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國語領域第九冊(上)第七課 為生命找出口
單元名稱 | 第七課 為生命找出口 | 總節數 | 共五節,200分鐘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2-Ⅲ-7 與他人溝通時能尊重不同意見。 4-Ⅲ-3 運用字辭典、成語辭典等,擴充詞彙,分辨詞義。 5-Ⅲ-6 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的作品。 | 領域 核心 素養 | 國-E-A1 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國-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 ||||||||||||||||||||||||||||||||||||||||||||||||||||||||||||||||||||||||||||||||
學習內容 | Ab-Ⅲ-1 2,7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c-Ⅲ-3 各種複句的意義。 Ad-Ⅲ-1 意義段與篇章結構。 | |||||||||||||||||||||||||||||||||||||||||||||||||||||||||||||||||||||||||||||||||||
核心素養 呼應說明 | 面對逆境或挫折,要有堅強不屈的意志,努力面對與克服,才能讓生命更耀眼。 | |||||||||||||||||||||||||||||||||||||||||||||||||||||||||||||||||||||||||||||||||||
議題 融入 | 實質內涵 | 【生涯規畫教育】 涯E12 學習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參見第四節教學活動「讀寫一把抓」) |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課文的兩則文章,透過描述動物、人物的行為,啟發對人生的正向觀念。這樣以動物、人物取材的論述寫法相當普遍,也適合讓學生練習蒐集資料、細膩觀察及書寫想法。 | |||||||||||||||||||||||||||||||||||||||||||||||||||||||||||||||||||||||||||||||||||
與其他領域/ 科目的連結 | 本課可與﹝康軒版﹞進行教學整合。 | |||||||||||||||||||||||||||||||||||||||||||||||||||||||||||||||||||||||||||||||||||
摘要 | 1.一路逆風: 作者從朋友遠行談起,飛機逆風而進能飛得更穩。母鷹訓練小鷹在峭壁上頂著氣流,抗著強風練習飛行,讓小鷹可以飛得更高更遠,最後領悟到逆境讓人磨練出堅強的意志。 2.一顆珍珠: 作者看到朋友送的珍珠項鍊,想到沙子嵌進蚌肉中,蚌排出珍珠質包覆沙子,長期包容苦難,讓沙子轉變成珍珠。路易斯.勃萊爾克服失明後想閱讀的難題,發明盲人點字法。最後領悟到生命通過苦難的考驗,會散發出耀眼光芒。 | |||||||||||||||||||||||||||||||||||||||||||||||||||||||||||||||||||||||||||||||||||
學習目標 | 1.閱讀圖文, 預測課文內容,再回到自身經驗,說出自己的做法。 2.運用策略理解詞語,理解後運用在句子上。 3.透過提問抓取文本要點,使用策略理解內容。 4.運用表格,統整歸納文本內容,找出共同觀點。 5.仔細聆聽,理解故事重點並練習記錄。 | |||||||||||||||||||||||||||||||||||||||||||||||||||||||||||||||||||||||||||||||||||
