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閱讀手冊:120本精選書籍與無障礙資源指南

pdf
7.26 MB
89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關於本手冊
本閱讀手冊收錄 120 種永續發展教育圖書資料評
選入選圖書,每種書籍皆標明適讀年齡(0-5 歲、6-12
歲),以及與圖書內容相關的 SDG 目標(高度相關者
以較大圖示列在前面,中度或些許相關者以稍小之圖示
依序列於其後),並由評選委員撰寫書評,作為閱讀參
考與指引,讀者可以根據自身或共讀者的年齡和興趣選
擇閱讀、體驗。
此外,這本閱讀手冊特別收錄國立臺灣圖書館製作
之雙視圖書、繪本口述影像有聲書、易讀有聲書及臺灣
手語電子繪本等特殊圖書資源,希望能提供身心障礙讀
者和有特殊需求之讀者更多元且無障礙的閱讀資源。
設計理念:
從地球生態永續的角度來發想,
以溫暖自然的黃與綠為主色調,
用閱讀與行動點亮世界和未來,
創造經濟社會環境共融的世界。
03
02
05
04
目次
10
24
認識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SDG1 消除貧窮
28 水公主
26
永續發展教育推薦圖書
29
25
石頭湯
讓世界更美好:永續發展推廣元素介紹
30 剛達爾溫柔的光
31 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
32 臺灣乞丐之父施乾
SDG2 消除飢餓
34 奶奶真誠的碎念
35 成為一棵樹
36 怕浪費奶奶的生活寶典
37 阿姆,謝謝妳!
SDG3 良好健康與福祉
39 114 歲的新生:瑪麗.沃克奶奶的閱讀之旅
40
一直一直在長大!變老的魔法祕密
41 小難民塔莉亞
42
布魯卡的日記: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
43 我,要勇敢
44 我是小孩,我有權利……
SDG4 優質教育
52
47
人,你有權利
爺爺的天堂島
53
48
世界的孩子上學去:全球學生的真實歷險記
請把燈關了
54
49
永不放棄的~聽障音樂家:
即便失去耳朵聽力,依然用心、身體傾聽全世界
斷嘴鳥
55
50
58
因為她 我愛看書
歡迎你到地球來
我是小孩,我有權利參與文化
56
59
守護馬來熊的女孩
我說話像河流
57
60
我的心破了一個洞
狐狸:生命循環的故事
SDG5 性別平等
62 她有兩個爸爸
63 男孩?女孩?
64 爭取平等的鬥士:大法官 RBG 的故事
65 花布少年:瓦蘭廷的彩色世界
66 瑪麗愛穿什麼就穿什麼
67 碧雅翠絲.波特:田園裡的科學家
68 說出來沒關係
69 誰說這是男生的玩具!
45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首歌
46 走進生命花園
07
06
SDG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78 能源好朋友
79 從山裡逃出來,垃圾,丟啊!
SDG8 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81 讓世界更好:創意回收救地球的真實故事
SDG9 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83 守護海洋的人魚:雅克.庫斯托
84 雨天的祕密下水道
SDG10 減少不平等
86 不一樣的沙子島之歌
87 公平與不公平
88 永遠在一起
89 西雅圖酋長的宣言
90
別人笑我,怎麼辦?:
相信自己,全世界就會相信你
91 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
SDG11 永續城市與社區
96 一起畫牆壁:用藝術改變社區
99
97
我的城市會說話:不用眼睛,更能聽見都市模樣
小狐狸回家
100 河流
101 波可受傷了
102 長滿樹的大樓
103 哇!公園有鷹
104 家園
105 野鳥食堂
106 最後一棵樹
107 歡迎來我家!世界上最奇妙的 10 種住家
92 這樣公平嗎?
93 溫頓列車:沉默的英雄和他拯救的孩子
94 煙囪的故事
SDG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109 Earth 地球叔叔教我的事:做對選擇就能改變
110
五百年後
111
牙齒獵人
112
我們製造的垃圾
113
爸爸的友善茶園
114
115
救救我們堆滿塑膠的地球
照顧我們的地球
98 地球的禱告
SDG6 潔淨水與衛生
71 水到底有多重要?關於全球正在面臨的缺水危機
72 別沖水啊!
73 我們是水源守護者
74 妮雅的漫漫長路
75
76
哇!「水」原來這麼重要!
請再多下一點雨吧!
09
08
122
氣候行動:未來在我們手中!你就是地球的希望
124 當風暴來臨時
125 葛莉塔與巨人
SDG14 水下生命
127 一個像海的地方
128
台灣生態尋寶趣 2:野地漫遊
129
地球為什麼哭了呢?
130
拯救海龜
131
黑鮪魚的旅行
132
133
跟著老虎深海潛水員去探險
鯨魚的眼神
SDG15 陸域生命
135
140
山是我的家:牧羊人與狼的雙向思考故事
和平樹:一則來自非洲的真實故事
136
141
失去動物的森林
寂靜山徑的呼喚
137
142
生態池的故事
最後一匹狼:對森林友善的探險
138
143
145
自然之聲
黑猩猩的好朋友:珍 古德
學校裡的愛心樹
139
144
146
我們的世界:地球上的 24 小時
數不清!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
蘇丹的犀角
SDG16 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
148
154
大木棉樹:亞馬遜雨林的故事
我是小孩,我有話要說
149
155
丹頂鶴是壞蛋嗎?
我們不一樣,這樣更棒
150
156
必須說出的祕密!:兒童自我保護繪本
看不見
151
157
再見,我美麗的鳥兒:
一個敘利亞難民小孩的故事
最後一隻老虎
152
158
安妮.法蘭克:密室裡的女孩
戰爭來的那一天
153
159
快樂王子
讓我加入好嗎?
SDG17 夥伴關係
161一道牆
162
阿勒坡的養貓人:
一個關於棄貓、戰爭和愛的故事
163熊與鳥:不受限的故事
164
172
延伸閱讀:特殊圖書資源介紹
附錄:永續發展教育圖書資料評選原則
121
123
呼叫!地球需要你:
環境教育繪本 你的小小行動可以為家園帶來改變
明天會是好天氣
SDG13 氣候行動
117
1 C 究竟有多熱?
關於溫室效應帶來的氣候危機
118 地球生病了,我們可以怎麼幫他?
