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國中108學年度國文特教課程計畫

格式
doc
大小
145 KB
頁數
18
上傳者
洪穎馨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6-10,离现在 6 13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北投國民中學108學年度特教領域/國文科目課程計畫

領域/科目

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社會(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自然科學(理化□生物□地球科學)

藝術(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

綜合活動(家政□童軍□輔導)科技(資訊科技□生活科技)

健康與體育(健康教育□體育)

實施年級

7年級□8年級□9年級

教材版本

選用南一版108學年度教科書□自編教材(經課發會通過)

領域核心素養或

課程目標

第一課 夏夜

-J-B1 運用本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J-B3 具備欣賞文學與相關藝術的能力,並培養賞析、創作的興趣,透過對文本的反思與分享,印證生活經驗,提升審美判斷力。


第二課 絕句選

-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認識生涯及生命的典範,建立正向價值觀,提高語文自學的興趣。

-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J-B1 運用本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J-B3 具備欣賞文學與相關藝術的能力,並培養賞析、創作的興趣,透過對文本的反思與分享,印證生活經驗,提升審美判斷力。


第三課 紙船印象

-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認識生涯及生命的典範,建立正向價值觀,提高語文自學的興趣。

-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J-B1 運用本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J-B3 具備欣賞文學與相關藝術的能力,並培養賞析、創作的興趣,透過對文本的反思與分享,印證生活經驗,提升審美判斷力。

-J-C2 在國語文學習情境中,與他人合作學習,增進理解、溝通與包容的能力,在生活中建立友善的人際關係。

-J-C3 閱讀各類議題的文本,探索不同文化的內涵,欣賞並尊重各國文化的差異性,了解與關懷多元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自學一 故鄉的桂花雨

-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認識生涯及生命的典範,建立正向價值觀,提高語文自學的興趣。

-J-B3 具備欣賞文學與相關藝術的能力,並培養創作的興趣,透過對文本的反思與分享,印證生活經驗,提升審美判斷力。

-J-C3 閱讀各類議題的文本,探索不同文化的內涵,欣賞並尊重各國文化的差異性,了解與關懷多元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語文常識一 標點符號使用法

-J-B1 運用本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第四課 吃冰的滋味

-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J-A3 運用國語文能力吸收新知,並訂定計畫、自主學習,發揮創新精神,增進個人的應變能力。

-J-C3 閱讀各類文本,探索不同文化的內涵,欣賞並尊重各國文化的差異性,了解與關懷多元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第五課 瑞穗的靜夜

-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J-B1 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J-C1 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道德觀、責任感、同理心,並能觀察生活環境,主動關懷社會,增進對公共議題的興趣。


第六課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J-A3 運用國語文能力吸收新知,並訂定計畫、自主學習,發揮創新精神,增進個人的應變能力。

-J-B1 運用本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J-C2 在國語文學習情境中,與他人合作學習,增進理解、溝通與包容的能力,在生活中建立友善的人際關係。

-J-C3 閱讀各類議題的文本,探索不同文化的內涵,欣賞並尊重各國文化的差異性,了解與關懷多元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自學二 暑假作業

-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認識生涯及生命的典範,建立正向價值觀,提高語文自學的興趣。

-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J-A3 運用國語文能力吸收新知,並訂定計畫、自主學習,發揮創新精神,增進個人的應變能力。

-J-C1 透過文本選讀,培養道德觀、責任感、同理心,並能觀察生活環境,主動關懷社會,增進對公共議題的興趣。

-J-C2 在國語文學習情境中,與他人合作學習,增進理解、溝通與包容的能力,在生活中建立友善的人際關係。


語文常識二 工具書使用法與資料檢索

-J-B2 運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所提供的素材,進行檢索、統整、解釋及省思,並轉化成生活的能力與素養。


第七課 論語選

-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認識生涯及生命的典範,建立正向價值觀,提高語文自學的興趣。

-J-A3 運用國語文能力吸收新知,並訂定計畫、自主學習,發揮創新精神,增進個人的應變能力。

-J-B1 運用本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J-C1 透過文本選讀,培養道德觀、責任感、同理心,並能觀察生活環境,主動關懷社會,增進對公共議題的興趣。

