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樹國中 七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pdf
421.28 KB
3 頁
Joseph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3
108 2
班座號 姓名
一、單一選擇題(1-3030,每題3)
1. ( )《馬關條約》簽訂後,許多臺灣官民不能接受清廷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的決議,因此選擇如何抗拒日本的接
收? ()向日本要求修改條約內容 ()與清廷合作,發動抗日戰爭 ()成立臺灣民主國 ()發動政治社
會運動。
2. ( )附圖是一幅描繪 1940 年左右臺灣社會的漫畫。漫畫反映出的現象,主要是受下列何者的影響?()三法
頒行 ()公學校的設立 ()皇民化運動的推動 ()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
3. ( )下列哪一場抗日事件失敗,臺灣漢人武裝抗日行動大致停止,後來知識分子轉而採取非武裝的政治社會運動?
()臺灣民主國 ()牡丹社事件 ()吧哖事件 ()霧社事件。
4. ( )臺灣總督府利用哪三個環節,在臺灣建立起堅實的統治基礎? ()警察、軍人、壯丁團 ()警察、保甲、壯
丁團 ()軍人、保甲、壯丁團 ()軍人、警察、保甲。
5. ( )在阿惠的記憶中,留學日本的祖父受到鄰里的敬重,不論大小事都會詢問祖父。祖父也是鄉親們和「大人」之間
的橋梁,不但協助大人宣達政令,也指揮壯丁團進行救災等事務。請問:阿惠的祖父其身分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保正 ()警察 ()政府官員 ()軍隊士兵。
6. ( )1896
年,由於臺灣為日本新取得的殖民地,有一個和臺灣總督權力有關的法令在此時頒布。下列關於此法令的敘
述,何者正確? ()此項法令又稱為「三一法」 ()依據此項法令的規定,臺灣人民享有與日本本土國民完
全平等的待遇 ()根據此項法令,臺灣總督須受到日本天皇敕令之限制 ()此法令授權臺灣總督可以頒布具
有法律效力的命令。
7. ( )附圖描繪臺灣某時期官方的交通建設,根據內容判斷,該時期最可能是下列何者?()荷蘭統治時期 ()鄭氏統
治時期 ()清朝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
8. ( ) 附圖為
18961906
年臺灣總督府田賦收入圖。請問:圖中收入突然大幅提升的原因為下列何者?()實施土地
調查 ()實施理蕃政策 ()實施林野調查 ()實施專賣政策。
9. ( )電影《賽德克.巴萊》取材自臺灣史上的重要事件,內容介紹寫著:「只有臉上有刺紋的人才能結婚、擁有後代
,死後也才能通過彩虹橋去見祖靈。賽德克男子必須『出草』獵回人頭、女人必須讓部落長老認同她的織布技術
才能紋面,成為一個真正的『賽德克.巴萊』,然而這樣重要的文化傳承卻在日本人來了之後被禁止了……當他
們無法在自己的家園上抬頭挺胸,賽德克族偉大的領袖莫那魯道終於發出怒吼!」請問:上述應是根據哪一抗日
事件而改寫? ()郭懷一事件 ()牡丹社事件 ()吧哖事件 ()霧社事件。
10. ( )專賣物品曾為臺灣總督府帶來巨利益,也因為利潤豐厚遲遲無法面禁止,導致
1920
年代飽受臺灣知識
分子批評。請問:該專賣物品為何? ()鴉片 ()樟腦 () ()菸。
2/3
11. ( ) 1898
年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分別就任臺灣總督與民政長官後,開始進行日本殖民統治的基礎工程,其主要的
目的為何? ()推動臺灣的工業發展,以作為南進的基地 ()建設日月潭發電所,作為工業發展的動力 ()
有利於日本帝國主義對臺灣資源的剝削 ()欲透過基礎工程建設,以減緩失業人口。
