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市北屯區文心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第 1 學期 第二次定期評量 社會領域試卷 
五年____班 座號:____姓名:____________ 
一、是非題(每題 2 分,共 34 分) 
1.(  )十三行遺址所發現的玻璃、瑪瑙等飾品
,考古學家從原料成分、風格形式與製
作技術推測,可能來自亞洲其他地區。 
2.(  )在山地地區及東部平原、海岸或周邊島
嶼的原住民族,較晚接觸到漢人、外國
人,因而保存傳統的語言和文化。 
3.(  )我們可以從史前人類留下的文字紀錄,得
知他們的生活方式。 
4.(  )大約兩千年前,臺灣史前人類用玉的情況
突然減少,後期就很少見史前玉器的流傳 
5.(  )檢視臺灣地形分布圖,可以發現島上的山
脈分布多偏向西部,因此東部有廣闊的平
原地形。 
6.(  )考古學家在十三行遺址發現過去只在臺
北植物園出土過的環形玉質耳飾,顯示
過去臺灣島內部的互動與交流。 
7.(  )新竹科學園區、交通大學與清華大學周
邊有密集的住宅與四通八達的交通建設
,因此這裡的地形應該是平原。 
8.(  )由於鄭成功以臺灣為反清復明的據點,
實施屯墾,所以現在臺南市 林鳳營、左
鎮等地名,都因此而來。 
9.(  )十七世紀時,荷蘭人為了進行貿易,首
先在臺灣建立熱蘭遮城。 
10.(  )歐洲人為了發展東方貿易來到臺灣,確
認臺灣的位置在國際貿易、交通往來上的
重要性。 
11.(  )鄭氏政權墾荒事業,是將軍隊分配駐守
各地開墾,解決糧食不足問題。 
12.(  )為了取得反清復明的基地、維持海上貿
易的據點,解決軍隊糧食不足的問題,
鄭成功渡海來臺攻打荷蘭人。 
13.(  )近年中國東南沿海才有漢人因地理位置
接近的關係,陸續來到臺灣。 
14.(  )臺灣早期是農業社會,儲水的埤塘與提
供穩定水源的水圳,成了許多以農業為
主的地方常見的空間利用,隨著都市與
工商業的發展,原本的埤塘,都會規畫
成居民休閒的場所。 
15.(  )臺中盆地內高樓大廈林立,從市區西望
可見林口台地。 
16.(  )十七世紀時,歐洲人只能透過海上航行
的方式抵達亞洲,因此歐洲各國均不斷
尋找新航線,才能更便捷的與亞洲各國
進行貿易活動。 
17.(  )大航海時代,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先後來
到臺灣,一南一北,各自興建城堡作為
貿易的據點,他們都向中國商人購買絲
綢和瓷器。 
二、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38 分) 
1.(  )臺灣目前仍可見到的歷史遺跡中,哪座
是由西班牙人所建? ○1 孔廟  ○2 赤崁樓 
○3 安平古堡  ○4 淡水 紅毛城。 
2.(  )西部海岸較長且平直,何者錯誤?   
○1 有許多的沙灘、沙洲  ○2 在岸邊平地
建立聚落  ○3 發展晒鹽、養殖等產業 
○4 開發較晚,目前仍待發展。 
3.(  )臺灣四周海岸風光形態各不相同,關於
各地景觀的敘述,何者正確?  ○1 東部海
岸可見魚塭、蚵架廣布  ○2 北部海岸線曲
折,多海灣  ○3 西部海岸常見珊瑚礁海岸 
○4 南部海岸多見陡峭的斷崖 
4.(  )臺灣近年來,因為什麼使養殖漁業更加
興盛,也朝向觀光、教育推廣等更多元的
發展?  ○1 經濟的壓迫  ○2 技術的進步  
○3 人口的增加 ○4 獲利的豐厚。 
5.(  )十三行人會用哪些東西和臺灣島內外的
人換取玻璃飾品? ○1 獸皮和陶器 ○2 獸皮
和瑪瑙 ○3 食物和陶器 ○4 食物和瑪瑙。 
6.(  )耶穌的出生年,經過考證,與歐美各國
所認定的西元元年有何差距? ○1 是符合
的 ○2 差一年 ○3 差兩年 ○4 差四年。 
7.(  )針對臺灣的山地相關敘述,哪項正確? 
○1 山地面積廣闊,生活空間使用較無限制
○2 因板塊擠壓方向,山脈多呈南北走向 
○3 各類地形中,山地占全島總面積最少 
○4 昔日南北部往來,深受中央山脈阻隔。 
8.(  )關於臺灣的地形,何者正確? ○1 地形種
類單一,地貌單調 ○2 山脈大多是呈現東
西走向 ○3 山地所占比例高,分布甚廣 
○4 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東部。 
9.(  )宜璇想要看看荷蘭人興建的普羅民遮城
遺跡,她該去到哪個古蹟參觀? ○1 赤崁樓 
○2 億載金城 ○3 安平古堡 ○4 淡水紅毛城。 
10.(  )下列何者不是 鄭氏政權對臺灣的影響
?○1 趕走荷蘭人  ○2 反清成功,恢復明朝 
○3 將漢人的制度與文化帶入臺灣   
○4 使臺灣開墾的面積增加。 
11.(    )荷蘭人為什麼要召募漢人來到臺灣?  
○1 對抗原住民族   ○2 對抗西班牙人   
○3 從事貿易 ○4 進行開墾。 

