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1
,离现在 6
年 11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108 年各縣市制定品德核心價值、行為準則及建置相關網站一覽表
更新日期:108 年 5 月 22 日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臺北市
13
尊重生命、
孝親尊長、
負責盡責、
誠實信用、
團隊合作、
自主自律、
主動積極、
謙虛有禮、
關懷行善、
愛護環境、
賞識感恩、
接納包容、
公平正義
各校
自訂
本市訂有「臺北市政府教
育局推動品德教育實施
計畫」,鼓勵各校以民主
方式凝聚全校共識,藉由
討論、思辨與反省加以審
視當代品德核心價值,進
而選擇可彰顯學校特色
與需求的核心價值,建構
親 師 生 的 具 體 行 為 準
則,型塑品德校園文化氛
圍,強化社會品德教育功
能,創造友善和諧的城市
文化,進而提升品德文化
風氣。
修訂「臺北市推動品德教育實施計畫」
(108-112 年),其中「品德核心價值」
部分,優先推動教育部所列之尊重生
命、孝親尊長、負責盡責、誠實信用、
團隊合作、自主自律主動積極、謙虛有
禮、關懷行善、愛護環境、賞識感恩、
接納包容及公平正義等 13 項品德核
心價值之具體實踐活動。請本市各校將
上開 13 項品德核心價值之具體實踐活
動,參酌原訂之學校核心價值, 適時
參照學校 (或結合學群、社區) 特色及
需求,秉持多元參與原則,訂定學校本
位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並發展具體可
行之實施計畫及策略,逐步推動品德教
育,營造品德校園文化與願景。採「研
究發展、課程教學、環境營造、推廣深
耕、人力培訓、體驗反思」之實施策略
執行相關推動工作。
一、營造品德教育學習環境
(一)辦理友善校園人權法治與品德環
境檢核。
(二)發行臺北市品德教育報。
(三)辦理學務主任、生教組長人權法
治暨品德教育研討會。
(四)辦理優良教師、模範生表揚大
會、品德優良學生楷模甄選、禮
儀及孝親楷模選拔,型塑典範學
習。
(五)召開友善校園工作績優學校表揚
暨觀摩及策進檢討會。
( 六 ) 建 置 本 市 品 德 教 育 資 源 網
(http://ce.tmps.tp.edu.tw/)
,提供親師生使用。
(七)辦理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
助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
畫縣市遴選,鼓勵學校將品德教
育。
二、發展教師專業教學知能
(一)辦理正向管教、人權法治及品德
教育教師研習。
(二)辦理國民小學學務工作小組跨縣
市交流參訪增能研習。
2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三)辦理學務主任群組會議。
(四)辦理兒童權利公約暨兒少保護專
業知能講座。
(五)辦理品德融入式教案設計徵件活
動、示範教學及觀摩活動。
三、鼓勵社區志工家長參與
(一)推動人權法治及品德教育種子志
工培訓計畫。
(二)辦理親師生人權法治及品德教育
座談會。
四、建構融入生活經驗之品德學習
(一)辦理品德教育與人權法治暑期體
驗營、品德教育及公民教育服務
體驗營。
(二)推動品德小志工實踐計畫。
(三)辦理品德小故事及品德教育四格
漫畫徵件比賽。
(四)國小品德教育宣導創意戲劇體驗
營。
(五)辦理高職學生生命典範暨服務學
習營。
(六)辦理生命鬥士蒞校演講活動實施
計畫。
(七)國、高中學生幹部人權法治暨品
德教育及智慧財產權研習營。
(八)辦理「臺北市政府倡廉教育校園
深耕計畫」,使品德教育與民主
法治核心價值向下深耕,培育學
童反貪腐、反賄選及生活法律常
識,深化學子品格教育。
(九)與民有獅子會合作辦理第「好學
生、好品德」演講暨說故事比
賽,鼓勵學生閱讀並內化為實際
行動,進而形成優良品德好風
氣。
(十)與社會企業公約基金會合辦 「臺
北市品格 50 教師體驗營」
高雄市
12
自主行動:
自律、勇敢
正義、孝敬
溝通互動:
守法、負責
合作、禮節
社會參與:
各校
自訂
訂定「品德心運動 高雄
真幸福-高雄市公私立各
級學校『實踐品德運動』
計畫」及「高雄市各級學
校推動『品德教育促進方
案』計畫」,協助學校在
既有品德特色上,推動核
心 價 值 與 具 體 行 為 準
則,發展永續品德文化,
一、辦理「品德心運動 高雄真幸福-高
雄市公私立各級學校『品德實踐運
動』計畫」,各校訂定品德教育目
標、核心價值與具體行為準則,規
劃具體計畫,推展各級學校品德重
點項目。
二、每年度持續辦理高雄市公私立各級
學校『品德實踐運動』參訪學校實
施計畫,依據「由下而上」
、
「多元
3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尊重、誠信
關懷、感恩
整合各級學校、家長、民
間團體力量,以強化親師
生對當代核心價值之認
知與實踐力。並採用「研
究發展、環境營造、人力
培訓、推廣深耕與反省評
鑑」執行相關推動工作。
參與」之原則,由各校依學校特性
自行訂定品德教育之核心價值與
具體行為準則,並提供具體作法落
實推動。由本局及專家學者、家長
團體實際觀察環境、與學校師生互
動以瞭解學生表現情形並辦理綜
合座談,營造品德教育優質學習環
境,以落實品德教育之推動、融入
教學與有效實踐。
三、本局與心教育發展協會共同辦理
「心教育工作坊」-高雄市教育品
質經營全贏教育研習計畫,以體驗
式的學習方式,讓參與夥伴從內在
深層體會「心」與生命的關聯生命
一體、共存共榮概念以及快樂人生
的實質意義,並藉由心的帶領過程
讓學生獲得豐盛人生的指引,建立
美滿與和諧人生的基礎,最終實現
全贏教育的理想。
四、本局持續辦理品德教育知能教師工
作坊,透過工作坊之參與,增進教
師 品 德 教 育 理 論 認 知 與 實 務 經
驗,並具體參與品德教學活動與經
驗交流,同時培養教導學生實踐品
德能力,以落實品德教育。另透過
高中職品德教育核心價值創意表
演競賽實施計畫等相關計畫,以各
校 品 德 教 育 核 心 價 值 為 表 演 主
軸,可用舞蹈或戲劇等方式展現,
激發學生之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宣
揚各校品德教育核心價值,以身體
力行,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五、透過祖父母節活動,展現祖孫的溫
馨互動、彼此關懷與感恩,珍惜與
家人相聚的時光,與祖父母共渡佳
節,並精心設計祖孫三代臉金像獎
及最佳電子族譜頒獎、祖孫闖關遊
戲、祖孫共學及參觀行程等活動,
邀請祖孫三代一同共襄盛舉。
六、本市於每年度持續辦理模範生及畢
業生表揚活動,以激發學生榮譽
感,收見賢思齊之效;並與家長分
享榮耀,促進親子關係。
七、積極落實品德教育實踐及推廣,如
