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學年度指考國文試題

pdf
778.73 KB
8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05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試題
國文考科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80分鐘
作答方式:
˙選擇題用 2B 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更正時
以橡皮擦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帶)。
˙非選擇題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在「答案卷」
作答;更正時,可以使用修正液(帶)。
˙未依規定畫記答案卡致機器掃描無法辨識答案
未使用黑色墨水的筆書寫答案卷致評閱人員無法辨
認機器掃描後之答案者,其後果由考生自行承擔。
˙答案卷每人一張,不得要求增補。
1 105年指考
7 國文考科
- 1 -
第壹部分:選擇題 55 分)
、單選題34 分)
說明:第1題至第17題,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畫記
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2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
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A)李大仁做事一向腳踏實地,不會文過拭非,將來應有令人拭目以待的成就
(B)自從工業革命以後,許多傳統的手工藝漸趨勢微,加速產業轉型勢在必行
(C) 太宇不甘示弱地予以反擊,昭示堅持奮戰到底的決心
(D)眾多親友的見證下,非凡與敏敏含情脈脈相視,立下視死不渝的愛情宣言
2. 閱讀下文,選出依序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
甲、讓我帶一筐星子回家/□一壺斑斕的夜送你/請在無星的時節/注入你寂寞
的杯
醒來窗外護欄上/模糊的站名正逐一倒退/還來不及從深陷中坐起/列車
已節節□入黑夜的咽喉(溫奇〈夜過花東縱谷〉)
永不疲倦的海浪/以□著鹽味的濤聲/提早把我們喚醒/三百六十五個黑夜
累積在後面/要一次翻身,慢慢翻轉(詹澈〈等待千禧曙光〉
(A)灑/噬/抹 (B)灑/舐/滲
(C)釀/舐/抹 (D)釀/噬/滲
3. 下列是 西 中的一段文字,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真個光陰迅速, 甲、 乙、只聽得爐頭聲響,
丙、 丁、忽一日,開爐取丹,
己、那大聖雙手侮著眼,正自揉搓流涕
他就忍不住,將身一縱,跳出丹爐。
(A)丁戊丙甲乙己 (B)丁己丙乙甲戊
(C)戊甲丁己乙丙 (D)戊乙丙己丁甲
4. 關於下列散
天機織罷月梭閒石壁高垂雪練寒冰絲帶雨懸霄千年曬未乾露華涼人
怯衣單。似白虹飲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喬吉〈水仙子〉)
(A) (B) 之境
(C)飛瀑奔騰之景 (D)漂泊無依之情
5. 那搭
先後而言「來到竹籬茅舍」實際上晚「離了綠水青山」卻加上「早」字把時
間刻意提前,使文意靈動有味。下列文句,「早」 作用的選項是: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B)午夢任隨鳩喚覺,早朝又聽鹿催班
(C)回羨耕夫閒勝我,早收雞犬閉柴扉
(D)定有奸謀陰禍起,早須排備莫惶驚
侮:同「捂」
105年指考 2
國文考科 7
- 2 -
6. 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閱讀古文尤其是先秦時期的古文如果完全不依靠古代傳注的幫助而想
讀懂它那幾乎是不可能的由語言發展和社會變化造成的隔不同程度地
礙了後人對古書的理周秦時代的作品西漢人讀起來就已感到困難漢文
使
了適應越來越多的人讀經的需要有人開始把前人傳授的古記錄下來或加
上自己對經文的理解,寫成專書。這就是最早的古書傳注鮑善淳《怎樣閱讀
古文》)
(A)周秦時《尚書》的傳注已亡佚殆盡,漢代僅能口耳相傳解說其義
(B) 解說六書 ,在漢代須倚賴師傅才能閱讀
