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共3頁
高雄市立大樹國民中學 109學年度第 1學期歷史科八年級第一次段考試題卷
年 班座號 姓名
一、單一選擇題,共 25 題,每題 3分
1. ( )根據現在考古學的研究,中國新石器時代呈現下列情形:約 7000 年到 5000 年前在河南省、河北省南部、甘肅省
南部和山西省南部出現仰韶文化,具備使用紅陶、彩陶以及食用粟米和畜養家畜的特質。而大約在同一時間,尚
有在浙江省東邊出現的河姆渡文化、浙江省北邊出現的良渚文化、山東省的大汶口文化。根據上述內容判斷,請
問中國古代文化具有下列何種特色?(A)多元並立 (B)東西融合 (C)一脈相承 (D)南北對立。
2. ( )這條大河文明又被稱為是「早慧的文明」,因為文明發展與同時期世界上別的區域文明相比較下,顯得更為發達
進步:例如商朝,國家機器高度發展,出現規模化城市、文字(甲骨文)等,農業及手工業也發達,製造出代表
國家權力、高度複雜精美的青銅器,以上無一不標誌著這一時期生產力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也體現了文化上的
高度繁榮,特別是禮制、等級的成熟。請問上述指的是哪條大河?(A)長江 (B)黃河 (C)淮河 (D)珠江。
3. ( )虢季子白(人名)盤為一件出土的中國古代青銅器,上面刻有銘文,記述虢季子白在洛河北岸大勝獫狁(北方民族
),殺死敵人,活捉俘虜,君王表彰他的功績,賞賜寶物,虢季子白特製此盤紀念這件事情。此後也由虢季子白
的兒子,繼續繼承他父親的官位和這件紀載功績的青銅器,請問上述這種社會現象最可能存在於下列哪一個時代
?(A)西周 (B)東周 (C)秦代 (D)漢代。
4. ( )請從以下兩件史事,判斷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位君王所為?(A)秦始皇 (B)漢武帝 (C)齊桓公 (D)唐太宗。
1.外族山戎攻打邢國,部下建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於是他發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國
2.率領軍隊進入楚國,質問楚國為何不按時向周天子進貢祭祀所用茅草而導致祭祀大典無法及時進行,逼得楚國
承認自己的錯誤
5. ( )經過兩次變法後的秦國國力強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路不拾遺,山中沒有盜賊。人民勇於為國家打仗,怯於私
鬥,鄉村、城鎮秩序安定。周天子派使臣賜予秦國霸主稱號,諸侯各國都派使者前來祝賀。前 348 年,韓國君王
親自前往秦國,與秦國簽訂停戰盟約。前 342 年,秦國派太子率領西戎九十二國朝見周天子,以上在在顯示了秦
國西方霸主地位。請問上述秦國變法成功,最應該感謝下列何人?(A)張騫 (B)秦始皇 (C)商鞅 (D)玄奘。
6. ( )他認同宰相李斯的意見,指諸侯王才是擾亂天下的禍端,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天下人才苦於連年戰爭無止無休
而渴求和平。如果重新分封諸王,只會重演過去各國互相攻伐的苦況。因此他決定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每郡都
設置郡守(掌民政)、郡尉(掌軍事)、郡監(掌監察),由中央朝廷委任,不得世襲,並須向朝廷匯報租稅、
戶口及治安情況。請問他是?(A)唐太宗 (B)齊桓公 (C)漢武帝 (D)秦始皇。
7. ( )歷史老師看電視時,聽不懂受訪人以客家語表達,好在能從螢幕上的字幕文字了解他的講話內容。請問這種以文
字彌補語言紛歧的障礙,與中國歷史上哪位人物措施相似?(A)商鞅 (B)齊桓公 (C)秦始皇 (D)漢武帝。
8. ( )漢帝國初建時,因為經歷之前十數年反秦與楚漢相爭的戰爭,導致原本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的農業人口大量流失
,當時丞相蕭何為了讓流失人口快速回到原有工作崗位上以及減少多餘的政策支出和浪費,制定出「與民休息」
、「輕徭薄賦」、「清靜儉約」三大方針作為帝國建制初年的政府政策大綱。請問丞相蕭何是最有可能受到下列
哪一派學術思想影響而提出上述政策?(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9. ( )大臣董仲舒上奏曰:「孔子《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
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
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最終皇帝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請問這位皇帝是?(A)秦始皇 (B)北魏孝文帝 (C)唐太宗 (D)漢武帝。
10. ( )由中正官以簿世(譜牒家世)、行狀(才幹、道德)、鄉品(中正鑑定)為標準查訪評定地方人士,把人才分成
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各地大小中正,就其所知,分別品第。其中
行狀部分,咸熙二年(264 年)形成以下列六條作舉薦標準:(1)忠恪匪躬 (2)孝敬盡禮 (3)友於兄弟 (4)潔身勞謙
(5)信義可復 (6)學以為己。請問上述的朝代是?(A)西周 (B)東周 (C)漢代 (D)曹魏。
11. ( )科舉是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的制度,源自中國,並傳播至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它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政
治制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巨大影響,直接催生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除中國科舉外,
鄰近中國的亞洲國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鮮半島也曾引入這種制度來選拔人才。以上是網路維基百科介紹中國科舉
制度的內容,請問在中國,科舉最早源自下列哪個朝代?(A)西周 (B)漢代 (C)曹魏 (D)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