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課程評量專案與規準對照表(三年級資優班)

格式
doc
大小
70.5 KB
頁數
2
上傳者
Administrato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6-08-10,离现在 19 7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

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人文課程
年級資優資源班學生基本課程評量項目及評量規準對照表

年級〈自編〉 設計者:林美玲

評量項目

評量規準

評量方式

有禮貌的聆聽並確實把握聆聽方法,掌握說話主題

  1. 能有禮貌的注意聆聽別人發表

教師觀察

  1. 能聽出他人說話的重點,並給予適當的回應

教師觀察

  1. 能使用合宜的語調發表童詩,與他人分享創作思維。

口頭發表

能瞭解中國文字的由來及六書的造字方法,活用辭典分辨字義

  1. 能瞭解中國文字的由來。

學習單

  1. 能運用象形字的造字方法輔助理解字義。

實作

  1. 能運用指事字的造字方法輔助理解字義。

實作

  1. 能運用會意字的造字方法輔助理解字義。

實作

  1. 能運用形聲字的造字方法輔助理解字義。

實作

  1. 能利用國語活用辭典查檢文字的形音義。

實作

能瞭解並使用圖書館的設施和圖書,進行資料檢索

  1. 能瞭解圖書館圖書的配置。

實作

教師觀察

  1. 能認識中國圖書分類法,作圖書分類。

實作

  1. 能了解中華兒童百科全書的編排體例,檢索資料。

小組討論

  1. 能瞭解參考工具書的用途。

學習單



能發揮想像,運用修辭法創作童詩,透過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1. 能運用擬人法創作童詩。

教師觀察

實作

  1. 能運用譬喻法創作童詩。

教師觀察

實作

  1. 能觀察圖像,構思情節,創作短文。

學習單

  1. 能發揮想像力,創作童話結局。

學習單

  1. 能相互觀摩作品,分享寫作樂趣。

口頭發表

能了解生活中象徵圖像的意義及功能,並設計象徵圖像


  1. 能了解象徵圖像的溝通訊息意義與方式。

教師觀察

  1. 能探討生活中的標誌意義及作用。

口頭發表

  1. 設計具有創意的標誌。

實作

  1. 透過自評及同儕互評分享自己的創作與心得。

小組互評

學習單

能了解台灣原住民的種類、分布及多面向的特色

  1. 能認識台灣原住民的種類及關係。

學習單

  1. 能探討並比較各民族的地理分布位置。

實作

  1. 能探討並比較各民族的生活器用及建築特色。

學習單

  1. 能探討並比較各民族的特殊節慶及文化意義。

口頭發表

  1. 以欣賞的角度接納多元文化,培養彼此尊重關懷的態度。

討論發表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