-J-C2 在國語文學習情境中,與他人合作學習,增進理解、溝通與包容的能力,在生活中建立友善的人際關係。


第八課 鮭魚產卵,力爭上游

-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認識生涯及生命的典範,建立正向價值觀,提高語文自學的興趣。

-J-A3 運用國語文能力吸收新知,並訂定計畫、自主學習,發揮創新精神,增進個人的應變能力。

-J-B1 運用本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J-C2 在國語文學習情境中,與他人合作學習,增進理解、溝通與包容的能力,在生活中建立友善的人際關係。

-J-C3 閱讀各類議題的文本,探索不同文化的內涵,欣賞並尊重各國文化的差異性,了解與關懷多元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第九課 飛翔的舞者

-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認識生涯及生命的典範,建立正向價值觀,提高語文自學的興趣。

-J-A3 運用國語文能力吸收新知,並訂定計畫、自主學習,發揮創新精神,增進個人的應變能力。

-J-B1 運用本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J-C3 閱讀各類議題的文本,探索不同文化的內涵,欣賞並尊重各國文化的差異性,了解與關懷多元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自學三 茶葉的分類

-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J-B2 運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所提供的素材,進行檢索、統整、解釋及省思,並轉化成生活的能力與素養。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第一課 夏夜

1--2 依據不同情境,分辨聲情意涵及表達技巧,適切回應。

1--4 靈活應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聽能力,加強互動學習效果。

2--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2--4 靈活運用科技與資訊,豐富表達內容。

5--1 比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情感的起伏變化。

5--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重大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6--3 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巧,增進寫作能力

6--4 依據需求書寫各類文本。

6--5 主動創作、自訂題目、闡述見解,並發表自己的作品。


第二課 絕句選

1--2 依據不同情境,分辨聲情意涵及表達技巧,適切回應。

1--4 靈活應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聽能力,加強互動學習效果。

2--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5--1 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情感的起伏變化。

5--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重大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6--1 善用標點符號,增進情感表達及說服力。

6--6 運用資訊科技編輯作品,發表個人見解、分享寫作樂趣。


第三課 紙船印象

1--2 依據不同情境,分辨聲情意涵及表達技巧,適切回應。

1--4 靈活應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聽能力,加強互動學習效果。

2--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2--4 靈活運用科技與資訊,豐富表達內容。

2--5 能視不同情境,進行小組討論、口頭報告、發表評論、演說及論辯。

5--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5--6 能運用圖書館()、科技工具,蒐集資訊、組織材料,擴充閱讀視野。

6--1 善用標點符號,增進情感表達及說服力。

6--2 依據審題、立意、取材、組織、遣詞造句、修改潤飾,寫出結構完整、主旨明確、文辭優美的文章。

6--3 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巧,增進寫作能力

6--5 主動創作、自訂題目、闡述見解,並發表自己的作品。


自學一 故鄉的桂花雨

2-IV-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達情意,分享自身經驗。

5-IV-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IV-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IV-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6-IV-2 據審題、立意、取材、組織、遣詞造句、修改潤飾,寫出結構完整、主題明確、文辭優美的文章。

6-IV-3 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巧,增進寫作能力。

6-IV-4 據需求書寫各類文本。


語文常識一 標點符號使用法

5--1 比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情感的起伏變化。

6--1 用標點符號,增進情感表達及說服力。


第四課 吃冰的滋味

1-IV-2 依據不同情境,分辨生情意涵及表達技巧,適切回應。
1-IV-4 靈活應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聽能力,加強互動學習效果。

2-IV-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5-IV-1 比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情感的起伏變化。

5-IV-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IV-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IV-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5-IV-6 運用圖書館(室)、科技工具,蒐集資訊、組織材料,擴充閱讀視野。

6-IV-3 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巧,增進寫作能力。


第五課 瑞穗的靜夜

1--1 以同理心,聆聽各項發言,並加以記錄、歸納。

1--2 依據不同情境,分辨聲情意涵及表達技巧,適切回應。

2--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2--3 依理解的內容,明確表達意見,進行有條理的論辯,並注重言談禮貌。