119 我是小孩,我有權利保護地球
120 我是環保小海盜
深化並扎根教育是永續發展的關鍵,越早啟動越好
為積極推動永續發展教育,國立臺灣圖書館(以下簡稱國
臺圖)與財團法人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以下簡稱天鈺基
金會)攜手合作推動「讓世界更美好—永續發展策略暨閱
讀推廣計畫」,為世代共榮共好,展開嶄新與劃時代的一
頁。
國臺圖 111 6 月成立諮詢小組,由諮詢委員協助審
查「永續發展圖書資料評選及閱讀推廣計畫」,同年 9
邀請具教育、永續發展、健康醫療、兒童認知、閱讀推廣
及創新等專業專家學者組成圖書資料評選小組,訂立選送
說明、評選原則,並評選圖書;11 月公開對出版社徵選適
0 12 歲嬰幼兒、學齡兒童閱讀與體驗之永續發展圖
。評選作業歷時 8 個月,經由初選、複選、決選,以及
共識會議,自 2,250 種圖書中精選 120 種具有融合環境、
社會、經濟三大面向永續發展核心價值之圖書,入選圖書
並由評選委員撰寫書評,彙集成這本我國公共圖書館史上
第一本《讓世界更美好—永續發展圖書資料閱讀手冊》。
入選圖書涵蓋聯合國 2030 年永續發展 17 項目標
適合 0-5 歲嬰幼兒以及 6-12 歲兒童閱讀體驗者分別為 45
/75 種,作為推廣及實踐永續發展基礎素材,為小讀者
具備永續發展綜合能力扎根,同時回應聯合國 2030 年永
續發展教育倡議。詳細剖析本次入選圖書中有關目標 15、
16、104、3、12 分別為陸域生命、和平正義與有利的
制度、減少不平等、優質教育、良好健康與福祉、負責任
消費和生產等占相當大比例;但對應目標 11797
以及 8,包括消除貧窮、夥伴關係、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等相關圖書比例
顯得是少數;參與評選的圖書多為一般性,沒有適合身心
障礙者閱讀之特殊資料,這些資訊反映我國出版現況、社
會對永續發展議題關注情形,以及未來各界可持續努力的
方向。
落實永續發展教育 成就美好未來
11
10
永續發展關注環境、社會與經濟,以及世代互助
與世代正義的實踐,國臺圖作為身心障礙指定專責圖書
,深知特殊資料不僅是身心障礙讀者不可或缺的學習資
,也是具體實踐 SDGs 主張多樣性、平等、共融價值
的良方。因此,這本手冊特別收錄國臺圖為視障兒童所作
的雙視圖書、繪本口述影像有聲書,為學習障礙兒童製
作的易讀有聲書,以及為使用手語溝通者製作的臺灣手
語電子繪本,希望能提供身心障礙讀者和其他特殊需求
讀者更多元、無障礙的閱讀資源,讓每個孩子用適合自
己的閱讀模式,開啟探索世界與享受閱讀帶來的喜悅
呼籲社會各界與國臺圖一起守護孩子平等閱讀的權益
最後特別感謝天鈺基金會林永杰董事長團隊鼎力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葉欣誠
教授與博士候選人李馨雅女士設計評選分類統計模式並提
供專業諮詢,133 家出版社共襄盛舉,以及評選委員李偉
文醫師、林玉珮副董事長、姜義村教授、陳宥達醫師、蔡
敏玲教授從 2 千多本的書海中盡力周妥篩選出 120 種永
續發展教育圖書,因係國內首次,難免容或有精進空間
後續國臺圖與天鈺基金會將展開策略與閱讀推廣計畫
6 個據點當試辦定點,同時也會串聯幼兒園、國民小學
及全國公共圖書館,辦理圖書展覽及分享會、教案製作設
工作坊,期盼各界與國臺圖齊心為永續發展教育扎根,
0 歲起為孩子埋下永續發展種子,建立其正確知識
態度、技能、視野、價值與創新能力,成就美好的未來
    國立臺灣圖書館館長
13
12
解決全球性的環境、經濟、社會問題,需要群策群力提出
具體的解決方案,因此聯合國在 2015 年提出了 17 項永續發
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貫徹其建立和平、安全、繁榮、公正世界的使命。財團法人天
鈺環境永續基金會認為永續發展,需要從小扎根,希望促成企
業、政府、學校共同展開行動,讓 SDGs 正向影響未來,所以
我們偕同國立臺灣圖書館 ( 以下簡稱臺圖 ),選擇利用永續發
展教育作為落實推動的方向。
我們觀察到,目前在全球各地紛紛推出許多針對兒童的
「永續閱讀」主題書單、教學資源和讀書活動,而臺圖過去致
力於推廣親子閱讀活動,擁有豐富且專業辦理選書之經驗,因
此為了促使國人瞭解永續發展、協助臺灣推動 SDGs 17 項目
標的教育,我們借重臺圖的專業,共同擬定了「讓世界更美
好:永續發展策略暨閱讀推廣計畫」。在書籍評選的階段,邀
請具生態永續發展、閱讀推廣、醫療、藝術領域等相關專業知
識經驗的學者專家組成諮詢和評選小組,公開徵選符合條件的
優良讀物,透過確實的討論與嚴謹的評選過程,最後選定實踐
SDGs 17 項目標的永續發展圖書清單,並且希望透過閱讀
知識的傳遞,來啟動永續發展教育之輪。後續我們會一起走過
圖書館、校園、都會、偏鄉……臺灣的每一片土地,舉辦
共存、共融為理念的閱讀推廣活動,共同為帶動社會齊心
實踐永續發展而努力,為臺灣永續開啟新頁。
我們很開心跟大家分享階段性成果,依據 17 項永續
發展目標,這次選書區分為 0 5 歲、6 12 歲兩大類,
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童挑選對應目標且符合核心精神,兼
顧經濟、社會與環境三大面向的 120 本優良圖書,後續基
金會也會持續透過不同的媒介,把這些書籍與知識,融合
廣播劇、工作坊、書展、演講等形式,透過豐富有趣的樣
,開啟孩子的想像力與興趣,促使臺灣的孩子一步步與
世界接軌,成為世界公民的一分子,打造屬於他們永續的
未來。我們相信教育的力量無限,閱讀是每位家長與老師
都可以共同推動的事,鼓勵家長利用書和孩子持續對話,
一起灌溉永續的種子。希望我們的孩子長大之後,成為轉
變世界的力量,讓我們的地球、我們所生存的這塊土地可
以更美好!
