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社寮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48.37 KB
頁數
2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1-05,离现在 1 29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南投縣社寮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成績考查社會科考
得分: 五年 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是非題:(每個答案 1 分,共 20 )
1. ( )我們除了參與淨灘活動,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落實減塑行動,來維護環境生態。
2. ( )為穩定中部地區的水源供應並提升稻米產量,
施世榜投資開發八堡圳。
3. ( ) 艋舺 剝皮寮老街店鋪林立,目前還保存清帝
國時期的完整街景。
4. ( )近年政府常在高山地區設置自然保護區,目的
是為了減少土石流發生。
5. ( )臺灣西部地區較平緩,河川容易在出海口堆積
泥沙,形成沙洲等地形。
6. ( )清帝國來臺的移民中,有部分家族因開發土
地,事業經營有成,而使家族族長常被推舉為
地方領袖。
7. ( )新石器時代的人們開始運用石器從事農耕,種
植果樹與茶樹等經濟作物。
8. ( )臺灣的河川大多發源於高山地區,順著地勢往
大海的方向流動。
9. ( )位於臺東的八仙洞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遺
址。
10. ( )根據現有的考古發現,臺灣的史前遺址都出
現在臺東地區,其他地方則沒有任何發現。
11. ( )一座高山可能會因為受到侵蝕作用而變低。
12. ( )近年山區常有土石流,純粹是自然現象,與
人類開發行為無關。
13. ( )我們可以透過參與原住民族的祭典來了解他
們的文化。
14. ( )清帝國時期來臺的漢人與原住民族相處都十
分融洽,因為漢人可以幫原住民族耕種,而原
住民族也可以教漢人打獵的技術。
15. ( )海岸人工化及過度開發,都會對生態環境造
成難以復原的破壞。
16. ( )清帝國時期,臺灣三大貿易港口由北到南分
別為艋舺、鹿港、府城
17. ( )從卑南遺址中可得知當時已有飼養家畜的行
為,代表新石器時代的人們不再去戶外狩獵。
18. ( )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至今仍持續推擠、
碰撞,因而對臺灣造成影響
19. ( )臺灣原住民族的祭典儀式,展現出與漢人文
化不同的特色。
20. ( )雅美族不將飛魚一網打盡,是為了讓飛魚能
持續繁衍,以後還能繼續捕撈。
二、選擇題:(每個答案 2 分,共 30 )
1. ( )小雅參觀十三行博物館時可能看到什麼展覽
畫面?
人們用鐵製鋤頭種田
人們用鐮刀採
收作物
工匠在作坊鑄造鐵器
以上皆可能。
2. ( )珊瑚礁海岸主要分布在臺灣哪個地方?
東部海岸
西部海岸
南部海岸
北部海
岸。
3. ( )考古學家為什麼推測十三行遺址時期的人們
已經與外地有貿易往來?
十三行遺址中有大
外來的琉璃珠
出土許多玉
十三行人已經
過著農耕生活
十三行人住在海邊。
4. ( )下列什麼方式有助於維護海洋資源?哪一項
做法錯誤?
自發性參與淨灘活動
配合政府
推動的海岸整體管理與永續規畫
日常生活中
實減塑行動
在海邊設置大量消波塊等人工設
施。
5. ( )下列哪一個史前遺址的人們還沒有出現種植
農作物的跡象?
長濱遺址
十三行遺址
卑南遺址。
6. ( )從用竹子取水引水、建屋、編織竹器,可以
看出泰雅族文化的什麼精神?
節儉勤勞
食分享
維持生態平衡
就地取材。
7. ( )下列何者是臺灣金屬器時代的代表遺址?
卑南遺址
長濱遺址
十三行遺址。
8. ( )從雅美族(達悟族)只在固定期間捕捉飛魚
的傳統,可以看出他們的祖先具有什麼樣的智慧?
人定勝天
生態保育
互助合作
就地取
材。
9. ( )臺灣四周環海,海岸地形種類豐富,請問以
下哪個配對錯誤?
臺灣東部:沙
臺灣南
部:珊瑚礁海岸
臺南
北門:潟湖
基隆港:
岬角及海灣。
10. ( )下列關於泰雅族狩獵習慣的敘述,哪一項
對的?
狩獵到天黑就回家
只在
11
月~隔
4
月間狩獵
會盡可能獵殺所見到的動物
不在乎生態平衡
11. ( )臺灣因為地震頻繁使得土石鬆動,最容易
為下列哪個現象更加劇土石流的發生?
強降雨
強風
寒流
乾旱。
12. ( )臺灣河川的發源地大多是位於何種地形?
丘陵
平原
山地
台地。
13. ( )如果從「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個諺語的順
推測,清帝國時期臺灣的發展方向為何?
