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樹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50.88 KB
頁數
3
作者
dgh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19,离现在 5 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高雄市立大樹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 1學期歷史科七年級第一次段考試題卷
單一選擇題(30 ,每題 3) 座號 姓名
1.小佛前往位於臺東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參觀,他在館裡見到眾多精美陪葬品,包括六千多件的玉器,以
及石刀、石杵等石器,還有陶罐、陶蓋等。請問:此展覽最可能以哪一文化為主題?
(A)圓山文化 (B)卑南文化 (C)十三行文化 (D)大坌坑文化
2.新生訓練時,波特自我介紹說:「數千年前,我的祖先移居來到臺灣。因為沒有留下文字紀錄,所以我現在是
透過學者的研究資料,來了解十七世紀以前祖先們在臺灣的生活情形。」請問:波特最不可能是下列哪族的後
代? (A)漢族 (B)阿美族 (C)卑南族 (D)南島語族
3.臺灣高鐵在興建臺中路段時,曾挖掘到史前文化的遺跡,並確認為新石器時代的史前文化。請問:當時遺址中
應該找到了何種文化,方能確定其年代為新石器時代?
(A)陶器 (B)打製的石器 (C)煉鐵鑄成的鐵器 (D)刻有文字的石碑。
4.阿祥在課本上看到一幅某一時期臺灣原住民圖像,圖中可見「生番」與「熟番」的衣著舉止各有不同。請問:
下列哪一時期曾將原住民分為「生番」「熟番」?
(A)史前時代 (B)清帝國時期 (C)日治時期 (D)中華民國時期。
5.「礫石砍器」是指圓形礫石經過敲擊後,成為具有各種尖銳面的石器,由於圓滑面便於人手緊握,可用來攻擊
動物、切割植物或獸皮。請問:最早使用「礫石砍器」的臺灣史前文化,應出土於哪個縣市?
(A)新北市 (B)臺南市 (C)屏東縣 (D)臺東縣。
6.金妮想要了解臺灣原住民數千年來的文化發展,下列何者可能不會是她所採用的方法?
(A)前往部落向長老請教 (B)蒐集各族的傳說與神話
(C)查找考古資料並與傳說比較 (D)研究古代原住民以文字寫下的紀錄
7.歷史老師在上課時,手中拿著史前時期的器物圖片,有中國銅錢、玻璃手環、瑪瑙珠飾等圖片。請問:歷史老
師應該是在介紹臺灣哪一個史前文化? (A)十三行文化 (B)大坌坑文化 (C)卑南文化 (D)圓山文化。
8.考古學家飛哥參與一處史前文化的挖掘工作,發現遺址裡有石器、人類遺骸、動物骨骼、用火後殘留的灰燼
等。請問:飛哥該從何處著手,以快速分辨遺址屬於舊石器或新石器時代?
(A)動物的種類 (B)灰燼的多寡 (C)石器的製作方式 (D)遺骸的分布情形
9.南島語族是太平洋及印度洋上諸島嶼民族的祖先之一,目前除了印尼、菲律賓等國家的島嶼外,下列何處也是
南島語族的分布地區? (A)臺灣 (B)澳洲 (C)印度 (D)北海道。
10.目前可推知原住民可能在數千年前移居到臺灣,在與外來者接觸後,統治者對他們的分類與名稱也各有不
同。請問:下列有關臺灣原住民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臺灣原住民在很早以前就有自己的文字 (B)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臺灣為此語系分布範圍的最南端
(C)可藉由傳說與神話來了解臺灣原住民早年的生活方式 (D)臺灣原住民於清帝國時期被分為平埔族與高山族。
11.在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中,臺灣扮演了何種角色?
(A)漢人移民南洋的轉運站 (B)英國在亞洲殖民、貿易的總部
(C)中國對外通商的出口港 (D)東亞國際貿易的中繼站。
12.明朝政府實行海禁政策,不准百姓到海上活動,其主要目的為何?
(A)防止民亂的發生 (B)防備海盜的劫掠 (C)防止鴉片的走私 (D)防止傳染病在沿海蔓延。
13.十六世紀起,歐洲國家紛紛到亞洲設立貿易據點。當時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總部,設在何處?
(A)東京 (B)澳門 (C)馬尼拉 (D)巴達維亞城。
14.山本清是十七世紀的日本商人,他曾向親友談論在高砂國經商的種種經過。他所說的「高砂國」是指現在的
哪一個地方? (A)臺灣 (B)澎湖 (C)印尼 (D)菲律賓。
15.安安和家人參加臺灣離島旅遊活動,在當地的天后宮看到一塊石碑,上面有「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幾個字。有關此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紅毛番指的是西班牙人 (B)離島指的是金門 (C)此離島最終為荷蘭人占領 (D)沈有容為明朝將領。
16.阿凱想了解史前時代的台灣原住民和東南亞太平洋諸島的貿易關係請問以下何者選項最能說明
(甲)樹皮衣(乙)磨製石器(丙)飼養家畜(丁)台灣玉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甲)(丙)
2
17.明朝及清朝都曾實施過海禁政策請參考下列整理的表格選出錯誤的選項
18.凱達格蘭族是早期位於臺灣北部的平埔族原住民,根據該族群分布的位置判斷,在十七世紀時可能與哪兩個
國家有過政治或經貿的接觸? ()葡萄牙 ()西班牙 ()荷蘭 ()英國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19.黃蓉以「顏思齊」作為歷史報告的主題。請問:這份報告中最可能提及顏思齊的哪項事蹟?
