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3
,离现在 2
年 2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1
第一屆台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
傑出獎
作品名稱
小孩有話要說
得獎人
/服務學校
張雅婷
/臺北市大同區大龍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2
教案名稱
小孩有話要說
教學課程領域
社會、情緒、語文
教學總時間
90 分鐘 x 4 節
教學設計
理念
本教案以《兒童權利公約》的四大原則(禁止歧視、生存與
發展權、表意及參與權、兒童最佳利益優先考量)為基礎發展課
程,分別以「我們都是奇蹟小孩」、「我們愛的家」、「我們
想要的幼兒園遊戲場」、「我們是小孩,有權利…」為活動主軸
回應四大原則;活動內容包括在班級中的團體討論、繪本欣
賞、實作活動(如:繪畫、模擬體驗、團康擲骰等);也設計延伸
活動(包含親子任務、家長任務),讓幼兒家長及社區人士有機
會接觸、知曉兒童權利。期望透過本主題教案課程能帶領幼兒
體認自身權利,從個體出發、進而擴展至家庭、幼兒園範疇,
最後再建立幼兒對自身應享有的兒童權利之整體性概念。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3
一、主題網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4
二、教案詳案(4 之 1)
單元/主題名稱 小孩有話要說
班級/幼兒年齡 中大班/4-6 歲
活動名稱
我們都是奇蹟小孩
活動時間
90 分鐘/節
設計者
張雅婷
活動緣起
在普幼班中,總是有幾位特殊學習需求型的幼兒,而在幼
兒園裡設有學前集中式特教班(特幼班),班級孩子常有機會
接觸到外型/個性/行為等較獨特的同學。
課程目標
社 3-1 喜歡自己,肯定自己
社 2-2 同理他人,並與他人互動
社 3-3 關懷與尊重生活環境中的他人
學習指標
社-大/中-1-2-1 覺察自己和他人有不同的想法、感受、需求
社-大/中-2-2-2 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展現同理或關懷的
行動
社-大/中-3-3-3 尊重與自己不同性別、年齡、身心狀態的人
教學資源
*繪本《我們都是奇蹟男孩》
*團討紀錄海報紙、筆、錄音器材
*骰子、身體部位圖卡、動作牌、錄影器材、圖畫紙
*助行棒、眼罩;著色筆、畫紙;毛巾;滑板車、三角立
錐、畫筆、空白或國劇面具
*「我的優勢卡」
、
《我的優勢卡家長手冊》
(財團法人中華
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出版,2022)
活動內容與過程
教學提示
一、引起動機
(一)繪本欣賞:《我們都是奇蹟男孩》
故事內容: 奧吉喜歡騎腳踏車、玩球、吃冰淇淋,就跟其他的孩子一樣。
不過,奧吉知道自己的長相不太平常。媽媽告訴他,「獨特」的奧吉,是
一個「奇蹟男孩」
。雖然媽媽這麼說,但是其他人卻不這麼認為。其他人
只看到奧吉不平常的長相,忍不住盯著他看,背地裡指指點點的嘲笑他的
長相。這些耳語,讓奧吉覺得非常難過。每當因為別人的話而感到傷心時,
奧吉選擇與他的小狗,一起戴上太空頭盔,一起發射前往很遠、很遠的太
空,穿過銀河系,一路直到冥王星。
從很遠、很遠的地方看地球,地球變得好小,幾乎快看不見生活在地
球上的人。但是奧吉知道,地球上有很多人,各式各樣不同的人。大家說
的話不相同,長相不相同,看起來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當然,
奧吉也是。
奧吉終於明白,我們沒辦法改變我們的長相,但可以改變我們看人的
眼光。每個人都非常獨特,都是一個奇蹟。只要你用「心」去看,就會發
現這個不變的真理。
※繪本內容摘錄自文化部-兒童文化館
https://children.moc.gov.tw/book/230682
★留意幼兒聽
故事前與聽故
事中的情緒與
臉部表情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5
(二)團體討論
T:在故事書中,你看到了什麼?
T:回想我們班之前跟天空班(特幼班)的小孩一起在校內野
餐、完吹泡泡、踩空氣炮,妳/你對天空班小孩的感覺是?
