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指考 國文考科 8
26. (A)所謂「張冠李戴、指鹿為馬」是使名實不符,或是顛倒是非,但因果錯覺並非人們刻
意為之,只是由於因果錯覺的存在,使人們容易把無關的事件相互連結,敘述錯誤;(B)
由文中「人們常喜歡將複雜的事件歸結於單一成因」,可知人們喜愛以推測的方式,將事
件認定為必然如此,敘述正確;(C)由文中「人們常喜歡將複雜的事件歸結於單一成因」,
顯示因果錯覺容易將事情過度簡化,而非複雜化,加上文中未言會讓事件變得主觀,敘
述錯誤;(D)由文中「要確認事件的因果關連,唯有透過實驗找到支持證據」,顯現因果關
係的判定需借助實驗,且因果錯覺不一定與事件發生的順序有關,敘述錯誤。
27. (A)由「 沒有實驗,單靠觀察取得的相關性,只能算是『注意到一項巧合』,不表示真有因
果關連」可知,觀察到的巧合可成為實驗項目,但是不表示具有因果關聯,敘述錯誤;
(B)由「進行實驗的對象,必須隨機分配為兩組來比較,否則,兩組之間的差異可能起因
於其他的系統性偏差」可知,若不將實驗對象進行隨機分配,可能會造成系統性偏差的
產生,敘述正確;(C)由「流行病學研究法——計算並比較不同群組的疾病發生率」可知
流行病學研究法以比較發生率為主,由「流行病學研究雖不能採認為實驗證據,但在許
多研究案例上——例如吸菸與肺癌可能具有潛在因果關連,仍是判斷兩項因子是否相關
的最佳途徑」可知,流行病學研究是判斷兩項因子是否相關的最佳途徑,而非強化因果
錯覺,敘述錯誤;(D)文中並無提出疾病的研究實驗進行方式,無從推論,敘述錯誤。
◎第 28-32 題翻譯
甲、後來大道已經不實行了,天下變成了一家的私產,各人只親愛自己的父母,只愛護自己
的兒女,貨物藏於己身,心力只為自己利益來做事。在位者把君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兄
弟當作一種制度,建築城牆和護城河來鞏固政權,拿禮義當作綱紀,來端正君臣的關係,
來敦厚父子的關係,來和睦兄弟的關係,使夫妻和諧相處,設立各種制度,開墾田地、
建造房屋,尊崇有勇敢和有智謀的人,把功勞當作是自己的。這麼一來,陰謀詭計就產
生了,兵亂也就這樣發生。禹、湯、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是這時代中最優秀的人物。
這六位大人物,沒有不看重禮的。他們拿禮來明確地判斷事情是否當行,拿禮來考驗老
百姓是否誠實守信用,以禮來明示人民所犯的罪過,以仁德為典型、講求謙讓,昭示人
民遵守常規。如果不按照這樣做,即使是在位者也會被罷免,而且被大家視為罪魁禍害。
這就叫做「小康」。(《禮記‧禮運》)
乙、大道盛行的時候,天下是公共所有且是繼承給賢能之人;失去大道之後,天下為私有且
是繼承給子孫的。無論繼承給賢者、子孫,原本都是出於天理,聖人因此順從天理並隨
趨勢而進。但是說天下是公共所有的,並非指天下沒有被私有的情形,而是主要以公共
所有為大宗;說天下是私有的,不是指天下沒有被公共分享的情形,而是主要以私有為
大宗。至於人們不只敬愛自己的親人,不只愛護自己的小孩,買賣財貨、付出勞力都不
私藏於己,不是說沒有親疏的分別心;各自敬愛自己的親人,各自愛護自己的小孩,收
藏財貨、付出勞力都是為了自己,不是說完全不貢獻給他人,只是主要的對象有別而已。
大同世界選拔具有賢德的人,將政事交付給有能力的人,講求信用與他人和睦相處,六
位君子也不是不這麼做;小康世界用禮義做為準則,堯 舜也不是不這麼採用;只是輕重
與深淺、繁雜跟簡略的不同而已。上古時代選舉賢能,只注重德行而已;後世選舉賢能,
則會注重勇敢與智慧。上古時代的信用,是出自於誠心;後來的信用,是出自於發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