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董事長
永續發展策略暨閱讀推廣
企業公民行動計畫
15
14
一年多之前,國立臺灣圖書館聯絡我,表示瞭解我與
研究生正在進行一個關於「永續繪本」的研究,希望和我
討論是否有可能使用類似的架構在更廣泛的圖書評選上
就學者的角度,有機會能夠讓學術研究成為教育領域的政
策實務,並且在出版界產生一些效應,當然再高興不過了。
這促成了我第一次有機會與閱覽典藏組張燕琴主任、天鈺
環境永續基金會顧問總監葉嘉青老師就這初步構想深入地
討論。後續臺灣圖書館相當慎重地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
者召開了會議,逐步收斂後,才將這次的永續發展教育圖
書的評選定案。
整件事情的基本想法乃基於在相關研究領域中,傳統
上有許多關於環境繪本、生態繪本、綠繪本等的討論。然
,永續發展的涵蓋面更廣,且聯合國長期以來推動「永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強調各年齡層的讀者能夠從經濟、社會、環境的全
方位架構理解這世界。對於幼童或學齡兒童而言,若能透
過閱讀瞭解真實的世界,更能夠具有正向、共融、平等的
態度,與周全的系統思考,對於強調世代公平與傳承的永
續發展而言,更具有關鍵的意義。
於是,我們將「永續繪本」的選書原則予以修訂與簡
,擴大適用對象為適用於 0 5 歲幼童與 6 12 歲的
兒童的各類圖書媒體。過去幾年,許多人都知道聯合國推
動包括 17 個目標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雖然讓大
家知道永續發展並非僅與環保有關,然而與圖書的關聯比
較容易停留在「連連看」的對應關係上。在這次的徵選原
則中,我們特別強調 ESD SDGs 的「核心價值」,除了
兼顧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面向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傳
達共融與反歧視的價值。此外,表達的型式希望能夠與現
實連結,能夠引發反思,但也維持正面導向。圖書作為一
種媒體,其設計的專業性、包容性、啟發性也相當重要
最後,由於圖書內容包羅萬象,但有時難免出現科學訊息
方面的錯誤,造成誤導。因此,也強調知識需正確傳達。
徵選活動開始後,各出版商反應相當正面且踴躍。一
共有 133 家出版社參與,提送了 2250 種書,經過幾位專
業委員認真且嚴謹的評選程序後36 家出版社的 120
書入選。這些入選的書,可以說是精選中的精選,很值得
各界關注與閱讀。
讓閱讀改變世界的未來:
永續發展教育圖書評選的意義
17
16
這次入選的圖書大部分是外國作者的翻譯版本,一方
面說明了永續發展是全球議題,也顯示我國本土作者對於
永續發展相關題材的關注度仍有待提升。出版商在填寫該
圖書與哪些 SDG 相關時,反映出對於若干 SDG 不甚瞭解
的情形。經過調整之後的統計結果,也反映出我國的出版
書的屬性。相關度最高的前五名 SDG 分別為:SDG4(優
質教育)SDG16(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SDG3(良
)、SDG10()、SDG15(
域生命);相關度最低的前五名則分別為SDG7(可負
擔的潔淨能源)、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SDG8
(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SDG1(消除貧窮)SDG2(消
除飢餓)可以大致看出國人對於教育、制度、健康、平等、
環境生態的重視,但也彰顯出能源、產業、經濟發展這些
企業界最關心的經濟類議題在較低年齡層的圖書中較少提
,貧窮與飢餓在臺灣並非關鍵議題,受到關切的程度也
有限。
第一屆的永續發展教育圖書評選順利成功完成,非常
恭喜臺灣圖書館與參賽的出版社和作者們,期待後續這些
圖書的推廣能夠發揮「閱讀改變世界」的動能,從小奠定
幼童與學童的永續發展素養,成為一位協助人類邁向永續
發展的世界公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
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19
18
以前在推動環境保護運動時,常常是訴諸於「為後代
子孫著想」的道德訴求,想不到近二、三十年世界人口大
量成長及經濟全球化與科技的結合,造成對自然資源過度
耗損及全球暖化的極端氣候,如今的危機已不再是「後代
子孫」般遙遠的未來,而是我們及孩子們現存的世代就會
遭遇到後果。也因此全世界都非常關心氣候變遷及淨零碳
,並且從各個面向努力來避免災難發生,同時也透過永
續發展教育讓全世界每個人都能瞭解該如何採取行動。
聯合國在 2005 年推動「永續發展教育十年」,並且
2015 年公布「永續發展 17 項目標,要求各國政府定
期檢視努力的成果。臺灣當然無法自外於世界的趨勢,國
立臺灣圖書館為了因應教育現場對永續發展相關議題的關
注與需求,與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合作,從閱讀開始,邀
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評選有助於達成永續發展的圖書
資料,作為各界推廣 12 歲以下兒童學習的重要素材,舉
辦了這次評選。
2022 9 月第一次開會到 2023 5 月完成評選
工作,長達八個月的時間,參與的評選委員及工作人員,
皆懷抱著使命感以最大的熱情完成了這個艱困的任務。所
謂艱困的原因是這是第一次舉辦,所以徵選的圖書沒有出
版期間的限制,加上各出版社參與非常踴躍,總計有 133
家出版社的 2250 種圖書列入徵選。從 2023 1 月分組
完成初選,418 本圖書進入複選,最後決選出 120 本推薦
書籍,期間共開了 4 次評選會議及 2 次共識會議。共識會
議特別邀請了臺師大葉欣誠教授主講及參與,針對永續發
展教育的國際現況及目標的內涵與意義,為評選委員評論
說明,讓委員們面對數千種內容包羅萬象的書籍時,能夠
挑出符合世界趨勢與永續發展精神的書。
有學者說,往後數十年乃至於百年,「永續學」將會
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事,必須在來得及的時候,建構一個