(S:我對他說話時,他的眼睛都不看我;我有看到一個小孩
長得像男生,但是他的老師帶他去女生廁所上廁所;我們一
起玩泡泡時,他常常自己跑出、衝去弄破泡泡,有時候我會
看到他們老師一直顧在他旁邊….)
T:回過頭想一想,
「妳/你」覺得自己有什麼地方和別人不一
樣?或是,
「妳/你」覺得自己的特別之處?
(S:我有戴眼鏡、我是全班最高/矮的、我的鼻子這邊有一
顆痣,我雙胞胎哥哥沒有……)
T:你覺得班上哪位同學有何獨特/特別之處?
T:每個人都有特別的地方,不論是自己或是天空班小孩都
是如此!
*準備團討紀錄
海報紙、筆,
以便在幼兒分
享時,可即時
寫下;若能有
錄音器材協助
事後整理記錄
將更佳
*提示幼兒有關
「禁止歧視原
則」
二、發展活動:行動不便大挑戰
1.請幼兒想一想:若不能使用身體哪一部位,會覺得不方便?
2.展示身體部位圖卡、骰子、動作牌,並說明活動進行方
式,並解釋為何要使用骰子決定的原因(先天身心障礙人
士亦非自願性的行動不便,但需要因為先天性的疾病而接
受自己與眾不同的行為)
3.擲骰子決定自己不能使用的身體部位與要進行的活動
骰
子
無法使
用部位
要進行的活動
需要的
器材
1
眼睛
用眼罩遮住眼睛、拿助行棒,從
指定起點 走到終點
助 行 棒 、 眼
罩 、 三 角 立
錐 2 個
2
雙手
用雙腳畫畫
著 色 筆 、 畫
紙
3
嘴巴
要用嘴巴以外的方式 讓別人
知道你在唱哪一首歌
毛巾
4
雙腳
坐/趴在滑板車上,從指定起點
用手滑行到指定終點
滑板車、三
角立錐 2 個
5
單腳
拿助行棒,從 指定起點 走到
終點
助行棒、三
角立錐 2 個
6
臉
戴上自製面具半天行動
畫筆、空白面
具;或國劇面
具
*準備骰子、身
體部位圖卡、
動作牌、錄影
器材、圖畫紙
等相關物品
*分組活動時,
若能有錄影器
材進行錄影時
更佳;可在活
動結束後分享
中進行放映回
顧歷程。
*提示幼兒「禁
止歧視原則」
*觀察幼兒在活
動過程中的神
情與態度,適
時增加挑戰難
度,以增進同
理的感覺。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6
4. 依據幼兒其擲骰後的指定活動進行分組
5. 分組進行幼兒其擲骰後的指定活動
6. 請幼兒畫下自己進行的指定活動
三、綜合活動
(一)請每一組幼兒輪流活動後分享
1.抽到的無法使用部位為何?
2.當你進行指定活動,你自己的感覺如何?
3.你在進行活動時,別人看你的表情如何?
4.當你是觀眾的時候,你看到這組幼兒的行動時,你的
感覺如何?
5.你喜歡或不喜歡你感覺到的別人的回應?為什麼?
6.想一想,當生活中有這些與眾不同的人出現時,自己
可以怎麼做? 希望大人可以怎麼幫他們?
*準備團討紀錄
海報紙、筆,
以便在幼兒分
享時,可即時
寫下;若能有
錄音器材協助
事後整理記錄
將更佳
*提示幼兒有關
身心障礙幼兒
的相關就學/受
照顧/受保護/就
醫等各項平等
權利
(二)延伸活動
1.回家任務: 「我的優勢卡」
請家長與幼兒共同完成「我的優勢卡」三到四個部
分:自己表達的優勢、我需要的支持、自己表達的方式、他
人表達的優勢。
2.親子電影推薦欣賞:
《奇蹟男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6lovFXZ4Yo
★提供家長
《我的優勢卡
家長手冊》電
子檔(提示:第
11-14 頁的使用
說明;或第 19-
25 頁讓家長知
如何與孩子共
同完成!)