(C)左傳》採紀傳體,可讓原採編年紀事的《春秋》經減少理解上的隔閡
(D)後人的《詩經》傳注不僅保存前賢的訓解,也呈現作者個人對義理的體會
7. 閱讀下列二詩,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甲、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
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乙、數間茅屋鏡湖濱,萬卷藏書不救貧。燕去燕來還過日花開花落即經春
游〈暮春〉)
(A)甲詩「不自哀」暗示老驥伏櫪,乙詩「自笑」暗示豪情未減
(B)甲詩 身事外,乙詩「忘身」形容不知老之將至
(C)甲詩「尚思」表達仍願效力疆場,乙詩「驚非」表達遇見昔日戰友的
(D)甲詩「風吹雨」暗喻國家風雨飄搖,乙詩「燕去燕來」暗喻國運否極泰來
8. 閱讀下文,選出 文中闡述道理的選項:
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體把手足捍頭目豈是偏要薄手足?其道
理合如此禽獸與草木同是愛把草木去養禽獸忍得人與禽獸同是愛的
宰禽獸以養親與供祭祀燕賓客心又忍得至親與路人同是愛的如簞食豆
合該如此。(王陽明《傳習錄》)
(A)親親有術,尊賢有
(B)
(C)弟子
(D)聖王之政,普覆兼愛,不私近密,不忽疎遠
9. 根據下列三幅對聯的內容,依序選出相應的題辭,最恰當的選項是:
甲、春暖杏林花吐錦,泉流橘井水生
乙、擊之有聲乃成器用,薄其所厚不惜工夫
丙、隨地可安身莫訝乾坤為逆旅,當前堪適意且邀風月作良朋
(A)桃李馥郁/開物成務/里仁為美 (B)桃李馥郁/大筆如椽/近悅遠來
(C)術精岐黃/大筆如椽/里仁為美 (D)
3 105年指考
7 國文考科
- 3 -
10-11
閱讀下文,回答10-11題。
社會上所發生的事件,古今是有其絕相類似之處的。生活經驗豐富,瞭解
當代社會最深的史學家,是最能瞭解過去社會的史學家。社會上有些事件是可
能發生的,有些事件是必不可能發生的。可能發生的事件,史學家在文獻足徵
的情況下,可以確定其可信。必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史學家可以不顧前人言之
鑿鑿,而斷然予以否認。所以鬼神怪誕之事,在原則上講,不入於史。現實生
活經驗中所見不到的鬼神,如何能相信其出現於千百年以前呢?詩人詞客所幻
想的離奇故事,如西王母住在為日月隱藏之所的崑崙山上,如何能是實錄呢?
史學家一般認為「妖異止於怪誕,談諧止於取笑」,可以直刪不妨;而對於誦
經獲報、符咒靈驗等等,不可盡以為誣妄,採取將信將疑的態度則差可,深信
之不疑則必不可。(改寫自杜維運〈歷史想像與歷史真理〉)
10. 下列敘述,不符合上文意旨的選項是
(A)以合乎情理與否來評斷往事是否可信,是從事歷史研究的重要原則
(B) 有所差異,史學家不能以當代社會為依據去瞭解古代社會
(C) 抱持存疑的態度
(D)即使有文獻記載,史學家仍可對不符現實生活經驗的內容予以否認
11. 下列文句,最符合上文「直刪不妨」的選項是:
(A) 」三
入月中。眾視三人,坐月中飲,鬚眉畢見,如影之在鏡中
(B)
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
(C)
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D)(張陵)其書多禁祕
方妙術,萬等千條,上云羽化飛天,次稱消災滅禍。故好異者往往而尊事之
12-13
閱讀下文,回答12-13題。
一老儒訓蒙鄉塾塾側有積柴狐所居也鄉人莫敢犯而學徒頑劣乃時
人可謂平心,亦可謂遠慮矣。(紀昀《閱微草堂筆‧狐化老儒》)
12. 下列文句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乃時穢污之」指學童無理取鬧
(B)「塗朱墨演劇」指學童趁老師不在時,粉墨登場演戲
(C)「有欲往詬詈者」指有人責怪老儒太嚴厲,想前去痛罵他
(D)「諸兒實無禮,撻不為過」指學童過於無禮,笞打也沒
105年指考 4
國文考科 7
- 4 -
13. 下列
(A)對於頑劣的學童,適當的處罰仍有其必要性
(B)老儒以巧計教育學童不可頑劣,不愧
(C)人狐相爭恐生禍害因此
(D) 方式
14-15
閱讀下文,回答14-15題。
子何務死之?為人臣之禮邪?」雍門子狄對曰「臣聞之昔者王田於
左轂鳴,車右請死之,而王曰:『子何為死?』車右對曰:『為其鳴吾君也。
』遂」齊」雍