藉由榮譽護照、音樂比賽、社區服
務、品德楷模表揚、品德教育專刊
4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等活動讓學生培養出優質的個人
素養及人際互動,並能實際感受到
由品德教育推展而營造出之友善
校園環境氛圍。
八、本局持續於各級校長會議與學務主
任工作坊等加強宣導,品德教育之
實施須和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從
生活實際的行動中進行體驗,進而
協助學生瞭解品德的內涵與核心
價值,並建立良好的態度,俾促進
校園品德教育之扎根與落實。
新北市
12
尊重、
責任、
公德、
誠信、
感恩、
合作、
關懷、
助人、
正義、
反省、
孝悌、
自主
是
依據「新北市品德教育實
施方案」
,訂定 12 項核心
價值,並提供相關行為準
則,及「品德教育教學手
冊」供教師於正式課程、
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
中使用。
一、強化品德教學量能:
(一)成立品德教育推動工作小組,邀
請國中小校長、主任、教師共同
參與,研擬規劃本市品德教育推
行活動並檢討具體成效。
(二)持續推動品德教育教材編輯小
組,針對「國中青春 Orz 品德教
育教學影片」
、
「國中小品德教育
教學手冊」
、
「蜜蜜心世界品德教
育教學影片及手冊」等媒材,並
將相關教材資源建置於新北市
品德教育資源網中,供教師使
用,透過融入班會課程、班級經
營、生活教育等活動落實好教、
好學、好品德。
(三)辦理道德思辨之旅教學演示,讓
校內導師,結合時事議題,透過
反思、討論、試教、檢討反覆過
程制訂可行性品德教育相關活
動教案,讓品德教育無所不在,
發揮時時作品德,落實品德深
耕。
(四)辦理品德教育相關藝文活動,結
合本市 12 項核心品德價值,辦
理品德小品文徵文活動、品德圖
文徵稿活動等,鼓勵學生以品德
為主題創作相關作品並集結成
冊。
( 五 ) 建 置 本 市 友 善 校 園 資 源 網
(https://friendly.tw/),引入
各類品德資源融入學校,讓老師
好教、學生好學、人人擁有好品
德。
(六) 辦理品德教育星光教師評選,增
進教師品德教育教案設計。
5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七) 結合民間資源宏達文教基金會
參加 2018 臺灣品格教育暑期學
院培訓計畫,增進教師及行政人
員品德教育教學知能。
(八) 辦理品德教育校長會議,深化品
德教育領導知能。
二、落實家庭品德教育:
(一)結合泰山文化基金會、美感細
胞協會、靈鳩山慈善基金會、
新北法律扶助基金會及本市家
庭教育中心等政府民間團體資
源,共同攜手推動品德教育,
導引親職、社會教育的正向發
展,讓品德教育不僅在校園中
深耕,更推廣至家庭教育及社
會教育中,建立學校、家庭與
社會策略聯盟模式,共同耕耘
「品德教育」
。
(二)持續提供市版免費國中小品德
教育聯絡簿,聯絡簿編印內容
以本市 12 大核心價值為主軸,
融合家庭教育親師生溝通的橋
樑,透過聯絡簿功能,讓好品
德在家庭深耕,更貼近學生及
家長生活。
三、塑造典範認同學習:
(一)持續辦理模範生表揚活動、服務
學習楷模王評選活動及頒獎典
禮,藉以影響全市各校學子,型
塑良善品德教育,讓品德教育深
化學生心中。
(二)辦理品德教育分區觀摩研討會,
瞭解各校品德教育推動現況,並
藉由此評選出品德教育特色團
隊及人員以作為區域性學校標
竿及學習典範楷模。
(三)辦理全市品德教育績優評選及頒
獎典禮,邀請獲獎團隊及優秀行
政人員蒞臨分享,提供學校品德
業務承辦人經驗交流,並藉此表
揚推動品德教育有功之學校及
教師。
(四) 辦理服務學習諮詢輔導會議,邀
請教育部服務學習專家學者指
導學校如何推動服務學習,並激
發 各 校 學 校 本 位 的 創 意 與 特
6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色,提升各校推動服務學習的內
涵與精神,實現品德教育「行善」
的具體行為表現。
(五) 辦理國中學術資優生服務編鄉
學生,落實助人好品格。
桃園市
12
誠信、負責
欣賞、尊重
孝敬、感恩
勤儉、正義
禮節、合作
關懷、謙恭
是
頒訂 108 年度推動品格
教育計畫,並督導各校宣
導核心價值,重視行為規
範,以落實推動品格教
育。
一、成立品格教育推動小組,研訂年度
品格教育實施計畫,並融入課程與
教學及生活教育,以落實推動品格
教育。
二、已建立本市品格教育知識管理雲端
平台,負責品格教育教學資源整
合、儲存、分享與創新。
三、運用「教育電子報」設立品格教育
專欄報導,強化宣傳推廣品格教
育。
四、輔導各校依據核心價值訂定行為準
則,列入行事曆及中心德目,落實
推動融入生活之品德教育課程。
五、辦理校長品格教育領導專業社群計
畫,深化品格教育領導知能。
六、辦理「國中小105-107學年度『深
化品格教育有效教學推展校長專
業社群授業研究---備課.觀課.議
課產出型工作坊』計畫,提升校長
授業研究之能力,增進校長對品格
教育教學實踐的行動力。
七、以「世界咖啡館」、「開放空間技
術」的精神辦理推動品格教育研討
會,透過討論與對話,反思品格教
育推動措施。
八、發展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推
動、遴選「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
校」,作為市內各校之學習典範,
並能提供經驗分享與創新成長。
九、設計印製「品格文宣」發放至各學
校,營造全市品格教育情境。
十、在學校既有基礎與特色之上,積極
鼓勵各項品格教育創新活動。
十一、舉辦校園菁英領袖成長營,規劃
「信任活動」、「志工服務觀念教
育」、「自我探索」及本市品格核
心價值元素等課程,激發青少年創
造力與服務熱誠,提升校園自治幹
部領導能力。
十二、辦理品格教育孝親活動藝文競賽
與校園推動孝親活動競爭型計畫
7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補助計畫,以推展「關懷自律、親
慈子孝」正向價值。
十三、為落實品格教育往下紮根,深化
友善校園之風氣,辦理 Hold 住童
真年華:講誠信、重品格、零霸凌
─桃園市學生「書繪品格雅言」書
法比賽,建立學生良德善品,強化
友愛零霸凌觀念,延續書法文化之
精神,充實藝術與人文涵養。
十四、辦理閱讀好品格•廉政心活力─
桃園市閱讀嘉年華暨廉政宣導活
動,利用豐富多樣化的閱讀素材與
多元的閱讀管道,培養學生閱讀習
慣;並導入科技數位閱讀、融合藝
文美感展演,進行跨域閱讀學習;
落實品格教育往下紮根,深化友善
校園之風氣。
臺中市
12
自律、
尊重、
正念、
誠信、
負責、
合作、
勤儉、
正義、
勇敢、
關懷、
寬恕、
感恩
是
訂定「臺中市立國民小學
推 動 品 德 教 育 實 施 計
畫」,鼓勵各校以民主方
式凝聚共識,選擇可彰顯
學校特色之核心價值,並