★親子任務完
成後,請幼兒
帶回班級,再
安排時間進行
全班分享及展
示。
三、評量計畫(4 之 1)
表現標準
主題教學評分說明
幼兒評量指標
達
成
尚
可
尚未
觀察到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7
• 能運用口語表達想法或情感
• 能欣賞及回應自己及他人的表現
• 能覺察自己及他人的特徵及興趣,並能比較異同
• 能理解他人之需求,表現利社會的行為
評量方式
1.口語評量: 引起動機--團體討論;綜合活動
—請每組幼兒活動後分享
2.實作評量: 發展活動-行動不便大挑戰、綜合活動---回家任務
「我的優勢卡」
評量工具
1.幼兒繪畫作品:行動不便大挑戰
2.回家任務學習單:「我的優勢卡」
3.師生團討與活動分享紀錄
四、附錄(4 之 1)
—我的優勢卡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8
二、教案詳案(4 之 2)
單元/主題名稱 小孩有話要說
班級/幼兒年齡 中大班/4-6 歲
活動名稱
我們愛的家
活動時間
90 分鐘/節
設計者
張雅婷
活動緣起
家是幼兒最重要也是最親密的生活場域,大部分的幼兒獲得
家庭溫暖的照顧。透過繪本故事/學習單內容,讓幼兒意識仍
有少數家庭無法給幼兒溫暖、或甚至會傷害到幼兒,而幼兒
享有生存與發展權,可以透過不同的求助方式,讓孩子共享
社會安全網,此外也透過給家長的回家任務或教養資源,提
升家長關注幼兒的生存權、發展權與受保護權。
課程目標
社 1-4 覺察家的重要
社 3-2 保護自已
語-2-6 回應敘事文本
學習指標
社-中/大-1-4-1 覺察自己及與家人間的相互照顧關係
社-中/大-3-2-1 保護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並適時尋求協助
語-大-2-6-1 說出、畫出或演出敘事文本的不同結局
教學資源
繪本《這不是你的錯: 陪伴孩子走出家庭暴力》、
充氣棒槌。自製教具-電話、緊急狀況圖卡、神秘盒、8 開
圖畫紙、畫筆
學習單:「
我”喜歡”與”不喜歡”的家庭感覺」、「緊急
求助電話」
;
活動內容與過程
教學提示
一、引起動機
(一)
集合
1.複習手指謠:《這裡就是我的家》
這裡就是我的家, 裡面住了很多人,
你從窗戶往裡看, 爸爸正在擦地板,
媽媽正在洗衣服, 爺爺正在洗車子,
奶奶正在煮稀飯, 還有一個就是我,
我坐餐桌旁,準備吃晚飯!
2.幼兒生活分享: 平日放學後的家庭晚上作息
T:有人願意說說放學後你回家做什麼呢?爸爸、媽媽
做什麼事情呢?
(S:媽媽買晚餐給我們吃、爸爸陪我看故事書/玩玩
具、我幫忙洗碗、我會自己洗澡、有時生病時,晚上
會去看醫生…)
T:接下來 我們要來閱讀一本繪本 邊聽邊看邊想你喜
歡故事裡的家嗎?
*提示幼兒獲有生存
與發展權,家庭、
社會都有義務要照
顧、保護兒童。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9
(二)繪本欣賞:
《這不是你的錯:陪伴孩子走出家庭暴力》
故事內容:
爸爸又發脾氣了。他對路克大吼大叫,還用拳頭捶
了桌子,路克害怕的躲到桌子底下,結果不小心弄翻了
水杯……爸爸吼得更大聲了。
週末,路克到爺爺奶奶家。晚餐時間,路克想要拿
果汁,但是不小心打翻了,他害怕的看著爺爺,擔心他
會發脾氣。路克很快的從椅子上跳起來,跑了出去。爺
爺奶奶注意到路克似乎很害怕、傷心,卻不知道他怎麼
了?他們認識的路克不是這樣的。於是,奶奶想出一個
好方法,請路克畫出一幅悲傷的畫。奶奶也因此發現了
路克家裡發生的事……
※繪本內容摘錄自金石堂書局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8700163688
*老師說故事時,配
合情節、角色,宜
有聲音變化。
二、發展活動
(一)團體故事討論
1. 故事裡的路克怎麼了?
2. 路克的爸爸做了哪些事讓路克很害怕?
3. 誰幫了路克?用什麼方法?
4. 如果你是路克,你還可以怎麼辦?
*提醒幼兒明辨合理
與不合理的管教方
式
*讓幼兒知道,電話
之外,幼兒也可以
找學校老師、或認
識的親人尋求保護
(二) 遊戲:模擬打電話
1.向幼兒展示緊急/特別狀況圖卡(如:家暴、家庭疏忽
照顧、小偷、車禍、失火等),讓幼兒想一想遇到
這些狀況,要怎麼辦? 打哪支求救電話?