甲也?」遂刎頸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齊王有臣鈞如雍門子
狄,擬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歸。(《說苑‧立節》)
14. 依據上文,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齊王指責雍門子狄臨陣脫逃,未善盡人臣之責
(B) 使
(C)齊王對於 使 自刎明志
(D)車右 自責,故
15. 關於越人「引甲而歸」的原因,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見齊國兵車眾多、軍容盛大,自忖無法與之為敵
(B)車右預知越甲將至,以死勸告齊王務必提前戒備
(C)認為齊人忠君愛國,若執意攻伐將招致亡國之禍
(D)敬佩雍門子狄敢為死士,畏懼其不惜犧牲的氣勢
16-17
閱讀下文,回答16-17題。
家常話固然親切多了卻讓人生膩詩人正是意識到這點因而對習慣的
語言形式使
變得鬆散其次是錯使詩句中的詞彙可以相互易位的省略與錯綜改
了人們的閱讀習慣
」,
也許(吹動(上)(上的危檣 (中)(自矗
」, 細草 岸,獨(立)中的危檣 」,
或者是「岸(上的細草
(在)微風
(中擺動
,舟(上的危檣
(在) (立)」。
它們省略了「的、在、上、中、……物象
列雜義,然而
詩的脈,歐月,
」,視境既有
意義也就有
歌所追求的藝術效果。(改寫自葛兆光《漢字的魔方》)
越甲:越國軍隊。
車右:駕者右邊的武士。
血食殺牲取血以祭天地
能血食祭祀。
5 105年指考
7 國文考科
- 5 -
16. 上文引用杜甫詩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說明
(A)省略錯綜的靈活運用,使杜詩能別樹一幟
(B)杜詩長於經營視覺意象,豐富讀者審美經驗
(C)儘管讀者嘗試多種想像,仍難理解詩人原意
(D)詩人刻意改造語言形式,提供詩境疊加空間
17. 依據上文,詩歌語言的省略與錯綜,對讀者的主要影響是:
(A)透過簡易直白的文句,感悟詩人的情懷
(B)在平列錯雜的詩境中,觸發不同的理解
(C)替換作品原有的視境,開啟無窮的想像
(D)限制閱讀歧義的蔓衍,掌握明確的意脈
二、多選題21 分)
說明:第18題至第24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選項
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
3分;答錯1個選項者,得1.8分;答錯2個選項者,得0.6分;答錯多於2個選項或所
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8. 依據右表,下列「」內的字義,符合甲骨文「涉」的字形本義的選項是:
(A)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B)約行二三里,渡兩小溪,皆履而「涉」
(C)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
(D)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自儆惕
(E)僕自到九江,已「涉」三載,形骸且健,方寸甚
19. 下列各組文句「」內的字,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 亂世
(B)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
(C)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
(D)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乘驢而去,其行若飛,回「顧」已遠
(E)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或」勸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負朝廷,
下恐愧吾師也
20. 關於右圖,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紀弦
(B)由「縱」與「繼承」可大略推知,藍星
詩社認為新詩應吸收古典傳統
(C)相對於「縱」的時間概念,「橫的
植」應是指學習外國的詩學思潮
(D)余光中〈橄欖核舟〉:「
光,無論怎樣/那夜的月色是永不褪
的了」甚具「橫的移」風格