建構親師生的具體行為
準則。
一、成立品德教育輔導團:宣導品德教
育相關政策(掌握品德教育思潮與
發展方向、營造品德本位校園文
化、增進品德教育認同與實踐、訂
立學校品德教育計畫、結合環境資
源、建立品德教育資料庫與評鑑指
標系統等)
,輔導學校落實辦理。
二、訂定品德教育週:每學期開學第 2
週訂為「品德教育週」,透過各校
成立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鼓
勵各校以民主方式凝聚共識,選擇
可彰顯學校特色之核心價值,並建
構親師生的具體行為準則,期培養
學生以誠懇信實的態度對待人、
事、物,建立習慣與價值觀。
三、課程融入:鼓勵各校結合品德教育
核心價值,彈性融入各項活動、課
程中,並結合民間資源,以落實品
德教育生活化之良善美德,建置學
生品德教育價值觀念。
四、辦理各項研習與活動,分享與激勵:
(一)為鼓勵所轄學校與教師落實品德教
育之執行及參與計畫,共同提升本
市品德教育成效,訂定「品德教育
推動典範標竿評選計畫」。計畫方
案分為校務推動類及班級經營類
二類,獲選學校或教師除公開表揚
外,提供禮券獎勵及行政獎勵。
(二)辦理「甄選推動品德教育之具體做
8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法與案例」及「推動品德教育之具
體做法與案例觀摩及研討活動」,
就甄選出的優秀案例,進一步進行
觀摩與分享。
(三)配合教育部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
深耕計畫」
。
(四)辦理「品德教育論壇暨品德教育成
果發表會」,委由本市品德教育領
航學校辦理成果發表,藉以拋磚引
玉,拉動全市品德教育。
(五)攜手宏達文教基金會,共同辦理「校
長品格教育領導研習」。
五、協助民間單位辦理各項品德教育獎
勵:
(一) 協助臺中市太平教育發展協會辦
理「教育盃品德教育獎」:以「品
德、品質、品味」為核心價值,透
過各校甄選校園品德實踐模範,建
立 學 生 良 好 生 活 規 範 與 品 德 懿
行,提昇品德。
(二) 協助臺中市家長會長協會辦理「公
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三好校
園 實 踐 學 校 表 揚 活 動 」, 提 倡 友
善、和諧校園生活讓基本人權獲得
保障與實踐
臺南市
17
誠信、
孝順、
感恩、
尊重、
關懷、
負責、
自信、
自律、
正念、
正義、
友善、
信賴、
寬恕、
合作、
勇敢、
勤儉、
尊重生命
否
請各校依據 17 項核心
項核心價值訂定各校品
德教育核心價值及行為
準則 ,於正式課程、非
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中
實施,建置各校特色的校
本課程。
一、建構品德教育的核心素養:
(一)推動本市品德核心價值,並請各校
結合學校特色推動核心價值與具
體行為準則。
(二)督導各校融入學習領域,除相關知
識與技能的培養,更應重視態度與
感受的回饋機制,並研發各校品德
教育校本特色課程。
二、營造友善溫馨的有品環境:
( 一 ) 建 置 本 市 品 德 教 育 相 關 網 站
( http://boe.tn.edu.tw/boe/wS
ite/ct?xltem=6830&ctNode=411&
mp=22&idPath=405_411)
。
(二)規劃及推展品德教育日行一善活
動計畫,納入學校行事曆,使學生
能於日常生活中加以實踐。
(三)結合時令辦理品德教育活動如:如
祖父母節、孝親月及模範生選拔
等,讓品德教育在生活中達到潛移
默化的目的。
(四)品德教育活動多元與創新:如結合
9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閱讀活動、自製品德教育聯絡簿、
品德存摺榮譽制度、善心存款簿、
邀劇團到校演出、成立善行團、小
志工培訓、校本品德深耕故事短片
等,具體提升實施成效。
三、提升教師專業的教學知能:
(一)辦理品德教育特色學校評選、品德
教育教案範例徵選等活動,獎勵優
良學校或人員,並辦理觀摩分享暨
表揚會議。
(二)積極推動「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
校計畫」,並遴選「品德教育推廣
與深耕學校」
,運用創新 6E 教學法
及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作為
其他學校之學習典範,並能帶動經
驗分享與創新成長。
(三)整合推展「友善校園學生與事務工
作計畫」,辦理品德教育深耕工作
坊研習、人權與法制議題研習活
動、正向管教暨防制霸凌知能培訓
及生命教育議題研習等議題整合
研習活動,提昇教師相關的專業知
能,推廣及家庭、社會,期達成友
善家庭、友善校園與友善社會的目
標。
四、重視全人發展的生活課程:
(一)統整各議題與教學活動,倡導體驗
實踐、自主學習與互動合作的完整
學習概念。
1.生命教育系列活動。
2.環境教育(低碳校園標章、自主農
園)。
3.服務學習。
4.人權法治教育。
5.親職教育。
(二)推動祖父母節、孝親月及模範生選
拔暨表揚活動,強調全人發展,運
用 質 性 多 元 評 量 方 式 檢 核 和 回
饋,增進實施與推廣效益,形塑優
秀品德典範。
五、結合民間團體的網絡資源:
(一)寒暑假與假日辦理多樣性的學生
品德育樂營,運用多元創新的學習
活動,提升學生道德涵養。
(二)與宏達基金會合作辦理「校長品格
教育研習」,藉由領導者的身體力
10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行與典範作用,引領校園品德教育
的推展。
(三)鼓勵各校善用晨光教學活動與課
餘時間,結合三好校園、靜思語、
彩虹品格故事、弟子規及讀經教育
等,透過社區資源的網絡合作,導
引正向行為,反思與深化品格力。
宜蘭縣
24
國中:
孝悌、
誠實、
堅毅、
正直、
勇敢、
正義、
寬恕、
謙恭(禮
貌)、
信任、
平等、
尊重、
責任
國小:
容忍(接
納)、
感恩、
合作、
負責、
關懷、
自律、
理想、
守法、
慎思、
欣賞、
服務、回饋
(奉獻)
是
訂定「宜蘭縣新世紀品格
教育促進方案」,並據以
訂定行為準則 , 提供所屬
學校參考 , 由各校依地區
特性及學校特色自訂行
為準則 , 列入每週中心德
目推動,以落實品德教
育。
依 據「 宜 蘭 縣 新 世 紀 品 格 教 育 促 進
方 案」,訂定具體有效的策略並據以
擬 定 各項實施辦法,提供所屬學校參
考,以落 實 品 德 教 育 。
具 體 推 動 方 式 分 述 如 下:
一、 全縣性推動策略:
(一)調查本縣品德核心價值,並輔導
學校發展為準則。
(二)成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訂 定「蘭
縣新世紀品格教育促進方案」實
施方案。
(三)鼓勵國中小校長參加輔導木章訓
練,返校成立童軍團,積極推動
品德教育。