足以循環再生的永續社會,若做不到這點,其他事物、其
餘追求,所有我們珍視的價值也都無關緊要了。畢竟人類
的存在並非是必然。簡單講,為何這二、三十年有識之士
那麼關注永續發展?答案正是我們憬然發現,我們現在這
個文明可能無法持續下去。永續發展教育關心的範圍很廣,
因此參與徵選的圖書內容方向也非常多,但經委員討論,
大家同意以能激發出行動力的書當作優先選擇。畢竟,我
透過永續發展教育讓世界更美好:
圖書評選有感
21
20
們要更宏觀的瞭解環境問題,也應儘量學習具體可行的方
。對於迫在眉睫的危機,其實懂多少並不重要,做多少
才重要。
聯合國指出,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排放跟個
人及家庭的活動有關,因此,必須使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
朝低碳前進,才能減緩暖化的速度。聯合國也在 2015
宣布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之後,在 2018 ,也就是第 24
次的氣候變化大會時,發起了「個人氣候變遷」的倡議活
ACT NOW 即刻行動,標舉十大個人低碳生活,涵蓋能
源使用、交通選擇、水資源、飲食、時尚、廢棄物,這六
大生活面向。每個人若重新審視日常生活裡的習慣,應該
都可以找出不少略為注意,不會犧牲生活的便利與舒適,
卻能省下很多資源的方法,比如淋浴時間若不超過 10
,一個月就相當於省下十多萬杯的飲用水;將傳統汽油
車換成電動車,就能減少八成的碳排放;步行、騎自行車
代替開車,除了減碳對健康也有幫助;使用節能的家電
衣服儘量使用晾的不要用烘乾機耗電;減少浪費食物,選
擇在地當季的糧食,也吃更多蔬菜等等。
不過,全球暖化或氣候變遷所牽涉的問題太過龐雜,
而且我們面前的挑戰似乎都太過於巨大,再加上我們發現
竟然找不到罪魁禍首時(原來我們習慣過的方便生活與舒
適享受,以及因全球競爭所帶來的低廉物價……居然是問
題的癥結 ),許多人不免會沮喪地想「我們個人微不足
道的力量能產生什麼改變?」的確,面對八十億人口,複
雜且龐大的全球經濟體系,我們每個人似乎是汪洋裡的一
滴水,顯得如此渺小。面對大海,每一滴水似乎是那麼微
不足道,可是整個海洋不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水滴所集合
起來的嗎?因此,每滴水也都有它的責任,每滴水的貢獻
都有它的意義存在。
環境是共業,沒有一個人可以脫離我們共同生活的環
境而獨善其身,就算是你再有錢,再富可敵國,都無法自
外於這個文明、這個地球。共業唯有以共願來化解,當我
們每一個人都願意為了共同的未來付出行動,改變生活的
方式時,現在的危機或許就是我們的轉機。
人類可以是貪心又具破壞力的,但是同樣的,人類也
可以展現無私的遠見與為公益獻身的行動力。我們正站在
十字路口,相信這些圖書可以讓大人帶著孩子在這個關鍵
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
牙科醫師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23
22
中文翻譯:葉欣誠教授團隊
圖像設計:吳欣芷
25
24
認識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27
26
永續發展教育
推薦圖書
SDG1 消除貧窮
水公主
・文 / 蘇珊.維爾德
・圖 / 彼得.雷諾茲
・譯 / 劉清彥
・出版者 / 道聲
・出版年 /2017.08
・ISBN/9789864001750
・適讀年齡 /6-12
這本書描繪非洲小女孩琪琪每天艱辛取水的生活,也呈現非洲水資源
缺乏的現狀。在這片沒有光害的夜空,星星是如此的近,然而,乾淨的水
卻是那麼的遙遠。很多非洲孩子必須為了取水而放棄學習的機會,頭戴著
桶子,花上一整天步行到遠處取水。這樣艱辛的事情,卻是非洲許多人的
日常。本書是由出身布吉納法索的模特兒喬琪親身經歷的故事所改編而
成,她後來也創辦了非營利組織,致力於改善非洲乾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這個真實的故事提醒著我們要珍惜現有的水資源,並為確保未來的水資源
做出更多努力。(陳宥達)
石頭湯
・文 / 強.穆特
・圖 / 強.穆特
・譯 / 馬景賢
・出版者 / 小魯文化
・出版年 /2020.11
・ISBN/9789865513757
・適讀年齡 /6-12
這是一個民間故事,敘述三位和尚來到一個缺乏信任感的社區,人與
人之間互相疏離,並且不願意彼此幫忙。一位小女孩好奇地觀察到三位和
尚正在煮一鍋特別的石頭湯,主動前來協助,吸引了更多村民的注意。最
終,一群人共同完成這道美味的湯,並且因此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成為懂
得分享的人。這本繪本強調了「分享」這個重要主題,三位和尚用他們的
智慧和創意解決社區中的問題,並帶領人們一起享受這道美味的湯。這個
故事向孩子們傳遞了愛心、友誼和合作的價值觀念,啟發孩子們對於分享、
合作和彼此幫助的重要性的思考。(陳宥達)
書籍資料
29
28
書籍資料
剛達爾溫柔的光
・文 /Nanami Minami
・圖 / 葉祥明
/ 盧千惠、日本國際飢餓
對策機構
・出版者 / 玉山社、星月書房
・出版年 /2004.07
・ISBN/9789867819840
・適讀年齡 /6-12
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這個故事敘說一位年輕人第一次到受缺糧所苦的
非洲剛達爾發放食物的經歷。走了三天,越過三座山才來到剛達爾的兩個
女孩,想將分到食物帶回家給已經瞎了的媽媽,卻被衛兵驅趕。急尋女孩
的年輕人,在第二天清晨,才知道一位老人把自己僅有的一包玉米和奶粉
分了一些給女孩。這就是深深撼動年輕人的,剛達爾溫柔的光。事實上,
這本書的創作歷程與成果,也散發著動人而溫柔的光。藍天、黃土和人,
畫者以簡約的顏色勾勒人在世界的共同狀態。這個故事、神田英甫在書末
的分享和高橋梯二對於世界糧食不足的簡要剖析,都是促發人以行動回應
由故事進入內心那道光的重要力量。(蔡敏玲)
透明的小孩:
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
・文 / 幸佳慧
・圖 / 陳昱伶
・出版者 / 字畝文化
・出版年 /2017.02
・ISBN/9789869420211
・適讀年齡 /6-12
這本書描述一群在育幼院,有著不同膚色,卻同樣沒有身分的孩子,
