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樹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20.05 KB
頁數
3
作者
dgh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1-30,离现在 4 33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3
高雄市立大樹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 1學期歷史科七年級第二次段考試題卷
單一選擇題(30 ,每題 3) 班級 座號 姓名
1.( )將臺灣正式納入版圖,並設一府三縣的皇帝為何人?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慶。
2.( )清帝國領有臺灣初期,臺灣的最高行政單位是下列何者? ()承天府 ()臺灣府 ()臺南府 ()臺北府。
3.( )由於「新港文」契約之留存,對臺灣哪一段歷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西班牙時期 ()荷治時期 ()清帝國時期 ()鄭氏時期。
4.( )《臺灣通史》「夫臺灣之變,非民自變,蓋有激之而變也……林爽文之變,實激之使起。則此後張丙之變,戴潮春
之變,又孰非激之使起哉?」請問:文中指出臺灣民變頻仍的原因為何?
()天災不斷,社會動亂 ()吏治不佳,官逼民反 ()漢番雜處,產生衝突 ()外商剝削,引起民怨。
5.( )中古歐洲的基督教傳教士,會採用拉丁文(羅馬字)拼注異教徒的語言成文字,以教導異教徒閱讀聖經。在臺灣史
上,有哪一國的基督教傳教士為方便向臺灣原住民傳教,也採取類似作法?
()西班牙 ()荷蘭 ()英國 ()葡萄牙。
6.( )臺灣史料中有不少提到原住民「有能書紅毛字者」,其中以康熙末年的《諸羅縣志》記載最詳盡:「習紅毛字者,橫
書為行,自左而右,字與古蝸篆相彷彿,能書者,令掌官司符檄課役數目,謂之教冊仔……。」請問:上文中的
「紅毛」應是指下列哪一國人? ()荷蘭人 ()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 ()日本人。
7.( )清末,中國政局紛亂,對外戰爭頻傳,戰火時常波及臺灣。請問:在清末,臺灣曾遭受哪些國家的武力攻擊?
()德國、法國 ()日本、法國 ()荷蘭、西班牙 ()日本、荷蘭。
8.( )(A)及圖(B)是清末兩個時期開放通商口岸的地圖。請問:由圖()演變成圖()的關鍵為何?
()英法聯軍之役 ()牡丹社事件 ()清法戰爭 ()臺灣設省。
▲圖(A)
▲圖(B)
9.( )比較朱一貴事件和林爽文事件,兩者有何共同的特色?
()均為漢人反抗清廷的民變 ()目的均為反抗荷蘭的統治
()是因祖籍不同所發生的械鬥 ()是從事不同職業的人所發生的衝突。
10.( )某史學家提到「開港通商前,統治台灣的政策有一些瑕疵,導致出現人口比例失衡的社會問題」上述的「人口失衡比例」
是指下列何者?
()台灣出現少子化現象 ()女性人口數比男性多 ()台灣社會進入高齡化的階段 ()男性人口數比女性多。
11.( )圖一為清帝國時期的臺灣古地圖,圖中可以看到今日新竹附近山區地帶有「土牛溝」「番界」線。請問:
清廷設立這些界線的目的為何? 圖一
()劃界封山 ()嚴禁走私 ()開發山林 ()進行軍屯。
12.( )課堂上討論「台灣開港通商積極治台台灣建省的共同原因」下列何人說
法符合史實
()小中清朝的施政理念 ()小華向西方學習
()小民外力的衝擊 ()小國台灣民間由下而上的訴求。
13.( )清朝文人筆記中記載了一段臺灣平埔族人的觀感:「紅毛番強盛冒犯他們的
人沒有一個活下來鄭成功來紅毛番害怕逃跑今天鄭氏政權又被皇上消
全部投降皇上真有威嚴。」原住民口中的皇帝和代天行威的人物分別為何者?
()順治皇帝、鄭成功 ()康熙皇帝、施琅 ()康熙皇帝、吳三桂 ()萬曆皇帝、沈有容。
2/3
14.( )荷蘭人據臺後,在村落中興建教堂,要求族人星期日上教堂、做禮拜,傳教士還為教徒洗禮、證婚。同
時,在新港(今臺南市新市區)、麻豆(今臺南市麻豆區)等地建立學校,以稻穀、布匹等物獎勵村民入
學。不僅兒童要上學,成年男女也要利用黎明或傍晚上課;不願意的人,會被施以罰款。請問:荷蘭人施行這些
措施的目的為何?