(四)推動友善校園週有品活動。
二、 營造品德教育學習環境:
(一)各校依據核心價值訂定行為準
則,列入行事曆及每週中心德
目,落 實 推 動 融 入 生 活 之 品
德 教 育 課 程 。
(二)各校利用辦理班級模範生選舉、
自治選舉活動培養公民素養、表
揚品德優良學生楷模、禮儀及孝
親楷模選拔,型塑典範學習。
(三)鼓勵學校申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
耕學校計畫:推動、遴選「品德
教育推廣與深耕學 校 」, 為 縣
內各校之學習典範,並能提供經
驗分享與創新成長。
(四)督導學校落實品德校園文化之營
造,並辦理校園品德小故事與案
例甄選。
(五)將品德核心價值(中心德目)與具
體 行 為 準 則 ( 實 踐 規 條 ) 等
適 當 布置校園,營造品德境教環
境,鼓勵各級學校建立榮譽制
度,積極輔導學生進德修業。
(六)辦理友善校園人權法治與品德環
境檢核。
11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七)品德楷模納入畢業生縣長教育特殊獎
評分標準。
三、發展教師專業教學知能及在地品德
教材之研發:
(一)辦理學務主任、組長人權法治、
品德教育研討會。
(二)重視行為規範,成立品德教育教
材編輯小組,針對各鄉鎮設立核
心價值推動中心學校,發掘在地
品 德 教 育 之 優 良 素 材 及 媒 材
之 研 發 , 並 瞭 解 相 關 學 校 使
用 狀 況,並將相關教材資源建置
於品德教育資源網中,供教師使
用,透過融入班會課程、班級經
營、生活教育等活動落實,行塑
品格典範之學習。
(三)辦理正向管教、人權法治及品德
教育教師研習。
(四)結合民間資源及家庭教育中心合
作辦理品德教育親職講座、教師
知 能 研 習 及 親 子 工 作 坊
等 活 動,期能增益校園品德教
育 的 推 動 與 學 生 的 品 格 教
導 , 營 造 同 儕、親子與親師生
間良好互動關係,強化親師生對
當代核心價值之認知與實踐力。
四、建構融入生活經驗之品德學習:
(一)辦理品德教育學生領袖體驗營。
(二)辦理生命教育相關系列講座、活
動,提升學生認識生命之意義。
(三)辦理生命鬥士蒞校演講活動。
五、 落實督導及表揚活動
(一)落實督導機制,辦理期中、期末
深耕輔導,落實校際溝通,督導
各 校 將 品 德 教 育 納 入 學 校 課
程 或 辦 理 以 學 生 為 主 之 品 德
教 育 活動。
(二)將各校「品德教育-建構學校重
要品德核心價值及推展『日行一
善』活動」等品德教育活動之辦
理 情 形 及 強 化 品 德 教 育 課 程
活 動內涵:落實推動人權、法
治、品德教育議題、公民實踐、
教學領域、晨光時間、彈性課程
等之成果彙整,納入年度督導訪
視項目。
12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三)召開友善校園工作及品德教育績
優 學 校 表 揚 暨 觀 摩 及 策 進 檢
討會,提報績優學務、輔導、導
師及行政人員參加友善校園競
賽。
新竹縣
8
尊重生命、
孝親尊長、
負責盡責、
誠實信用、
自主自律、
公平正義、
行善關懷
各校
自訂
訂有「新竹縣推動推動品
德教育實施計畫」,並督
導各項落實品德核心價
值、學校願景等排入學校
行事曆,以落實推動品
德教育。
在「尊重生命、孝親尊長、負責盡責、
誠實信用、自主自律、公平正義、行善
關懷」的核心價值內涵上,提昇學生學
習環境的經營與用心,落實有品質、有
品德的生活教育。
一、創新品德教育 6E 教學方法及成效
評量:結合品德教育議題輔導團,
推廣、創新人權教育「權威、隱私、
責任、正義」教學方法及案例教材。
二、鼓勵品德教育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
發及調查:人權法治及公民教育、
品德教育教育、性別平等、生命教
育範例徵稿。
三、成立品德教育議題輔導團:培訓種
子教師與行政團隊,結合人權大步
走、法治教育及品德公民教育實踐
議題辦理教師研習。
四、強化品德教育課程活動內涵:落實
推動人權、法治、品德教育議題、
公民實踐、納入學校年度行事曆、
教學領域、晨光時間、彈性課程等
及成果彙整。
五、發展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推
動、遴選「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
校」,作為其他學校之學習典範,
並能帶動經驗分享與創新成長。
六、推廣品德教育宣導及實踐活動:辦
理 「 品 德 教 育 校 園 創 意 彩 繪 活
動」、「生命典範成長營」、「品
德教育劇場」。
苗栗縣
10
尊重生命、
孝親尊長、
負責盡職、
誠實信用、
關懷行善、
公平正義、
自律合群、
愛護環境、
感恩讚美、
自發共好
是
訂定「苗栗縣國中小品德
教育實施計畫」,並訂有
8 項核心價值與相關行
為準則。
一、擬訂本縣國中小品德教育實施計
畫,請本縣各級學校據以辦理品德
教育。
二、強化本縣教師專業成長,以核心價
值為主軸將品德教育融入課堂教
學。
三、督導學校落實品德校園文化之營
造,並辦理校園品德小故事與案例
徵選。
四、辦理品德校園文化營造工作坊,推
動品德教育。
13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五、 辦理品德教育創新教學法研討分
享。
六、 積極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
校計畫」
。
七、 推動人權法治教育及公民教育實
踐,辦理人權法治教育及公民教育
實踐研習。
八、 補助救國團苗栗縣團務辦理「苗栗
縣暑假青少年可睿特~小巨人品
格營」
,以培養國小學生「尊重、讚
美、關懷、守信」的優良品格。
九、 建構融入生活經驗之品德學習活
動:
(一) 辦理品德教育學生生命體驗活動
(共計 15 校國中小學生約 2000
人次)
。
(二) 辦理生命鬥士蒞校演講活動共計
5 校約 1200 師生參與活動。
十、 透過祖父母節活動,展現祖孫的溫
馨互動、彼此關懷與感恩,珍惜與
家人相聚的時光,與祖父母共渡佳
節,另外辦理「珍愛信福•祖孫傳
情」祖父母節宣導活動,印製祖父
母節卡片配送至各國小,邀請祖孫
三代一同共襄盛舉。
十一、本處持續於各級校長會議加強宣
導,品德教育之實施須和生活緊密
結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的行動中
進行體驗,進而協助學生瞭解品德
的內涵與核心價值,並建立良好的
態度,俾促進校園品德教育之扎根
與落實。
十二、薦送本縣品德教育績優(特色)學
校,參加教育部品德教育績優(特
色)學校遴選,並辦理表揚與觀摩。
十三、結合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家長
團體及媒體網路資源,積極推動品
德教育,並依據「教育部品德教育
促進方案」理念及地方/學校特色
