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太平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38.97 KB
頁數
2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1-19,离现在 1 28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大同區太平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社會領域期末評量試卷
五年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 17 題,每題 2分,共 34 分)
10( o )清帝國時期住在新竹的商人,如果想要將商品送到最近
的港口進行海外交易,應該要將商品送到艋舺。
20( x )100 多年前,日本人將愛河打造成具有交通運輸及休憩
功能的城市景觀。長久以來在地居民推動河川保育、守
護溪流環境,讓愛河一直都是高雄市熱門景點之一。
30( x )每年中元節祭典,在基隆都會看到貼有許多姓氏的水燈
,這應該是源自漢人與原住民族因爭奪水源和解後,約
定辦理的祭典。
40( o )我們以有無文字紀錄,作為劃分臺灣史前時代和歷史時
代依據。
50( x )隨著移民的生活改善及村落形成,文教事業也逐漸興起
。書院是民間最主要的學習場所,老師會教導學生做人
處事的道理及基本讀寫。
60( o )早期瑞芳地區的九份因開採金礦,聚集許多人口,居民
在有限的空間中,依丘陵地形建造階梯式的房屋。
70( x )臺灣史前時代的人類都會種植農作物,例如:長濱遺址
的人們。
80( x )新北市萬里區沿岸有曲折的海岸適合船舶停靠登陸,因
此當地居民利用海岸地形製鹽、養殖牡蠣等工作。
90( x )生活在臺灣深山的原住民,努力保存其傳統文化與祭典
,例:雅美(達悟)族的飛魚祭,其習俗仍延續至今。
10( x )新石器時代的人們,開始運用石器從事農耕,種植稻米
、芋頭等作物,人們也飼養家畜並使用鐵器儲放物品。
11( o )臺灣的河川大多源於高山,順著地勢往大海方向流動,
0000 因狹長的地形造成河川坡度大、長度短,使得水資源不
0000 易蓄存。
12( o )在十三行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有東南亞地區的琉璃珠,
考古學家推測當時的人們與東南亞等外地進行交流。
13( x )霧峰
林家祖先從中國泉州渡海來臺灣中部開墾,不只協
助平定地方動亂,更參與清
法戰爭擊退法軍,因此清帝
國不但封予官位,還賜予樟腦及茶葉的專賣權。
14( x )清帝國鼓勵居住在深山的原住民族讀漢文、使用漢姓政
策,所以當地原住民族的語言及社會文化均快速流失。
15( o )玉矛、玉斧是卑南遺址中知名的文物。
16( x )臺灣位於太平洋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板塊不
斷發生推擠作用,這是臺灣時常發生地震的原因之一。
17( x )臺灣東南沿海因發展養殖漁業而過度抽取地下水,導致
地層下陷。
二、 選擇題 16 題,每題 2分,共 32 分)
10( 2 )清帝國時期,臺灣著名的三大水圳,分別為
A
曹公圳、
B
瑠公圳、C
八堡圳,請由北至南排列:
(1)ABC (2)BCA (3)ACB (4)BAC
20( 4 )十三行遺址在歷史上具有下列何種重要的意義?
(1)代表採集生活的發端 (2)象徵磨製石器的出現
(3)反映稻米農作的出現 (4)顯示鐵器時代的開始。
30( 4 )端午節時,閔佑來到臺南運河觀看划龍舟比賽,爸爸說
這邊早期主要是臺灣和中國外銷與進口貨物的重要港口
之一,享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名。請問當時臺南最繁
榮的商港地區,應該是在目前的何處?
(1)剝皮寮老街 (2)中山路 (3)五福街 (4)五條港。
40( 1 )十八世紀末,臺灣西部平原已開發為農地,先民開始往
東北部開墾。當時,何人進入宜蘭平原開墾,後來被稱
為「開蘭第一人」?
(1)吳沙 (2)曹瑾 (3)施世榜 (4)郭錫瑠。
50( 3 )下列關於臺灣島形成的相關資料,何者正確?
(1)板塊的推擠造成海岸山脈逐漸往東移動 (2)臺灣島
形成是先有西部平原,接著才出現山脈 (3)中央山脈受
到板塊推擠而隆起,又因侵蝕作用強烈,因此沒有明顯
的上升 (4)隨著河川泥沙不斷堆積,臺灣西部平原面積
愈來愈小。
60( 4 )臺灣的史前文化,分為舊石器、新石器和金屬器三個時
代,是依甚麼標準來加以劃分? (1)有無文字 (2)生產
食物的方式 (3)生活的方式 (4)使用的器物。
70( 2 )「根據《ETtoday 新聞雲》報導,氣象局前地震中心主
任分析,臺灣今年地震特別活躍,110 月規模 6以上
地震就有 10 起,創下 1900 年至今第 3多記錄。雖然地
震頻繁,提醒民眾要留意,但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地震
無法預測。」請問,新聞中災害的成因跟臺灣哪項地理
特色有關? (1)有寒暖流交會 (2)在板塊接觸帶上
(3)北回歸線通過 (4)地質脆弱且破碎。
80( 1 )考古學者在臺灣發現距今五萬年前的史前人類生活遺跡
,推估當時的人們已知打製粗糙的石器,但還沒有磨製
石器的技術,也不懂如何蓋房子,而是住在天然的洞穴
裡。這些史前人類最可能以下列哪種方式維持生活?
