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26 甲老師發現,目前臺灣課程發展過程中缺乏相當重要的試行、實驗與修訂的階段,且發現從 1932 年到 1940
年間,美國「八年研究」的文獻與目前課程發展的經驗相當類似。下列何者為「八年研究」的發現?
傳統的學術性課程仍為主流的現象開始改變
當時的課程為測驗取向且受大學入學資格的要求所主導
大部分的中學教師及校長願意改變以實施進步主義的理念
傳統測驗及大學入學資格而設計的課程比適應學生興趣與需要的新課程佳
27 根據泰勒(R. Tyler)的主張,課程設計首先應決定下列何種要項?
課程目標 學習內容 學習活動 評鑑方法
28 下列何者不屬於「實有課程」的一部分?
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
29 「學習要由簡單到複雜」,此即課程設計的何種主要原則?
繼續性 統整性 銜接性 順序性
30 下列何者較不符合我國中小學差異化教學的特色?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回應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
在學習過程中調整教學的進度和目標 情境的營造乃邊陲項目,不需付出太多心力
31 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教學,下列何者仍有較大調整的空間?
學校宜教導學生有關「幸福」的議題 學生比賽後僅檢討錯誤和失誤之處
從學生「做對什麼」的觀點切入 正向心理學可納入大學課程
32 在「以終為始」的概念下,評量影響教學至深,4位老師在社群分享其評量的想法,下列何位老師的論述
較不適切?
甲師-布魯姆(Bloom)的認知領域之「知識」面向,再細分為知識向度和認知歷程向度
乙師-情意領域如學習的情緒、態度等亦應放入評量
丙師-知識面向可以再區分為事實、概念、程序
丁師-評量宜兼含質和量兩個層面
33 在大學採用協同教學時,下列何位教授的論述較不適切?
甲教授-跨科的教學團隊可能在溝通內容或方法時出現緊張
乙教授-教師們會關心教學負荷和薪水可能受到的影響
丙教授-協同教學可以同時提升教和學兩方面的品質
丁教授-協同教學只適用於大學的大班級或團體
34 教師在教學時,指定(或輪流)3位同學負責單元的某一主題先進行深入探討,然後在上課時由另一主持
人介紹主題,3位負責主題同學各用 3到5分鐘陳述自己的觀點,然後主持人開始引導全班同學進行討論,
這是屬於何種討論類型?
小組討論會 腦力激盪法 六六討論法 導生討論小組
35 教育也重視系統組織的效能與效率的發揮,達成精緻化的願景,此論述較屬於下列何種經營概念內涵?
經營的方法 經營的目的 經營的本質 經營的策略
36 歸納學生不當行為產生的原因,其中可歸咎於教師的部分,下列何者錯誤?
教師性別 教師領導方式 身教與言教是否適當 教學活動是否準備充分
37 教師甲對學生的教育強調:關注邁向成熟的焦點、順應社會多元的價值、開展自我獨特的亮點以及經營
永續發展的修為。該教師主要在實踐下列何種教師專業角色責任?
傳學問創新之道 授知識藝能之業 解全人發展之惑 領適配職涯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