由北
往南
由東往西
由南往北
由西往東。
14. ( )新聞報導:「這個地區每當下大雨之後,容易
有海水倒灌的情形,使得村莊每逢下雨就會淹水,
甚至有的房屋也塌陷到路面底下……。」請問下列
哪一項是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呢?
不當開發山
坡地
過度抽取地下水
過度噴灑農
震頻繁。
15. ( )住在高雄文宇戶外教育活動時,參訪學校
附近清帝國時期的水圳,請問他們參觀的應該是哪
一個水圳?
嘉南大圳
瑠公圳
曹公圳
八堡圳。
三、填代號:(每個答案 1 分,共 32 )
1. 下列各地方有什麼樣的海岸地形特色?請填入正確的代號。
A
沙灘、沙洲地形 B
岬角、海灣地形 C
斷崖地形 D
瑚礁海岸
()臺南
七股沿海。
()基隆港。
()清水斷崖。
()墾丁。
2. 下列為臺灣常見的環境問題,請問這些行為可能會造成哪種
環境問題?請配對並填入正確的代號
A
土石流 B
地層下陷 C
水源汙染
()山坡地濫墾濫伐。
()過度噴灑農藥與化學肥料。
()工廠廢水未經處理就排放。
2
()過度抽取地下水。
()不當開發山坡地。
3. 居民為善用多元的地形與自然環境,發展出各種經濟活動,
並創造出適合的生活空間。請根據敘述填入適合的地形代
號。
A
平原 B
丘陵 C
盆地 D
台地 E
山地
()這裡有許多種植茶園和果園的農家,可以買到好喝
的茶葉和香甜的水果
()這裡曾是伐木的林場,目前已是生態保育區,也是
許多河川的源頭和動植物的家。
()這裡是河川沖積而成的地方,沿路可以看見灌溉的
農田和金黃色的稻浪,風景十分優美
()這裡有密集的住宅與交通設施,從高樓觀景臺看出
去,會發現外圍被較高的山地圍繞著
4. A
濁水溪、B
淡水河、C
高屏溪是臺灣主要的河川,由南
北排列,依序是: )→( )→( )。
5. 暑假期間,在大學讀人類學系的哥哥,四處參訪了臺灣各地
的史前遺址,請依照下列出土的文物判斷分別屬於哪一史
遺址,並填入正確的代號。
A
十三行遺址 B
卑南遺址 C
長濱遺址
()石板棺。
()煉鐵作坊。
()人面陶罐。
()打製石器。
()人獸形耳飾。
6. 下列是清帝國時期的事件,分別與哪些人有關,請填入正確
的代號。
A
霧峰
林家 B
吳沙 C
施世榜
()興建八堡圳。
()平定地方動亂。
()噶瑪蘭族遷移。
7. 請依題意填入正確的代號。
A
長濱遺址 B
卑南遺址 C
十三行遺址
()距今年代最近的是( )。
()尚未有農耕跡象的是( )。
()主要分布於臺灣東部的是( 和( )。
()主要分布於臺灣北部的是( )。
()大量使用石材與玉器的是( )。
()住在岸邊洞穴的是( )。
()已使用金屬器具的是( )。
四、回答問題 (每個答案 1分,共 18 分)
1右圖是臺灣主要山脈分布圖,圖上代號分別是什麼
山脈?每題 1分,共 5
. D)玉山山脈。
.
A)雪山山脈。
.
B)中央山脈。
.
E)海岸山脈。
.
C)阿里山山脈
2、臺灣是由兩個板塊長期擠壓而形成的,請看下圖分別寫出
、○
所代表的板塊名稱
臺灣
1
2
)板塊
)海板塊。
3、同學們在臺灣海岸踏查之旅中,拍攝了許多當地居民利用海
岸特性從事經濟活動的照片。請將臺灣處的經濟活動代號填
入圖上的□中。
海底珊瑚,體驗浮潛
抬升階地,開墾梯田
海岸線曲折,發展港
搭建蚵架,養殖牡蠣
4請看下圖並回答問題:
()圖中的原住民正在從事什麼活動?
漁獵
狩獵
畜牧。
()從服裝和行為可以看出圖中應是哪一個原住民族?
邵族
泰雅族
賽夏族
雅美族(達悟
)。
()這一個原住民族的祭典與生活,和哪種動物息息相
關?
鮭魚
山豬
飛魚
白鹿。
()這個原住民族分布在臺灣哪個地區?
中央山脈
南部
蘭嶼
日月潭附近
綠島
5、將下列名詞填入適當( )
書院、私塾、台灣府儒考棚
. 清帝國時期在台中興建官員甄選考試場地。
. 民間學習場所,主要教導基本讀寫及待人處事的道理。
( )
. 邀請有名望的學者來講課,官方或民間都可以經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