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及
離 島 地 區 公 務 人 員 考 試 試 題
考 試 別: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
等 別:三等考試
類 科:教育行政
科 目:教育哲學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實踐智慧(phronesis, practical wisdom)是教育行政人員或教師需要具備
的重要素養,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區分實踐智慧和科學知識
(episteme, scientific knowledge)及技藝(techne, art)這三種理智德行。
在培育教育行政人員或教師的規劃上,相對應的有下列三種模式:科學
知識的應用模式、技藝製造的生產模式及德行為本的素養模式。請說明
這三種理智德行的意義?這三種培育模式的重點是什麼?(25 分)
二、當代教育思想家比斯塔(G. Biesta)論及教育目的或教育的功能時,共
區分出資格化(qualification)、社會化(socialization)和主體化
(subjectification)三者。試問這三者的意義是什麼?這三者之間有何關
係?試舉教育思想史上一種教育目的主張,論述這種主張和比斯塔所論
三種教育目的的關聯性。(25 分)
三、思想家布巴(M.Buber)的對話哲學深具特色,尤其他所主張的「吾-汝
(I-Thou)」關係、「吾-它(I-It)」關係與教育關係(pedagogicalrelation)
常被援引以理解師生關係。請分別說明布巴「吾-汝關係」、「吾-它關係」
與「教育關係」的意義與內涵?並闡述其中所蘊含的教師圖像?(25 分)
四、教育哲學家威爾遜(J. Wilson)曾經分析出道德的六個組成成分,即
PHIL、EMP、GIG、DIK、PHRON、KRAT,這六者的意義是什麼?試舉
一個道德的例子,明確呈現這六個成分。並說明威爾遜這項觀察在道德
教育上有何重要蘊意?(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