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勞領域(美感、品格與安全教育) | ||||
設計依據 | ||||
學習重點 | 兒童發展狀態 | ※小組 小班孩子畫畫正值1.塗鴉期(錯畫期),(2.5-3.5歲)稱為命名塗鴉期,有目的亂畫、解說其畫、編說故事、能畫圓形。2.圖式期前期;線的時期(3-4歲)喜歡描繪人的形態,常以圓做頭、點做眼睛、兩條線作為腳的表現。 ※中組 中班孩子畫畫正值圖式化前期(3.5-5歲)-以○、□、△基本圖形組合畫出略像實物的象徵時期,中班的幼兒大都以圓形的組合為主,如大圓是頭,小圓是眼和嘴,大大圓是身體,長長扁扁圓是手和腳,任隨感情來決定色彩,並採用無上、下、左、右方位感的「散列式」空間思考。 ※大組 大班孩子畫畫正值圖式化前期(5-6歲)-大班的幼兒,部分能以○、□、△圖形來綜合應用,如圓是頭,□是身體,△是裙子,任隨感情來決定色彩,並採用具有上、下、左、右方位感的「基底線式」空間,大班幼兒常有透明式、展開式、並列式、續時間式、擬人式的畫法為主。 學齡前的幼兒,由大自然中獲取美感經驗:帶領孩子拜訪大自然,鼓勵孩子用感官接觸,從中獲得具體、真實的美感經驗,帶領孩子拜訪大自然,從中獲得具體、真實的美感經驗,藉由動手做的過程,能培育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孩子的創作自由:以引導代替示範,提供適切的媒材,並適時引導如何使用工具的技巧,如:練習使用各式畫筆、膠水、剪刀、錐子、針線…。在心智發展上:孩子的具象思考能力持續發展,在動作發展上:精細動作技巧的提升,增進了孩子自我照顧的能力,在社會發展方面:能夠和同學共同合作,繪畫遊戲是讓孩子將自己的想法、概念、感覺、行為和能力組合在一起,創作出作品,這將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藝術、創造能力。 | ||
課程與活動內容 | 以上所述本期活動設計如下: 大肌肉活動、手腕、手臂、手肘….、 小肌肉持續精煉、手眼協調 安全教育:工具使用與技能靈巧的運用 語言練習-可以使用文章形式的語言和大人說話、可以從認字、唸字的指導,轉入畫字和寫字的指導 品格與人際互動工作設計 培養敏銳觀察力、想像力、審美及創造力 加強立體的、機能性的造型創作 透過作品的欣賞,帶動創作的新思考 能將作品與環境的美化結合 | |||
核心素養架構 |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六大素養如下:
| |||
跨領域連結 | 數學、語文、感官、藝術人文、天文、歷史…等 | |||
教材來源 | 百科、網路、雜誌或相關書籍 教師研討活動相戶激盪 | |||
設備/資源 | 百科、網路、雜誌或相關書籍 教師研討活動相戶激盪 | |||
109年11-12月小組 | ||||
課程目標: 美-1-1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美-2-2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 作 身-2-2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建立 生活自理技能 | 學習指標: 美-小-1-1-1探索生活環境中事物的美,體驗各種美感經驗 美-小-2-2-2運用線條、形狀或色彩表現想法,並命名或賦予 意義 身-小-2-2-1平穩使用各種素材或器材 | |||
蒙特梭利工作發展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葉子拓印 ◎一刀剪工 ◎摺紙 (三角形聖誕樹) ◎對稱刺工 (萬聖節、聖誕節) ◎塗鴉 ◎動手做餅乾屋 ◎鬆散素材 | 觀察葉片的形狀,並使用手指膏進行拓印。 學習三指抓握剪刀及運用剪刀隨意剪。 運用摺好的色紙和使用膠水沾黏,練習組合聖誕樹。 練習使用工具錐子將圖形刺下,與節慶活動做結合。 藉由使用蠟筆或色磚,精鍊控制手腕的力量。增加使用工具的機會。 自己動手做可愛的餅乾屋,以增進美感和欣賞作品的能力。 提供多種不同的材料,讓幼兒自由創作。 | 透過工作發展獨立性、秩序性、 協調性、專注力。 | ||
110年1-2月小組 | ||||
課程目標: 美-1-1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美-2-2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 作 身-2-2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建立 生活自理技能 | 學習指標: 美-小-1-1-1探索生活環境中事物的美,體驗各種美感經驗 美-小-2-2-2運用線條、形狀或色彩表現想法,並命名或賦予 意義 身-小-2-2-1平穩使用各種素材或器材 | |||
蒙特梭利工作發展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刺工 (對稱吉祥字) ◎製作春聯 (蓋印、貼工) ◎元宵節飾品 ◎縫工 (單色或雙色平 針縫) ◎年節吊飾 | 學習用錐子將對半圖案刺下來,以便有對摺的概念。 自己動手製作應景年節春聯,增添年節氛圍。 自己動手製作應景年節燈籠,增添年節氛圍。 搭配年節活動,結合相關圖案做不同技巧性縫工。 配合春節,製作相關年節的吊飾。 | 透過工作發展獨立性、秩序性、 協調性、專注力。 | ||
109年11-12月中組 | ||||