(1)採集狩獵 (2)牧養牛羊 (3)種植芋頭 (4)飼養家畜。
90( 2 )羽伶是一位在宜蘭工作的花蓮人,每週都會開車從宜蘭
出發,經由蘇花公路回到花蓮陪伴家人,一路上會看到
右側的山脈,緊鄰左側的太平洋,這是一條美麗但又非
常危險的道路。請問:此一山脈及其海岸型態應該是下
列何者?(1)雪山山脈、峽灣海岸 (2)中央山脈、斷層海
(3)海岸山脈、斷層海岸 (4)玉山山脈、峽灣海岸。
10( 4 )原住民族順應自然環境而生活,其中有共享互助文化是
哪一族?(1)雅美(達悟)族 (2)排灣族 (3)魯凱族
(4)泰雅族。
11( 3 )若慈到新竹縣尖石鄉針對泰雅族部落作田野調查,在訪
問泰雅族人時,得知當地人目前不是他們上山狩獵的月
份,請問可能是哪一個月份? (1)
2 (2)4 (3)5
(4)
11
月。
12( 3 )臺灣有五大山脈,請選出最北邊的山脈? (1)海岸山脈
(2)中央山脈 (3)雪山山脈 (4)玉山山脈。
13( 3 )參三今年暑假跟著家人環島,從花蓮往南出發最後回到
花蓮,沿途所看到海岸風光順序是? ()沙岸 ()
瑚礁海岸 ()斷層海岸 ()岬灣。
(1)丙甲丁乙丙 (2)丙丁甲乙丙 (3)丙乙甲丁丙
(4)丙乙丁甲丙。
14( 2 )臺南沿海有許多沙洲,不但是臺灣早期開發的重要地,
也擁有二處國家級濕地,因而政府數年前提出「台江黑
水溝國家公園」的規劃案。此國家公園的成立,不僅可
保育生態環境、保存重要的歷史資產,同時更可以利用
當地昔日的傳統產業來發展具地方特色的生態旅遊,是
一座兼具自然、歷史、產業三大特色的國家公園。依據
文中描述,下列何者是國家公園中最常見到的自然景觀
(1)岬角 (2)潟湖 (3)珊瑚礁 (4)海灣。
15( 1 )承上題,文中提及當地昔日傳統產業,最可能是指下列
何者? (1)曬鹽業 (2)製茶業 (3)採礦業 (4)水泥業。
16( 2 )清帝國前期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貿易頻繁,當時臺灣
商人輸往中國大陸的農產品主要為何? (1)水果、藥材
(2)稻米、蔗糖 (3)鹿皮、建材 (4)布匹、芋頭。
三、 配合題 (每個答案 1分,共 8分)
1 由下列句子的描述判斷將相對應的地形代號填入( )中。
A 丘陵 B.盆地 C.台地 D.山地 E.平原
10( B )茂承的大哥在高樓林立的大都市工作,這裡的地形像個
大盆四周都被群山環繞。
20( C )今年中秋節欣穎一家人去林口舅舅家烤肉,舅舅家因地
勢略高,地面平坦,向外看去,視野極佳。
30( E )羽伶的公司在宜蘭縣,當地因地勢平坦利於耕作。
40( A )維德校外教學時參觀位在 737 公尺的嘉義梅山「1314
景台」,這裡最高點的觀日峰可以 360 度欣賞梅山的茶
園風光,零死角飽覽茶園美景
5 ( D )沛綺今年暑假和好友相約去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旅遊
,沿途壯偉雄奇的景觀,讓沛綺難以忘懷。
2 關於傳統社會文化的敘述哪些屬於原住民社會? 哪些屬於
0 漢人社會? 將正確人物代號填入( )中。
A.清帝國時期移民來臺的人很多,逐漸發展成大家族。大家
族的族長通常由威望較高的族人擔任,領導全族共同經營
家族事業與祭祀活動。
B.有共勞團體相互幫忙建造房屋,這種互助的文化是穩定、
凝聚族群的力量。
C.發生地方衝突事件時,家族成員除了出面調解外,也努力
讓各族群相互合作,例如:新竹金廣福公館結合不同族群
共同開墾荒地,共享開發結果。
1.漢人:( AC 2.原住民:( B )。
3由下列句子的描述判斷,將相對應地形的代號填入( )中。
4題,每格 2分,共 8分)
上社會課時,同學分享家鄉旅遊的經驗。
柚子:「暑假時,我最喜歡去臺東奶奶家玩,奶奶家附近的斷
層海岸岩石堅硬,坡度陡峭,形勢雄偉而壯闊。」
美華:「我曾去過恆春半島南端,發現這裡有許多珍貴的海岸
生態環境,多已列為保護區。」
美娟:「我假日造訪的這個地方有許多的奇岩怪石,是風化與
海浪侵蝕岩石所形成,其中又以女王頭最具盛名。」
1 ( C )從文章中的敘述推論,柚子奶奶家最靠近哪一個海洋?