4--1 認識國字至少4,500 字,使用3,500 字。

4--2 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5--1 比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情感的起伏變化。

5--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第六課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1--1 以同理心,聆聽各項發言,並加以記錄、歸納。

1--2 依據不同情境,分辨聲情意涵及表達技巧,適切回應。

2--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2--3 依理解的內容,明確表達意見,進行有條理的論辯,並注重言談禮貌。

5--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6--3 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巧,增進寫作能力。


自學二 暑假作業

5-IV-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IV-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IV-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6-IV-2 依據審題、立意、取材、組織、遣詞造句、修改潤飾,寫出結構完整、主題明確、文辭優美的文章。

6-IV-3 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巧,增進寫作能力。

6-IV-4 依據需求書寫各類文本。


語文常識二 工具書使用法與資料檢索

5--6 運用圖書館()、科技工具,蒐集資訊、組織材料,擴充閱讀視野。


第七課 論語選

1--1 以同理心,聆聽各項發言,並加以記錄、歸納。

1--2 依據不同情境,分辨聲情意涵及表達技巧,適切回應。

1--3 分辨聆聽內容的邏輯性,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2--2 有效把握聽聞內容的邏輯,做出提問或回饋。

2--3 依理解的內容,明確表達意見,進行有條理的論辯,並注重言談禮貌。

4--3 能運用字典或辭典了解一字多音及一字多義的現象

5--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重大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第八課 鮭魚產卵,力爭上游

1--1 以同理心,聆聽各項發言,並加以記錄、歸納。

1--4 靈活應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聽能力,加強互動學習效果。

2--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2--3 依理解的內容,明確表達意見,進行有條理的論辯,並注重言談禮貌。

2--4 靈活運用科技與資訊,豐富表達內容。

2--5 視不同情境,進行報告、評論、演說及論辯。

5--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5--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5--6 運用圖書館()、科技工具,蒐集資訊、組織材料,擴充閱讀視野。

6-IV-2 據審題、立意、取材、組織、遣詞造句、修改潤飾,寫出結構完整、主題明確、文辭優美的文章。

6-IV-3 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巧,增進寫作能力。

6--5 主動創作、自訂題目、闡述見解,並發表自己的作品。

6-IV-4 依據需求書寫各類文本。

6--6 運用資訊科技編輯作品,發表個人見解、分享寫作樂趣。


第九課 飛翔的舞者

2--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5--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5--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自學三 茶葉的分類

5-IV-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IV-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IV-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6-IV-2 依據審題、立意、取材、組織、遣詞造句、修改潤飾,寫出結構完整、主題明確、文辭優美的文章。

6-IV-3 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巧,增進寫作能力。

6-IV-4 依據需求書寫各類文本。

學習

內容

第一課 夏夜

Ab-IV-1 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與字義。

Ab-IV-2 3,5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V-4 6,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V-5 5,0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d--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Ba--2 各種描寫的作用及呈現的效果。

Bb--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Bb--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Cb--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制度等

文化內涵。

Cb--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Cc--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第二課 絕句選

Ab--6 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Ab--7 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Ad--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3 韻文:如古體詩、樂府詩、近體詩、詞、曲等。

Bb--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感受。

Bb--2 對社會群體與家國民族情感的體會。

Bb--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Bb--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Ca--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Cb--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第三課 紙船印象

Ab-IV-1 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與字義。

Ab-IV-2 3,5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V-4 6,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V-5 5,0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Ad--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Bb--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感受。

Bb--2 對社會群體與家國民族情感的體會。

Bb--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Bb--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自學一 故鄉的桂花雨

Ab-IV-1 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與字義。

Ab-IV-2 3,5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V-4 6,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V-5 5,0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IV-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Ad-IV-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Bb-IV-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感受。

Bb-IV-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Bb-IV-4 直接抒情。

Bb-IV-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語文常識一 標點符號使用法

Ac--1 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不同效果。


第四課 吃冰的滋味

Ab-IV-1 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與字義。

Ab-IV-2 3,5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V-4 6,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V-5 5,0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IV-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Ad-IV-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IV-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Ba-IV-1 順敘、倒敘、插敘與補敘法。