教材來源 | 康軒版國語第九冊課本 | |||||||||||||||||||||||||||||||||||||||||||||||||||||||||||||||||||||||||||||||||||
教學設備/ 資源 | 國語第九冊電子教科書。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教學評量/備註 | ||||||||||||||||||||||||||||||||||||||||||||||||||||||||||||||||||||||||||||||||||
【第一節】 活動1課前預測 一、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單元頁第七課內容,請學生發想課文中可能出現哪些內容,並說明原因。 二、教師引導學生翻到「課前想想」,閱讀圖文,請學生說一說鮭魚在返鄉的路上遇到了什麼挑戰?牠們如何做?(學生自由作答。例如:鮭魚在返鄉路上遇到小型攔沙壩和棕熊、老鷹的襲擊,牠們努力往前衝。) 三、教師再請學生思考:生活中,你曾經遇到什麼困難?當時你如何做?結果如何?(學生自由作答。例如:我的數學成績一直不好,我不斷的請教老師和同學,用什麼方法學習數學,最後發現是自己在聽懂後沒有複習和練習,只是考前臨時抱佛腳。之後我努力改變讀書方式,成績終於進步不少。) 活動2略讀任務 一、教師和學生輪流接力朗讀課文,並請學生一邊讀,一邊標示自然段。 二、教師請學生略讀後,完成學習任務。 ㈠教師先將一路逆風和一顆珍珠兩篇文本,分給小組(一組一篇),再請學生用螢光筆畫出以下重點:「主角是誰?遇到什麼困境?」 ㈡小組分享成果,全班核對想法。 活動3試說大意 一、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㈠一路逆風 1.作者從朋友遠行談起,提到飛機逆風而進,結果如何?(飛機逆風而進能飛得更穩。) 2.母鷹訓練小鷹在什麼環境下學飛?目的是什麼?(母鷹訓練小鷹在峭壁上,頂著氣流,抗著強風練習飛行。讓小鷹可以飛得更高更遠。) 3.作者從這兩則故事領悟到什麼道理?(逆境讓人磨練出堅強的意志。) ㈡一顆珍珠 1.作者看到朋友送的珍珠項鍊,想到一粒沙嵌入蚌的肉中,感到痛苦,蚌是如何面對?結果如何?(沙子嵌進蚌肉中,蚌排出珍珠質包覆沙子,長期包容苦難,讓沙子轉變成珍珠。) 2.失明後的路易斯.勃萊爾,為了克服想閱讀的難題,發明了什麼?(路易斯.勃萊爾克服失明後想閱讀的難題,發明盲人點字法。) 3.作者從這兩則故事領悟到什麼道理?(生命通過苦難的考驗,會散發出耀眼光芒。) 二、教師引導學生串連問題的答案,說出課文大意。(㈠一路逆風:作者從朋友遠行談起,飛機逆風而進能飛得更穩。母鷹訓練小鷹在峭壁上頂著氣流,抗著強風練習飛行,讓小鷹可以飛得更高更遠,最後領悟到逆境讓人磨練出堅強的意志。㈡一顆珍珠:作者看到朋友送的珍珠項鍊,想到沙子嵌進蚌肉中,蚌排出珍珠質包覆沙子,長期包容苦難,讓沙子轉變成珍珠。路易斯.勃萊爾克服失明後想閱讀的難題,發明盲人點字法。最後領悟到生命通過苦難的考驗,會散發出耀眼光芒。) 教學補充 ●飛機應該順風飛,還是逆風飛? 飛機航行時需要順風,起飛和降落時需要逆風。飛機之所以能起飛、降落,是因為氣流打在機翼上,使之產生向上升力,氣流越強,升力越高。換言之,在同樣的環境下,把飛機頭轉向指著逆風,氣流迎面打來,飛機升力會大大提升,所以,飛機在起飛和降落時需要借助逆風,提高升力。另外,由於飛機起飛和著陸時的速度比較慢,穩定性差,如遇強勁的側風就會把飛機吹歪傾斜,所以一般說來,只有在無法選擇逆風條件,且跑道長度足夠的情況下才可以順風著陸。不過現在的飛機速度、重量及穩定性都比過去有很大的改進和提升,風向對飛機的起落影響已減低不少了。 