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家人與家鄉在哪裡,就像是飄在空中透明的泡泡,如此
脆弱而孤立,他們是無國籍兒童。書中透過案例分享的方式,帶領讀者
解這群流浪人口的世界,同時也反映現代社會的多元和包容性問題。這些
孩子往往被忽視,沒有一般孩子所有的基本權利,從小受到庇護,長大後
也無法正常的上學、就醫與結婚。書中以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描述呈現他
們的生活經驗和心理感受,從這些孩子所處的環境和社會背景,讓人不禁
深深感受到他們的脆弱和需要。這本書適合親子共讀,不僅有助於培養孩
子的同理心和包容心,同時也能讓成人更好地瞭解這個社會中那些被忽略
的角落,從而提高對多元和包容性的關注與意識。(陳宥達)
書籍資料
31
30
書籍資料
臺灣乞丐之父施乾
・文 / 陳泳惠
・圖 / 邱琇惠
・出版者 / 玉山社、星月書房
・出版年 /2018.08
・ISBN/9789862942079
・適讀年齡 /6-12
這本書引領讀者認識一位臺灣本土的慈善家─施乾,他在日治時期毅
然放棄令人稱羨的臺灣總督府職務,投入他的志業─救助乞丐。他創辦了
乞丐收容所「愛愛寮」,摒棄當時一般人施捨的觀念,堅持以「賦權」理
念,協助與輔導乞丐們「重回社會」。起初,他僅進行貧民的調查,但同
時也發現單憑給予食物與金錢是無法讓乞丐脫離乞食的命運,於是他們開
始幫乞丐們洗去全身汙垢,為他們縫製新衣、治療傷病、教導養豬種菜、
編織生活用具、甚至入學讀書接受教育,讓他們重獲尊嚴與新生。施乾在
日治時期就有如此前瞻性的作法,而現今社會對於餐風露宿的遊民、無家
者和街友,人們能做些什麼呢?本書真人真事的紀錄定能感動讀者進而關
懷社會弱勢族群,思考如何用行動去讓更多需要的人重拾希望和尊嚴。(姜
義村)
33
32
書籍資料
SDG2 消除飢餓
奶奶真誠的碎念
・文 / 孔光奎(공광규
・圖 / 娟秀(연수
・譯 / 陳怡妡
・出版者 / 大穎文化
・出版年 /2020.08
・ISBN/9789579125857
・適讀年齡 /0-5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這本繪本以圖像與文字結合的方式,
生動地描繪農夫耕種的辛苦過程。奶奶告誡孫子碗中勿留飯粒,並用七斤
半的罪過來形容農夫在田野播種、耕作、收成,到米飯最終煮熟上桌,都
是一步步努力和付出的結晶。畫面以微觀的角度來呈現稻田的景象,富有
田園風格。這個故事的內容非常貼近生活,也讓讀者深刻瞭解生活中很多
看似平凡的事物背後所包含的辛苦和珍貴,適合親子共讀時讓孩子們知
道,一碗平凡的白飯背後,需要好多人的努力才能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教導孩子珍惜食物,不浪費。(陳宥達)
成為一棵樹
・文 / 瑪莉亞.姜弗勒里
・圖 / 費里希妲.薩拉
・譯 / 海狗房東
・出版者 / 聯經
・出版年 /2021.08
・ISBN/9789570859515
・適讀年齡 /6-12
森林是一棵棵樹木的大集合,更是一個相互依存、活生生的複雜網絡
社會。地面上看似各自成長、孤立的樹木,經由地面下的菌根系統連結
一起,形成休戚與共的「樹際網絡」。樹木會照顧彼此、交換養分、分配
資源及傳遞警訊,團結互助確保樹群的健康發展,並為其他物種提供食物、
棲息及庇護。《成為一棵樹》這本兼具科普、文學、美學的作品,讓讀者
驚艷於大樹的千姿百態,也得以重新認識樹木的世界,並從樹的視野來反
思「群體中的我」。如果希望社區能像一座團結互助的森林,就讓自己從
成為社區森林裡的一棵樹開始!(林玉珮)
書籍資料
35
34
書籍資料
怕浪費奶奶的生活寶典
・文 / 真珠真理子
・圖 / 真珠真理子
・譯 / 詹慕如
・出版者 / 親子天下
・出版年 /2021.05
・ISBN/9789575039783
・適讀年齡 /0-5
這是一本充滿智慧和教育性的童書,描述小男孩和奶奶之間的對話
中,奶奶透過分享許多生活智慧,教導孫子珍惜當下,節約不浪費,以及
懂得欣賞生活中的美好。本書主題深入淺出,寓教於樂,對於親子共讀和
孩子們的成長具有積極的影響,不僅提供許多實用的生活小妙方,還能夠
幫助孩子們理解珍惜資源和減少浪費的重要性。透過這本書,孩子們可以
學習到如何對待食物,珍惜資源,以及欣賞生活中的小事。同時,奶奶也
透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教導孫子們關於人生的價值和人生哲學。這些價值
觀和智慧,可以幫助孩子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成為
更有用的人。(陳宥達)
阿姆,謝謝妳!
・文 / 歐葛.摩拉
・圖 / 歐葛.摩拉
譯/宋
・出版者 / 小天下
・出版年 /2020.07
・ISBN/9789865535056
・適讀年齡 /0-5
熬煮好一大圓鍋濃郁茄汁燉肉的阿姆,心滿意足地讀著一本書,慢慢
等待晚餐時間來臨。燉肉的香氣溢出窗口、鑽過門縫,在街道間飄散,引
來一次又一次的敲門聲,阿姆把燉肉和好多人分享晚餐時間到了的時候,
大圓鍋已經空了。阿姆難過之際,敲門聲又響了,會是誰呢?大片圓弧溫
婉的形狀和線條,說出阿姆專注於無分軒輊的分享而忘卻自己的大器與柔
美之心。這個故事和作者的話,使我們深深體會,彼此關照和樂於分享是
多麼美的生活方式!(蔡敏玲)
書籍資料
37
36
書籍資料
114 歲的新生:
瑪麗.沃克奶奶的閱讀之旅
・文 / 麗塔.蘿雷妮.赫伯德
・圖 / 歐葛.摩拉
・譯 / 劉清彥
・出版者 / 三民書局
・出版年 /2021.04
・ISBN/9789571471686
・適讀年齡 /6-12
一出生就被當成奴隸的瑪麗.沃克,依規定不能學習讀、寫,也不能
停下工作,她渴望自由,想學會閱讀。15 歲獲得「解放」之後,薪資極
微薄的大量工作和婚後的佃農生活,緊緊鎖住她想學閱讀的慾望。直到她
114 ,孤單一人住在養老院時,把聖經裡和環境中那些「彎彎曲曲的線
條」讀懂的決心再度萌生。116 歲的時候,瑪麗學會閱讀。她第一次搭飛
機的時候,深深體悟:人能夠閱讀就像鳥會飛翔,閱讀可以讓心翱翔到任
何地方。閱讀帶來的自由,對於曾是奴隸和佃農的瑪麗,更是深刻真切。
巧妙拼貼的圖像,展現人物的樸實真誠。高齡的瑪麗,專注倚靠上帝,一
遍又一遍練習寫自己的姓名,累得趴睡桌上的跨頁圖像,透露出獨特的安
詳,和瑪麗的故事一樣令人難忘。即便十分疲累,人只有在可以自由追求
夢想的路上,才能享受如此的快樂與平安。(蔡敏玲)
書籍資料
39