Ba-IV-2 各種描寫的作用及呈現的效果。

Ca-IV-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Ca-IV-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Cc-IV-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第五課 瑞穗的靜夜

Ab-IV-1 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與字義。

Ab-IV-2 3,5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V-4 6,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V-5 5,0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Ad--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Ba--1 順敘、倒敘、插敘與補敘法。

Ba--2 各種描寫的作用及呈現的效果。

Bb--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感受。

Bb-IV-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第六課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Ab-IV-1 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與字義。

Ab-IV-2 3,5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V-4 6,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V-5 5,0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Ad--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Ba--1 順敘、倒敘、插敘與補敘法。

Bb--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感受。

Cb--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Cc-IV-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自學二 暑假作業

Ab-IV-1 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與字義。

Ab-IV-2 3,5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V-4 6,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V-5 5,0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Ad--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Ba--1 順敘、倒敘、插敘與補敘法。

Bb--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感受。


語文常識二 工具書使用法與資料檢索

Ab--1 4,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2 3,5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4 6,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5 5,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第七課 論語選

Ab--6 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Ab--7 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Ac--1 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不同效果。

Ad--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4 非韻文:如古文、古典小說、語錄體、寓言等。

Bc--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制度等說明。

Bc--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分類、定義等寫作手法。

Cb--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制度等文化內涵。

Cb--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Cc--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第八課 鮭魚產卵,力爭上游

Ab--1 4,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2 3,5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d--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Ba--2 各種描寫的作用及呈現的效果。

Bb--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Bc--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制度等說明。

Bc--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分類、定義等寫作手法。

Bc--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Be--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報、讀書報告、演講稿、劇本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Ca--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第九課 飛翔的舞者

Ab--1 4,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2 3,5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c-IV-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Ad--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IV-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Ba--2 各種描寫的作用及呈現的效果。

Bb--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Bc--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制度等說明。

Bc--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分類、定義等寫作手法。


自學三 茶葉的分類

Ab--1 4,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2 3,5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c-IV-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Ad--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Bc--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制度等說明。

Bc--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分類、定義等寫作手法。

學習進度

週次/節數

單元主題

單元內容

1學期

1-2

第一課

夏夜

教學重點

  1. 體會童詩的音樂性及如何以聲表情。

  2. 學習如何透過景象傳達感情。

  3. 感受鄉間夏夜的田野風光。


引起動機

教師先引導情境並請學生分享對夏夜的印象,引起學習動機。


教學活動

  1. 藉由學生分享夏夜的印象,引入課程。

  2. 教師講述題文大意。

  3. 教師介紹新詩及童詩的特色。

  4. 教師介紹作者楊喚的生平。

  5.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說明並補充注釋、生難字詞等。

  6. 請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切分本詩的脈絡,並做出各段落的摘要。

  7. 教師可播放朗讀CD,或指定學生朗誦課文,藉此體會到本課運用排比、類疊,所產生音樂性與節奏性。

  8. 以課文賞析復習課文。

  9.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應用與討論。

  10. 請學生自行閱讀延伸閱讀文章〈插秧〉,教師以簡單提問檢測學生的閱讀情形,讓學生更了解童詩的特點。


總結活動

  1. 回家作業:學生練習習作題目。

  2. 評量:總結本課已教過的知識,以口頭提問、輔以學習單(彈性調整評量)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狀況,補強學生不足之處。

2-3

第二課

絕句選

教學重點

  1. 認識絕句的體製,體會詩歌之美。

  2. 學習透過摹景、敘事表達情感。

  3. 體會詩人所傳達的情思,進而探尋生命意義,培養人際關懷。


引起動機

詢問學生小學背過或是聽過哪些唐詩?由學生所背的詩中選出絕句,並藉此說明絕句特色。


教學活動

  1. 教師引導學生談一談高望遠、與朋友別離、旅行在外的感受。

  2. 教師介紹作者王之渙,並說明〈登鸛雀樓〉寫作背景。

  3.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說明注釋、生難字詞等。

  4. 教師介紹作者李白,請同學於課前查找李白的資料及軼聞,課堂上發表、與同學分享。教師補充李白與孟浩然的故事,說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寫作背景。

