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樹國中 八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地理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46.78 KB
頁數
3
作者
stacey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1-30,离现在 4 33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3
高雄市立大樹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地理科八年級第二次段考試題卷
八年____ 座號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單選題(1-30 題,每題 3)
1. ( )重慶武漢及上海分別為長江上游至下游的重要都市這三個長江沿岸都市中所屬的經濟帶產值由高到低排列,
下列何者正確?
()東部上海>中部武漢>西部重慶 ()西部重慶>中部武漢>東部上海 ()東部上海>西部重慶>中部武
()西部重慶>東部上海>中部武漢。
2. ( )無人機的應用很廣泛,在河北省的農夫,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顯示下列何種農業特色?
()專業化 ()生態化 ()科技化 ()商品化。
3. ( )目前中國的公路系統正不斷的擴張,其分布情形對於下列哪一種人文活動影響最大?
()經濟發展 ()觀光發展 ()教育程度 ()人口擴張。
4. ( )中國最大乳製品企業「伊利酸奶」由於贊助許多歌唱節目,因此逐漸在中國國內闖出
名號,成為眾所皆知的乳品。請問:伊利酸奶為了確保大量乳製品原料的來源,最可
能和圖中哪一個地區的畜牧業者合作?
() () () ()丁。
5. ( )近年來中國持續進行經濟改革開放政策,如果某臺商想到中國東南沿海的經濟特區設置紡織工廠,其考慮的主要
區位條件最可能為何?
()原料 ()動力 ()勞工 ()能源。
6. ( )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相當快速其中做為經濟改革的先驅是位於附圖中哪一個地區的開
發?
() () () ()丁。
7. ( )中國一帶一路政策中的「一路」,是指與明帝國鄭和出使西洋的哪一條路?
()陸上絲路 ()海上絲綢之路 ()空中絲路 ()網路絲路。
8. ( )目前中國人口數約有
14
億人高居世界第一請問人口數眾多對中國經濟活動的影響有哪些?()勞工眾多()
市場廣大()原料豐富()技術進步
()甲乙 ()丙丁 ()甲丁 ()乙丙。
9. ( )臺灣這幾年在中國投資設廠,以電子裝配、紡織等工業為大宗。就上述產業而言,臺商投資設廠最主要的考量因
素是什麼?
()資金 ()勞工 ()技術 ()市場。
10. ( )中國的人口分布受到戶籍制度的限制影響,因此在附圖中哪一個地區可能聚集最多的移
動人口,由於沒有該戶籍因此無法獲得相關的社會福利,造成其生活上的問題?
() () () ()丁。
11. ( )中國從
2010
年以來便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目前僅次於美國,然而發達的經濟活動卻造成了東西兩側
的區域發展不均,形成未來的隱憂。請問:造成上述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為何?
()對外交通 ()地形高低 ()人口素質 ()礦產分布。
12. ( )「中國深圳因民工眾多,有業者看準這股商機,推出一種用貨櫃做成的廉價旅館,住宿一個晚上的費用不到新臺
30
元,儘管如此,仍有許多在內陸地區找不到工作而流浪至此打工的人,負擔不起這筆費用。」上述情況可能
與下列哪一中國社會現象的關係最密切?
()人口數量過多 ()通貨膨脹嚴重 ()區域發展不均 ()勞工成本上漲。
13. ( )近年來,中國許多內陸的民工不願再到沿海地區工作,反而留在家鄉就業,使沿海地區爆發嚴重的「缺工潮」,沿
海工廠只好不斷放寬條件限制,或以其他誘因來吸引員工。下列何者最可能是造成上述缺工潮的原因?
()沿海地區的工廠外移 ()內陸地區的物價高漲 ()沿海地區薪資所得降低 ()內陸地區就業機會增加
2/3
14. ( )附圖為某年全球前八大外匯存底國家的資料,中國之所以高居榜首,
且遠勝過第二位的日本達
4,000
億美元以上,這與中國在
1980
年代實
施的哪一項經濟政策最為相關?
()計畫經濟 ()一帶一路 ()西部大開發 ()設立經濟特區
15. ( )中國改革開放後,目前國內生產毛額大幅提高但每人平均生產值仍偏低2016
年僅排名世界第
74
形成這種
現象的主要因素為何?
()人口眾多 ()政策管制 ()資源缺乏 ()資金不足。
16. ( )附圖是位於長江下游的經濟重鎮高樓大廈聳立反映其產業活動相當發達該地曾
因開埠以後,隨著租界建立和歐美文化大舉進入,開始興建西式別墅和洋房,出現
各種不同風格的建築。請問:上文中所提到的「經濟重鎮」為何?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17. ( )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相當快速因此設立喀什經濟特區其地理位置向有「五口通八國
一路連歐亞」的優越條件,相當有利於發展邊境貿易。請問:該經濟特區位於附圖中何
處?
() () () ()丁。
18. ( )「穹頂之下」是
2015
2
月中國媒體人─柴靜女士,指出關於中國嚴重空氣汙染的調查片。請問:中國東北、華
北平原地區的空氣汙染,可能和當地發展下列何種產業有關?