12. ( )臺灣歷史上曾有一段幣制混亂的時期,當時市面上流通著永曆通寶、荷蘭錢等各式貨幣,直到何時才改善此一亂
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統一貨幣 ()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推行皇民化運
()日治時期,實施統一貨幣措施 ()臺灣民主國時期,臺灣銀行發行貨幣。
13. ( )附圖是日治時期臺灣進行的某項調查活動,主要由警察來進行,這個調查活動的主要目的為何?()樹立警察
權威 ()確實掌握人口實況 ()增加田地賦稅 ()有效開發森林資源。
14. ( )佳佳在《臺灣建築史》中看到某張照片的介紹:「日治初期,為了整頓金融、統一發行貨幣所成立的機構。」請
問:此機構的名稱為何? ()總督府 ()臺灣銀行 ()臺灣博物館 ()臺灣大學。
15. ( )日治後期,總督府提出「內地延長主義」政策。關於內地延長主義政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改由
出任臺灣總督 ()臺灣人民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為了安撫臺灣知識分子要求民族自決 ()將臺灣視
為中國內地的一部分。
16. ( ) 有一位作家在書中說到他在
1940
年代擔任學校教員,校長在朝會訓話時一再強調「要為天皇而死」,全體小學
生立正不能動,然後不斷重複踏步走操場。根據上述,這是受到哪一戰爭的影響? ()甲午戰爭 ()第一次
世界大戰 ()霧社事件 ()
1937
年中日戰爭。
17. ( )日治時期,臺灣的許多基礎建設與總督府的調查活動息息相關,其中為了配合林野調查與開發山林資源而興築下
列何者? ()縱貫鐵路 ()嘉南大圳 ()日月潭發電所 ()阿里山森林鐵路。
18. ( )曾任臺灣總督的田健治郎說:「臺灣是內地的延長,對臺灣人民要一視同仁。」他說這句話的背景為何?()
午戰爭後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霧社事件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19. ( )日治初期,為了利用臺灣的資源,積極展開各項經濟基礎建設。當時日本政府在臺灣推行何種政策以利其本國的
發展? ()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工業臺灣,農業日本 ()工業臺灣,工業日本 ()工業臺灣,農業
南洋。
20. ( )日本為建立殖民經濟的基礎,於是從事許多基礎建設。下列這些項目中,正確的有哪些?()土地調查()統一
文字()交通建設()人口普查 ()乙丙丁 ()甲乙丙 ()甲乙丁 ()丙丁。
21. ( )筱茹在假日的時候跟家人到烏山頭水庫風景區遊玩,看到一座衣著樸素、造型粗獷的全身人像,聽媽媽介紹後才
知道那是日治時期規模最大水利工程的設計建造者。請問:這位人物是誰?()後藤新 ()莫那魯道 ()
余清芳 ()八田與一。
22. ( )「第一憨,種甘蔗予會社磅」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臺灣蔗農被壓榨的情況,而這句話是從哪個時期開始流傳的?
()大航海時期 ()鄭氏時期 ()清帝國時期 ()日治時期。
23. ( )磯永吉在日本戰敗後留在臺灣,他所培育的新品種作物改變了臺灣農業發展,最後當他退休返回日本時,當時還
獲頒中華民國景星勳章。請問:磯永吉培育的作物為何? ()蓬萊米 ()在來米 ()番茄 ()釋迦。
24. ( ) 日本以南洋為侵略目標,是因為要獲得下列哪些資源? ()軍火、鹿皮 ()、樟 ()石油、橡膠
()稻米、甘蔗。
25. ( )灣在
1930
年以後基礎工業得以發展,是因為受到下列哪一政策的影響? ()同化政策 ()延長主義
()皇民化運動 ()南進政策。