  5.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補充說明注釋、生難字詞等。

  6. 教師介紹作者張繼,說明〈楓橋夜泊〉寫作背景。

  7.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補充說明注釋、生難字詞等。

  8. 以課文賞析復習課文。

  9.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應用與討論。

  10. 教師補充其他著名詩人的絕句作品,並補充盛唐詩歌派別,加深學生對絕句體裁及內容的認識。

  11. 請學生自行閱讀延伸閱讀文章〈不朽的失眠〉,讓學生更了解張繼及其名作〈楓橋夜泊〉的創作背景,教師以簡單提問檢測學生的閱讀情形。

  12. 課後讓學生完成段落理解學習單,藉此檢視學生是否理解詩意。


總結活動

  1. 回家作業:學生練習習作題目。

  2. 評量:總結本課已教過的知識,以背誦、學習單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狀況,加強學生不足的地方。

4

第三課

紙船印象

教學重點

  1. 學習藉由描寫紙船印象,抒發情感的寫作方法。

  2.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童年經驗。

  3. 透過對文本內容的反思,以體會父母對子女的慈愛。


引起動機

教師播放摺紙船活動相關短片,並詢問學生是否玩過紙船?在什麼情況玩的?請他們敘述當時的情景與感想。


教學活動

  1. 教師介紹臺灣農村生活及早期社會狀況,使學生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與生活背景。

  2. 介紹作者洪醒夫。

  3.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補充說明注釋、生難字詞等。

  4. 再次請學生閱讀課文,分出文章的意義段,並做出各意義段的摘要。

  5. 教師提問對於親情描述的文句,請學生分享所讀到的內容,推論由物轉人,寫至情感的寫作目的。

  6. 教師帶學生討論母親在文中的角色影響,並連結自身經驗,體會父母對子女的慈愛。

  7. 以課文賞析復習課文。

  8.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應用與討論。

  9. 請學生自行閱讀延伸閱讀文章〈颱風假的日子〉,讓學生加深體會本課「以生活情境抒發童年的歡愉」的情意內涵。教師則以簡單提問檢測學生的閱讀情形。

  10. 請學生分享自己的童年經驗,談一談記憶深刻的童年印象,及值得憶念的人事,掌握個人經驗與情感表達的方式。


總結活動

  1. 回家作業:學生練習習作題目。

  2. 評量:總結本課已教過的知識,或以口頭提問、學習單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狀況,加強學生不足的地方。

5-6

自學一

故鄉的桂花雨




作文

教學重點

  1. 學習掌握生活情境,透過景物表達情感。

  2. 分辨文章抒情的方法。

  3. 透過對文本的反思與分享,連結生活經驗,涵養生活美感。


課前準備

請學生依「自學引導」及課文中「提問」自行閱讀課文,並請學生寫下、說出各題的答案。


教學活動

  1. 學生分組討論,並互相補充不足之處。

  2. 教師藉由指定作答或搶答的形式,核對各題提問的解答,並視情況補充。

  3. 學生完成文本分析及應用練習。

  4. 請學生分享童年難忘的回憶,其中有什麼關鍵的物品或情節?請學生簡單記錄下來,引導學生進入作文練習。


作文

6

語文常識一

標點符號使用法

教學重點

  1. 比較不同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表達效果。

  2. 善用標點符號,增進情感表達及說服力。


引起動機

藉由「中華隊戰敗古巴隊獲得世界盃總冠軍」一句,讓學生作斷句練習,引發學生的興趣。


教學活動

  1. 教師介紹標點符號的重要性,以及標點符號的種類與使用方法。

  2. 介紹趣味標點故事:可使用備課用書頁「教學補充資料二、有趣的標點符號的故事」的事例,說明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重要。

  3. 搶答活動:同學分組,以搶答接龍的方式,說出各式標點符號的作用。默契最好、記得最多的小組給予獎勵。

  4. 教師帶領學生完成應用練習。


總結活動

  1. 回家作業:學生練習習作題目。

  2. 評量:總結本課已教過的知識,以學習單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狀況,加強學生不足的地方。