【第二節】 活動1字詞理解 一、教師引導學生再默讀一次課文,一邊讀,一邊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二、教師引導小組共學,透過組內對話,運用上下文推詞義、析詞釋義和數位辭典等方法,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三、小組在黑板上寫出不懂的詞語,教師引導全班進行共學理解,解決疑惑。(可參考第221 ∼222頁「二、詞語解釋」) 四、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幾個詞語,全班一起腦力激盪,利用詞語造一個句子。 活動2生字形音義教學 一、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字預習,找出易錯的字形和字音,配合電子教科書進行筆順教學。 二、教師指導學生找出生字中的部件,以此討論形近字,並運用部首進行字義教學。例如:先以「肖」和「柬」為部件,討論形近字的字音、字義。 三、生字造詞:教師指導生字的常用詞語,鼓勵學生造詞運用。(可參考第219∼221頁「一、字義分析」) ㈢請學生讀出課本中的句子,並利用字典查找出相關字詞意義。 ㈣鼓勵學生用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詞語造句。 活動3習作㈠㈡㈢ 一、完成習作第一、二、三大題。 二、評量重點 ㈠理解文章內容,習寫正確的國字及注音。 ㈡查出形近字的字音與字義,理解句子中的詞語後,填入正確國字。 ㈢理解詞語意思後,能運用詞語再造一個句子。 三、指導方式 ㈠教師引導學生讀一次文章,理解後填入國字或注音,最後請學生拿出課本核對,檢核正確性。(全對給自己五顆星) ㈡在進行活動22的同時,教師請學生先寫出正確的注音,再讀一次句子,理解後填入正確國字。 ㈢教師先引導學生說出詞語的意思,再依自己的理解填入句子中,最後造出一個句子。 【第三節】 活動1課文朗讀 一、教師播放電子教科書課文朗讀音檔,先讓學生聽一次。 二、教師請學生分組,接力朗讀課文,進行小組朗讀比賽(教師可針對情感和整齊度進行指導)。 活動2內容深究 ㈠一路逆風 1.作者提到飛機起降時逆風而進,結果如何?(飛機起降時需要逆風而進,才能飛得又平又穩。)1.提取訊息 2.母鷹在哪裡訓練小鷹頂氣流抗強風飛行?結果如何?(母鷹築巢在峭壁上,訓練小鷹頂著氣流,抗著強風練習飛行,讓雙翅結實有力,飛得更高更遠。)1.提取訊息 3.作者在順境和逆境時分別體悟到什麼?(在順境中,會使我們好逸惡勞,在逆境中,可以磨練出堅強意志,讓我們勇敢面對困境。)1.提取訊息 4.作者為什麼會把「飛機飛行」和「小鷹學飛」這兩件事情相提並論?(飛機起降要逆風而進才能飛得平穩,小鷹在逆風中學飛,風的阻力會讓小鷹的翅膀結實有力,兩者都是逆風而進。)3.詮釋整合 5.人生不免會有順境和逆境,你希望自己的人生「一路順風」還是「一路逆風」?為什麼?(學生自由作答。例如: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順境、逆境各一半,因為順境時會對自己有信心,逆境時可以知道自己哪裡不足,努力充實自己。)4.比較評估 ㈡一顆珍珠 1.蚌在什麼情況下忍受著痛苦?結果如何?(蚌因為沙子嵌進肉中,忍痛分泌珍珠質包覆沙子。久了之後,沙子轉變成珍珠。)1.提取訊息 2.路易斯.勃萊爾遇到了什麼困境,需要用針刺厚紙板,讓自己可以閱讀?他克服困難後,結果如何?(路易斯.勃萊爾因為失明,為了讓自己和其他盲人可以讀書,用針在厚紙板上刺出標記。經過無數次失敗後,他發明了盲人點字法。)1.提取訊息 3.作者體悟到通過考驗後會有什麼結果?(通過考驗後會使生命變成無價珍寶,散發出耀眼光芒。)1.提取訊息 4.作者為什麼會把「沙子嵌進蚌肉」和「路易斯失明」這兩件事情相提並論?(蚌遇到痛苦學習包容,最後因為長時間的包容讓沙子轉變成珍珠。路易斯失明,為滿足自己的求知欲,發明盲人點字法。這兩者都是遇到困難後,勇敢面對並解決問題。)3.詮釋整合 5.請你從一顆珍珠文本內容進行思考,篇名命名為「一顆珍珠」適合嗎?並請說明理由。