()食品加工業 ()鋼鐵工業 ()紡織工業 ()高科技產業。
19. ( )臺灣的電子業多以臺灣為生產基地,然後將產品運送至中國進行組裝,最後對外銷售。請問:臺灣電子業會進行
上述分工,主要是由於中國具有哪一區位條件?
()技術進步 ()工資低廉 ()土地寬廣 ()資金充裕。
20. ( )中國在經濟發展上的表現,以西部地區的發展最慢。其實,西部的發展深具潛力,但西部開發的優勢不包括下列
哪一項條件?
()林、礦資源豐富 ()鄰國眾多,利於邊境貿易 ()鐵路串連成新絲路,是中國距歐洲最近的地區 ()
高科技人才眾多,技術領先全國。
21. ( )中國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比例變化如附圖所示。請問:造成比例變化的最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市場需求 ()氣候變遷 ()產量減少 ()國外進口。
22. ( )中國從
2008
年開通第一條高速鐵路,至
2016
年總營運里程共
2
萬公里,其
中時速達
300
公里的路線超過
1
萬公里以上占了全世界的
60
中國高鐵
在短短幾年間,已成為世界最大規模的高鐵網。請問:造成中國高鐵分布東
部較西部密集的現象與下列哪一因素較不相關?
()地形平坦 ()人口密集 ()礦產豐富 ()工商繁榮。
23. ( )臺灣的服務業遠近馳名,近年來紛紛前往中國投資設立據點,
85
℃及王品集團等。這是由於臺灣服務業看準了
中國經濟發展上的哪一項特點?
()市場廣大 ()工資低廉 ()交通便利 ()技術進步。
24. (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經濟建設計畫規模相當龐大希望藉由交通發展串聯
周圍國家,讓中國成為該地區的經濟火車頭,該計畫路線圖如附圖所示,其沿
線國家多數具有下列何項特質?
()技術進步 ()資金充足 ()資源豐富 ()宗教相同。
3/3
25. ( )中國自
1980
年代實施經濟改革開放以後,市場需求出現改變,導致農作物的生產出現下列哪一種變化?
()經濟作物改種糧食作物 ()溫帶作物改種熱帶作物 ()作物進口改為作物出口 ()糧食作物改種園藝
作物。
26. ( )中國由於勞動力相當充足,因此在經濟發展之初帶動了工業發展,成為世界重要的經濟大國,工商業成為重要的
產業活動然而為了提供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農業活動也進行了相關改良請問上述的農業改良應為下列何者?
()農田耕作面積變多 ()農業就業人數上升 ()農作出口數量上升 ()單位面積產量增加。
27. ( )美國搜索引擎龍頭
Google
在闊別中國兩年後,2012
年宣布重返中國市場,並加大投資規模,該公司執行長承認:
「公司無法承擔缺席中國廣大市場所帶來的損失。」請問:中國市場廣大和下列何者的關係最大?
()國內礦產豐富 ()土地面積廣大 ()高額國民所得 ()人口總數眾多。
28. ( )中國的農業活動具備了下列哪一項條件,因此在今日工商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仍為中國境內重要的基礎產業?
()工業原料 ()出口產品 ()糧食供應 ()環境保育。
29. ( )中國的人口數約占全世界五分之一,最早期在
1954
年的調查約
6
億多人,今日已達
14
億人,影響中國的社會發
展甚鉅。下列為目前中國所存在的人口問題,其中哪一項受到經濟改革開放的影響最為明顯?
()男女性別比例懸殊 ()教育水準低落 ()城鄉流動快速 ()老年比例漸增。
30. ( )目前中國正積極全面性的發展經濟,希望帶動各地工商業活動。為達成相關產業的全面發展及擴散,減少區域差
異,則以下列何者措施最為重要?
()興建交通運輸 ()引進國際移工 ()農業強制轉為工商業 ()推廣農民移居大城市。
二、題組(31-35 題,每題 2)
◎中國的經濟發展由改革開放政策揭開序幕然而由於各地發展的時間及條件各異形成不同的發展差異下列為該國主要
四大經濟區分布圖。請問:
31. 圖中哪一個區域工業發展較早,但卻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由盛轉衰因此目前的發展方向為協助該地區轉型,以振
興當地的工業活動為主?
() () () ()丁。
32. )圖中哪一個地區因對外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腳步較緩慢?
() () () ()丁。
33. 圖中丙地區近年來具備下列何者有利條件,因此吸引東部的工廠遷移至此,成為未來發展潛力最被看好的地區
有利當地的經濟崛起?
()原料豐富 ()市場廣大 ()工資較低 ()技術進步。
◎中國在
1980
年代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相當快速,境內的工業產值在
2012
年正式超過世界龍頭──美國,
3.7
萬億美
元高居世界第一,請問:
34. 目前該國的工業發展依地區特性而有不同,北部以重工業為主,南部則多從事輕工業。請問:主要原因為下列何
者?
()交通 ()原料 ()勞工 ()市場。
35. 中國西部地區由於何項條件的影響,未能在改革開放時發展工商業活動因此形成今日東、西部之間的經濟發展
差距甚大?
()勞力不足 ()面積狹小 ()缺乏礦產 ()交通不便。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