*提示幼兒獲有生存
與發展權,家庭、
社會都有義務要照
顧、保護兒童。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10
2.將這些緊急/特別狀況圖卡放進神秘盒
3.請幼兒輪流上台抽籤圖卡,看著圖卡打對應的電
話,並練習拿著電話筒說出圖卡上的狀況
(三)學習單: 想一想緊急求助電話連連看、寫一寫
*若幼兒不知家人連
絡電話,老師可以
提供協助,讓幼兒
練習寫下;並由老
師註記是哪位親人
的電話
三、綜合活動
(一)
畫給路克愛的家
1. 摺紙房子
2. 請幼兒在紙房子中畫下祝福與期望的「路克的
家」(包含家人、共同一起做的事情等)
(二)延伸活動
★幼兒回家任務: 請幼兒家人陪同幼兒一起完成
「我”喜歡”與”不喜歡”的家庭感覺」學習單
教案參考資料/圖片來源
台北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課程與教學小組
(2013)。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式教學示例彙編(幼
兒園篇)。P.113-116
台北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無日期)。家庭暴力
防治易讀易懂手冊
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兒童及少年保護組
(2020)。小孩痛痛了 我跟社工一起關心小孩。
★提供給幼兒家長
教養資源手冊: 教育
部(2022)。
「我和我
的孩子:一本給家
長的手冊 幼兒
篇」
。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11
三、評量計畫(4 之 2)
表現標準
主題教學評分說明
幼兒評量指標
達
成
尚
可
尚未
觀察到
• 能運用口語表達想法或情感
• 能理解他人之需求,表現利社會的行為
• 能進行敘事文本的想像創作
• 能覺察危險,維護安全
評量方式
1.口語評量: 引起動機
—幼兒生活分享;發展活動—團體故事討論
2.實作評量: 發展活動-遊戲模擬打電話、綜合活動
—畫給路克愛的家、回家任務
評量工具
1.幼兒繪畫作品: 畫給路克愛的家
2.學習單:
「我”喜歡”與”不喜歡”的家庭感覺」、「緊急求助電話」
3.師生團討與活動分享紀錄
四、附錄(4 之 2)
—學習單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12
二、教案詳案(4 之 3)
單元/主題名稱 小孩有話要說
班級/幼兒年齡
中大班/4-6 歲
活動名稱
我們想要的遊戲場
活動時間
90 分鐘/節
設計者
張雅婷
活動緣起
近年遊戲場不斷地在各地公園或校園中改建或重建,基於
幼兒是遊戲場的遊玩主體,讓幼兒使用表意權、提供幼兒
機會說一說、畫一畫心中想要的遊戲場,並試圖建構成真!
也邀請家長帶幼兒使用當地特色遊戲場,促進幼兒身心發
展、維護幼兒遊戲權益!
課程目標
語-2-3 敘說生活經驗
語-2-5 運用圖像符號
認-2-1 整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學習指標
語-中-2-3-1 敘說時表達對某項經驗的觀點或感受
語-中/大-2-5-2 運用自創圖像符號標示空間、物件或記錄行動
認-大-2-1-5 運用圖/表整理生活環境中的數量訊息
教學資源
繪本《遊戲場發生什麼事?》、畫紙、畫筆、團討紀錄紙/
統計表
活動內容與過程
教學提示
一、引起動機
*生活分享:
1. 幼兒假日遊玩遊戲場經驗分享
2. 當地特色遊戲場圖片瀏覽
*老師可先準備
當地特色遊戲
場圖片,以備
若發現幼兒較
少在假日至遊
戲場遊玩的
話,可再使用
相關圖片引
導、刺激幼兒
想法
二、發展活動
(一)畫我想要的遊戲場
1.請幼兒說一說,如果學校的遊戲場要重新建造,自己想要
的遊戲場要有什麼設施?環境?