(學生自由作答。例如:⑴我覺得不適合。因為這一篇的內容不僅提到珍珠,還提及了路易斯.勃萊爾發明盲人點字,用「一顆珍珠」當篇名,沒有包含到路易斯的故事。⑵我覺得適合。因為這兩個例子,都是遭遇逆境後努力克服,淬鍊生命中的苦難,最後獲得璀璨的成果,就像珍珠一樣。)4.比較評估 6.作者透過這一課的兩篇文章,想傳達什麼道理?(勇敢面對困境,磨練意志,通過困境的考驗後,生命就會有所成長,變得更有價值。)4.比較評估 活動3圖像引導 一、教師放聲思考,先示範一路逆風心智圖的畫法。 ㈠教師在黑板上呈現提問引導,讓學生回答問題,並將答案寫在紙上(背面貼磁鐵)。 ㈡提問中請學生從課文圈出「飛機」、「母鷹訓練小鷹」、「體悟」,並在黑板上畫出心智圖的第二層。 ㈢教師引導學生將答案貼在心智圖的第三層。 二、教師請學生分組,練習畫出一顆珍珠的心智圖。 三、教師分享小組成果,並進行引導。 教學祕笈心智圖 心智圖是常見的筆記圖像,透過分支的文字與圖像,學習者可以梳理出自己對文章脈絡的理解,教師也可根據心智圖,掌握學生所學習到的訊息是否正確。 【第四節】 活動1語文讀寫 一、學習目標 ㈠學會摘故事重點和找出故事觀點。 ㈡學習如何說物例、寫觀點。 二、教學前想一想 課文的兩則文章,透過描述動物、人物的行為,啟發對人生的正向觀念。這樣以動物、人物取材的論述寫法相當普遍,也適合讓學生練習蒐集資料、細膩觀察及書寫想法。 三、可以這樣教(以下教學活動設計,教師可依照教學現場選擇使用。) ㈠讀寫加乘 1.教師請學生從小鷹學飛的例子找出故事的主角,用螢光筆畫起來。 2.教師請學生翻到這一課的「 語文讀寫」,以表格進行引導。
3.教師引導學生發現,作者透過舉出故事,最後一段再總結提出自己的觀點。請小組討論後發表,作者透過故事想傳達什麼觀點? ㈡讀寫一把抓 1.教師請學生分別在兩篇文章找出事例的主角,用螢光筆畫起來。 2.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表格,每組發下紙卡,並分配任務,合力完成表格。 ⑴一路逆風
⑵一顆珍珠
3.教師引導學生說出一路逆風和一顆珍珠的觀點。 4.教師請小組討論,完成以下表格。
㈢小故事大道理 1.方法一 (1)教師說明,這兩篇文章中對於「逆境」的態度都是勇敢面對,並且努力突破。生活中,你有哪些類似的經驗?你如何克服困難?之後得到怎樣的收穫? (2)教師指導學生兩兩一組,運用「語文讀寫」的表格,整理出自己克服困難的相關經驗。 2.方法二 (1)進行「跟小動物學習」的簡短報告。 (2)教師提問:這兩篇文章中,分別提到哪些動物的習性?作者如何從這些動物的習性,延伸出相關的人3.指導學生事先蒐集相關的動物資料,並運用「語文讀寫」的表格整理出要點,最後歸納自己的觀點。 4.學生報告大綱可以參考下列內容: 先破題,點出講題的主旨。 提出某一種小動物的習性,延伸到人們可能遇到的狀況。 說出人們假使能學習小動物的特性,面對哪些事情時,可以有怎樣的作為。 用勉勵的話語,呼應開頭,再次點出講題的主旨,以及人們要學習的態度。 活動2習作㈣㈤ 一、評量重點:理解文本內容,完成提問。 二、指導方式 ㈠略讀題目:教師請學生略讀習作的提問。 ㈡有目的閱讀:教師再引導學生閱讀文本,一邊閱讀,一邊圈出和提問有關的問題或答案。 ㈢自學引導:完成習作提問。 ㈣討論檢核:與同組夥伴一起討論,有問題提出,由教師引導。 【第五節】 活動1說故事講道理 一、教師請學生參考第四節活動11,引導小組將表格內容串接成故事,最後說出從故事中延伸出的人生道理(觀點)。 二、其他小組仔細聆聽後,在空白表格中記下每一組的關鍵字。
三、教師統整各組發表內容,並針對小組發表的故事與總結的人生道理進行投票。 活動2習作㈥ 一、完成習作第六大題。 二、評量重點:聽重點,學習摘要點,寫出關鍵字。 三、指導方式 ㈠教師發下「語文讀寫」空白表格。
