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等 別:三等考試
類 科:教育行政
科 目:教育哲學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我國的「總統府」,中國大陸的「中南海」與一般譯稱之美國的「白宮」、
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法國的「艾麗榭宮」、南韓的「青瓦臺」等地
標符號,除展現其建築符號特色外,更重要者是其分別象徵著其政府之
最高權力機構。事實上,校園內亦常見有許多室外靜態符號,根據學者
研究發現,一個學校室外靜態符號之榮枯與該校之盛衰具有密切正相關
性;然而,國人卻長期忽略其重要性。鑑此,爰請試論述五項「符號」
之功能,並進而分別闡述如何正向應用於學校教育中。(25 分)
二、哲學之學習宜兼顧中西流派,回顧孔子曾云:「君子之德風,小人之
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孟子曾言:「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矣」;荀子曾謂:「心知道然後可道;可道然後能守道以禁非道」;
蘇格拉底(Socrates, 469-399B.C.)曾認為教學當採用:「產婆法」;
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曾主張:「教育是個體經驗持續不斷重
組與改造的歷程」;試請分別依序申論前述五位中外思想家所言哲理之
「教育意涵」。(25 分)
三、有學者提出個體之「觀念決定其行動」、「態度決定其高度」、「性格決定
其命格」;惟事實上,一個人的觀念、態度與性格之背後內在心靈底蘊
就是其哲學觀,不僅個體如此,族群亦然,足見哲學觀之良窳與抉擇,
攸關個人榮辱、社會盛衰與民族存亡甚巨。然而,於教育實踐過程中,
常發現教育行政主管與學校老師心萌:指導學生「生活目標」時,常
陷入「唯心論」與「唯物論」之兩難;教導學生「知識學習」時,常
陷入「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之困境;形塑學生「價值觀」時,
常陷入「義」與「利」之矛盾;輔導學生分辨「人性善惡」時,常陷
入「本善論」與「本惡論」之爭辯;啟發學生判斷行為之「是非對錯」
時,常陷入「動機論」與「結果論」之衝突;爰請試依序申論前述五個
哲學命題,並析論如各分別「過度偏執」可能產生之弊端?其調和之道
又當如何為宜?(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