2.請幼兒在圖畫紙中畫下自己想要的遊戲場(包含遊樂設
施、想玩的活動等)
3.幼兒分享畫作「我想要的遊戲場」
*鼓勵幼兒使用
表意權
*老師在幼兒畫
作上先簡要寫
上內容
(二)團體討論:我們共同想要的遊戲場
*用幼兒畫作來看哪些遊戲設施是全班最多人希望可以玩
的?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13
範例表格:
幼兒畫的項目
票數
幼兒畫的項目
票數
溜滑梯
鞦韆
攀爬架
翹翹板
攀爬網
搖搖馬
小屋子/小樹屋
彈簧床
項目統整 溜滑梯、攀爬架/網、小屋子/小樹屋/躲迷藏的
屋子、鞦韆、翹翹板、搖搖馬、彈簧床、藏寶箱、游泳池、
跳格子、沙坑、小山丘、爬網
*使用紀錄紙、
筆進行項目次
數統計
三、綜合活動
(一)
繪本欣賞:《遊戲場發生什麼事?》
故事內容: 幼兒園的舊遊戲場如何變成新遊戲場的過程
(小孩畫設計圖、老師把小孩想法告訴設計師叔叔、施
工、小孩也一起幫忙整理、宣傳新遊戲場,提醒大家玩
遊戲場的注意事項、調查其他的特色遊戲場,設計自己
心目中的遊戲場-畫圖、溝通、用積木/樂高蓋)
(二)
學習區活動: 蓋遊戲場!
在教室內,將平面畫作的構想,用積木區、組合建構
區、美勞區等學習區材料蓋出立體的遊戲場!
*讓幼兒察覺使
用表意權的可
能性與可行性
*宜分組分區進
行
(三)延伸活動
★親子任務:
1.請幼兒家人陪同幼兒到當地特色幼兒園一起玩!
2.請幼兒畫下此特色遊戲場遊戲回憶畫後,帶回班級與同
學分享。
*可提供家長當
地特色遊戲場
的相關資訊,
以利家長安排
親子活動!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14
★實例
*幼兒園舊遊戲場 2019/10/03 被拆除
*幼兒園新遊戲場 2020/12/01 落成
新遊戲場試圖融合了前述幼兒的設計想法:如溜滑梯、攀爬網、小樹屋、搖
搖馬;另亦基於特殊幼兒需求,增加旋轉球椅。
三、評量計畫(4 之 3)
表現標準
主題教學評分說明
幼兒評量指標
達
成
尚
可
尚未
觀察到
• 能運用口語表達想法或情感
• 能運用圖像符號表達想法或情感
• 能依據特徵整理生活環境中的訊息,並找出特徵
間的關係
評量方式
1.口語評量:引起動機
—幼兒生活分享;發展活動—團體討論:我們共同想要的遊戲場
2.實作評量: 發展活動-畫我想要的遊戲場、綜合活動
—學習區活動: 蓋遊戲場!
評量工具
1.幼兒繪畫作品: 我想要的遊戲場
2.師生團討與紀錄,如:幼兒假日遊玩遊戲場經驗分享、我們共同想要的遊戲
場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15
二、教案詳案(4 之 4)
單元/主題名稱 小孩有話要說
班級/幼兒年齡
中大班/4-6 歲
活動名稱
我們是小孩,有權利…
活動時間
90 分鐘/節
設計者
張雅婷
活動緣起
本堂課運用的兒童權利公約原則是「兒童最佳利益優先考
量」
,透過圖畫式的總論繪本《我是小孩,我有權利》、政
府製作的兒童權利公約懶人包(40 張單圖檔)或宣導動畫,
運用遊戲(擲骰走步認圖)加深幼兒對自身權利的印象;並運
用[兒童權利]親子家庭檢核表讓親子體認兒權就在身旁。
課程目標
語-1-4 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符號
語-2-4 看圖敘說
社-1-2 覺察自己與他人內在想法的不同
學習指標
語-中/大-1-4-2 知道能使用圖像記錄與說明
語-大-2-4-1 看圖片或圖畫書敘說有主題的故事
社-中/大-1-2-1 覺察自己和他人有不同的想法、感受、需求
教學資源
*繪本《我是小孩,我有權利》
*自製[兒童權利]親子家庭檢核表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20)。兒童權利公約懶人包(40
圖)。
(路徑: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資訊網首頁>教育宣導>多元教材>
兒童權利公約懶人包
https://crc.sfaa.gov.tw/Uploadfile/Material/33_20210909134646_4638575.pdf
*兒童權利公約 CRC 宣導系列動畫-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sFx2rrsE22Z59T_BlRTLBLrHgIKpef2
* [家長不可不知的兒童權利公約(CRC)]影音資源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rbf2hGvAc
活動內容與過程
教學提示
一、引起動機
(一) 團體討論
1. 回顧之前進行的活動內容與課程重點
2. 想一想,小孩有什麼權利? 需要大人或國家幫
助小孩什麼?或給小孩什麼?
