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中市北屯區四維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五年級社會領域 第二次定期評量試卷 題目卷 
命題教師: 老師            班級:五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每答 1分,共 8分) 
【 】1.臺灣北部適合興建港口、從事漁業或貨物航運是因海灣內水深、風浪小。 
【 】2.地球表面是由數個巨大板塊組成,而臺灣島位於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板塊東西
兩側互相推擠後,使臺灣島隆起。 
【 】3.我們可從史前時代遺留下來的居住痕跡或器物,推測當時先民的生活情形,故這些遺址與
遺物是我們認識史前文化的重要依據,需要妥善地維護。 
【 】4.十三行人已經掌握煉鐵技術,因此不再使用石器和陶器。 
【 】5.十六世紀以來,歐洲人不斷尋找能到達東方的新航路。傳說當時歐洲人行經臺灣時,讚嘆
臺灣為「美麗之島」,後來就常用「福爾摩沙」來稱呼臺灣。 
【 】6.西班牙人在雞籠(基隆)、淡水等地建立城堡,作為貿易據點,後來被日本人派兵驅逐。 
【 】7.荷蘭人統治臺灣時期徵收各種稅金,壓迫漢人,曾於西元 1652 年引發郭懷一事件。 
【 】8.曾經在臺灣經營、統治的荷蘭人、西班牙人和鄭氏政權,都有在臺進行貿易經濟活動。 
 
二、題組: 
(一)臺灣山海環境及地理位置:(每題 2分,共 23 分) 
【 】1.下列哪一個地方因氣候溫暖、海水清澈,適合珊瑚生長,有珊瑚礁岩海岸的分布? 
○1屏東 ○2基隆 ○3花蓮 ○4彰化 
【 】2. 下列關於竹東丘陵的敘述,何者錯誤? 
○1在此上空進行空拍,可見埤塘遍布  ○2許多居民從事採茶、種茶及製茶的農業活動 
○3新竹科學園區、清華大學等位於其中 ○4過去許多居民以砍伐樟樹,製作樟腦為生 
【 】3. 隨著都市與工商業發展,現今桃園台地的埤塘,較不可能轉變為何者?  
○
1改為工廠與住宅用地 ○
2被棄置或填平 ○
3規畫成生態公園 ○
4擴建成民生水庫 
【 】4.下列關於臺灣原住民族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甲、西部海岸、平原或丘陵地區的原住民族,因地理位置關係,較早接觸漢人和外國人 
乙、根據考古研究,史前時代尚未有原住民族在臺灣居住的痕跡 
丙、目前根據政府的認定,臺灣的原住民族共有十六族 
丁、臺灣所有的原住民族都分布在臺灣本島各地 
○
1甲乙 ○
2甲丙 ○
3丙丁 ○
4乙丁 
【 】5.文化部舉辦美術比賽主題是「畫我家鄉」,家鄉是臺北市的同學,繪畫作品最可能是畫下
列何種地形? ○1平原 ○2台地 ○3盆地 ○4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