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16
世紀末,明朝為了防止日本人騷擾東南沿海地區,派兵進駐澎湖,此項政策所造成的影響為何? (A)導致澎
湖的貿易絡繹不絕 (B)臺灣本島取代澎湖成為海商的活動場所 (C)日本趁機占領臺灣本島 (D)臺灣因此變
成倭寇的大本營。
12. ( )1620
年代,臺灣今日雲林至嘉義一帶,成為哪些海商的根據地? (A)顏思齊、鄭芝龍 (B)顏思齊、鄭成功
(C)鄭芝龍、鄭成功 (D)鄭成功、沈有容。
13. ( )敬恆利用暑假環島,從他的照片中看到有荷蘭人興建的熱蘭遮城遺跡。請問:這張照片應該是在何處拍攝的?
(A)基隆 (B)淡水 (C)鹿港 (D)臺南。
14. ( )新航路發現後,歐洲人為獲取亞洲的物品,紛紛東來。17
世紀初,當荷蘭人以巴達維亞為基地發展貿易時,葡萄
牙人、西班牙人也分別占領何地為據點? (A)澳門、馬尼拉 (B)香港、馬尼拉 (C)澳門、巴達維亞 (D)
麻六甲、馬尼拉。
15. ( )1624
年,荷蘭侵略當時尚未成為明朝版圖的臺灣,進而占領臺灣南部。1626
年,西班牙亦出兵北臺灣,陸續占
領哪些地方? (A)雞籠、淡水、蛤仔難 (B)淡水、大員、打狗 (C)大員、打狗、蛤仔難 (D)雞籠、安平
、打狗。
16. ( )17
世紀時,日本實施鎖國政策,只准許哪兩國可到長崎進行貿易? (甲)荷蘭(乙)中國(丙)西班牙(丁)葡萄牙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乙丁。
17. ( )臺灣在
17
世紀時出現了各國競爭的情況,下列關於各方勢力的描述,何者正確? (A)葡萄牙雖未對臺灣進行
控制與管理,但卻是最早登陸臺灣的歐洲人 (B)鄭芝龍在臺南一帶進行開墾,是漢人來臺拓墾的開始 (C)荷
蘭積極拓展海上貿易,後來因日本實施鎖國政策,而被迫停止對臺的貿易活動 (D)西班牙以臺灣北部為發展中
心,後被荷蘭驅逐而退出臺灣。
18. ( )附圖是
17
世紀某家貿易公司的旗幟,此家貿易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壟斷東方貿易,並與臺灣歷史息息相關。
請問:此旗應該會在下列何地出現?(A)
1624
年的聖多明哥城 (B)
1650
年的熱蘭遮城 (C)
1670
年的全臺首
學 (D)
1896
年的臺灣總督府。
19. ( )附圖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某時期臺灣歷史所畫的示意圖。由圖片內容推斷,老師最可能是講述何時的歷史?
(A)
13
世紀 (B)
15
世紀 (C)
17
世紀 (D)
19
世紀。
20. ( )臺灣長期以來,都是以外貿為導向的經濟特色,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屢見不鮮。請問:荷治時期,臺灣的主要貿
易對象有哪些地區?(甲)中國(乙)日本(丙)東南亞(丁)朝鮮半島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
乙丙丁。
21. ( )關於荷蘭占領臺灣的始末,下列論述何者正確? (A)曾企圖占領澎湖,但因明軍驅逐,轉而占領臺灣 (B)將
臺灣作為對日貿易的據點,並積極傳播天主教 (C)荷蘭占領臺灣期間,曾遭遇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挑戰,而明朝
政府也不斷積極布署,收歸版圖 (D)領臺期間共
16
年,比西班牙治臺時期短。
22. ( )下列哪一機構對
17
世紀臺灣的糖業發展極具貢獻,並主導當時臺灣的進出口貿易? (A)英國聯合東印度公司
(B)西班牙聯合東印度公司 (C)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D)日本聯合東印度公司。
23. ( )1661
年,鄭成功率軍進攻臺灣,將歐洲人逐出臺灣,建立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文中所提及的歐洲人是哪
一國人? (A)西班牙人 (B)英國人 (C)荷蘭人 (D)葡萄牙人。
24. ( )連橫在《臺灣通史》中評論某一位歷史人物,說:「為鄭氏部將,得罪歸清,遂藉滿人以復明社,忍矣!某人有
伍員之怨,而為滅楚之謀,吾又何誅?」文中提及得罪鄭氏而投降於清朝,並且結束鄭氏在臺政權的為下列何人
? (A)顏思齊 (B)郭懷一 (C)吳三桂 (D)施琅。
25. ( )鄭氏三代繼荷蘭人之後經營臺灣,建立臺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請問:鄭氏三代(甲)鄭克塽(乙)鄭成功(丙)鄭
經,若按照統治先後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丙乙甲 (D)乙丙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