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發展與評估課程大綱

格式
docx
大小
25.02 KB
頁數
13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9-01,离现在 2 5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嬰幼兒發展與評估-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嬰幼兒發展與評估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Young Children

學分數:3

課程目標

一、了解發展的基本概念。(認知)

二、幼兒期的發展特徵。(認知)

三、認識幼兒發展評量工具。(認知)

四、學習鑑別幼兒階段發展異常的能力。(技能)

五、培養細心觀察及用心了解的學習態度。(情意)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 發展的意義與一般原則。

第二週 影響發展的因素

第三週 研究幼兒發展的方法。

第四週 幼兒發展的重要理論(含生態系統觀)。

第五週 幼兒發展的重要理論(含生態系統觀)。

第六週 幼兒的全人發展

第七週 幼兒的成長模式與行為特徵

第八週 幼兒的動作發展與評估。

第九週 幼兒的認知發展與評估。

第十週 期中考週。

第十一週 幼兒的語言發展與評估。

第十二週 幼兒的社會發展與評估。

第十三週 幼兒的情緒發展與評估。

第十四週 丹佛嬰幼兒發展評量(DenverⅡ)

第十五週 貝萊嬰兒發展評量(BSID)

第十六週 幼兒氣質量表。

第十七週 幼兒發展異常之評估、輔導與轉介

第十八週 期末考週。






嬰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嬰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

Recording and Observation on Children

學分數:2

課程目標

一、學生能透過學習,了解行為觀察對教學及嬰幼兒的重要性。

二、學生能運用適當的觀察及紀錄方法,正確且客觀的了解幼兒行為並作為與家長溝通之重要

橋梁與發現問題。

三、學生能養成敏銳且專業的觀察能力與判斷力。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 幼兒行為觀察概論

第二週 幼兒各階段行為特徵

第三週 幼兒各階段行為特徵

第四週 幼兒行為解釋

第五週 觀察法與觀察紀錄簡介

第六週 幼兒行為觀察策略與指引

第七週 幼兒行為觀察策略與專業倫理

第八週 觀察的信度與效度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週 日記法、樣本描述法

第十一週 軼事紀錄法

第十二週 事件取樣法

第十三週 時間取樣法

第十四週 幼兒日誌觀察記錄練習(一)

第十五週 幼兒日誌觀察記錄練習(二)

第十六週 檢核表

第十七週 評量表

第十八週 期末考週。



特殊兒童心理與教學-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特殊兒童心理與教學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學分數:3

課程目標

一、瞭解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之意義歷史沿革及政策法規。

二、認識特殊幼兒的特徵、檢核項目及各項社會資源及福利。

三、具備滿足各類特殊幼兒在教學及保育需求之技巧。

四、了解特殊幼兒相關政策與法規、學習資源及學習方法。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 特殊教育之歷史沿革(回歸主流與融合教育)、政策與法規

第二週 各類特殊幼兒特徵及其教育與保育

第三週 早期療育、融合教育之服務內容與專業人員

第四週 特殊幼兒通報、鑑定評估、轉銜流程及社會服務資源

第五週 特殊幼兒發展篩檢指標與檢核練習

第六週 IEPIFSP、及ITP介紹及IEP寫作練習

第七週 智能障礙幼兒的特徵、保育及課程調整方法

第八週 語言障礙幼兒的特徵、保育及課程調整方法

第九週 自閉症幼兒的特徵、保育及課程調整方法

第十週 期中考

第十一週 注意力缺乏過動症幼兒的特徵、保育及課程調整方法

第十二週 學習障礙幼兒的特徵、保育及課程調整方法

第十三週 肢體障礙及身體病弱幼兒的特徵、保育及課程調整方法

第十四週 課程活動調整及教材應用常

第十五週 用之教學策略及技巧

第十六週 常見輔具及其應用

第十七週 生活自理能力及工作分析、圖示法應用

第十八週 期末考




嬰幼兒教保理論與實務-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嬰幼兒教保理論與實務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arly Child Educare

學分數:2

課程目標:

一、了解幼兒教保的意義、範圍、目標及原理原則。

二、認識嬰幼兒教保相關理論的內涵與精神

三、增進對嬰幼兒教保模式及教保機構的認識。

四、了解教保資源的運用。

五、培養幼兒教保熱忱與專業精神。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 課程介紹、作業說明

第二週 幼兒教保的意義、範圍、目標與原理原則

第三週 中外幼兒教保理論與思潮的演進(1)/康米紐斯、洛克、盧梭的教育思想

第四週 中外幼兒教保理論與思潮的演進(2)/裴斯塔洛齊、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

第五週 中外幼兒教保理論與思潮的演進(3)/ 陳鶴琴、張雪門的教育思想

第六週 幼兒教保模式 (1) 杜威、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在幼兒園的應用

第七週 幼兒教保模式 (2) 史代納幼兒教育思想/華德福教育的內涵與在幼兒園的應用

第八週 幼兒教保模式 (3) 皮亞傑發展理論/high-scope教學模式與在幼兒園的應用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週 幼兒教保模式 (4) 維高斯基的發展理論/Reggio Aproach教學模式與在幼兒園

的應用

第十一週 幼兒教保機構型態及教保實務內容

第十二週 幼兒園行政實務

第十三週 幼兒園衛生安全實務

第十四週 幼兒園親職教育實務

第十五週 幼兒教保制度與政策的現況與發展

第十六週 幼兒教保資源與運用實務

第十七週 其他幼兒教保實務相關議題

第十八週 期末考



幼兒評量與輔導-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幼兒評量與輔導

Evaluation and Guidance of Young Children

學分數:2

課程目標

一、瞭解幼兒學習評量的基本概念(知識) 

二、學習幼兒各領域的評量方法(技能) 

三、學習對評量結果做適切的解釋(技能)

四、運用評量結果於教學與輔導(技能) 

五、建立幼兒評量的專業倫理(態度)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 課程介紹。

第二週 幼兒學習評量的基本概念。

第三週 幼兒學習評量的理論。

第四週 幼兒學習評量的方法與信效度研究。

第五週 常用的學習評量工具。

第六週 幼兒身體動作的評量與輔導。

第七週 幼兒語文的評量與輔導。

第八週 幼兒認知的評量與輔導。

第九週 期中考週。

第十週 幼兒情緒的評量與輔導。

第十一週 幼兒社會的評量與輔導。

第十二週 幼兒美感的評量與輔導。

第十三週 評量報告的撰寫原則。

第十四週 如何應用幼兒評量的結果做教學的規劃

第十五週 如何應用幼兒評量的結果進行個別輔導

第十六週 如何對家長解釋幼兒評量的結果。

第十七週 幼兒評量的專業倫理。

第十八週 期末考週。



教保課程與教學-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教保課程與教學

Preschool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學分數:3

課程目標

一、認識幼兒園課程特性與取向

二、了解統整課程的基本概念與理論

三、學習運用適性發展的概念與原則設計適合幼兒之幼兒園課程

四、學習運用適性發展的概念設計幼兒園主題統整課程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 課程簡介

第二週 課程的意義與基本概念

第三週 幼兒園課程的教學原則、未來發展趨勢以及教師角色

第四週 現今幼兒園課程取向以及幼兒園活動課程著重之要素

第五週 課程統整之基本概念與理論根據、

第六週 課程統整之意義與目的、課程統整之教師角色

第七週 適性發展課程的理論根據

第八週 適性發展的課程的指導原則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週 適性發展的主題統整課程之實施

第十一週 適性發展的主題統整課程設計步驟

第十二週 適性發展的主題統整課程實例介紹

第十三週 實作設計運用適性發展的概念設計幼兒園主題統整式課程

第十四週 實作設計運用適性發展的概念設計幼兒園主題統整課程

第十五週 實作設計運用適性發展的概念設計幼兒園主題統整課程

第十六週 主題統整課程設計發表

第十七週 主題統整課程設計發表

第十八週 期末考



嬰幼兒健康與安全-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嬰幼兒健康與安全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學分數:3