7

第一次

段考

復習評量

8

第四課

吃冰的滋味


教學重點

  1. 欣賞視覺、味覺摹寫的方法,並與個人生活做連結。

  2. 學習今昔法(今昔今)的敘述結構,並靈活運用。

  3. 體會生活的趣味與感受懷舊情懷。


引起動機

教師提問:「你們吃過或者看過很特別的冰嗎?」或「你們覺得哪一種冰最好吃?」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回答。


教學活動

  1. 請學生就課文名稱「吃冰的滋味」,先預測作者可能會寫什麼內容?「滋味」可能代表什麼含意?

  2. 請學生簡單瀏覽課文,完成課前預習。

  3. 介紹題解及作者古蒙仁。

  4.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補充說明注釋、生難字詞等。

  5. 請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切分出意義段,並做出各意義段的摘要。

  6. 請學生朗讀課文,並請學生感受:哪些段落表現出作者的懷念、喜愛之情?哪些段落又表現出作者的感嘆?

  7. 以課文賞析復習課文。

  8. 帶領學生進行應用與討論,並再帶回本課開始的問題:「吃冰的『滋味』代表什麼含意?」。

  9. 請學生自行閱讀延伸閱讀文章〈我的記憶密碼〉,讓學生更能明瞭「描寫童年生活抒發懷舊情懷」的情意內容。教師以簡單提問檢測學生的閱讀情形。


總結活動

  1. 回家作業:學生練習習作題目。

  2. 評量:以口頭提問、學習單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狀況,加強學生不足的地方。

9-10

第五課

瑞穗的靜夜





作文

教學重點

  1. 理解事件發展及其所體現的情感變化。

  2. 學習順敘法的敘述結構,並靈活運用。

  3. 體會生活的趣味並從中深化個人省思。


引起動機

根據課文題目提問:題目中使用「靜夜」的意涵為何?什麼是成長?什麼是幸福感?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回答。


教學活動

  1. 請學生簡單瀏覽課文,完成課前預習。

  2. 介紹題解及作者李潼。

  3. 請學生分組並一同查詢有關作者李潼的相關資訊,並進行小組報告及分享,透過主動的方式使學生自行探究。

  4.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補充說明注釋、生難字詞等。

  5. 請學生分組討論並分析課文裡作者呈現的情緒起伏變化。

  6. 以課文賞析復習課文。

  7. 帶領學生進行應用與討論。

  8. 教師利用引起動機之課前三問,於課程結尾時再次提出三問請學生再行作答,請學生比較課前及課後之差別並分享。

  9. 學生自行閱讀延伸閱讀文章〈人生的一次領悟〉,體會本課蘊含的人生哲理。教師並以簡單提問檢測學生的閱讀情形。


總結活動

  1. 回家作業:學生練習習作題目。

  2. 評量:總結本課已教過的知識,以口頭提問、學習單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狀況,加強學生不足的地方。


作文

11

第六課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教學重點

  1. 認識具體之物所傳達的象徵含意,增進讀寫能力。

  2. 學習以對話方式記敘的文章結構,應用於日常生活的書寫。

  3. 建立友善的人際關係,體悟自我的獨特價值。


引起動機

教師事前預先準備文中所述之十二樣見面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二樣物品,並請他們先猜測此「見面禮」之用意為何,並請小組將答案說明繳回,暫不解答。


教學活動

  1. 請學生簡單瀏覽課文,完成課前預習。

  2. 教師介紹題解及簡媜生平

  3.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補充說明注釋、生難字詞等。

  4. 請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切分文章的意義段,並做出各意義段的摘要。

  5. 以課文賞析復習課文。

  6. 帶領學生進行應用與討論

  7. 將引起動機時各小組解答揭曉,並請學生思考,若是自己要送見面禮給未來的學生,會選擇送什麼?為什麼?