()為使原住民信仰基督教 ()為培育原住民擔任重要官職
()為了進一步破壞原住民文化 ()為了教育、同化漢人。
15.( )曉偉參加臺灣知性之旅,在旅途中看到哪一古蹟,會使曉偉緬懷沈葆楨對臺灣 圖二
的建設? ()億載金城 ()安平古堡 ()二沙灣炮臺 ()赤崁樓。
16.( )婷婷在書上看到一則與臺灣歷史有關的插畫,如圖二,插畫中是描述臺灣哪一時期的情
形? ()荷蘭統治時期 ()清帝國早期 ()清帝國晚期 ()日本統治時期。
17.( )下列有關清帝國初期臺灣的敘述,何者正確
()對臺灣的政策,禁止渡臺人民攜眷
()清嘉慶年間,在今臺灣中部增設彰化縣
()清乾隆年間,在今宜蘭增設噶瑪蘭廳
()康熙年間,平定臺灣,置臺灣、臺北兩府,隸屬於福建省。 圖三
18.( )「大肚王國奇遇記」歌舞劇
2017
年在大肚國小首演。劇中主角穿越時空回到
400
年前,被巴布拉族人發現,繼而和他們一起冒險,抵禦荷蘭人的不合理要求,最
後為了解救部落的危難,頭目壯烈犧牲,而主角也回到現實世界。請問:上文中
提到的原住民,應該在分布在圖三中的何處?()()()()丁。
19.( )恆春古城的一個角落,有位白髮老人在撫琴低唱:「自海上起了風波,敵寇就排
山倒海的來威迫……驚動滿清,也開啟了臺灣海防歷史的先河。」文中老人吟唱的
內容,是在述說恆春當地哪一項歷史事實?
()康熙年間的施琅攻臺 ()咸豐年間的英法聯軍之役
()同治年間的日軍侵臺事件 ()光緒年間的清法戰爭。
20.( )「有一個歷史人物是臺南赤崁一帶移墾漢人的領袖,由於漢人難以承擔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苛徵重稅,於
是在
1652
年發動對荷蘭人的反抗。」請問:這段文字應該是在敘述何人?
()鄭成功 ()郭懷一 ()顏思齊 ()鄭芝龍。
21.( )將臺灣的行政區由「二府」調整為「三府」,是何人的政治措施?
()施琅 ()劉銘傳 ()施琅 ()沈葆楨。
22.( )小明是生活在
19
世紀末期的臺北人。請問:下列哪一項是他可能不會遇到的狀況?
()坐火車到基隆去探親 ()到郵局去寄信 ()打電報給住在福州的親戚 ()政府增設噶瑪蘭廳。
23.( )智霖想要拍攝清法戰爭的歷史劇。請問:他應該前往何處取景?
()台中市 ()高雄市 ()澎湖 ()屏東恆春。
24.( )圖四是小莞在書上看到的一幅圖。這圖最可能是說明下列何人的政績? 圖四
()鄭經 ()施琅 ()沈葆楨 ()劉銘傳。
25.( )劉銘傳在臺灣推動近代化的自強新政,是受下列哪一件史事的刺激?
()英法聯軍之役後開港通港 ()牡丹社事件,日軍侵犯臺灣
()清法戰爭,法軍攻占基隆 ()光緒初年,日本吞併琉球。
26.( )圖五是一位在臺灣中部開墾的漢人經歷,他所經歷的改變是受到下列哪一事
件的影響? 圖五
()朱一貴事件 ()林爽文事件 ()戴潮春事件 ()郭懷一事件
3/3
27.( )表一是台灣史上某一時期的統計有關表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當時台灣隸屬福建省 ()此資料出自<台南府志>
()此表示乾隆時期資料 ()當時已撤銷渡台禁令。
28.( )圖六是曉華在書上看到的臺灣歷史演變圖,其中「甲」的發生,促使清朝
政府對臺灣的治理態度轉變。請問:「甲」為下列何者?
()甲午戰爭 ()英法聯軍之役 ()清法戰爭 ()牡丹社事件。
表一
圖六
29.( )清末沈葆楨來臺加強海防、增設炮臺、修築通往後山的道路、開放對臺移民,加速了臺灣的墾殖與發展。促
使沈葆楨積極對臺建設的直接原因為何?
()漢人與原住民發生衝突 ()地方械鬥在臺日益嚴重 ()日本出兵侵犯臺灣 ()法國企圖進占臺灣。
30.( )清康熙年間,漢人移民到今雲林、彰化一帶拓墾,其相關事務應屬於哪一行政單位所管轄?
()臺灣府 ()臺灣縣 ()諸羅縣 ()鳳山縣。
二、題組題(共 5題每題 2分)
題組一:志明、春嬌二人在討論清末某一事件之對話如下,請根據他們的論述,回答下列問題:
志明:日本國這次的行動,清朝居然承認是保民義舉的行為。
春嬌:對於此次事件遇害難民的家屬,清朝事後都有給予撫卹銀兩,而且針對這次日本出兵的相關費用,清朝也都給
予補償。
31. )志明跟春嬌所討論的事件,發生於清朝哪一位皇帝在位時?
()乾隆 ()嘉慶 ()咸豐 ()同治。
32. )根據志明所說的「清朝承認日本此舉是『保民義舉』的行為」,所謂的「保民」是指哪一地方的人民?
()琉球 ()澎湖 ()越南 ()臺灣。
33. )此事件發生於臺灣何處? ()基隆 ()鹿港 ()安平 ()恆春。
題組二:附圖為清朝某一皇帝與官員討論事情的畫面,請由圖中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34. )圖中這位皇帝是何人? ()順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35. )圖中力主保留臺灣的大臣最可能是何人? ()施琅 ()鄭成功 ()鄭克塽 ()鄭經。
題結束
田園
土地
田地
(甲)
園地
(甲)
台灣縣
3,885,664
4,678,178
鳳山縣
2,678,496
2,369,711
諸羅縣
970,436
3,873,396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