與需求,併入調整擬據品德教育方
案或計畫,由校園相關單位依權責
進行分工,並加強橫向整合與聯
繫,以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
發展。
彰化縣
7
禮節、
守法、
是
訂定「彰化縣國民中小學
品德教育核心價值與實
一、各級學校依據「由下而上」
、
「多元
參與」之原則,訂定品德教育之目
14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正義、
公德、
信實、
合作、
感恩
踐規條」,並訂有 7 項核
心價值與相關行為準則。
標、品德核心價值(中心德目)與具
體行為準則(實踐規條),再據以擬
定實施策略、行動方案與評鑑機
制。
二、舉辦「品德城市、彰顯希望」選拔
作業,遴選推動品德教育優良學
校,樹立推動典範。
三、 舉辦品德教育座談會、創新教學法
研討會暨品德育案甄選及發表。
四、 加強運用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
及其合作學校資源,促進品德教育
的區域發展與推廣。
五、 將品德核心價值 (中心德目 )與具
體 行為準則 (實踐規條 )、 心靈
小語好話集等適當布置校園,營造
品德境教環,鼓勵各級學校建立榮
譽制度,積極輔導學生進德修業。
六、 各校發展「品德本位園文化營造」,
建 立 學 校 品 德 教 育 之 核 心 價 值
造」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之核心價值
(中心德目)及行為準則 (實踐規
條),並於朝會或集會時宣導。
七、 各校擬定品德教育實施計畫,納入
行事曆中實施。
八、 持續辦理「彰化縣國民中小學生活
倫理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
九、 積極辦理「品德推展與深耕學校計
畫」。
南投縣
10
謙虛禮貌、
勤儉公德、
尊重包容、
誠實負責、
感恩友善、
重視生命、
公平正義、
團隊合作、
勇氣寬恕、
孝順尊長
是
訂有「南投縣所屬各級學
校推動品德教育核心價
值 與 行 為 準 則 實 施 計
畫」。
一、擬定本縣所屬各級學校「推動品德
教育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實施計
畫」,推動本縣品德核心價值,由
學校自行訂定發展行為準則及實
施計畫。
二、督導各校訂定品德教育之目標、核
心價 值與具體行為準則。
一、 各級學校依據由下而上之原則,訂
定各校品德教育之實施計畫並輔
以配合學校校本特色據以擬定實
施策略、行動方案。
二、 將品德教育議題納入學校行事曆
並辦理相關活動。
三、 將品德教育融入國民中小學各學
習領域及彈性學習節數中實施。
四、 運用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
校及其合作學校之資源,促進品德
教育區域發展及推廣。
15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五、 辦理全縣正向管教活動研習,有效
的涵養典範學習情境。
六、 辦理全縣人權法治及法治常識研
習活動,促進親師生之間的相互尊
重並學習負責的態度。
七、 請學校加強與家長聯繫,共同合作
促進學生品德教育正向發展。結合
民 間 團 體 辦 理 親 師 生 成 長 營 活
動,培養學生誠實、公德與孝順的
人文教育。
八、 加強各級學校推動服務學習課程
及社區服務,讓學生從社區服務中
能夠體驗反思,實踐品德核心價
值。
十一、積極督導學校落實品德教育實踐
及推動,讓學生培養出優質的個
人素養及人際互動,並能實際感
受到由品德教育推展而營造出之
友善校園環境氛圍。
十二、持續於各級校長會議加強宣導,
品德教育之實施須和生活緊密結
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的行動中
進行體驗,進而協助學生瞭解品
德的內涵與核心價值,並建立良
好的態度,俾促進校園品德教育
之扎根與落實。
雲林縣
5
善念
勤勞
正直
負責
感恩
是
訂定「雲林縣推動品德教
育實施計畫」。
一、結合民間團體宏達基金會於本縣雲
林 國 小 規 劃 辦 理 「 英 語 品 格 學
苑」,讓全校學生體驗英語及品德
教育並可落實於生活中。
二、配合本府政風處及雲林地檢署辦理
舞文弄墨廉能競賽活動,建立學生
健全人格及廉能意識。
三、督導學校落實品德教育,並鼓勵申
請教育部「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
校」補助與品德特色學校選拔。
四、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經驗
分享研習,提供楷模學習及專業對
話機會,將推展效能發揮最大。
五、規劃辦理「雲林好品」思辯與實踐
-奧瑞岡辯論比賽,培養師生邏輯
推理、系統思考能力,並透過團隊
16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合作增進互助精神及民主素養,實
事求是理性溝通的能力。
六、辦理全縣縣長獎聯合頒獎典禮表彰
各校品學兼優學生。
七、結合民間團體辦理品德教育研習活
動,提昇學校落實學生品德教育之
實踐。
八、結合童軍及社區志工服務活動,強
化學生環境清潔衛生習慣與助人
態度,將品德教育落實於生活中。
九、全縣國小推動弟子規教學,並落實
生活檢核。
十、推動校園閱讀教育,融入品格教育
之推動,強化學生品德之認知、情
意及技能。
十一、由督學到校進行品德教育檢核,
得分95分以上之學校給予獎勵。
嘉義縣
5
熱誠、
關懷、
審美、
健康、
自省
是
一、落實健康的理念於日
常生活當中,培養快
活、樂觀、成長、和
諧的好兒童,達成校
園文化核心價值。
二、培養學生具有熱誠的
態度,養成勤勞樸
實、誠實守信、勇於
承擔的良好習慣,啓
迪學生能夠尊重別
人。
三、營造人文關懷的學習
環境,發揚嘉義人
「人情味」、「重道
義」
、
「敬天地」的特
質。
四、建立學生審美觀念,
培養藝術與文化之
素養,積極傳承與創
新。
五、提供「嘉義縣落實校
一、持續辦理「國中小品德教育工作坊」
及「品德教育專業知能研習」活
動,以增進本縣教師對品德教育之
目標、核心價值與具體行為準則之
認識,建立良好品德教育理念,提
升專業知能。
二、積極辦理並邀請轄屬之中小學學校
參與教育部 108 年度「品德教育推
廣與深耕學校計畫」。
三、辦理縣內品德教育海報設計與書法
比賽,透過競賽方式啟發教師及學
生對品格教育之重視。
四、辦理生命鬥士演講及生命教育體驗
學習活動,強化學生品德典範學習
視。
五、規劃品德教育結合服務學習計畫的
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關懷、服務、
利他的情懷。
六、辦理品格自省札記的書寫及反省活
動,學生依自身心情寫照、身旁親
友的處境、周遭事物的變化及社會