(二) 繪本欣賞暨討論: 《我是小孩,我有權利》
1.閱讀《我是小孩,我有權利》
作者 Alain Serres 與畫家 Aurélia Fronty 用簡要的文字
與獨特的繪畫風格以孩子懂的語言,對孩子宣示著孩
子應有的權利,告訴孩子們他們可以且應該要主動要
求大人們做到的事,希望藉此嘗試為孩子打造出更美
好的世界。
2.團體討論: 說一說你最有印象的繪本畫面、以及該
畫面代表的兒童權利?
類似的繪本尚有《我
是小孩我有話要
說》
、
《人人生而自
由》
、
《人 你有權
利》
、
《請為每個孩子
著想》
。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16
二、發展活動:擲骰認圖說權利
1. 展示[兒童權利公約懶人包(計 40 張圖)]其中的 n 張
圖(挑選與四大原則最相關的,至少 12 張以上),並
說明內容。例:
2.將 n 張圖按順序鋪排在教室地面,設定遊戲公仔的起
點與順序
3.幼兒輪流擲骰子決定遊戲公仔的行走步數
4.當遊戲公仔(幼兒)走到某圖,擲骰子的幼兒說出該圖
所代表的權利公約內容
備註:若幼兒因等待時間過久而有煩躁現象,可採分組
進行;或是穿插[兒童權利公約 CRC 宣導系列動畫]讓
幼兒欣賞
圖例:
教師依據時間、幼兒
耐心等決定遊戲結束
的時間,期望可以至
少五位以上幼兒全程
走完。
三、綜合活動
(一) [兒童權利]親子家庭檢核表 ‹幼兒在校評量 ›
1. 向幼兒說明此張檢核表的內容(評量項目、對照
的權利公約內容)
2.請幼兒想一想,爸爸媽媽達成這些項目的情況
3.請幼兒拿畫筆、依據爸媽達成這些項目的情況。
自行決定塗幾個
♥送給爸媽。
4.請幼兒將此張[兒童權利]親子家庭檢核表帶回家,
向爸媽說明項目內容,並邀請爸媽自評。
*此檢核表亦放有[兒
童權利公約懶人包]
中的圖例,可先讓孩
子觀看圖例,看能否
自行說出該圖例所代
表的意涵,再由老師
補充。
(二)延伸活動
★家長任務:
1.[兒童權利]親子家庭檢核表 ‹家長在家自評 ›
(1) 請家長依據其日常實際表現,以勾選的方式進
行自我評量。
(2)請家長填寫後,隔日由孩子交回給班級教師。
2. 家長觀看[家長不可不知的兒童權利公約(CRC)],
影音資源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rbf2hGvAc
*教師可使用班級群
組或額外的說明單,
讓家長了解親子家庭
檢核表的用意在於讓
家長能知曉兒童權利
公約內涵、也幫助家
長從孩子的角度觀
看、了解孩子的想法
與感受,進而省思自
身對子女的教養作
為。
第一屆臺灣婦女與兒童人權教案競賽
-在職教保服務人員組傑出獎- 臺北市大龍附幼 張雅婷/小孩有話要說
17
三、評量計畫(4 之 4)
表現標準
主題教學評分說明
幼兒評量指標
達
成
尚
可
尚未
觀察到
• 能運用口語表達想法或情感
• 能理解敘事文本及訊息類文本的意義,並能依目
的使用訊息類文本
• 能欣賞及回應自己及他人的表現
評量方式
1.口語評量:引起動機
—團體討論、繪本欣賞暨討論;發展活動—擲骰認圖說權利
2.實作評量: 綜合活動
—[兒童權利]親子家庭檢核表
評量工具
1.幼兒看圖/繪本能說出的權利公約內容/數量
2. [兒童權利]親子家庭檢核表
3.師生團討與活動分享紀錄
四、附錄(4 之 4)
—[兒童權利]親子家庭檢核表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