課程目標

一、引導學生學習嬰幼兒健康與安全之相關知識(知識)

二、培養學生對嬰幼兒健康與安全之正確態度(態度)

三、充實學生嬰幼兒健康照護之技能(技能)

四、充實學生預防及處理應幼兒安全事故之技能(技能)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 健康的定義及重要性

第二週 嬰幼兒健康史的評估

第三週 嬰幼兒健康問題及照護技巧

第四週 預防接種

第五週 嬰幼兒疼痛評估生命徵象及測量

第六週 嬰幼兒用藥

第七週 嬰幼兒傳染性疾病預防與照護

第八週 嬰幼兒常見疾病預防與照護

第九週 嬰幼兒事故傷害原因及預防

第十週 嬰幼兒事故傷害種類及急救處理

第十一週 人身安全、食品安全

第十二週 居家安全、交通安全

第十三週 校園安全、遊戲安全

第十四週 醫療安全、社區安全

第十五週 幼兒安全教育的意義與目的

第十六週 嬰幼兒安全教育的設計原則及實施



親職教育方案設計-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親職教育方案設計Project Plan of Parent Education

學分數:2

課程目標

一、了解家庭與親職的功能及重要性。

二、建立與父母良好互動的基礎。

三、幼兒園與社區資源共享、友善共育策略。

四、熟悉方案設計運用至親職教育的方法

五、培養設計方案的創造力與專業知能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親職教育意義與功能

第二週:不同家庭型態與親職教育

第三週:父母角色、父母同時扮演的角色、親職情感經驗、現代父母的情感經驗。

第四週: 幼兒園親師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五週:幼兒園親師關係的障礙

第六週:幼兒園親師合作之基礎-成功合作之基礎

第七週:與家長正式溝通。

第八週:與家長非正式溝通

第九週:期中考

第十週:認識幼兒園、家庭、社區之網絡關係。

第十一週:幼兒園與社區資源共享

第十二週:幼兒園、家庭與社區友善共育策略。

第十三週:親職教育方案撰寫步驟與要點

第十四週:親職教育方案推展與執行

第十五週:親職教育方案成效評量

第十六週:親職教育方案分享與討論

第十七週:親職教育方案分享與討論

第十八週:期末考



幼兒園班級經營與環境規劃-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幼兒園班級經營與環境規劃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Preschool

學分數:2

課程目標

一、瞭解幼兒班級經營與環境規劃的意義與重要性

二、能應用班級經營與環境規劃於實務工作中。

三、培養教學省思的習慣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幼兒園班級經營的理念與目標-幼兒園班級經營的內涵與範圍

第二週:班級經營的研究結果與發現

第三週:班級經營的理論模式

第四週:學習動機與班級氣氛營造

第五週:班級經營與幼兒學習的關係-幼兒良好教室行為的培養

第六週:教室規範建立的重要性與原則-規則與規定的訂定與實施。

第七週:一天學習活動時間的安排與班級經營的關係

第八週:一週時間的規劃與運用,一學期時間規劃與運用

第九週:期中考

第十週:幼兒園環境空間安排的理論及環境、空間規劃的步驟與原則。

第十一週:幼兒園課程與環境規劃--環境規劃與設備材料的安排。

第十二週:營造教室空間的原則與技巧。

第十三週:幼兒正向行為的建立及問題行為的輔導

第十四週:班級經營與人際溝通-與上司及家長的溝通

第十五週:溝通技巧演練

第十六週:反省思考與班級經營的關係-瞭解自身的偏見

第十七週:班級中的兩難與反省性教學的特質與實踐,理性面對班級壓力。

第十八週:期末考



幼兒教材教法與實習I-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幼兒教材教法與實習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Early Child and Practicum

學分數:2

課程目標:

一、認識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內涵與精神

二、了解各種幼兒課程領域的學習面向與學習指標。

三、增進對各幼兒課程領域教學材料及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力。

四、培養對教學與教材正確的態度和觀念。

五、培養同儕討論及合作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 課程介紹、作業說明、分組

第二週 幼兒教材教法釋義

第三週 統整性課程的意涵

第四週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介紹

第五週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介紹

第六週 幼兒語文領域內涵與學習面向

第七週 幼兒語文之分齡能力指標

第八週 幼兒語文教材及教學方法介紹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週 繪本選擇與應用

第十一週 說故事技巧練習

第十二週 兒歌及手指謠應用

第十三週 幼兒認知領域內涵與學習面向

第十四週 幼兒認知之分齡能力指標

第十五週 幼兒認知教材及教學方法介紹

第十六週 幼兒認知活動設計與分享

第十七週 教學資源機構參觀

第十八週 期末考



幼兒教材教法與實習II-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幼兒教材教法與實習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Early Child and Practicum II

學分數:2

課程目標:

一、認識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內涵與精神

二、了解各種幼兒課程領域的學習面向與學習指標。

三、增進對各幼兒課程領域教學材料及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力。

四、培養對教學與教材正確的態度和觀念。

五、培養同儕討論及合作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 課程介紹、作業說明、分組

第二週 幼兒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內涵與學習面向

第三週 幼兒身體動作與健康之分齡能力指標

第四週 幼兒身體動作與健康教材及教學方法介紹

第五週 幼兒身體動作活動設計

第六週 幼兒社會領域內涵與學習面向

第八週 幼兒社會之分齡能力指標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週 幼兒社會教材及教學方法介紹

第十一週 幼兒情緒領域內涵與學習面向

第十二週 幼兒情緒之分齡能力指標

第十三週 幼兒情緒遊戲活動設計

第十四週 幼兒美感領域內涵與學習面向

第十五週 幼兒美感之分齡能力指標

第十六週 幼兒音樂與律動教材及教學方法

第十七週 幼兒美勞教材及教學方法

第十八週 期末考



幼保人員專業發展-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幼保人員專業發展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ducare Worker

學分數:2

課程目標

1.認識教保工作的特質與專業發展的內涵。

2.提升在教保實務工作中省思與實踐的能力

3.培養生涯選擇並能合理規劃的能力,進行情緒調整管理做個快樂進取的教保人員。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教保人員專業發展的意義

第二週:教保人員專業發展的內涵

第三週:教保人員有效專業發展的原則

第四週:教保人員專業成長的階段

第五週:教保人員專業發展的途徑

第六週:教保人員專業成長的需求與困境

第七週:教保專業倫理的省思與實踐-教保專業倫理守則議題與討論

第八週:教保專業倫理的省思與實踐-倫理兩難困境的抉擇

第九週:期中考

第十週:教保人員專業發展與生涯

第十一週:教保生涯與自我了解()

第十二週:教保生涯與自我了解()

第十三週:教保工作世界的探索

第十四週:教保生涯路徑與抉擇

第十五週:教保職場的溝通、協調、合作與衝突管理()

第十六週:教保職場的溝通、協調、合作與衝突管理()

第十七週:覺察自我情緒並進行情緒管理,邁向自我實現的人生

第十八週:期末考



教保專業實習-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教保專業實習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 Practice

學分數:4

課程目標

1.提升學生教保專業知能(知識)

2.增進學生省思與解決教學現場問題的能力(技能)

3.涵養學生的教保專業倫理精神(態度)

各週教學計畫

第一週 課程說明實習機構分配

第二週:進入實習注意事項

第三週:參與自由活動、小組或角落活動

第四週:熟悉課室作息流程

第五週:進行幼兒學習活動及行為觀察

第六週:實作個別活動

第七週:觀摩班級活動

第八週:實作班級活動

第九週:實作班級活動

第十週:行政實習

第十一週:行政實習,師生分享與討論

第十二週:實作半天活動

第十三週:實作半天活動,師生分享與討論

第十四週:實作全天活動

第十五週:實作全天活動

第十六週:實作全天活動

第十七週:統整實習心得

第十八週:返校討論,分享專業成長。


備註:甲類學生另須完成現場實務工作深度分析與省思、改進計畫、改進策略,進行改善過程

中並與實習指導老師討論。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