(E)「橫的移植」和「縱的繼承」雖然觀點
互異,但皆對新詩的風格有所反思,
響日後臺灣新詩的發
楷書
字形
甲骨
字形
字形
本義
腳板
流水
年代
臺灣
新詩
現代
詩社
代表名家:
藍星
詩社
創世紀
詩社
代表名家:覃子豪
認為新詩是「橫的
移植」
代表名家:洛夫、
瘂弦
認為新詩包含「縱
的繼承」
105年指考 6
國文考科 7
- 6 -
21.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詞語,運用恰當的選項是:
(A)這份文件纖芥不遺地記錄當天所有人的進出時間,從中必能找出線索
(B)雖然案情一度陷入膠柱鼓瑟,但在偵探柯南的努力下,終於出現曙光
(C)格雷操作雷射切割加工已游刃有餘,但仍不斷在精密技術上尋求突破
(D)土壤液化潛勢區公布後,不少人安土重遷,打算搬遷到較安全的地區
(E)服務人員因路上塞車而延誤時程,但客戶不以為然,仍願意繼續等候
22. 「貴」 ……為貴
文句「」 「貴」字用法相同的選項是:
(A)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B)
(C)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D)「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E)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23. : 滿
作將「愁緒」具象化。下列文句,具有此種表現手法的選項是
(A)就這麼淡淡啜飲伊的心事,且佐以唐人小說
(B)那一陣的快樂,便是環遊世界一圈,恐怕也撿不回來了
(C)那個流浪漢以愈來愈瘦長的影子,在沒有盡頭的街上拋售寂寞
(D)不由得想起以前教戲給她時的威嚴自信的臉色,兩相對照之下,使她內心悸
動不已
(E)我記憶裡的白芒花,愛的見證,信念,和毅力
一種無窮盡的象徵,永不
止息的啟示
24. 閱讀下文,選出正確的選項:
曰:
」慈
水,以 竿 中,須 出。 ,會 驚。
乃更餌鈎
使
使 使 使
蜀反,驗問增錦之狀及時日早晚,若符契焉。(《後漢書‧方術列傳》)
(A)「操拊掌大笑,會者皆驚」是說左慈的表現讓曹操拍案叫絕,讓與會者相當
訝異
(B)「一魚不周坐席」是指魚的分量太少,不夠在場的賓主食用
(C)「操使目前鱠之」是要求左慈當下變出魚羹,以防他作弊
(D)「語頃,即得薑還,并獲操使報命」是指話講完不久,曹操的使者已經買回
生薑
(E)「若符契焉」是指曹操派去蜀地的使者,好像被施過符咒一般
:古代量詞,帛類的長度單位。
7 105年指考
7 國文考科
- 7 -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 45
說明:本部分共有二題,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題號
一、二。作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鉛筆。
一、文章解讀(18 分)
文字
文長約200250 911
(一)甲文為何認為老莊和孟子不夠幽默
(二)依據甲文的觀點,為何乙文「吾與點也」可以呈現孔子的幽默
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是一種從容不迫的達觀態度人之智慧已啟對付
對人
之智慧本身發生疑惑,處處發現人類的愚矛盾偏執自大幽默也就跟著
出現。
莊生多狂笑。老子的笑聲是尖銳的,莊生的笑聲是豪放的,易流於憤世嫉俗,
失了幽默溫厚之旨。
厲,
無必無可無不可近於真正幽默態度我所愛的是失敗時幽默的孔子是吾
點也幽
孔子既歿孟子猶能詼諧百出齊人一妻一妾之喻大有諷刺意味,然孟子
幽默必是諷刺,其實幽默非輕快自然不可,所以特別標明閒適的幽默。(改寫自
林語堂〈論幽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
使
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
二、作文(27 分)
「舉重若輕」是一種應世的態度。人生中遇到重要的事或面對困難時,可以用
審慎但 凡事善用智慧,便能輕而易舉,勝任愉快。
請根據自身經驗或見聞, ,寫一篇文章,論說、記敘
抒情皆可
子路:仲由。
曾皙:曾點。
不吾知:不了解我。
莫:同「暮」
三子:即子路、冉有、公西華
舞雩:祭天求雨的場所,曾皙乘涼之處。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