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7.  關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文句說明,下列何者錯
誤? 
  (A)「人恆過,然後能改」說明人不該沉醉於過去的
成就,應力求改善精進。 
  (B)「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為了砥志
礪行,增強能力。 
  (C)「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啟示生活在安樂
中的人應「居安思危」。 
  (D)「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這三句的主語皆為
自己。 
18. 關於清心苦味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依時間順序寫自己從「自找苦吃」到「不喜歡
苦」,最後「接受苦」的過程。 
  (B) 將「吃苦」的概念,連結了心靈與味覺,談飲食
滋味所帶來的人生體悟。 
  (C) 以「苦味食物」為敘事主軸,串聯起自己記憶中
難以忘懷的人事,抒發懷舊之情。 
  (D) 文中並舉日本、義大利為例,具有國際視野,也
帶有比較兩國菜色優劣的意味。 
19. 關於清心苦味的內容,下列何者敘述最恰當? 
  (A) 「阿媽說的道理,我可是花了好多好多年頭後才
逐漸明白,而當我明白時,我也同時發現自己的
青春已一去不復返了。」作者感嘆光陰似箭,勉
勵人們珍惜親人,謹記長輩的叮嚀。 
  (B) 「原來人生就是要懂得接受苦味,進而欣賞苦
味,這麼一來,苦味也就不苦了。」懂得欣賞苦
味的人更能體會人生經歷的風雨,不再認為吃苦
是艱辛的事。。 
  (C) 「而人生之秋是帶著微苦的感受,就像秋天盛產
的秋刀魚之味,就在品嘗秋刀的肚腸之微苦。」
勉勵人們在每年秋天時多品嘗秋刀魚的滋味,從
中體悟人生「去日苦多」感慨。 
  (D) 「真正過過苦日子的人,回頭一看,卻發現苦頭
吃多了後就沒什麼怕苦之事,反而更懂得日子不
苦就是甜的道理。」指凡事樂觀面對,多吃苦味
食物,學習苦中作樂。 
20. 「人生一場,學會和苦味同在,人生也就不那麼苦
了。這些事一想明白,果然心靈就清澄了,說苦味可清
心,竟然是生命頓悟的味道。」所隱含的人生態度與何
者相去最遠?  
  (A) 生命原本就是一個拖拖拉拉的過程,沒有信念的
支撐也是一種悲哀。強大的信念左右著一個人一
生的命運,這個信念來自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每
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B) 人生之路有平坦有崎嶇,平坦處微笑,崎嶇處更
需要微笑,因為此時的微笑才真正有力量,也唯
有帶著一份微笑的好心情去走,才能把這段崎嶇
走出一番別有的風味。 
 (C) 幸福不是非要達到什麼目的,而是有自信有目標
一步步前進,承受一重又一重的壓力,走過一回
又一回的磨難,在希望和憂慮中交錯,在沉浮禍
福中淡然,把所有的憂慮看輕。 
  (D) 懷著忘記之心,不計較自己的得與失,不糾纏別
人的是與非;懷著放過之心,諒解生活的不完
美,包容生活中的不如意。 
21. 關於獵人的文句說明,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整片天空宛如張大翅膀的蒼鷹迅速撲掠而下:描
述天空有壓迫感,暗示此次狩獵的緊張和壓力 
  (B) 把命令像流星拋進我的耳朵裡:形容老獵人絮叨 
  (C) 身影已像是隻蝙蝠飄然消逝在林子裡:形容老獵
人行動快速敏捷,且高深莫測。 
  (D) 失去了老獵人的陪伴,我便像是在大海中猶豫的
扁舟:作者感到徬徨、無助。 
22. 獵人一文中以細節暗示著老獵人對作者的默默守
護,下列何者不具有此意涵?  
  (A) 我從草地爬起來時,老獵人晶亮的眸光一閃而
逝,就在樹林背後,像祖靈從無聲中飛來又滅
去,那真是老獵人嗎? 
  (B) 穿行山林間,可以感覺到似乎有一對眼睛審視著
我,一刻不曾稍停,我懷疑是不是老獵人? 
  (C) 手腳伶俐地尋到幾堆柴火,耗費了幾根火柴棒才
把地表的潮氣趕走。 
  (D) 我迷迷糊糊地入睡,根本就忘了篝火熄滅的預
言,只覺得徹夜出奇地溫暖。 
23. 根據獵人一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我揉亮眼睛,不錯,果真是牠,隨後,還有三
隻淘氣的小山豬……。」此段話省略了事情的發
展和結果的陳述,但卻暗示作者因為心軟而功敗
垂成。 
  (B) 作者最後沒獵到山豬,老獵人不但沒有訓斥,反
而加以安慰與讚許。是因為作者的仁慈心腸,符
合好獵人應具備的修養。 
  (C) 「我慶幸發現了牠的蹤跡,逆著風跟隨牠的腳
步,全身的血液快速流轉在緊握長矛的手掌上」
描寫作者因即將找到獵物而感到興奮與熱血。 
  (D) 「黑暗是森林的鬼魅,它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凍
結身體的血液」意指老獵人提醒作者夜晚狩獵時
要小心山中惡靈。 
24. 「何況山裡只有這一頭勇猛的山豬,你獵到了,以
後泰雅的小孩要獵什麼?」這段文字點出永續經營的保
育觀念,下列哪句話可作為其註解? 
  (A)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B)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C)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D) 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 
25. 下列選項中的座右銘文句,何者和後句涵義相異?  
  (A)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願無伐善無施勞。 
  (B) 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名實相副,不露鋒芒。 
  (C) 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謗議不足怨,寵辱詎 
須驚。 
  (D) 知足勝不祥/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 
26. 關於座右銘文句的解釋,下列何者錯誤? 
  (A) 「守愚聖所臧」:不炫耀、不賣弄,這是聖人所
稱道的。 
  (B) 「行行鄙夫志」:見識淺薄的人老想表現出剛強
的樣子。 
  (C) 「隱心而後動」:隱藏自己心意,勿受影響。 
  (D) 「悠悠故難量」:閑靜不與人爭,心胸開闊,成 
 功才會不可限量。 
27. 關於座右銘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 全文以「慎」字貫穿全文。 
  (B) 融合儒家與道家的處世思想。 
  (C) 句型整齊,隔句押韻。 
  (D) 文末以「潛心修養,以待時用」自我期許。 
28. 「座右銘」的「右」屬於方位詞,崔瑗作銘文置於
座位的右方以自誡。下列「」中與「方位」有關的詞語,
何者使用不當? 
  (A) 小女新婚,愚夫婦準備在飯店「作東」宴請親朋
好友。 
  (B) 蒲松齡因屢試不第,遂返鄉授徒,擔任「西席」。 
  (C) 蘇東坡是個全方位的文學俊才,在當代才子中無
人「能出其右」。。 
  (D) 據說韓信準備「北面」稱王。 
 ~請接續下頁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