A大西洋 B 臺灣海峽 C 太平洋 D 印度洋。
2 ( D )承上題,這裡的海岸地形形成原因可能與何者有關?
A西南氣流所造成 B 豪大雨的侵蝕作用所形成
C由河川沖積而成 D 地殼快速隆升而形成。
3 ( A )恆春半島南端多為何種地形?
A珊瑚礁海岸 B 沙岸 C岩岸 D 岬灣。
4 ( A )從文章中的敘述可知,美娟應該是去哪裡旅遊?
A野柳 B 清水斷崖 C 北門潟湖 D 基隆港。
四、 題組 9題,每格 2分,共 18 分)
【題組一】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上社會課時,老師和同學討論清帝國時期,先民移墾臺灣
的情形。
A.博源提到自己的祖先從中國進口商品到現在府城一帶販賣;
B.語喬分享暑假參觀金廣福公館的故事;
C.思佑則說他外婆家附近有供奉神明老太祖的廟,裡面神明雕
像刻出具體外貌,並在神像前雕有一隻臺灣土狗。
1 ( C )漢人與平埔族群通婚。
2 ( A )漢人主導臺灣的經濟活動。
【題組二】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臺北市現存唯一書院建築的私有古蹟 - 萬華 184 年歷史
的清帝國「學海書院」(現為高氏宗祠)。文化局希望「學海書
院」修復完對外開放時,不只展示書院建物形式,也要呈現高
氏宗族的歷史、艋舺的發展文化、文化資產的修復過程和所有
參與者的努力,並表示萬華地區還有包括艋舺謝宅、洪氏祖厝
及剝皮寮歷史街區等重要古蹟,期許這些文化資產都能將文化
向下紮根,讓臺北成為一個光榮的城市。
10( A )依據文章內容,臺北市現存唯一的私有古蹟哪種類型
建築?(A)書院 (B)宮殿 (C)寺廟 (D)祖厝。
20( C )文章中提到,未來「學海書院」將如何使用? (A)維持
不變作為高氏宗祠使用 (B)作為歷史博物館 (C)作為宗
祠及歷史展示空間 (D)作為宗祠及教人基本讀寫的場所。
【題組三】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2009 88日「莫拉克」颱風登陸,原本苦於缺水危機
的臺灣本想藉中度莫拉克颱風帶來的雨水解旱,沒想到卻迎來
史上最慘的水災。莫拉克侵臺兩天內共降下 2500 2700 毫米
,雨勢猛烈。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那瑪夏鄉等地都遭到淹水
、山崩、土石流肆虐,滿目瘡痍都是重災區。「小林村滅村
一事據調查指出,會造成大範圍土石流及山崩的主因是因為短
時間內大量降雨,這也意味著小林部落是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
之下的直接受害者。
八八風災後政府為提升預警效能,致力研發預判土石流的
監測系統,對於達到氣象局發布的風災警訊標準,落實高風險
部落預防性撤離。各地政府也陸續推動滾動式修正,進行災害
潛勢調查並持續探討如何規畫直升機起降點,研擬防災、救災
對策等,期盼在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天災巨變威脅時更能防範
未然。
1 ( B )依據文章,小林村遭遇災難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麼?
(A)長時間的乾旱 (B)持續的大雨引發山崩
(C)連續的強震 (D)連續的閃電及雷聲。
2 ( D )文章提及的政府進行滾動式修正和災害潛勢調查的目的
是什麼? (A)提高旅遊吸引力 (B)增加稅收收入
(C)改善公共建設 (D)持續提高災害預防和應對能力。
【題組四】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聯合國訂定「世界海洋日」是一個全球性的紀念日,提醒
人們海洋對地球生態的重要及保護海洋的迫切性。海洋可調節
氣候、提供食物。然而,今天的海洋正面臨著嚴重的污染、過
度捕撈、氣候變化和海洋生態破壞等問題。世界各地都正在採
取措施來保護海洋,包括提高廢棄物管理和回收效率、監控管
理工業廢水排放、建立海洋保護區以及促進國際間的合作。此
外,教育和公眾意識的提升也是關鍵,透過宣傳和教育活動,
人們更了解如何透過日常行為來保護海洋。
在「世界海洋日」這天,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能力對
海洋保護做出貢獻。無論是減少使用塑膠材質用品、參與社區
清潔活動,每一個小小的行動都對保護海洋生態有著不可估量
的影響。
1 ( B )「世界海洋日」的設立在提醒人們什麼?
(A)海洋的旅遊價值 (B)海洋對地球生態的重要性
(C)海洋生物的種類 (D)海洋的經濟利益。
2 ( C )聯合國訂定「世界海洋日」的目的是希望各國都能藉此
機會向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致敬,請問「世界海洋日」
是在訂在每年幾月幾日? (A) 6 6 (B) 6 7
(C) 6 8 (D) 6 9日。
3 ( D )在生活中可透過很多行動來愛護海洋,下列哪一選項
(A)參與淨灘活動 (B)落實減塑行動 (C)使用環保
餐具 (D)隨處丟棄廢棄物。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