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大龍附幼幼兒園課程大綱:培養六大核心素養與全面能力

格式
pdf
大小
3.17 MB
頁數
37
作者
DEMO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4-30,离现在 5 17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幼兒園

教保活動

課程大綱

臺北市大龍附幼

109.05

background image

覺知辨識

運用感官,知覺自己及生活環境的訊息,並理解訊息及

其間的關係。

表達溝通

運用各種符號表達個人的感受,並傾聽和分享不同的見

解與訊息。

關懷合作

願意關心與接納自己、他人、環境和文化,並願意與他

人協商,建立共識,解決問題。

2

幼兒會擁有什麼

核心素養? -1

background image

推理賞析

運用舊經驗和既有知識,分析、整合及預測訊息,並以
喜愛的心情欣賞自己和他人的表現。

想像創造

以創新的精神和多樣的方式表達對生活環境中人事物的
感受。

自主管理

根據規範覺察與調整自己的行動。

3

幼兒會擁有什麼

核心素養? -2

background image

以「人」的各面向為內容,達成幼兒全面而多樣的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力
蒐集與整理訊息能力
想像創造能力
認同自身文化
解決生活問題能力

大肌肉運用的能力
小肌肉運用的能力
對自己有信心
人際溝通能力
處理情緒能力

4

幼兒園教保活動

課程內容

-培養能力

background image

本課程將這些能力歸為:

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
認知領域
語文領域
社會領域
情緒領域
美感領域

5

幼兒園教保活動

課程內容-

培養能力

background image

加入社會期待和
文化期待。

以幼兒成為
「全人」的
「發展」領
域出發。

為什麼要分

這六大領域呢?

6

突顯幼兒階段的全
人發展,「幼兒為
主體」的本質。

background image

小學的領域從學科的角度出發

7

與小學的領域
有什麼不同?-1

例如:健康與體育、
語文、數學、藝術、
自然科學

background image

但是,幼兒園不是小學先修班,幼兒此階段的

獨特任務

為「全人發展」

,奠定日後在生活與學習的基礎

因此,本課程大綱跳脫以往的學科領域模式,不以小學
的學科為依據,而

以「人」的各個面向為內容

8

與小學的領域
有什麼不同?-2

background image

9

引導幼兒實踐生活自理行為及遊戲與運動等方式,喜愛
活動提升身體健康及體能。

為未來更精緻與複雜的動作做準備,並奠定往後安全積
極活動的健康生活模式。

身體動作與

健康領域-1

background image

四肢發達,頭腦卻不簡單

運動能塑造強健身體,還能催生大腦的神經細胞。大
腦的海馬體,是主管學習和記憶的組織。如果經常進
行規律且適量的運動,海馬體能長出更多的細胞,讓
人的思維、感覺和反應都能更靈敏,從而讓人變得更
聰明。

所以規律運動而四肢發達的孩子,腦袋絕對不會簡單。

10

身體動作與

健康領域-2

background image

為什麼不訓練幼兒的體適能?

體適能的內容包括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軟度及身
體組成。

幼兒心肌纖維細弱,直到6-7歲時,彈性組織才分布至
心肌上;而且2-6歲幼兒每次心輸出量較少,較無法快
速滿足激烈運動後的供氧需求,因此不宜訓練體適能。

身體動作目的在於建立幼兒喜於活動的動態生活,而
非聚焦於體適能訓練或教導。

11

身體動作與

健康領域-3

background image

12

身體動作與

健康領域-4

為什麼不要教寫字?