課程目標: 美-1-1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美-2-2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 作 身-2-2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建立 生活自理技能 | 學習指標: 美-中-1-1-1探索生活環境中事物的美,體驗各種美感經驗 美-中-2-2-2運用線條、形狀或色彩表現想法,並命名或賦予 意義 身-中-2-2-1平穩使用各種素材或器材 | |||
蒙特梭利工作發展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拓印葉子 ◎剪葉子 ◎寬版編織工 ◎連續刺工 (葉形) ◎黏土工 ◎迴針縫工 (萬聖節、聖誕節) ◎鬆散素材 | 觀察葉片的形狀,並使用手指膏進行拓印。 學習三指抓握剪刀,進行連續剪的動作。 練習基礎的編織技巧,觀察邏輯順序性。 (從不織布編織出發,接受幼兒錯中學習) 精鍊刺的動作,培養幼兒的耐心和意志力。 練習搓揉黏土的技巧。 練習廻針縫的技巧,加入捲線或亮片做變化。 提供多種不同的材料,讓幼兒自由創作。 | 透過工作發展獨立性、秩序性、 協調性、專注力。 提供剪落葉,增加工作的趣味性。 黏土工具書,提供幼兒模仿也鼓勵創作。 | ||
110年1-2月中組 | ||||
課程目標: 美-1-1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美-2-2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 作 身-2-2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建立 生活自理技能 | 學習指標: 美-中-1-1-1探索生活環境中事物的美,體驗各種美感經驗 美-中-2-2-2運用線條、形狀或色彩表現想法,並命名或賦予 意義 身-中-2-2-1平穩使用各種素材或器材 | |||
蒙特梭利工作發展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寬版紙編織工 (春節吊飾) ◎剪工 (窗花、對稱吉 祥字) ◎製作燈籠 ◎輕塑土 (吉祥物) ◎縫工 (迴針+亮片、 珠子) ◎年節吊飾 | 練習基礎的編織技巧,觀察邏輯順序性。 透過剪工的練習,精鍊手眼協調的能力。 運用色紙重覆對摺,剪出各種不同 的線條。 自己動手製作應景年節燈籠,增添年節氛圍。 配合節日,運用輕塑土製作相關物品,體驗傳統年節之美。 搭配年節活動,結合相關圖案做不同技巧性縫工。 配合春節,製作相關年節的吊飾。 | 透過工作發展獨立性、秩序性、 協調性、專注力。 | ||
109年11-12月大組 | ||||
課程目標: 美-1-1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美-2-2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 作 身-2-2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建立 生活自理技能 | 學習指標: 美-大-1-1-1探索生活環境中事物的美,體驗各種美感經驗 美-大-2-2-2運用線條、形狀或色彩表現想法,並命名或賦予 意義 身-大-2-2-1敏捷使用各種素材或器材 身-大-2-2-4熟練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 | |||
蒙特梭利工作發展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葉子拓印 ◎曲線剪工、刺工 (世界拼圖) ◎編織工 (製作書籤) ◎摺紙 (萬聖節、聖誕節) ◎輕塑土工 (八大行星) ◎粉蠟筆繪畫 (動物園之旅) ◎鬆散素材 | 觀察葉片的外型與和部位名稱,並使用手指膏進行拓印。 透過曲線連續剪工或刺工,精鍊手眼協調能力。 練習基礎的編織技巧,觀察編織其邏輯順序性,進階製作成品書籤。 精鍊基本的摺紙動作。 透過舊經驗累積,運用輕塑土製作八大行星。 (透過小肌肉揉捏塑土和混色,得到觸覺和視覺的刺激連結感官教育) 透過使用粉蠟筆畫出校外教學的所見之物。 提供多種不同的材料,讓幼兒自由創作。 | 透過工作發展獨立性、秩序性、 協調性、專注力。 | ||
110年1-2月大組 | ||||
課程目標: 美-1-1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美-2-2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 作 身-2-2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建立 | 學習指標: 美-大-1-1-1探索生活環境中事物的美,體驗各種美感經驗 美-大-2-2-2運用線條、形狀或色彩表現想法,並命名或賦予 意義 身-大-2-2-1敏捷使用各種素材或器材 身-大-2-2-4熟練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 | |||
蒙特梭利工作發展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不織布編織工 (魚) ◎剪工 (窗花、對稱剪 十二生肖) ◎製作燈籠 ◎寫春聯 (自來水筆) ◎年節吊飾 | 透過編織的練習,學習編的技巧和能力。 透過剪工的練習,精鍊手眼協調的能力。 運用色紙重覆對摺,剪出各種不同 的線條。 自己動手製作應景年節燈籠,增添年節氛圍。 運用自來水筆書寫春聯,體驗傳統文字書寫的趣味性。 配合春節,製作相關年節的吊飾。 | 透過工作發展獨立性、秩序性、 協調性、專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