㈡教師播放習作聆聽故事音檔,學生記下所聽到的內容,完成表格。 ㈢引導學生根據聽到的內容與表格筆記,完成習作第六大題。 ㈣全班一起核對答案,總結文章的重點。 ★補充資料 一、語句練習 ㈠短語練習 1.勇敢的面對人生的困境 說明面對某件事物的心情或態度。 結構(動詞)+的+(動詞)+(名詞)+的+(名詞) 例用心的完成學校的作業 例積極的解決工作的挑戰 例滿足的品嘗餐廳的甜點 2.忍受無數的失敗 說明用什麼樣的動作或行動,完成某件事。 結構(動詞)+(形容詞)+的+(名詞) 例挑戰艱難的任務 例迎接燦爛的未來 例開啟無限的想像 ㈡造句練習 1.一路順風— 說明一路平安順利。為送行的祝福語。 引導教師請學生想一想,對即將遠行的朋友可以說什麼祝福語。 原朋友回香港時,我祝他一路順風。 例祝你一路順風,平安抵達目的地。 例這次旅程沒有太多波折,託大家的福,算是一路順風。 例為了祝福即將到國外求學的姐姐一路順風,我特地送她一個精巧的風箏。 2.物競天擇— 說明物種互相競爭,適應自然者生存,不適應者即遭淘汰。 引導教師可設定生活情境或引導學生聯想,練習造句。 原只有最困難的環境,最嚴格的訓練,才能使牠的孩子在物競天擇的自然界,保持一個永遠不敗的地位。 例物競天擇是自然界物種生滅的不二法則。 例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 例物競天擇的原則不僅適用於自然界,也適用於人類社會。 3.好逸惡勞— 說明貪圖安逸,憎惡勞動。 引導學生可以回想自己的生活經驗,養成好逸惡勞的原因是什麼?會產生什麼後果? 原順境往往使我們好逸惡勞,只有在逆境中,才能磨練出我們堅強的意志,奮勇向上的力量。 例天天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讓他養成了好逸惡勞的個性。 例許多人四肢健全卻好逸惡勞,不事生產,造成社會極大的負擔。 例他不是好逸惡勞的人,會在最忙碌的時候請假,一定有不得已的原因。 ㈢句型練習 ●只有……才能…… — 說明條件複句,由兩個有條件關係的分句組成,前一個分句提出一個條件,後一個分句說明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結果。 解析 ⑴「最困難的環境,最嚴格的訓練」是條件,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產生「牠的孩子在物競天擇的自然界,保持一個永遠不敗的地位」的結果。 ⑵「在逆境中」是條件,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產生「磨練出我們堅強的意志,奮勇向上的力量」的結果。 引導教師說明,「只有」揭示某一種限定的條件下,「才能」之後接的句子,是在限定條件下能達成的結果。 原 ⑴母鷹知道,只有最困難的環境,最嚴格的訓練,才能使牠的孩子在物競天擇的自然界,保持一個永遠不敗的地位。 ⑵順境往往使我們好逸惡勞,只有在逆境中,才能磨練出我們堅強的意志,奮勇向上的力量。 例只有專心一致的人,才能屏除雜念,完成任務。 例要改掉壞習慣並不容易,只有時時提醒自己,才能免於犯錯。 例在眾多的參賽者中,只有展現自己最獨特的一面,才能脫穎而出。 二、修辭分析 ㈠基礎修辭 1.轉化 定義描述事物時,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種與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描述,叫做「轉化」。有擬物為人、擬人為物、擬虛為實等。 例句母鷹知道,只有最困難的環境,最嚴格的訓練,才能使牠的孩子在物競天擇的自然界,保持一個永遠不敗的地位。(擬人) 解析從「母鷹知道」一詞,可知作者賦予母鷹人類的思考,母鷹訓練小鷹的過程是生物的本能,在作者筆下卻有人類磨練孩子的考量。 2.類疊 定義同一個詞彙、語句,接連反覆的使用著,以加強表達的效果,使字句具備音律之美,就叫做「類疊」。類疊可分為:字的類疊、詞的類疊、句的類疊。 例句 ⑴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⑵一點一點排出光滑的珍珠質,一層一層包容這 個生命中的「苦難」。 ⑶年年歲歲。 3.設問 定義說話行文時,刻意設計問句,不直接陳述意見、想法,採自問自答或問而不答等形式來表達內容,目的在強調某個意思,引起對方注意或思考的修辭法。 例句 ⑴人不也應如此嗎? ⑵這樣圓潤可愛的珍珠難道真是由一粒沙子形成 的嗎? 解析 ⑴以問句開啟讀者對問題的思考,表面上雖然沒 有提出答案,其實答案正在問題的反面。 ⑵作者先提出問題,後面加以說明答案。 4.摹寫 定義將自己對於周遭景觀或事物的各種感覺,細膩詳實的形容描述出來,就叫做「摹寫」。其方式有:視覺摹寫、聽覺摹寫、嗅覺摹寫、味覺摹寫、觸覺摹寫。 例句 看著朋友送的珍珠項鍊,顆顆光亮柔和,渾圓美麗。(視覺摹寫) 解析 描寫珍珠項鍊的光澤與外形。以「光亮柔和」描寫珍珠項鍊的光澤,以「渾圓」描寫珍珠的外形。 ㈡進階修辭 ●映襯 定義把相反的兩個觀念或事實,放在一起兩相比較、襯托,使所要表達的事物更明顯。 例句 ⑴那一粒醜陋的沙子轉變成美麗的珍珠。 ⑵眼淚化作歡笑,痛苦的代價成就了榮耀的光彩。 解析 ⑴「醜陋」和「美麗」相反,凸顯出蛻變後的結果是令人喜悅的。 ⑵「痛苦」和「榮耀」相反,凸顯出努力後的結果是甘甜的。 三、參考書目 ●書名:心靈雞湯系列 作者:傑克.坎菲爾、馬克.韓森 出版社:晨星出版社 說明傑克.坎菲爾和馬克.韓森兩人皆為美國演講者,每年對數百萬人發表演講。他們合作推出心靈雞湯榮獲全美 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書的肯定,引起全球熱烈迴響。此系列作品翻成多國語言,包括心靈雞湯集、心靈雞湯—關於勇氣、心靈雞湯—永不放棄、心靈雞湯—少年話題、心靈雞湯—永恆的親情、心靈雞湯—青春紀事等。 運用心靈雞湯系列中,有許多文章都從「說故事」開始,慢慢引導到人生的大道理。可以與本課劉俠的作品互相對照。 | 10分鐘 15分鐘 15分鐘 15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5分鐘 25分鐘 10分鐘 30分鐘 10分鐘 30分鐘 10分鐘 | 閱讀圖文,找到教師給予的任務答案,再回到自身經驗,說一說自己的做法。 透過略讀,找出主角及其遭遇的困境,並分享自己的想法。 根據提問引導回答,串連成課文大意。 運用策略理解詞語,理解後運用在句子上。 認識生字的形音義,寫出正確的國字。 完成習作第一、二、三大題。 跟著教師或電子教科書朗讀課文。 依據課文回答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畫出理解後的課文圖像。 運用表格摘要統整,找出故事觀點。 完成習作第四、五大題。 聽出重點,分享自己的想法。 完成習作第六大題。 | ||||||||||||||||||||||||||||||||||||||||||||||||||||||||||||||||||||||||||||||||||
教學提醒 | 配合第四節活動一「語文讀寫——摘故事重點和找出故事觀點」 | |||||||||||||||||||||||||||||||||||||||||||||||||||||||||||||||||||||||||||||||||||
網站資源 |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創辦人簡介 https://www.eden.org.tw/pages.php?level1_id=JCUxIyE=&level2_id=JCUxIyE=&level3_id=JCUzNSMh | |||||||||||||||||||||||||||||||||||||||||||||||||||||||||||||||||||||||||||||||||||
關鍵字 | 生命、逆風、出口、磨練、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