38
SDG3 良好健康與福祉
一直一直在長大!變老的魔法祕密
・文 / 伊莉莎白.布哈蜜
・圖 / 奧荷莉.吉耶黑
・譯 / 吳愉萱
・出版者 / 維京國際
・出版年 /2022.08
・ISBN/9789864404407
・適讀年齡 /0-5
這本書以溫馨可愛的畫風呈現高齡長者身體健康的變化,包括感官退
化、步速減慢、口牙衰弱等,營造出長者與兒童一樣需要被溫柔對待的氛
圍。書中描繪健身房充滿長者做運動的場景,象徵對抗年老、對疾病疼痛
不屈不撓的生命力。除了身體變化外,作者還透過生命週期歷程,提到親
友隨著時間逐漸離世的事實與孤寂感,以及領養動物,強調家庭功能與家
人陪伴的重要性等方法來關注長者心理健康。這本書可以作為提倡友善高
齡的教材,呼籲讀者重視長者的尊嚴,不要總是把他們當病人看待,而是
應當成為傾聽者,學習他們身上累積的智慧。從生理角度來認識並包容長
者的人格改變與脾氣,並透過這本繪本培養觀察力,營造更友善高齡的環
境。(陳宥達)
小難民塔莉亞
・文 / 科蕾特.聿斯 - 大衛
・圖 / 娜塔莉.迪耶戴雷
・譯 / 王卉文
・出版者 / 小樹
・出版年 /2020.02
・ISBN/9789570487237
・適讀年齡 /6-12
很難想像無法在自己的國家居住而必須立刻逃離的光景,但這就是 7
歲女孩塔莉亞一家瞬間必須面對的挑戰。突然必須加速離開,不容許任何
停歇的移動,對女孩的生活而言,意味著許多沒有人解釋理由的斷裂。上
船之後,發現哥哥沒有跟上之際與之後,成為一家人逃難過程中時時襲來
的痛楚。線條柔美、造型活潑的圖像,好像是從塔莉亞的角度看世界的方
式:在巨大的憂傷中,因為家人在身旁而能不絕望,還是能因為學習而快
樂,享受友情帶來的溫暖。當生活的世界動盪不止,只能不斷漂流的時候,
只有家人間的愛能使人找到生存的位置與安定的力量。(蔡敏玲)
書籍資料
41
40
書籍資料
布魯卡的日記:波蘭兒童
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
・文 / 齊米雷絲卡
・圖 / 齊米雷絲卡
・譯 / 林蔚昀
・出版者 / 字畝文化
・出版年 /2018.11
・ISBN/9789578423633
・適讀年齡 /6-12
作者在訪談中說,《布魯卡的日記》是「一本孩子讀得懂的兒童權利
公約」。布盧卡的日記中所描繪的「醫師先生」,他在孤兒之家定下的規
矩,他對待、陪伴和理解孩子的方式,確實細膩且創意十足地展現對兒童
權利的保護與尊重。但這個圖文都飽含多層意義的故事,還有好多吸引我
們探索與深思的地方。在孤兒之家一起生活的十二個孩子,當下的個殊樣
貌與處境道出令人不捨的過往。這些孩子們即便受過苦,仍然願意努力生
活、助人和愛人的心思與行動,更是讓人激賞。當我們跟著布盧卡的敘說
節奏,細細欣賞每一個孩子的特質時,故事尾端突如其來的殺戮,令人錯
愕無法言語。這個故事以平靜、有節制的文字,風格獨特的圖像,敘說歷
史對待兒童的無情;也讓我們更加不會忘記柯札克醫師和他的孩子,彼此
對待中蘊含的誠摯真情。(蔡敏玲)
我,要勇敢
・文 / 克羅德杜柏
・圖 / 克羅德杜柏
・譯 / 賴羽青
・出版者 / 格林文化
・出版年 /2018.06
・ISBN/9789865576202
・適讀年齡 /0-5
男孩阿金在河邊和朋友玩小船,轉瞬之間,以為很遠的飛機和砲彈,
把整個村都炸毀了。找不到家人的阿金,開始跟著人群逃跑。停下腳步的
時候,阿金還是不停地找,他想找到家人,尤其是媽媽。整本書中素描而
成的人物,只有輪廓,看不清容顏正好像突然必須面對親人離散的阿金,
感覺茫茫渺渺,恍恍惚惚,只有內心的痛楚異常尖銳,非常真切。好幾頁
無字的圖敘說阿金一個人的行動,或倉皇,或顛沛;之後才有一頁文字說
明逃難的過程中較為關鍵性的時刻,例如,抵達國界。這樣的版面配置似
乎道出阿金在「不知道往哪裡去」的逃跑過程中,因為恐懼、絕望或孤單
而產生的大片沉默與虛無感。作者把這本書獻給「所有因為大人的戰爭而
受苦的孩子」身為讀者的我們,可以為這些孩子做些什麼呢?(蔡敏玲)
書籍資料
43
42
書籍資料
我是小孩,我有權利……(增訂版)
・文 / 阿朗.賽赫
・圖 / 奧黑莉婭.馮媞
・譯 / 尉遲秀
・出版者 / 字畝文化
・出版年 /2020.11
・ISBN/9789865505417
・適讀年齡 /0-5
曾是幼兒園老師的作者,果然具有和小孩說話的超凡能力,運用有趣
的比喻,把「國際兒童權利公約」說得清楚又有趣。以幼兒園孩子都聽得
懂的話和活潑、意象不凡的圖像,來說明「兒童權利公約」,就是重視兒
童權利的具體實踐。例如,「第三十一條 你有休息、休閒和遊戲的權利」
這本書的說明是:「我有權利玩遊戲、喊叫、幻想,做鬼臉和芭蕾舞的跳
躍動作……」並補充「還要有玩伴,因為一個人跳舞,一點也不好玩。
能說得這麼有活力,或許關鍵在於作者和繪者都知道從兒童眼中看到的世
界是什麼模樣,熟悉孩子的心思、觀點和情感。真心關注、傾聽而且理解
孩子,是履行公約的開端,也應該是我們和兒童相處的每一天,都要做到
的事。(蔡敏玲)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首歌
・文 / 尼古拉.戴維斯
・圖 / 馬可.馬汀
・譯 / 張家葳
・出版者 / 大穎文化
・出版年 /2020.05
・ISBN/9789579125789
・適讀年齡 /6-12
堅信每位兒童都應該享有權利的作者,把國際兒童權利公約中的其中
10 項轉化成這本書所呈現的,一首悠揚柔和的詩歌,敘說兒童的權利
同步展現兒童的力量。自在揮灑的圖畫和不斷出現的,飛翔之鳥的意象,
成功地和文字共同發出對兒童權利的支持與頌揚。在這首詩裡,每位兒童
都是一首獨一無二、前所未聞的優美的歌。歌聲即便微弱,即便在吵雜和
黑暗中,也應該被認真聽見,認出它獨特的音質和旋律,讓歌聲無所畏懼
地自由徜徉。就像每頁都出現的鳥或群鳥,或振翅高飛、或站在牢房的光
中、或在黑夜中朝著月光飛翔,提醒我們努力為孩子創造可以奔放高唱的
好地方。(蔡敏玲)
書籍資料
45
44
書籍資料
走進生命花園
・文 / 提利.勒南
・圖 / 奧立維.塔列克
譯/柯
・出版者 / 米奇巴克
・出版年 /2013.11
・ISBN/9789866215254
・適讀年齡 /0-5
坐在自己的島上一邊看著地球一邊思考的孩子,看到什麼,在想什麼
呢?這個孩子看到的,都是左右地球生命的大事;小孩的想法具創意地轉
化這些「大事」,凸顯心思的細緻、美麗與活力。戰爭中軍人的戰爭和長
槍,小孩覺得應該畫成鳥兒棲息的樹枝和牧羊人吹奏的笛子。他還想用繩
索捆住雲朵,讓雨降臨在沙漠上,趕走飢荒。小孩看見憂傷、自私與貪婪,
也看見不再澄淨的海洋。看見這麼多「不美好」的孩子,最後仍然決定出
