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日治時期,臺灣陸上交通逐步修建,各地火車站的頂樓常設有鐘塔,外側也掛有大時鐘,用以告知所有旅客正確
的時刻。這與當時總督府引進哪一制度有關? (A)保甲制度 (B)隔離政策 (C)標準時間制 (D)現代司法
制度。
12. ( )在日治時期,臺灣人口增加快速,其主要的原因是現代衛生觀念的建立。下列哪些措施即是日治時期建立的?
(甲)以中醫逐漸取代西醫(乙)建立自來水設施(丙)廁所等公共衛生設施的建立(丁)防疫、衛生等觀念逐漸普及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13. ( )日治時期家住臺南的玲子,有天到臺北找她的好友雪子,雪子盡地主之誼,招待她到處去參訪。請問:下列何者
不在她們的參訪名單中? (A)臺北新公園 (B)林百貨 (C)菊元商行 (D)波麗路餐廳。
14. ( )關於二二八事件發生背景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甲)臺灣民眾對新來的統治者失望(乙)物價上漲(丙)政府實施
共產制度(丁)社會秩序不穩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丁。
15. ( )政府將二二八紀念日定為國定紀念日,希望藉此撫平歷史的傷痕。「二二八事件」發生時,負責擔任臺灣省行政
長官的是下列何人? (A)蔣中正 (B)蔣經國 (C)陳儀 (D)陳誠。
16. ( )小說《返校》改編自赤燭團隊開發的恐怖冒險解謎遊戲,故事中敘述一群高中生跑到廢棄校舍中探險,卻涉入靈
異事件,遇到大批冤死的鬼魂,鬼魂們懷著怨念想找出當時舉發地下讀書會閱讀禁書,導致學生冤死的告密者。
最後學生們在當時事件倖存者的幫助下逃離校園。請問﹕小說架設的時空背景為下列何時? (A)
1930
年代
(B)
1950
年代 (C)
1980
年代 (D)
1990
年代。
17. (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明令全國動員戡亂,是因為當時國家正處於何種狀況? (A)抗日戰爭退敗 (B)二二八
事件擴大 (C)中共全面發動內戰 (D)八二三炮戰發生。
18. ( )目前我國總統由人民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但歷史上我國第
1~5
任的總統都是由蔣中正擔任
,他可以不斷連任總統的原因為何? (A)《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 (B)在美國授權監督下的委託 (C)當時
正值白色恐怖而需要強人領導 (D)《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擴大總統職權。
19. ( )近年來,臺灣人民請願遊行的情況屢見不鮮。臺灣人民真正擁有集會、請願的權利,其關鍵應是下列何事?
(A)國共內戰導致國民政府遷臺 (B)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C)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D)
解除戒嚴。
20. ( )1987
年,在歷經長時間的戒嚴後,正式宣布解除戒嚴的總統是下列何人? (A)陳誠 (B)陳儀 (C)蔣中正
(D)蔣經國。
21. ( )1979
年臺灣的黨外人士以政治改革為訴求,在高雄市舉行遊行,但不幸演變為流血衝突,大多數黨外人士遭到逮
捕,以叛亂罪嫌起訴。上述的事件是指下列何者? (A)雷震事件 (B)二二八事件 (C)美麗島事件 (D)霧
社事件。
22. ( )歷史老師將戰後臺灣重要事件的漫畫(如附圖)貼在黑板上,要求同學們按時間順序加以排列。請問:正確的順
序應該是下列何者?(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甲丙丁 (D)丁乙甲丙。
23. ( )政府遷臺不久,有人以五四傳統自居,辦雜誌以提倡自由主義與民主制度,但後來以「涉嫌叛亂」的罪名被逮捕
。請問:此人為何?所辦的雜誌為何? (A)林獻堂,《臺灣日日新報》 (B)蔣渭水,《臺灣民報》 (C)黃
信介,《美麗島》 (D)雷震,《自由中國》。
24. ( )(甲)蔣經國(乙)陳水扁(丙)李登輝(丁)蔣中正。上述歷任中華民國總統,按其任期時間先後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 (A)乙丙丁甲 (B)丁甲丙乙 (C)丙丁甲乙 (D)甲丁乙丙。
25. ( )「1990
年
3
月,數千名大學生聚集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廣場,公開提出『廢除臨時條款』、『解散國民大會、解散
萬年國會(即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等多項政治改革訴求。」上文所述指的是下列哪一事件? (A)三月學運
(B)雷震事件 (C)美麗島事件 (D)民主進步黨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