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 地方特考 三等 教育行政 教育哲學 試卷

pdf
81.25 KB
1 頁
win7 2007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6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30880 全一頁
等別 三等考試
類科 教育行政
科目 教育哲學
考試時間 2 小時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符號與學校教育關係極為密切,但卻被長期忽略。最近國內北部某著名國立大學歷
經幾次重要校務會議修訂「校歌」,終以「原校歌與校歌新詞兩歌並行」為結論,但
也引發不同爭議;深究「校歌」修訂難度之關鍵在於其具有學校符號的功能;根據
學者研究發現,國內各級學校也皆費盡苦心制定「校門」「校訓」「校徽」「校旗」
與「校服」等「校園符號」;鑑此,請從符號學的角度,舉例說明「校園符號」所具
有的功能。25 分)
教育哲學之學習貴在統合理解,回顧中西方思想發展史,思想家
笛卡耳(Ren’e
Descartes)曾言:「我思,故我在」
洛克(John Locke)主張:「人類生來如同一
塊白板」
陸象山曾謂:「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理」
莊子曾說:「夏蟲不可
以語於冰者」
孔子曾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請從「知識論」理性
主義與經驗主義之觀點,分別論述前揭思想家觀點較傾向於何種學派?並申論其教
育意涵。25 分)
三、古訓:「國者,人之積也;人者,心之器也。國家之治亂,擊乎社會之隆污;社會之
隆污,擊乎人心之振靡」,而「人心」素質之良窳與個人「品德」素養關係密切。請
申論前述古訓意涵10 分)並據以針砭我國國民中小學品德教育自十幾年前推動「九
年一貫課程」後,廢除單科設計,改採「議題融入其他課程領域」方式之實施利弊
分析,並提出改進之道。15 分)
四、教師之教育觀與其當代政府作為、民風等關係密切。有學者發現當前有些教師的教
育觀有由傳統「教師是神聖的志業」,而視「教學是良心的工作」;轉為「教師是販
賣知識的行業」,而視「教學是知識買賣的工作」之傾向;試問教師這樣教育觀的轉
如日積月累對學生教師學校社會與國家將會衍生那些重大負面影響?
25 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