搶著使用而有爭執。之後課
程中應將使用順序訂立出來,讓學生輪流使用,以及建議學校能配足一班學生數量的
平板設備。 

三、時間掌控不易 
        這次使用 KWLQ 學習策略,學生對於此策略較不習慣,雖然只有一堂課使用此策

略,卻讓他們有些手足無措,因此我在課堂中多在指導學生如何使用此學習策略,導
致時間有些延誤。但花這些時間是值得的,相信在未來學習上,他們會越來越得心應
手的! 

四、先備知識需加強 

       學 生 對 於 有 些 專 有 名 詞 感 到 陌 生 ( 如 : 太 平 洋 環 流 、 黑 潮 … …) , 雖 然 課 堂

前 有 閱 讀 相 關 科 普 文章 , 仍 不 太 足 夠 。或許 未 來 能 不 定 時 的增加 科 普 文 章 及 書
籍的閱讀次 數 ,相信 在 大量閱 讀 刺激下, 會提升 學生的知識 與能力 。

 

(五)附錄 

活動照片 

 

 

 

 

 

 

 

 

 

 

 

 

 

說明:學生使用平板查詢資料(KWLQ 學習策略) 

說明:學生觀察15年塑膠垃圾裂解成塑膠微粒 

 

 

 

 

 

 

 

 

 

 

 

 

 

 

 

 

 

 

 

說明:學生上台書寫所察資料 

 

活說明:學生整理學習重點,並完成太平洋垃
圾帶學習報告。 

background image

 

 

 

 

 

 

 

 

 

 

 

 

 

 

 

 

 

 

 

 

 

 

 

 

 

 

 

 

 

 

 

 

 

 

說明:利用 KWLQ 學習策略,整理出太平洋垃圾帶學習報告 

background image

 

 

 

 

 

 

 

 

 

 

 

 

 

 

 

 

 

 

 

 

 

說明:透過塑膠在哪兒學習單,建立學生的先
備知識,也引起其學習動機。 

說明:課程完成後,藉由減塑生活大挑戰學習
單讓學生知道自己也能為守護海洋貢獻一己之
力。 

教學 PPT 

 

 

 

 

 

 

 

 

 

 

 

 

 

 

background image

 

 

 

 

 

 

 

 

 

 

 

 

 

 

 

 

 

學習報告貼紙 

(將每節重點照片用貼紙列印出來,輔助學生製作學習報告) 

 

 

 
 
 
 
 
 
 
 
 
 

圖片來源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5114157/

 

 

 

 

 

 

 

 

 

圖片來源:白偉權繪圖

 

 

 

 

 

 

 

 

 

圖片來源 http://www.ork.org.tw/education_detail.asp?seq=63

 

background image

 

 

 

 

 

 

 

 

 

 

 

 

 

 

 

 

 

 

圖片來源 https://life.tw/?app=view&no=343990 

科普文章 

 

 

 

 

 

 

 

 

 

 

 

 

 

 
 

 

 

 

 

 

 

 

 

 

 

 

background image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