  8. 教師設計不同的情境對話,讓學生分組表演,引導學生思考對話發生的情境、角色的語氣及性格等。

  9. 教師提出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如:勤奮的定義是什麼?品性兼優將帶給自己或別人什麼影響?)讓小組討論並分享

  10. 請學生自行閱讀延伸閱讀文章〈兩隻老虎跑得慢,跑得慢〉,從不同母親的角度及觀點,一同思考問題。教師以簡單提問檢測學生的閱讀情形。


總結活動

  1. 回家作業:學生練習習作題目。

  2. 評量:總結本課已教過的知識,以口頭提問、學習單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狀況,加強學生不足的地方。

12

自學二

暑假作業



作文

教學重點

  1. 掌握對話中的訊息。

  2. 學習時間次序與對話方式的敘述手法。

  3. 思考不同敘述手法所產生的效果。


課前準備

學生依「自學引導」及課文中「提問」自行閱讀課文,並請學生寫下各題的答案。


教學活動

  1. 學生分組討論,並互相補充不足之處。

  2. 教師採用指定組別作答、搶答的形式,核對各題提問的解答,並視情況補充。

  3. 學生完成文本分析及應用練習。

  4. 請學生回想過去暑假生活中難忘的回憶,以人、事、時、地、物等記敘要素分類,與同學分享。


作文

13

語文常識二

工具書使用法與資料檢索

引起動機

帶同學到藏淵閣尋找工具書並請同學帶各自的字辭典。


教學活動

  1. 介紹工具書內容與使用方法。

  2. 介紹電子工具書與使用方法。

  3. 活動-大家來找碴:教師準備一篇文章並標出要查的生難字詞,請同學用自己的工具書找答案,在時限中查出最多答案的學生給予獎勵。

  4. 活動-追根究柢:學生利用自己的工具書,查詢自己名字的意義並推論父母替自己命名時的用意及期許。


總結活動

  1. 回家作業:同學練習習作題目。

  2. 評量:總結本課已教過的知識,以學習單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狀況。

14

第二次

段考

復習評量

15-16

第七課

論語選




作文

教學重點

  1. 認識論語的語錄形式及全書價值。

  2. 學習列舉、比喻及比較的說明方法。

  3. 領悟「治學」的方法及培養「自省」的態度。


引起動機

  1. 請學生分享自己聽過那些至聖先師的名言呢?是否有去過孔廟?看過或參與過祭孔活動?

  2. 播放「子曰」一曲


教學活動

  1. 藉由引起動機時播放的「子曰」一曲,請學生回答歌曲中有關孔子的學術思想。

  2. 教師補充有關孔子的資料、軼聞、趣事,透過提問、搶答與討論,來鮮活孔子的形象。並請學生蒐集和孔子有關的言論、事蹟、漫畫……,再集結成報告。

  3.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補充說明注釋、生難字詞等。

  4. 請學生再次閱讀課文,並說明本課三則的主旨分別為何。

  5. 教師可從「學問的苦樂」和「學習的趣味」兩方面切入,喚起學生的經驗,進而討論「獨學」與「群學」的差異,藉此帶入「志同道合」、「切磋琢磨」、「同窗共硯」的學習歡樂景象。

  6. 以課文賞析復習課文。

  7. 帶領學生進行應用與討論。

  8. 帶領學生讀延伸閱讀文章〈孔子有怎樣的交友之道?〉,深入了解孔子的人生哲學。



總結活動

  1. 回家作業:同學練習習作題目。

  2. 評量:總結本課已教過的知識,並藉由背誦、口頭回答及學習單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狀況。



作文

17

第八課

鮭魚產卵,力爭上游





教學重點

  1. 認識科普文章特色以及其寫作方式。

  2. 學習運用定義、數據、描述、引用等說明方法,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3. 體會堅持奮進的精神,培養自我精進的素養。


引起動機

教師播放紀錄片「鮭魚返鄉記,回家」藉此引起學生對鮭魚生態的好奇及興趣。


教學活動

  1. 引導學生透過網站、紀錄片或相關影片蒐集有關鮭魚洄游的資料,透過課堂提問與小組討論,再集結成主題式的報告。

  2. 請學生簡單瀏覽課文,完成課前預習。

  3. 介紹題解及作者郭泰。

  4.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補充說明注釋、生難字詞等。

  5. 請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切分文章的意義段,並做出各意義段的摘要。

  6. 以課文賞析復習課文。

  7. 帶領學生進行應用與討論

  8. 請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與動物接觸的經驗,引導學生想一想,是否能夠在動物身上發現到值得我們學習的態度。

