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樹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99.22 KB
頁數
3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1,离现在 0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3
108 1
班座號 姓名
一、單一選擇題(30,每題3)
1. ( )鐵器的使用,是人類歷史文化進展的重要里程碑,而在臺灣的考古發掘中,哪一個文化遺址曾發現一座煉鐵作坊
,顯示臺灣鐵器文化的開始? ()卑南文化 ()圓山文化 ()大坌坑文化 ()十三行文化。
2. (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臺灣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大量出現。請問:下列哪一文化位於臺北附近,並在遺址中
出土大量貝殼遺跡? ()長濱文化 ()大坌坑文化 ()卑南文化 ()圓山文化。
3. ( )歷史老師畫了附圖的史前人類生活,希望可以幫助學生記憶。根據圖中內容可知,老師正在教哪一範圍的課程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青銅器時代 ()鐵器時代。
4. ( )約距今
2000
年前,臺灣史前文化進入另一個新階段。某一遺址出土銅錢、瑪瑙珠飾及玻璃裝飾品,燒製陶器的
火候較高且較為堅硬。上述時期可歸類為下列哪一階段的文化遺址?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早期 (
)新石器時代晚期 ()金屬器時代。
5. ( )上歷史課的時候,師生共同討論臺灣長濱文化,學生各自表達自己的看法。甲生說:「長濱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的
文化類型。」乙生說:「長濱文化以農業為主要維生方式。」丙生說:「從長濱遺址中可以發現當時人類有食用
貝類的現象。」丁生說:「長濱文化出現在臺灣東部,是目前臺灣發現最早的史前遺址之一。」以上哪一位學生
正確? ()甲生 ()乙生 ()丙生 ()丁生。
6. ( )在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用來區別「史前時代」和「歷史時代」的重要依據為下列何者? ()石器的製作方
()陶器的有無 ()文字的發明 ()農業的發明。
7. ( )臺灣的原住民與漢人長期相處通婚,大部分多已漢化。請問:下列哪一原住民的漢化最深? ()布農族 ()
排灣族 ()西拉雅族 ()阿美族。
8. ( )臺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有的來自中國東南沿海,有的來自南洋群島,分別在不同時期來到臺灣。請問:今
日一般將臺灣原住民分為哪兩族? ()熟番與平埔族 ()生番與高砂族 ()生番與高山族 ()高山族與
平埔族。
9. ( )附圖是安達看到的一幅圖,若要給這幅圖一個圖名,下列何者最適合?()南島語族分布圖 ()全球雨林殘存
區域圖 ()臺灣農產品進口區域圖 ()大坌坑文化分布圖。
10. ( )悠悠將臺灣史上不同時期對原住民的稱呼,整理成一個表如下。請問:表中()應填入何者?()熟番 ()
地同胞 ()平埔番 ()高砂族。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
時期
(甲)
生番
平埔族
(丙)
原住民
2/3
11. ( )16
世紀末,明朝為了防止日本人騷擾東南沿海地區,派兵進駐澎湖,此項政策所造成的影響為何? ()導致澎
湖的貿易絡繹不絕 ()臺灣本島取代澎湖成為海商的活動場所 ()日本趁機占領臺灣本島 ()臺灣因此變
成倭寇的大本營。
12. ( )1620
年代,臺灣今日雲林至嘉義一帶,成為哪些海商的根據地? ()顏思齊、鄭芝龍 ()顏思齊、鄭成功
()鄭芝龍、鄭成功 ()鄭成功、沈有容。
13. ( )敬恆利用暑假環島,從他的照片中看到有荷蘭人興建的熱蘭遮城遺跡。請問:這張照片應該是在何處拍攝的?
()基隆 ()淡水 ()鹿港 ()臺南。
14. ( )新航路發現後,歐洲人為獲取亞洲的物品,紛紛東來。17
世紀初,當荷蘭人以巴達維亞為基地發展貿易時,葡萄
牙人、西班牙人也分別占領何地為據點? ()澳門、馬尼拉 ()香港、馬尼拉 ()澳門、巴達維亞 ()
麻六甲、馬尼拉。
15. ( )1624
年,荷蘭侵略當時尚未成為明朝版圖的臺灣,進而占領臺灣南部。1626
年,西班牙亦出兵北臺灣,陸續占
領哪些地方? ()雞籠、淡水、蛤仔難 ()淡水、大員、打狗 ()大員、打狗、蛤仔難 ()雞籠、安平
、打狗。
16. ( )17
世紀時,日本實施鎖國政策,只准許哪兩國可到長崎進行貿易? ()荷蘭()中國()西班牙()葡萄牙
()甲乙 ()甲丙 ()甲丁 ()乙丁。
17. ( )臺灣在
17
世紀時出現了各國競爭的情況,下列關於各方勢力的描述,何者正確? ()葡萄牙雖未對臺灣進行
控制與管理,但卻是最早登陸臺灣的歐洲人 ()鄭芝龍在臺南一帶進行開墾,是漢人來臺拓墾的開始 ()
蘭積極拓展海上貿易,後來因日本實施鎖國政策,而被迫停止對臺的貿易活動 ()西班牙以臺灣北部為發展中
心,後被荷蘭驅逐而退出臺灣。
18. ( )附圖是
17
世紀某家貿易公司的旗幟,此家貿易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壟斷東方貿易,並與臺灣歷史息息相關。
請問:此旗應該會在下列何地出現?()
1624
年的聖多明哥城 ()
1650
年的熱蘭遮城 ()
1670
年的全臺首
()
1896
年的臺灣總督府。
19. ( )附圖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某時期臺灣歷史所畫的示意圖。由圖片內容推斷,老師最可能是講述何時的歷史?