17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園文化核心價值實
施計畫」,並訂定品
德教育「行為指標檢
核表」及「行為表現
分析參考表」供各校
參考。
六、推動嘉教五讚-品格
力有讚自省札記撰
寫,看看別人,想想
自己,發展自我內省
功夫,養成孩子從小
懂得「對人感恩、對
物珍惜、對事負責、
對己自信」等良好習
性,並能隨時反省檢
討,精進品格力多元
面向。
發生的時事等題材進行省思,培養
孩子「對人感恩」
、
「對物珍惜」
、
「對
事負責」
、
「對己自信」的良好習性。
七、辦理嘉義縣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
與輔導工作計畫自省札記徵文比
賽,以鼓勵用心撰寫自省札記學
生,並藉此表揚引導教學績優老
師,透過徵文比賽,探究打造好品
格之有效策略與實施現況。
八、推動「五星田園,嘉教五讚」落實
各國中小校園文化價值之推展工
作,建立良好校園文化--品格力有
讚檢核認證,針對全縣國中小應屆
畢業生於畢業前進行「品格力」認
證,並於畢業證書背面加註品格力
通過之認證。
九、每年辦理嘉義縣「五星田園•嘉教
五讚」品格力檢核認證之品格力推
動績優團隊經驗分享活動,邀請縣
內三所績優學校進行全縣教師增
能與經驗分享研習,藉由觀摩績優
自省札記作品,引導學生實踐品格
力之自省能力。經由推動品格力績
優學校分享,提升本縣各校推動品
格力之成效。
十、結合宏達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共同創設「嘉義縣品格英語學院蒜
南分院」,辦理縣內國小四年級每
梯次五天四夜的英語及品格之課
程;提供本縣學子體制教育以外之
品格、態度及英語學習,著重於教
出具「尊重、專注、誠信、負責、
感恩」之品格的嘉義人,讓品格成
為嘉義孩子的品牌。
十一、結合民間團體如:公益信託星雲
大師教育基金會推動三好校園;慈
濟 基 金 會 大 愛 媽 媽 說 靜 思 語 故
事;得勝者教育協會到校進行品德
18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教育課程,透過公部門和私部門的
協力合作,推動品德教育。
十二、持續辦理模範生及畢業生與縣長
合影活動,恭請縣長表揚,激發學
生「對人感恩、對事負責、對物珍
惜、對己自信」,並與家長分享榮
耀。
屏東縣
13
誠信、
孝順、
公德心、
守秩序、
感恩、
負責、
尊重、
關懷、
寬恕、
勤勞、
自我反省、
合群、
服務
是
訂有「屏東縣所屬各級學
校推動品德教育核心價
值 與 具 體 行 為 實 施 計
畫」,並督導學校建構重
要品德核心價值。
一、推動本縣品德核心價值,並輔導學
校發展為原則。
二、督導學校建構並推動重要品德核心
價值。
三、依「施政白皮書」訂定本縣「高級
中等以下學校推動學生服務教育
學習要點」轉頒各校推動服務教育
參考。
四、統整國中、小認輔小團體輔導活動
及品德教育,以達相輔相成。
五、辦理高國中學生關懷服務活動、國
小生活體驗成長營、高國中 3Q 達
人巡迴演講、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從體驗與講座中形塑學生品德養
成之核心價值。
六、將品德教育具體彰顯於校園各類活
動中,辦理核心價值典範學習、具
體實踐、社會服務等活動,如:3Q
達 人 評 選 與 事 蹟 宣 導 (AQ 、 EQ 、
MQ)、典範人物之演講活動等。
七、鼓勵各校於寒暑假期間可結合優良
民間團體,辦理多元適性的活動,
並 結 合 暑 期 保 護 青 少 年 - 青 春 專
案,寓教於樂,讓品德教育時時進
行不因假期而間斷。
八、辦理品德教育績優學校(含特色學
校)評選與表揚、品德教育成長研
習、正向管教優良案例徵選,有效
的涵養典範學習情境,並促進校際
經驗交流心得分享。
九、督導各校將品德教育納入學校課
程、行事曆或辦理以學生為主之品
德教育活動。
十、推動、遴選「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
學校」,作為其他學校之學習典
範,並能帶動經驗分享與創新成
19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長。
十一、辦理全縣人權法治及公民品德教
育研討會及觀摩,促進親師生之間
的相互尊重並學習負責的態度。
十二、結合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申請推
動「三好校園」暨「星雲教育獎」
深化品德教育。
十三、將長照全面納入國中技藝教育課
程,讓學生由關懷長者的歷程與體
驗中,扎根服務學習教育。
臺東縣
12
公德心
尊重
誠信
負責
友愛
感恩
勤勞/勤學
關懷
自省
合作
孝順
寬恕
是
1.訂有「臺東縣 108 年度
各級學校推動品德教
育核心價值與具體行
為實施計畫」。
2.請學校依據前開核心
價值,參酌學校特色與
需求,訂定學校本位之
核 心 價 值 與 行 為 準
則,發展具體可行之實
施計畫及策略,並擬定
鼓勵學生「日行一善」
活動計畫。
一、持續推動本縣品德核心價值,督導
學校落實品德教育。
二、各校依據本計畫訂定品德教育核心
價值與具體行為準則,並納入學校
總體課程或行事曆實施,以及設計
適合的活動引導學生認同核心價
值及行為準則,推動學校品德教育
實踐,以加強學生品德教育,作為
培育良好公民的典範。
三、辦理「品德核心價值與具體行為準
則」融入式優良教學教案設計甄選
與及觀摩研討活動。
四、辦理推動品德教育績優學校徵選、
表揚、觀摩及研習活動。
五、協助學校落實品德教育,藉鼓勵品
德教育之研究、課程發展及人力培
訓等活動,提升學校及師生重視品
德教育工作之落實。
六、配合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
鼓勵學校結合家長參與及結合社
區與民間團體資源積極辦理之品
德教育各項活動。
七、持續辦理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
活動,讓學生由做中學、學中思,
學習感恩、勇敢和堅強的美德。
花蓮縣
10
尊重同理
負責進取
感恩包容
誠實信用
謙虛有禮
行善關懷
團隊合作
環境保育
公平正義
自主自律
是
提供「花蓮縣品德教育促
進方案」供各校參考。
一、縣局處端推動政策:
(一)建置友善校園學務工作網,提供品
德教材教法、品德教育優良範例及
教師討論分享區,以利教師教學使
用與班級經營運用之參考,進而營
造友善與尊重的校園文化。
(二)購置及蒐集品德及公民教育之相
關書籍、教學媒材及研究報告等,
20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並透過徵選活動,彙整編印全縣有
關品德教育優良範例,提供各校推
廣品德教育工作。
(三)派員參與全國性或他縣市品德教
育有關之研討會或研習,培育品德
教育種子教師,協助與規劃縣內品
德教育之推動。