學前階段孩子的身體發展,是由大肌肉至小肌肉循序
漸近,大肌肉運用能力佳,小肌肉才能逐步發展。

寫字用到的是孩子的小肌肉,當孩子的大肌肉尚未發
展成熟,不宜要求孩子使用小肌肉寫字。

學前階段的孩子正在大肌肉快速發展時期,因此不要
求孩子在這個階段大量運用小肌肉來寫字。

background image

13

認知領域在培養幼兒獨立解決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幼
兒須學習有系統的蒐集訊息、整理訊息,以及解決問題
的思考歷程。

透過這樣的思考歷程,幼兒不但習得獨立解決問題的能
力,也學得數學、自然現象與文化產物的知識。

認知領域-1

background image

認知不是學知識

認知領域中的「認知」不是知識、想法、看法;而是
思考歷程。

在這個歷程中,我們從環境中得到各樣訊息,經過選
擇、分析與儲存,形成自己的知識庫,並能使用相關
的知識解決問題。

14

認知領域-2

background image

數學、科學在哪裡?

認知領域以生活環境中的事物為內容,其中也包括了數學
及科學,此領域強調幼兒使用認知歷程技能。

舉例來說,幼兒能夠應用數學和科學概念,以及相關工具
來蒐集、整理訊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不在數學與
科學概念的學習。

15

認知領域-3

background image

數學、科學在哪裡?

16

認知領域-4

例如:用手指來
量長短(數學)

或是比較菜蟲和
毛毛蟲(科學)

background image

17

語文是一種社會溝通系統。

2-6歲幼兒的語文學習就是學習有效、合宜與快樂的參與
社會溝通系統。

參與就是理解與表達:

理解人的肢體和口語訊息,理解圖像符號和文字呈現的
意義
表達是能用習得或自創的方式清楚表達

語文領域-1

background image

如何面對注音符號的學習?

透過遊戲或活動設計,協助幼兒逐漸掌握語文的音韻特性

重點是

從體驗聲音開始

不要快速的

直接

教注音符號

要引發孩子有意義的學習

18

語文領域-2

體驗聲音

覺察重複

認讀注音

組合拆解

background image

注音的學習重點:聽、說、認

幼兒對聲音有相當高的敏銳覺察,
所以要把重點放在

體驗、辨識、組合或拆解聲音

不是在幼兒園就教「背」與「寫」注音符號

19

語文領域-3

background image

20

社會領域是在幫助幼兒,建立與自己、他人,和環境的
密切關係。

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他人的存在,以及人類與環
境的依存關係。

藉由認識自己與他人,發展自信,並且與他人、環境能
夠和諧共處,培養幼兒成為健全的社會人。

社會領域-4

background image

21

情緒領域是在協助幼兒,培養處理情緒的相關能力:

覺察與辨識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學習面對困難
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以接納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運用多元策略調節情緒,以維持平穩情緒進行學習
使用符合文化規範的方式表達情緒,以增進人我的關係

情緒領域-1

background image

情緒領域重要嗎?

當然重要!

個人的生活需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專注於工作、了
解他人,進而能與他人有良好合作。

情緒智能和有效調節壓力有密切關係,情緒能力高者,
較能正面、積極的面對壓力情境;情緒能力低者,較易
產生負面的想法與情緒,易受壓力的影響。

22

情緒領域-2

background image

舉例來說:
幼兒發現別人把
他的作品弄壞,
而一直生氣的向
老師告狀。

觀察孩子們的社會互動,我們會發現社
會與情緒難以切割;但學習的能力卻是
可以分開來看。

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在社會與情緒兩方面
的不成熟。

社會方面,

幼兒沒有嘗試不同方式解決問題

情緒方面,

孩子不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負向情緒

23

社會與情緒領域

有何不同?

background image

24

美感是陶養幼兒對周遭生活環境事物的敏銳感,喚起其
豐富的想像和創造潛能,以形成個人的美感偏好與素養。

美感領域培養幼兒運用五官,體察各種事物的美,以及
能發揮想像,樂於參與各種藝術的創作與展現。

美感領域-1

background image

重點不是教導音樂、美勞或戲劇的知識或技巧。

而是透過感官與外界產生互動,獲取與累積美感經驗。

25

美感領域-2

background image

美感是否為才藝課程?

美感領域

當然不是

才藝課程 !