  9. 請學生自行閱讀延伸閱讀文章〈異色突起的斑馬〉,教師以簡單提問檢測學生的閱讀情形,藉此深化本課「以動物的天生習性與特質,帶給人類啟發」的主題寫作特色。

  10. 引導學生將本課的學習成果與自然科學領域進行跨領域的結合,製作以科學為主題的報告。


總結活動

  1. 回家作業:同學練習習作題目。

  2. 評量:總結本課已教過的知識,以學習單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狀況。

18-19

第九課

飛翔的舞者






作文

教學重點

  1. 認識臺灣欒樹的生長環境、形態結構與名稱來源。

  2. 學習敘說事物的特性,並從中引入人與物互動的故事。

  3. 培養觀察事物的情懷,體會臺灣欒樹如何為人們帶來歡欣與盼望。


引起動機

教師帶領學生實地觀察臺灣欒樹,並分組討論其外型特色。


教學活動

  1. 請同學猜測課名為何取作「飛翔的舞者」?

  2. 教師介紹題解及作者張文亮。

  3.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補充說明注釋、生難字詞等。

  4. 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切分文章的意義段,並做出各意義段的摘要。

  5. 以課文賞析復習課文。

  6. 帶領學生進行應用與討論。

  7. 教師說明特有種的定義,並介紹臺灣特有種動植物。

  8. 帶領學生讀延伸閱讀文章〈魔鬼沾的發明〉,深化本課「從植物的特性中,學習適應環境的方法」的學習內容。


總結活動

  1. 回家作業:學生練習習作題目。

  2. 評量:總結本課已教過的知識,或以口頭提問、學習單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狀況,加強學生不足的地方。



作文

20

自學三

茶葉的分


教學重點

  1. 學會閱讀非連續文本的說明內容。

  2. 復習前幾課所學之說明方法。

  3. 透過文本增進對茶葉文化的認識。


課前準備

學生依「自學引導」及課文中「提問」自行閱讀課文,並請學生寫下各題的答案。


教學活動

  1. 學生分組討論。

  2. 教師採用指定作答或搶答的形式,核對各題提問的解答,並視情況補充。

  3. 學生完成文本分析及應用練習。

  4. 請學生介紹一樣自己喜歡的食物,詳細說明其使用的食材及製作方式。

21

第三次

段考

復習評量

議題融入

家庭教育:

J5 了解與家人溝通互動及相互支持的適切方式。

J10 參與家庭與社區的相關活動。

J11 規劃與執行家庭的各種活動(休閒、節慶等)

生命教育:

J1 思考生活、學校與社區的公共議題,培養與他人理性溝通的素養。

J2 探討完整的人的各個面向,包括身體與心理、理性與感性、自由與命定、境遇與嚮往,理解人的主體能動性,培養適切的自我觀。

性別平等教育:

J2 釐清身體意象的性別迷思。

J11 去除性別刻板與性別偏見的情感表達與溝通,具備與他人平等互動的能力。

品德教育:

EJU4 自律負責。

J7 同理分享與多元接納。

J9 知行合一與自我反省。

環境教育:

J1 了解生物多樣性及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性。

海洋教育:

J8 閱讀、分享及創作以海洋為背景的文學作品。

J16 認識海洋生物資源之種類、用途、復育與保育方法。

閱讀素養教育:

J1 發展多元文本的閱讀策略。

J2 發展跨文本的比對、分析、深究的能力,以判讀文本知識的正確性。

J5 活用文本,認識並運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使用之文本。

J6 懂得在不同學習及生活情境中使用文本之規則。

評量方式

口頭評量、課堂觀察紀錄、作業評量、合作能力、參與態度及學習歷程檔案

教學設施

設備需求

影音播放設備

師資來源

校內教師

備註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