26. ( ) 附圖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稻米生產量圖。由圖中資料可知,稻米生產量年年都有增加,尤其 1920 年代
以後產量大增,這與下列何者有關?()獎勵漢人移民墾殖 ()興修水利工程與品種改良 ()實施農地私有制
()實施國外進口政策。
3/3
27. ( )日治初期臺灣對日抗爭不斷,加上每年需對臺灣補助七百萬日圓,日本逐漸認為臺灣殖民地對日本而言是負擔,
法國政府亦表明願以一億日圓買下臺灣。請問:總督府採取了哪些措施,直接造成財政收入提高,減少日本的經
濟負擔?甲、廣設郵電通訊 乙、樟腦專賣 丙、鴉片專賣 丁、修築縱貫鐵路 戊、土地與林野調查 ()
乙丙 ()甲丁戊 ()乙丙丁 ()乙丙戊。
28. ( )治時期,小林躋造
19361940
年擔任臺灣總督期,揭示「皇民、工業、南進基地化」三項治方針
,對臺灣的社會與經濟方面造成下列何種影響? ()激起全島武裝反日、獨立的風潮 ()建立發電廠,發展
軍需工業 ()尊重臺人的風俗習慣,以攏絡人心 ()使得臺灣由工業社會邁向農業社會。
29. ( ) ()嘉南大圳()迴鐵路()台灣銀行()日月潭發電所。上述的建設與完成和日本相關的有哪些? ()
甲丙丁 ()甲乙丙 ()乙丙丁 ()甲丙丁。
30. ( ) 附表為日治時期臺灣各行業生產值比率表。請問:臺灣農業生產值比率下降的原因何在?()進行工業 ()
日本政府忽視農業發展 ()地力枯竭,限制農業發展 ()農民反抗運動頻繁,不利農業發展。
項目
年度
農業
礦業
漁林業
工業
19151919
55.0
2.8
3.4
38.8
19201924
50.3
2.9
5.6
41.2
19251929
52.5
3.0
5.7
38.8
19301934
48.7
3.0
5.0
43.3
19351939
48.0
4.4
4.6
43.0
19401942
41.5
4.5
6.6
47.4
(單位:%)
二、題組:(31-35 5,每題 2)
1.臺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在
1898
年上任之初,曾針對如何建設臺灣,提出自己的看法。他用比目魚與鯛魚來作比喻
,認為比目魚的眼睛長在頭的同一邊,而鯛魚的眼睛則長在頭的兩邊,人沒有辦法用比目魚的眼睛來取代鯛魚的
眼睛。如果將這種觀念運用在政治上,就是不能用日本國內的法制立刻取代臺灣舊有的制度與習慣,一旦貿然進
行,勢必會帶來許多無謂的誤解與衝突。請問:
31. )臺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初上任之時,日本對臺政策正值哪一個時期? ()殖民地特殊統治時期 ()皇民化運
動時期 ()內地延長主義時期 ()臺灣民主國時期。
32. )由於當時的臺灣總督待在臺灣的時間很短,而將治理臺灣的事務交由後藤新平負責。請問:當時臺灣總督的性
質為何? ()由臺灣的地方士紳擔任 ()由臺灣巡撫留任 ()由日本的文官擔任 ()由日本的武官擔任。
2.巴萬記得小時候山上來了一群衣著奇怪的人,他們被部落長老喝斥一頓以後無奈地離開,之後下山的道路就被鐵
絲網封住。又過了好多年,那群人又來了,這次伴隨武器,不服從者被暴力對待不得不屈服,服從的部落則獲得
醫藥資源、學校等,但最讓族人憤慨的是,這群人入侵獵場,肆意砍伐森林,又逼迫族人做苦力,導致大家心生
不滿,後來聽說隔壁部落的頭目莫那魯道率領六部族人一起叛變,最後在山林裡壯烈犧牲,事情愈演愈烈,還鬧
上國際新聞,使日本政府受到輿論譴責。請問:
33. )上文中衣著奇怪的人,應該是下列何者? ()清政府代表 ()居住在平地的漢人平民 ()臺灣總督府代表
()居住在附近山頭不同族的原住民。
34. )上文中畫線部分的轉變是因為政府開始推動何種政策? ()蕃政 ()日臺合 ()漢番分界 ()
族自決。
35. )根據上文判斷,巴萬應該屬於現今臺灣哪一個原住民族? ()撒奇萊雅族 ()瑪蘭 ()泰雅 ()
賽德克族。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