( 四 ) 辦 理 全 縣 性 品 德 教 育 工 作 研 討
(習)會及校際交流與經驗分享活
動,以建立教師正確之品德教育觀
念,落實身教與言教於教室中。
(五)邀請品德教育專家學者舉辦專題
講座,讓校長能更深入了解品德教
育之推動策略與評鑑指標,以利充
分運用於校內推動及自我檢核參
考。
(六)推動讀經教育,「花蓮縣推動讀經
教育讀本」(105 年改版)隨書附贈
錄音光碟,古聖先哲仁德風範透過
背誦、生活體驗等潛移默化的方
式,長存兒童心中。
(七)邀請生命鬥士及品德典範人物至
校園進行生命經驗分享。
(八)與地方法院合作,辦理教師人權法
治研習及法院參訪活動,強化教育
人員之人權法治素養。
( 九 ) 將 各 校 品 德 教 育 辦 理 及 推 動 情
形,列入校長辦學績效評鑑考核參
考。
二、所屬學校端推動策略:
(一)強化品德教育課程活動內涵及辦
理品德教育研究與調查。
(二)積極申辦教育部「品德教育推廣與
深耕計畫」,或利用與結合民間資
源辦理品德教育相關活動。
(三)積極推動「服務學習」課程及活
動,深化及拓展品德教育內涵。
(四)持續推動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
21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校計畫。
(五)營造彰顯學校品格核心價值之校
園景觀、制度與環境,落實制教與
境教。
(六)持續推動「三好三品運動」及「兒
童讀經運動」
。
(七)持續辦理校園師生「日行一善」運
動。
(八)與花蓮地方法院合作辦理法治教
育宣導及法院參訪,強化學生法治
精神,落實品格教育。
(九)將品德教育納入「學校總體課程計
畫」中。
澎湖縣
8
誠實
負責
守法
尊重
合作
孝順
禮節
關懷
否
1.訂有「澎湖縣品德教育
實施方案」,以提升學
生對倫理品德的認知
與實踐。
2.請學校依據前開核心
價值,參酌學校特色與
需求,訂定校本位之核
心價值與行為準則,發
展具體可行之實施計
畫及策略,並擬定鼓勵
學生「日行一善」活動
計畫。
3.將品德教育核心價值
融 入 校 園 各 個 生 活
中,以塑造學生品德核
心素養。
一、推動本縣品德核心價值,輔導學校
依核心價值發展行為準則。
二、加強學校倫理品德教育計畫推動校
園榮譽服務制度。
三、購置及蒐集品德及公民教育之相關
書籍、教學媒材及研究報告等,並
透過徵選活動,彙整編印全縣有關
品德教育優良範例,提供各校推廣
品德教育工作。
四、辦理全縣人權法治及公民品德教育
研討會及觀摩,促進親師生之間的
相互尊重並學習負責的態度。
五、辦理全縣國中學生公民教育素養培
訓營,藉由藉由課程培養青少年人
權與法治的觀念,並經由實際的演
練,培養學生具備民主參與的能力
進而開拓青少年社會關懷及培養
思辨的能力。落實推動並培養各國
中小學生良好的品德素養。
六、鼓勵各校將品德教育核心價值融入
教學,以潛在課程方式塑造學生具
備優良品德價值。
七、督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結合
各學校及民間團體資源,以共同參
與推廣品德教育。
基隆市
12
尊重生命、
負責盡責、
自律守法、
謙虛有禮、
團隊合作、
各校
自訂
訂有「基隆市品德教育促
進方案」實施計畫。
一、辦理「品德教育核心價值暨十大推
動策略指標」觀摩研討會。
二、召開「輔導工作輔導團督導專業會
議」,研討思辨相關議題、針對學
校進行追蹤訪視,提供各校督導諮
22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公平正義、
孝親尊長、
關懷行善、
誠實信用、
賞識感恩、
積極勇敢、
愛護環境
詢事宜。
三、蒐集品德教育創意繪本教學案例,
並辦理特優教學案例觀摩會,提供
本市教師經驗分享與創新成長。
四、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合辦 108 年度
「大城小愛·心感動-友善校園徵
稿比賽」,鼓勵本市學生實踐關懷
行善的行為藉以新詩方式展現。
五、辦理品德特色學校遴選工作,作為
典範學習。
六、遴選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提
供經驗分享與創新成長。
七、建置「基隆市友善校園資訊中心」
網頁,更新訊息、提供學校實務執
行所需表件、相關規定參考。
八、督請各校執行品德核心價值,融入
學校行事曆與學校教學活動中實
踐,並進行自我檢核推動成效。
新竹市
10
尊重、感恩
負責、孝順
禮貌、誠信
關懷、合作
友善、勤奮
是
1.本市訂有新竹市推動
學校品德教育實施計
畫。
2. 鼓 勵 各 校 以 創 新 品
質、民主方式、全面參
與、統整融合及分享激
勵的原則,凝聚全校共
識,藉由討論、思辨與
反省加以審視當代品
德核心價值,融入多元
教學與活動,建構親師
生的具體行為準則,型
塑品德校園文化氛圍。
一、全市 46 所學校樹立品德教育核心
價值,納入學校行事曆並結合閱讀
課程深耕品德教育。
二、辦理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
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並
遴 選 「 品 德 教 育 推 廣 與 深 耕 學
校」,運用創新 6E 教學法及教育
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作為其他學
校之學習典範,並能帶動經驗分享
與創新成長。
三、配合友善校園計畫,辦理各校教師
品德教育增能研習、正向管教人權
法治及品德教育研習,內化核心價
值於教學中,以有效增進教師推動
品德教育相關知能與融入教學之
技巧。
四、結合民間機構,合作辦理學生品德
培育營,如:結合懷之關懷協會、
創世基金會等團體。
五、辦理學生生命教育體驗營、生命鬥
士典範學習暨服務學習。
六、辦理全市品德教育特色學校評選、
觀摩與表揚活動,提供學校品德教
育經驗分享與交流。
七、本市於每年度辦理模範生及畢業生
表揚活動,激發學生榮譽感,以收
見賢思齊之效;同時表揚優秀學
生,並與家長分享榮耀,促進親子
23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關係。
八、督導學校執行品德教育核心價值自
我檢核,並檢視其推動成效。
嘉義市
18
孝順、
感恩、
樂觀、
勇敢、
尊重、
關懷、
獨立、
自律、
正義、
誠信、
勤學、
有恆、
禮節、
友善、
服務、
合作、
負責、
勤奮
是
訂有「嘉義市推動品德教
育實施要點」,各校依本
要點之 18 項品德教育德
目訂定學校品德教育之
目標、核心價值與具體行
為準則。
一、推動本市品德核心價值,並輔導學
校發展為核心價值與具體行為準
則。
二、督導學校落實品德本位校園文化,
並鼓勵學校結合學術單位、民間團
體、家長團體及媒體網路資源積極
推動品德教育。
三、整合嘉義市各學校資源,共同推動
品德教育,將制定的品德教育之目
標、核心價值及行為準則,納入校