生,讓我們感到驚喜。孩子既是生命花園裡的種,也是園丁吧。他選擇
來,或許是想把巧思化為行動;或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美好,還懷抱
著堅定的盼望。(蔡敏玲)
爺爺的天堂島
・文 / 班傑.戴維斯
・圖 / 班傑.戴維斯
・譯 / 李貞慧
・出版者 / 采實文化
・出版年 /2016.11
・ISBN/9789869354998
・適讀年齡 /0-5
已經離開這個世界的爺爺,決定帶著孫子席德到他前往的地方。爺爺
帶著席德上了一艘大船,輕鬆熟練的開船,不知航行了多久,終於抵達爺
爺現在居住的島嶼。爺爺不再需要柺杖,不費力地修繕屋頂,自在地作畫、
戲水,走到哪裡都會發現新的驚喜。不過,席德終究必須離開這個「全世
界最棒的地方」;而爺爺想留下來。「死亡」的意義與奧秘,無人能解。
這個故事以爺爺在「死亡」之後所居之地的多彩、歡樂與活力,企圖翻轉
「死亡」帶給我們的傷痛與絕望。爺爺請託大嘴鳥寄送照片給席德的行動,
顯示生死兩造之間並非永遠隔絕。或許,持續相信生命與愛,終究會迎向
意想不到的曙光,抵達各自的天堂。(蔡敏玲)
書籍資料
47
46
書籍資料
請把燈關了
・文 / 瑪莎.黛安.阿諾
・圖 / 蘇珊.瑞根
・譯 / 蔡祐庭
・出版者 / 木馬文化
・出版年 /2021.04
・ISBN/9789863598855
・適讀年齡 /0-5
「燈」是人類偉大的發明,帶給人類許多方便。然而,過度和不必要
的光卻產生了「光汙染」,對於生態系統造成極大的傷害和災難。在光汙
染的環境下,螢火蟲無法正常使用光來溝通,青蛙合唱團因為光汙染而不
再歌唱,夜行性動物的捕獵也受到影響,甚至破壞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
此外,光汙染也讓我們失去觀賞璀璨夜空的機會。這本以動物視角擬人化
的繪本,深刻地傳達了光汙染對於夜行性動物的影響,並且呼籲大家重視
光汙染的問題。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調整自家照明到減少夜間光
汙染的行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為保護生態環境和減少光汙染做出自己
的貢獻。(陳宥達)
斷嘴鳥
・文 / 羅伯.英潘
・圖 / 羅伯.英潘
・譯 / 劉清彥
・出版者 / 道聲
・出版年 /2008.02
・ISBN/9789866735103
・適讀年齡 /6-12
本書透過一隻小麻雀的生命旅程傳達生命的「無常」,啟發讀者以同
理心看待身邊的人和事,並接納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故事的主人翁原本
是隻優雅美麗的小麻雀,但卻在一夜之間牠的鳥喙無故斷裂而落入絕望的
深淵。在充滿艱辛的生命旅程中,牠遇見了一位無家可歸的遊民,牠看見
他的「斷嘴在他的心裡」而相知相惜,遊民溫暖的一句話「我們是同一國
的」令人動容。不論是小麻雀還是遊民,都反映出社會邊緣人的生活遭遇、
心情與感受。最後,小麻雀與遊民依偎在公園長椅上互道晚安的場景令人
深刻,啟發讀者面對「異己」時,不應該感到恐懼或排斥,因為正處於苦
難逆境中的邊緣人,需要的是社會大眾的理解、認同、關懷和接納。唯有
如此,我們才能營造出一個沒有「斷嘴」的溫暖世界。(姜義村)
書籍資料
49
48
書籍資料
歡迎你到地球來
・文 / 蘇菲.布雷克爾
・圖 / 蘇菲.布雷克爾
・譯 / 劉清彥
・出版者 / 小天下
・出版年 /2022.05
・ISBN/9789865256029
・適讀年齡 /0-5
以男孩昆恩的口吻,向外星人介紹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用字和語法雖
然簡單,所說的關乎地球和其上生命的現象,卻不可思議地精準到位、對
比巧妙、有趣幽默,細節豐盛引人。從外太空開始,逐漸向地球靠近,繼
而空拍說明人類住處的幾個畫面,一開始就緊緊抓住我們的心。其後對房
子、人的特質、天候、工作、物件、休閒、陸海空的動物等以多幅小圖或
大圖呈現的多樣性,每一張都飽含再看會有新發現的巧思。完美包含所有
生命,坦誠道出人的各種狀態的這本書,平靜點出「互相幫助」才會共好
的真諦。讓人不禁思索,歡迎即將來到地球的新生命前,如何協力讓世界
成為更美好的地方。(蔡敏玲)
51
50
書籍資料
SDG4 優質教育
人,你有權利
・文 / 瑪格澤塔.凡葛潔茨卡、
伊沃娜.札別絲卡 -
達德尼克
・圖 / 安妮塔安潔耶芙絲卡
等15人
・譯 / 林蔚昀
・出版者 / 玉山社、星月書房
・出版年 /2017.12
・ISBN/9789862941775
・適讀年齡 /6-12
家長可以運用這繪本作為工具,藉由插畫和孩子討論認識世界人權宣
言中提到的人權和社會正義之抽象概念。每個人都應該獲得他人的尊重和
安全的生活,具有思考、表達和信仰自由,以及讓自己不受傷害、食衣住
行等權利。除此之外,書中還介紹各種社會問題,例如貧窮、歧視和種族
主義,並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透過書中的角色和情節,讀者可以更好地
解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權利,並促進公正和平等的社會,成為具有良
好社會責任感的公民。(陳宥達)
世界的孩子上學去:
全球學生的真實歷險記
/ 巴帝斯德.保羅、米蘭
達.保羅
・圖 / 伊莎貝.慕紐斯
・譯 / 劉亞菲
・出版者 / 聯經
・出版年 /2021.08
・ISBN/9789570859522
・適讀年齡 /0-5
上學,似乎是全球兒童共同的童年經驗。通常,都市裡長大的兒童主
要的關注大多是,學校裡有什麼好玩的?學者專家則聚焦探究:小孩在學
校如何學習更有效,能讓小孩更快樂。這本書則讓我們明白,對這個世界
的許多兒童來說,上學的「過程」本身,就是每天必經的艱辛旅程。作者
在書的一頁呈現兒童「最不尋常、最危險」的上學方式;在另一頁介紹這
些不同族群的小孩所住之地的「地理景觀」和「文化特色」。讀者和這些
孩子一同想像式地經歷「凌晨兩點出發」、「六小時的水上航行」、「徒
手緊抓著天梯垂直移動到山腳」、「雨中步行三小時」的上學之路,還能
同步認識這些孩子居住之處的樣貌。如此日復一日的艱辛,更加凸顯這群
孩子對上學的強烈渴望,令人動容。(蔡敏玲)
書籍資料
53
52
書籍資料
永不放棄的~聽障音樂家:即便失去
耳朵聽力,依然用心、身體傾聽全世界
・文 / 雪儂.史塔克
・圖 / 黛玟.哈茲華斯
・譯 / 蔡心語
・出版者 / 小宇宙文化
・出版年 /2022.08