是透過不斷參與相關的活動,
在其間陶冶美感的過程能力。

26

美感領域-3

background image

幼兒的學習要以生活經驗為基礎,並且以統整的方式
學習;但是坊間的教材,未必能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
設計規劃,也無法提供幼兒統整的經驗。

幼兒的認知能力還不足以正確解讀坊間教材上的文字
或圖畫,對教材的解讀有時會干擾學習。

由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來設計課程與教材有其優點,
教學者因為熟悉 孩子的生活經驗,能發展適合孩子的
課程,也能規劃統整課程。

27

為什麼不用

坊間教材?

background image

強調核心素養的培養

本課程大綱強調幼兒學的不是死的知識,而是學習能不
斷探索覺察、能自己處理事情、解決問題,能對他人和
世界欣賞關懷、能不斷創新與表達等能力,以奠定未來
面對變動與多元社會的基礎。

28

本課綱的特色-1

background image

強調社會文化的重視

強調幼兒在環境中生活與學習,幼兒的生活環境包括

他直接參與的學習情境,以及所處的家庭和幼兒園。

幼兒及幼兒園所在的社區、家庭間的人際網絡,以及

重要他人所擁有的信念、價值觀等等環環相扣所形成
的社會文化脈絡等,皆是幼兒學習的來源。

29

本課綱的特色-2

background image

強調本土資料

本課綱以27個月的時間蒐集台灣各地幼兒的實際表現資

料,再從這些資料結構出幼兒園課程目標及學習指標。
這是屬於本土的幼兒能力。

強調幼兒的發展獨特需求及主動性

本課綱以「幼兒為主體」的精神,強調從幼兒的覺知出

發,設計課程與教學活動,協助幼兒解決問題。

30

本課綱的特色-3

background image

從幼兒園轉換到小學,並非僅是情境的轉換。孩子必須
重新理解什麼是「學校」;重新建構自己在學校中扮演
的角色;也需要學會新情境所需要的行為與期待。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從幼兒園轉換到學校的過程中,因
為情境差異、角色期待,以及自我期許的差別,所需
要的協助。

所以幼小銜接的重點,不是教孩子注音或英文,而是
培養孩子具備六大核心素養,以提升其進入小學的適
應力。

31

幼小銜接

-1

background image

當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家長可能會擔心:

課業學習:能否跟著上小學的課業?
人際互動:能否順利的交到新朋友?
行為規範:能否遵守班上的常規?
生活自理:能否將上課所需物品準備好?
情緒調節:對於上學是否感到焦慮?

請家長無須過度擔心,因應上述所需的學習都已經包
含在幼兒園的課程裡。

幼小銜接

-2

32

background image

增加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孩子有各種
探索機會

不要強迫孩子練習讀、寫、算等技巧

放心交給專業的教保服務人員

因為教保服務人員了解孩子,能設

計更合宜的課程

33

家長

需要配合什麼?-1

例如:多帶孩子
戶外參觀、陪孩
子一起閱讀、多
與孩子互動聊天

background image

謹慎判斷「**對孩子很好」的廣告宣傳

社會上或書本上有很多宣稱「對孩子好」的觀點、課
程或玩具,但並非都有助於您孩子的學習。

與教保服務人員保持密切的聯繫。

發現孩子的學習問題或困難,可以反映給教保服務人
員,一起商討可行的解決方法。

家長

需要配合什麼?-2

34

background image

http://www.ece.moe.edu.tw/
?page_id=141

幼兒園教學正常化系列影片

1.統整教學

2. 語文活動

3.大肌肉運動

35

全國教保資訊網—

教養資源專區 -1

background image

全國教保資訊網—

教養資源專區-2

36

如何選擇幼托園所

爸爸媽媽放輕鬆 — 給幼兒
家長的八大Q & A

background image

全國教保資訊網—

教養資源專區-3

37

解開孩子成長密碼 —
0~6歲嬰幼兒發展手冊

閱讀從0歲開始:父母手冊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