務發展計畫並融入各大領域及相
關議題。
四、透過講座及經驗交流,分享多元教
學方法,落實學校推動、教師典範
學習,使品德向下扎根。
五、利用親師交流及親職教育,將品德
教 育 影 響 力 擴 散 至 家 長 及 社 區
中,使家長、社區也能成學校推動
品德教育的一份子,普及有品社
會。
金門縣
12
誠信、負責
感恩、尊重
關懷、孝順
自省、公德
禮節、公義
合作、寬恕
各校
自訂
請各校依據本縣品德教
育核心價值,審酌學校需
求,增訂校本核心價值及
行為準則。
一、藉由本縣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
工作學務工作會報,訂定全縣性品
德核心價值,督導各校辦理品德教
育,發展各校校本核心價值及行為
準則。
二、督導各校將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
踐及品德教育議題納入學校行事
曆並辦理學校學生日、班聯會、中
心德目書寫及各項楷模選拔。
三、聘請品德教育專家講座,透過專題
講座方式進行宣導,落實推動並培
養各國中小學生良好的品德素養。
四、訂定品德教育宣導月活動計畫,讓
各校落實推動品德教育,培養學生
良好品德素養。
五、召開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
及品德教育績優學校表揚暨觀摩
策進檢討會。
五、 邀請生命教育傑出人士、品德典範
人物蒞金分享親身經歷及經驗交
流,以其現身說法,激發學生積極
努力進取的奮鬥意志和發揮生命
24
縣市
核心價值
個數
核心價值
是否
制定
行為
準則
行為準則
具體推動方式
潛能,並透過學生心得比賽融入相
關活動之教學,以激發學生反思與
內省能力,使品德教育向下紮根。
六、 辦理校園正向管教、人權法治及公
民品德教育研討會及觀摩,促進親
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並學習負責
的態度。
連江縣
10
公德、
尊重、
關懷、
責任、
感恩、
助人、
珍惜、
誠實、
勇敢、
自省
各校
自訂
請各校參考縣內品德教
育計畫及學校特色與需
求,訂定各校之核心價值
與行為準則。
一、督導各校訂定品德教育之目標、核
心價值與具體行為準則。
二、將品德教育融入國民中小學各學習
領域及彈性學習節數中實施。
三、蒐集各校推動品德教育之具體作法
與案例,並辦理品德教育觀摩教學
參訪。
四、將品德教育議題納入學校行事曆並
辦理相關活動(如中心德目、感恩
節活動、重陽節活動等)。
五、辦理品德教育為主體之生命典範成
長營,並巡迴各島讓所有師生均能
參加。
六、遴選品德教育推動績效良好之學校
進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
3 年計畫,並遴選「品德教育特色
學校」報教育部表揚,以玆鼓勵。
七、結合相關民間團體資源,頒發獎
狀、獎學金,表揚縣內品德優良學
生。
八、將品德教育推動情形編入友善校園
成果專輯中,發送各校參考學習。
九、製作品德教育相關宣導品發送全縣
學生,持續宣導品德教育。
25
教育部及縣市相關參考網站一覽表
教育部網站一覽表
網站名稱
網址
教育部品德教育資源網
https://ce.naer.edu.tw/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
中心
https://hre.pro.edu.tw/
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
https://life.edu.tw/zhTW/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
訊網
https://www.gender.edu.tw/web/index.php/home/ind
ex
教育部學生輔導資訊網
http://www.guide.edu.tw/
縣市網站一覽表
臺北市品德教育網站
http://ce.tmps.tp.edu.tw/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品德教育
專區
http://class.kh.edu.tw/20504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友善校園
資源網
https://friendly.tw/
桃園市品格教育資源網
http://moral.jjes.tyc.edu.tw/moral/
108 年臺中市兒童節表揚大會
暨嘉年華活動-童心守護 童
在一起
http://happychild.myfriend.tw/home2/9915/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品德教育
網
http://boe.tn.edu.tw/boe/wSite/ct?xltem=6830&ctN
ode=411&mp=22&idPath=405_411
宜蘭縣政府教育處網站
http://www.ilc.edu.tw/main/index.aspx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
中心
http://www.hcc.edu.tw/bin/home.php
苗栗縣政府教育處網站
http://www.mlc.edu.tw/
彰化縣政府教育處網站
http://163.23.200.99/index.php
南投縣政府教育處
http://www.ntct.edu.tw/bin/index.php
雲林縣品德教育網
https://sites.google.com/a/ms.tnjh.ylc.edu.tw/yl
cce/home
嘉義縣友善校園網路諮詢站
http://www.ptjhs.cyc.edu.tw/life/index.asp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資訊服務
入口
http://portal.ptc.edu.tw
臺東縣品格教育教學資源平
台
http://210.240.125.35/pingeredu/index.asp
26
花蓮縣友善校園學務工作網
http://teacher.hlc.edu.tw/iindex.asp?id=106
澎湖縣政府教育處
https://www.penghu.gov.tw/edu/
基隆市友善校園資訊中心
https://friendly.kl.edu.tw/
新竹市教育網
https://www.hc.edu.tw/
嘉義市政府教育處
https://www.cy.edu.tw/client/
金門縣政府教育處
http://www.km.edu.tw
連江縣政府教育局
https://www.matsu.edu.tw/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