2 
12.(  )下列關於鰲鼓溼地與曾文溪口溼地,哪
一項正確? ○1 都可以觀賞候鳥度冬     
○2 都位於臺灣北部  ○3 都位於臺南市     
○4 都位於嘉義縣。 
13.(  )哪些海洋是高雄港海運航線上經常會經
過的海洋?甲、臺灣海峽 乙、東海 丙、
大西洋 丁、太平洋 ○1 乙丙丁 ○2 甲乙丙 
○3 甲乙丁 ○4 甲乙丙丁 
14.(  )哪個地區海岸線曲折,沿岸有大小不一
的海灣,最適合建造港口,以利人們從事
捕撈漁業?○1 北部○2 南部○3 東部○4 西部 
15.(  )沿海岸線徒步環臺,在哪個海岸地區比
較容易看到珊瑚礁海岸景觀?   ○1 東部 
○2 西部  ○3 南部  ○4 北部。 
16.(  )從哪些事情可以看見臺灣與世界的連結
? 甲、高雄港是環太平洋航線的貨櫃轉
運港 乙、許多物產從臺灣輸出到各地 
丙、候鳥到臺灣度冬繁殖 ○1 甲乙丙   
○2 甲丙 ○3 乙丙 ○4 甲乙。 
17.(  ) 八仙洞被當成居住與生活空間的原因
,不包括何者? ○1 人類還沒有建築技術 
○2 容易取得自然資源  ○3 可遮風避雨  
○4 崇尚自然生活的時代。 
18.(  )居住在哪個地方的人們,在建築材料上
可能會就地取材使用海岸邊的珊瑚礁石
? ○1 臺東縣長濱鄉 ○2 新北市八里區  
○3 屏東縣恆春鎮 ○4 臺南市七股區。 
19.(  )哪些是鄭成功推行屯墾政策的作法?甲
、軍隊以臺南為中心,駐守在適當地點 
乙、非戰爭時間就進行土地開墾與農耕
丙、軍隊平時進行訓練,戰爭時回戰場 
丁、官員與軍隊可優先占用原住民族的
土地 ○1 甲乙丙 ○2 甲乙丁 ○3 甲丙丁   
○4 乙丙丁。 
三、配合題(每格2分,共8分) 
 甲、普羅民遮城    乙、熱蘭遮城   
丙、赤崁   丁、西班牙     戊、荷蘭   
    鄭成功決定要以臺灣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
臺灣正被(     )人統治,於是鄭成功先攻打  
(      )之後再圍攻(      ),獲得最後的勝
利後,在(      )設立承天府,成為第一個統
治臺灣的漢人政權。 
四、關於十三行遺址的敘述請打ˇ(每題2分,共
10
 
分) 
 1
.
(  )頂罟里別名為「十三行庄」。 
 2
.
(  )多年前,政府在頂罟里興建汙水處理廠
時,挖掘出許多史前時代的器物。 
 3
.
(  )十三行遺址鄰近基隆河口。 
 4
.
(  )十三行人以煉鐵、製作鐵器聞名 
 5
.
(  )從陶器燃燒過的痕跡,推測十三行人會
用火來烹煮食物。 
五、素養題(每題2分,共10分)     
1.(  )同學參加科展,主題暫訂為調查臺灣
四面海岸生長的植物差異。他們調查
的第一站來到下圖所見的海岸,從海
岸地形可以判斷,調查首站是哪一處
海岸? ○1 北部○2 東部○3 西部○4 南部。 
 
2.(  )基隆港有較多天然岬角與海灣,所以
很早就興建成港口,是什麼原因讓天
然岬角與海灣適合興建港口呢? ○1 海
灣內位置較大,船隻可以停得較多  
○2 海灣內風浪較小、海水較深 ○3 海灣
內有天然岬角容易防守 ○4 海灣和天然
岬角較多較容易吸引觀光客做生意。 
3.(  )思涵到紅毛城玩,看到荷蘭人在臺灣
生活的紀錄,他心裡想:歐洲人為什
麼能來到臺灣發展貿易呢?       
○1 有很強大的武力 ○2 航運技術的進步 
○3 地理位置接近 ○4 喜歡冒險的生活。 
4.(  )在臺灣史上,荷蘭人曾經統治臺灣約
三十八年,在這段時期除了從臺灣獲
取經濟利益外,傳教也是他們來臺的
一項重要工作。為了向當時的臺灣原
住民傳播基督教,他們從許多方面推
廣,但荷蘭人的做法中不包含哪項?
○1 以羅馬字母拼寫原住民族語言   
○2 在統治區域建立學校 ○3 實施屯墾招
攬信徒 ○4 在統治區域興建教堂。 
5.(  )覺得鄭成功很厲害的承書,仔細研究
跟鄭成功有關的地名歷史,他發現有
一個地名出現的時間最早。你知道是
下列哪一個嗎?○1 熱蘭遮城 ○2 承天府
○3 聖薩爾瓦多城 ○4 延平郡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