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北屯區四維國民小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五年級社會領域 第二次定期評量試卷
五年____班 座號:____ 姓名:___________ 出題者:陳奕宏老師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共 20 分
1.( )漢人家族大多是「母系社會」,不
僅給予成員安全感和認同感,也非
常重視紀律與秩序。
2.( )儒學是由公家或私人所設立的高等
學校,重視學生自修和互相討論,
老師及學生都要住校。
3.( )「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清朝時三大
港口城市,一府就是現在的臺南。
4.( )客家族群的飲食大多與當地的自然
環境結合,靠近山林的以摘取野菜
及獵捕動物為食材,靠海的則以魚
類與栽種米食為主,飲食清淡養生
5.( )原住民族的部落通常由許多家族所
組成。
6.( )驗票單是政府發給申請渡臺人民的
證件,人民出入港口都需驗票。
7.( )保生大帝是由先民引進,後來成為
臺灣 漢人的信仰之一。
8.( )清朝政府將臺灣納入版圖後,頒布
許多來臺的規定,所以有很多漢人
寧願冒著危險,偷渡到臺灣。
9.( )吳沙移居臺灣之後,以鹽、布料等
民生用品和排灣族人交換鹿皮。
10.( ╳)偉晉班上的戶外教學來到淡水的紅
毛城,這個地方最初的建立與日本
人有關。
二、選擇題:每題 2分,共 14 分
1.( ) 清朝政府在臺南市赤崁樓建造御賜
記功碑,是為了紀念平定哪一場規
模最大的抗官事件? ○
1朱一貴事
件 ○
2林爽文事件 ○
3吳沙事件 ○
4鄭芝
龍事件。
2.( )臺灣 漢人的信仰中,哪一個不是由
先民引進的? ○
1保生大帝 ○
2耶穌
基督 ○
3開漳聖王 ○
4三山國王。
3.( )泉郊會館是商人的辦事處。泉郊專
門經營臺灣與泉州地區的貿易,是
清朝時期哪一地區規模最大的郊?
○
1艋舺 ○
2鹿港 ○
3府城 ○
4鳳山。
4.( )客家人的傳統料理口味偏重,哪一
項不是主要原因? ○
1增加美觀 ○
2
增加食慾 ○
3補充體力 ○
4易於保存。
5.( )「將祖先衣服放進公媽籃,表示祖
靈在裡面保佑子孫平安。」這是哪
個原住民族的祖靈祭活動? ○
1邵
族 ○
2鄒族 ○
3西拉雅族 ○
4賽夏族。
6.( )不同族群有不同飲食習慣,下列哪
一項敘述正確? ○
1小米是漢人的
傳統主食 ○
2客家菜餚以清淡口味為
主 ○
3清蒸是漳、泉居民烹煮海產時
常見的方式 ○
4原住民族以擂茶聞名
7
.
( )清朝時「郊」的出現與什麼有關?
○
1墾戶開墾農田 ○
2民變頻繁 ○
3港市
興起 ○
4漢人與原住民族通婚。
三、下列習俗分別屬於哪一族群的文化?請
在( )中填入「最正確」代號:每題 2
分,共 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