(A)以海商的身分帶領漢人來臺拓墾 (B)以將領的身分逼退在澎湖的荷人
(C)以漢人身分帶領群眾反荷人統治 (D)以中國官員的身分來臺展開防務
20.十七世紀時,荷蘭人及西班牙人在臺灣建立統治中心。關於此情形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荷蘭人在大員建立熱蘭遮城 (B)西班牙人在淡水建立聖多明哥城
(C)西班牙人因貿易受挫減少駐軍,被荷蘭人驅逐 (D)中國實行鎖國政策後,影響到西班牙人貿易
21.小華看到新聞有關臺灣史的報導:「他是中國東南的海上霸主,荷蘭人多透過他的商業網路與中國貿易,荷蘭
人與他關係的好壞將影響到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在東方貿易的興衰。」請問:報導中的「他」指的是何人?
(A)鄭芝龍 (B)郭懷一 (C)鄭成功 (D)沈有容
22.西班牙人曾經占領臺灣北部,後來因為減少在臺的駐軍,不敵其他的政權而離臺。西班牙人減少駐軍的主要
原因應為下列何者?
(A)對日貿易受挫 (B)守軍水土不服,疾病叢生
(C)軍紀敗壞,當地居民幫助敵國 (D)海外貿易獲利豐碩,軍隊無心戀棧。
23.小華欲到東北角海岸遊玩,事先查了一下著名景點三貂角的相關資料:「西元 1626 年,□□的船艦經由臺灣
東北角海域,準備進占北臺灣,抵達三貂角時,為方便記載於航海日誌,便用拉丁文將此地命名為 San
Diego (聖地牙哥)。後來漢人以閩南語發音,稱此地為『三貂』,又因位於臺灣最東邊的岬角,故命名為『三
貂角』。」請問:資料中的□□應為何者? (A)荷蘭 (B)西班牙 (C)葡萄牙 (D)日本。
24.鄭成功在臺建立第一個漢人政權,對於臺灣有許多建樹。關於鄭氏治臺的事蹟,下列何者錯誤?
(A)在中國沿海進行走私貿易 (B)實施軍屯政策,解決糧食問題
(C)鄭氏政權致力於轉口貿易 (D)鄭經接替鄭成功後施琅攻台
25.鄭氏在臺時期,積極拓展臺灣對外貿易,向英國及日本購買的貨品,主要為下列何者?
(A)日常用品 (B)藥材 (C)絲織品 (D)軍需品。
26.西元 1683 年,清廷派遣何人攻取臺灣,結束鄭氏在臺 21 年的政權?
(A)朱一貴 (B)施琅 (C)郭懷一 (D)林爽文。
27.鄭成功在台灣的歷史上影響很大在他取得反清復明基地後在現今台灣的何座城市建立了行政中心
(A)台北 (B)台南 (C)高雄 (D)台中
28.附表為十七世紀臺灣古地名與今日地名的對照表。請問:其中哪組的配對有誤?
29.17 世紀開始日本頒布了鎖國政策當時只准荷蘭中國至指定港口貿易請問指定
的港口為何(A)長崎(B)大員 (C)澳門 (D)馬尼拉
30.有關熱蘭遮城與普羅民遮城的敘述何者正確
(A)熱蘭遮城即是今天的赤崁樓 (B)熱蘭遮城在荷蘭時期是商業市街
(C)普羅民遮城即是今天的安平古堡 (D)普羅民遮城在荷蘭時期是商業市街
二、題組(5,每題 2)
題組一暑假期間,住在高雄市沿海地區的文諺寫了一篇心得報告,題目是「臺灣原住民的分布與習俗」,內容如
下:「臺灣原住民所屬的語族,其分布範圍主要是由東西南北四個極點連結後所包圍的區域,面積廣大。三百多年
前,我家附近也是原住民的活動地區,只是現今都已漢化了,而且根據不同時間,我家這裡的原住民部落也根據政
權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而且現在有很多博物館都有展出關於原住民的特展,希望爸媽有空能帶我去看看。」
請問:
31.上文提到的「東西南北四個極點」,未涵蓋以下哪一個地區?
(A)日本群島 (B)紐西蘭 (C)復活節島 (D)馬達加斯加。
32.三百多年前,文諺家附近可能是哪一族的活動地區? (A)賽德克人 (B)西拉雅人 (C)凱達格蘭人 (D)噶瑪蘭人。
時間
目的
明朝
(A)14 世紀後期
(B)防倭寇
清朝
(C)17 世紀中期
(D)防荷蘭
選項
古地名
今地名
(A)
蛤仔難
淡水
(B)
大員
安平
(C)
笨港
北港
(D)
雞籠
基隆
3
33.文諺家附近的原住民在清朝曾被劃分成兩大類中的其中一類劃分的標準為何
(A)使用磨製石器 (B)使用火 (C)懂得農業 (D)歸順朝廷與否
題組二安平,舊稱大員、臺員,是「臺灣」一詞的起源。大員市鎮最初是荷蘭人為因應商貿需求,依都市計畫興建而
成的市鎮。昔日景觀已不復見,殘存的城牆、聚落與建物成了今日最有價值的遺產。當地主管機關正積極規畫挖掘地下
可能埋藏的牆基遺址,試圖讓王城再現,屆時安平的歷史脈絡不僅能更完整呈現,民眾也將更加了解多樣的歷史面貌。
34.若要追尋上述遺跡,應該到圖中的何處? (A) (B) (C) (D)丁。
35.荷蘭人因鄭成功的圍攻而離開台灣對鄭成功的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又稱國姓爺 ()也是延平郡王 ()其子為鄭克塽 ()明朝人
(A) 甲乙丁 (B) 甲乙丙(C)乙丙丁 (D)甲丙丁
試題結束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