・ISBN/9786269624058
・適讀年齡 /6-12
本書記錄了依芙琳 葛蘭妮的真實故事,她 8 歲時不用看譜就能彈鋼
,10 歲就能吹單簧管,卻因耳神經退化而開始失去聽力,但她並沒有
放棄音樂之路,在師長的鼓勵下她學會如何透過自己的身體感受節奏持續
學習打擊樂,並成為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的第一位失聰學生,還因此讓英國
所有的音樂學校修改入學甄選規定,保障身心障礙學生的入學權益。她就
學期間贏得許多著名的獎項,畢業後也成為世界第一位職業打擊樂手並榮
獲兩項葛萊美獎,受英國女王封為女爵。本書主角依芙琳給讀者一段非常
有力量的話,她說:「一切從傾聽開始如果你傾聽你的夢想,然後放飛
你的想像力,相信自己,你可以實現任何目標……無論您身在何處,無論
您做什麼,都不要忘記……傾聽全世界!」(姜義村)
因為她 我愛看書
・文 / 海瑟漢森
・圖 / 大衛司摩
・譯 / 陳郁婷
・出版者 / 格林文化
・出版年 /2021.06
・ISBN/9789865579219
・適讀年齡 /6-12
這是以一位送書人的故事為主軸,馬背上送書的女人是圖書館員,把
空氣般免費的書送到偏遠的地方,即便路途遙遠且艱辛,她也不畏懼暴風
雪,依舊堅持散布閱讀的種子,把知識帶給需要的人。這位送書人的堅持
和付出,讓原本不愛看書的孩子們也開始享受閱讀的樂趣。當看到閱讀種
子萌芽的那一刻,送書人的感動和笑容令人印象深刻。透過這個故事,讀
者可以瞭解推動偏鄉閱讀的辛勞和不易,同時也明白這是實踐聯合國可持
續發展目標中「優質教育」的典範之一。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優質的教育,
啟發他們對閱讀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求,從閱讀中豐富人生,並開拓視野。
(陳宥達)
書籍資料
55
54
書籍資料
守護馬來熊的女孩
・文 / 阮莊
・圖 / 吉特.茲東
・譯 / 王念慈
・出版者 / 菓子文化
・出版年 /2022.04
・ISBN/9786269527151
・適讀年齡 /6-12
這是一本由真實故事所創作的長篇繪本,結合知識、冒險、夢想與行
動,非常能夠激勵人心,因為真實故事總是特別感人。
作者阮莊小時候的一場相遇,成為她一輩子追尋的夢想,因為人的童
年期對土地、對萬物生命總是特別敏感,而且孩子的感動也和大人不太一
樣,他們的感動會留在夢中,會生根發芽,最後會長成大樹。盼望每個孩
子都能像阮莊一樣,有機會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讓自然裡的豐富
能在往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成為滋養的來源。(李偉文)
我的心破了一個洞
・文 / 安娜.耶拿絲
・圖 / 安娜.耶拿絲
・譯 / 湯玉婷
・出版者 / 維京國際
・出版年 /2018.10
・ISBN/9789864402403
・適讀年齡 /0-5
生活得幸福快樂的女孩胡莉亞,有一天發現她的心破了一個大洞。填
滿、擦掉、找東西塞住,全部都無效!經歷一陣空白和天旋地轉,不支倒
地而放聲大哭後的胡莉亞,在寂靜中聽到了地底傳來的聲音:「要從裡面
找喔。」往洞裡仔細探索的胡莉亞,發現色彩和旋律,宛如進入奇妙的魔
法世界;更神奇的是,她發現很多人都有洞,而她和他們互動的方式也改
變了!以瓦楞紙和速寫的方式構成的圖像,具象化人心的洞和變化,讀者
能真切地摸到鏤空的洞,看到穿過洞而聯繫人的那條繩索;所幸仍有多元
的詮釋方向。往心裡的洞探索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如何才能進入洞裡的神
奇世界呢?具象的表達方式很吸引人,鼓舞人不斷思考各種可能的象徵意
義,而圖像裡的細節也值得一再思索,推敲出更多層次的意義。(蔡敏玲)
書籍資料
57
56
書籍資料
我是小孩,我有權利參與文化
・文 / 阿朗.賽赫
・圖 / 奧黑莉婭.馮媞
・譯 / 尉遲秀
・出版者 / 字畝文化
・出版年 /2020.09
・ISBN/9789865505332
・適讀年齡 /6-12
本書探討多元文化價值,文化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
各種不同的習俗、信仰、價值觀和傳統,也反映人類的多樣性和創造力。
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多元文化的權利,因為文化對於身心健康、對世界的理
解、和平的促進以及尊重多元文化等方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書中提到國
際兒童權利公約,強調孩子有權知道過去的歷史和前人的智慧,享受乾淨
的水、美麗的聲音、均衡的營養,以及不受傷害等基本權利。這些是孩子
們成長過程中必須瞭解和應該知道的事情。這本書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開
啟對不同文化類型的理解和欣賞之門,更能以寬闊的心態容納各種文化,
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和多元文化意識的發展。(陳宥達)
我說話像河流
・文 / 喬丹.史考特
・圖 / 席尼.史密斯
・譯 / 劉清彥
・出版者 / 拾光工作室
・出版年 /2020.10
・ISBN/9789869873611
・適讀年齡 /6-12
本書令人動容且啟發心靈,它以獨特而美麗的隱喻將口吃比喻成一條
流動的河流,生動地描述主角在父親的溫暖陪伴下,接納自己並克服口吃
的故事。透過河流的水花四濺、翻滾奔騰、拍打沖擊和急流迴旋等形象描
繪,詮釋口吃中的「美麗」面向。書中巧妙地以創意的方式教導孩子如何
以積極的思維面對自身的缺陷或不足,並賦予他們勇氣和力量去迎接未來
人生中的挑戰和困境。本書的價值在於幫助孩子們理解和接納自己的特
點,激發他們發揮潛能,同時提供一個正面和富有同理心的模範,教導孩
子們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差異。透過本書的示範,孩子們可以學習如何勇敢
面對自己的困難,並以積極的態度尋找解決方案,建立正向的價值觀和人
生智慧,在成長的過程中獲得力量和信心。(姜義村)
書籍資料
59
58
書籍資料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