()
13
世紀 ()
15
世紀 ()
17
世紀 ()
19
世紀。
20. ( )臺灣長期以來,都是以外貿為導向的經濟特色,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屢見不鮮。請問:荷治時期,臺灣的主要貿
易對象有哪些地區?()中國()日本()東南亞()朝鮮半島 ()甲乙丙 ()甲乙丁 ()甲丙丁 ()
乙丙丁。
21. ( )關於荷蘭占領臺灣的始末,下列論述何者正確? ()曾企圖占領澎湖,但因明軍驅逐,轉而占領臺灣 ()
臺灣作為對日貿易的據點,並積極傳播天主教 ()荷蘭占領臺灣期間,曾遭遇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挑戰,而明朝
政府也不斷積極布署,收歸版圖 ()領臺期間共
16
年,比西班牙治臺時期短。
22. ( )下列哪一機構對
17
世紀臺灣的糖業發展極具貢獻,並主導當時臺灣的進出口貿易? ()英國聯合東印度公司
()西班牙聯合東印度公司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日本聯合東印度公司。
23. ( )1661
年,鄭成功率軍進攻臺灣,將歐洲人逐出臺灣,建立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文中所提及的歐洲人是哪
一國人? ()西班牙人 ()英國人 ()荷蘭人 ()葡萄牙人。
24. ( )連橫在《臺灣通史》中評論某一位歷史人物,說:「為鄭氏部將,得罪歸清,遂藉滿人以復明社,忍矣!某人有
伍員之怨,而為滅楚之謀,吾又何誅?」文中提及得罪鄭氏而投降於清朝,並且結束鄭氏在臺政權的為下列何人
()顏思齊 ()郭懷一 ()吳三桂 ()施琅。
25. ( )鄭氏三代繼荷蘭人之後經營臺灣,建立臺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請問:鄭氏三代()鄭克塽()鄭成功()
經,若按照統治先後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甲乙丙 ()丙甲乙 ()丙乙甲 ()乙丙甲。
3/3
26. ( )鄭成功來到臺灣後,積極規畫臺灣的地方行政制度,其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於臺灣本島設置一府二縣
()將臺灣改稱「東寧」 ()於澎湖設置巡檢司 ()承天府以北為萬年縣,以南為天興縣。
27. ( )下列何者是鄭氏政權初來臺灣最迫切須要解決的問題? ()清廷的軍事威脅 ()倭寇的騷擾 ()糧食的不
()士兵的水土不服。
28. ( )附圖是鄭氏時期臺灣的建置圖,圖中顯示的地名可反映出下列何事?()倭寇、海商的勢力分布 ()軍人擁兵
自重,形成割據局面 ()歐洲列強瓜分勢力範圍 ()鄭氏父子分派部將駐紮屯墾之地。
29. ( ) 位於淡水河的十三行文化距今約二千~四百年前,已有煉鐵技術,以鐵器為生產工具,屬於臺灣史前的鐵器時
代。十三行文化人類雖然會使用鐵器,但仍以農業、漁獵維生,由於他們的生活技術進步,因此也發展出較大的
部落。請根據他們活動的範圍來判斷,十三行文化因與下列哪一族人範圍相近,而被視為其祖先? ()阿美族
()凱達格蘭族 ()西拉雅族 ()賽夏族。
30. ( )荷蘭人被逐出臺灣後,轉而與清政府合作,共同對付鄭氏政權。而哪一個國家與荷蘭在東南亞的貿易處於競爭狀
態,因此選擇與鄭氏建立經濟合作關係,簽訂通商協議? ()日本 ()法國 ()英國 ()西班牙。
題組(5,每題 2)
()2015
年臺灣大學與智利共組的研究團隊分析世界各地構樹基因,發現西太平洋各地的構樹起源於臺灣,加上
臺灣與太平洋上的各個原住民族都將構樹的樹皮視為重要資源,常在祭典上使用樹皮布。上述研究結果認
構樹隨著民族遷徙而傳播,而證實其文化出自臺灣的源起假說。請問:
31. )上文提及的研究中,利用太平洋構樹可證實哪一族群的遷移? ()印歐語族 ()漢藏語族 ()南亞語族
()南島語族。
32. )上文中研究團隊調查民族遷徙的區域應該不包括下列何處? ()印尼 ()復活節島 ()澳大利亞 ()
律賓。
()西太平洋海域上有一群人,他們的組成成分複雜,除日本人以外,大多為漢人。他們的活動範圍很廣,從東北亞
、東亞至東南亞都可見到們的蹤跡。他們成立武裝隊,掌握經濟及貿易路線在東亞各地進行貨物交流,
例如:顏思齊、鄭芝龍等人都是當時的代表人物。請問:
33. )上文中的這群人,被中國官方統稱為何? ()倭寇 ()移民 ()商人 ()華僑。
34. )他們成立武裝船隊,掌握經濟及貿易路線,後代學者基於其亦盜亦商的性質,而稱呼他們為何? ()倭寇
()海商 ()跨國企業 ()聯合東印度公司。
35. 16 世紀後期,上文中這群人的活動威脅到中國東南沿海,促使明朝政府派兵進駐下列何處? ()臺灣 ()
()澳門 ()香港。
試題結束, 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