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關務人員、身心障礙人員考試及
111年國 軍 上 校 以 上軍 官 轉 任 公 務人 員 考 試 試 題
考 試 別
身心障礙人員考試
等 別
三等考試
類 科
教育行政
科 目
教育哲學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
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有學者認為,「反省思考」(reflectivethinking)可以當作是一重要的教育價
值或目標,有助於個人的學習和跟別人交往。這樣的「反省思考」,主要內
涵為何?(15 分)對於學校或教育行政工作者,可能有何啟示?(10 分)
二、當前臺灣教育強調「教育公平」與「多元文化」的理念與實踐,它們的主
要涵義各為何?請申述之。並據以評論「弱勢者教育」方案中,有關「原
住民族學生」與「新住民子女學生」這二類的教育作為或協助或補助措施。
(25 分)
三、英國思想家斯賓塞(Herbert Spencer)主張教育目的在於「為完美生活做
準備」,其所稱「完美生活」的主要內涵為何?(10 分)對這樣的教育目
的,杜威(John Dewey)在其《民主與教育》一書中曾加以評論,其主要
論點為何?(15 分)請分別申述之。
四、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
且格。」彌爾(John S. Mill)在其《效益論》(Utilitarianism)書中有專章
討論道德行為的約束力與道德良心的議題。人類道德的最終約束,並非光
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在於人類的良心。鑑此,道德教育或教育職場的管
理,應如何運用內在(internal)的良知或羞恥心與外在(external)的約束
或制裁?請舉例申述之。(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