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 原住民特考 三等 教育行政 教育哲學 試卷

pdf
93.98 KB
1 頁
win7 2007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6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
人員、民航人員、稅務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代號:70550 全一頁
考試別 原住民族特考
等別 三等考試
類科組 教育行政
科目 教育哲學
考試時間 2 小時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從「符號學」觀之,學校教育的過程宛若校園符號互動的歷程,試從天災、戰爭、
外來文化、意識思潮、高科技發展等五項因素,論述校園符號之變遷,並各列舉一
個實例說明之。25 分)
二、教育的核心目的之一,在於培育學生具備「是非對錯善惡的判斷力」。自十幾年前,
政府推動「九年一貫課程」刪除「道德相關教育」之單科設計,改以融入其他領域
的方式實施後,「道德教育」的問題,一直飽受爭議。回顧 2016 年榮獲里約奧運舉
重金牌的選手許淑淨,後來因 2012 年倫敦奧運女子舉重 53 公斤級金牌、哈薩克選
手趙常玲藥檢未過,國際舉重總會 2016 年正式宣布,由銀牌得主許淑淨遞補。從前
述許淑淨遞補金牌與趙常玲失去金牌,該金牌之「得」與「失」間,關鍵在於許淑
淨本著「不作弊」的良好德行足見「道德」之重大意義試據此以論述道德的「規
範本質」與「規範價值」之意涵,並各舉一例說明之。25 分)
三、據今年六月曾有某報紙報導某醫生太太恐嚇該醫生:「孩子沒讀哈佛就殺你」之駭人
新聞;惟回顧中外思想家與經典常蘊含歷久不衰的共同哲理,試統合下列思想:
外國的盧梭(J. J. Rousseau, 1712-1778)主張教育需「順著學生的本性發展」
我國
孔子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我國經典《中
庸》明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論述其共同核心教育哲理,
並列舉正反學校教育實例以說明。25 分)
四、教育哲學之學習貴於培養合理性思辨與邏輯推論能力,而不在於死背各家之言。雖
古訓:「良師興國」,但環顧當前國內環境,有學者深憂「教師」是一種「很特殊」
的行業如果政府與社會不提倡「尊師重道」學生與其家長也日漸不尊重學校老師,
學校老師也逐漸不再感到那份因犧牲奉獻、非金錢所可替換的「尊榮感」與「使命
感」則學校老師將可能會日漸走向只重視權利與義務的知識勞工甚至恐有淪為「知
識零售商」之虞;惟教師面對的是「活人」,異於一般勞工所面對的是「貨品」;鑑
此,假以時日,惡性風氣循環,將直接間接產生嚴重的國家危機。試從教師自我認
知、師生關係、學校文化、學生的學習與輔導、社會國家等五個層面切入,合理性
論述如果政府與社會不提倡「尊師重道」,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25 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