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民小學「生活課程」主題探討系列
小種子大發現
生活中的種子隨處可見。在人類的世界裡,種子是重要的食物來源;在植物的世界裡,種子的存在確保了植物的世代交替。
這一次以種子為體裁,想透過校園及生活四週情境的安排,讓學生察覺植物世界裡種子的多元性,透過探究及生活實驗的進行,連結實驗結果與生活經驗,最後能明白種子在植物世界裡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時也能將自己在此單元的學習經驗做一個整理,用小書或肢體遊戲的方式做進一步的呈現。最後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成果與人分享,透過分享交流的過程豐富學生們彼此的視野與生活經驗。
設計者:歐怡麟接受日期:
雲林縣斗南鎮僑真國小
教學活動:
(一) 拜訪植物(透過拜訪校園植物活動,察覺有些植物住的地方很特別,引發問題討論,這些植物哪裡來?…)
(二) 種子大集合(透過種子的收集和觀察,發現種子的多元性,進一步聯結種子外型和傳播方式的關聯性。)
(三) 種小子歷險記(藉由繪本及想像遊戲的引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想像力,做故事創作。)
使用說明:
本模組活動嘗試帶領學生從閱讀自然裡,得到一些有趣的訊息,進一步透過彼此的經驗分享豐富學生的視聽,在討論中察覺種子傳播與植物住處的關聯性。鼓勵學生動手收集種子,帶到學校來做分享,從分享中察覺不同種子的特別處,透過再進一步的團體探索與生活實驗,明白不同植物,演化出具不同特徵的果實或種子來達到傳播的目的。
鼓勵學生整合學習經驗,加上豐富的想像力,運用語言及藝術的方式表達出心中的感受。最後以作品展示及說故事的方式,在分享中獲取成就感。
網址:http://www.phy.ntnu.edw.tw/nstsc/ 或http://www.naer.edu.tw/nstsc
二、主題教學結構說明
三、教學活動項目一覽表
活動項目 | 資源與活動內容 | 其他參考活動 |
拜訪植物 (透過拜訪活動,引導學生更親近校園植物,從觀察的體驗中發現樂趣,在分享中探索問題。) | 資源:
內容:
| 小繪本製作 老師可事先對校園植物做觀察,挑選不同的植物做記錄,以圖文並茂的繪本形式來表現,這樣的自製教材會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提供更真實的教學情境。(見附錄範例一) |
種子大集合 (透過種子的收集和觀察,發現種子的多元性,進一步聯結種子外型和傳播方式的關聯。) | 資源:
(書目:種子、小種子的旅行、蒲公英)
內容:
| 想像遊戲(演一齣戲劇) 有了種子傳播的經驗與概念後,可以邀請小朋友,發揮想像力,經經驗與想像力做結合,師生共同編種子旅行的故事並把它透過遊戲及戲劇的方式做簡單的呈現。 |
種小子歷險記 (整合學習經驗,鼓勵學生發揮想像力,學習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將自己的經驗及想法表達出來。) | 資源:
(書目:小種籽、十顆種子) 內容:
| 小小圖畫故事家繪本展 可視全班學習單的學習成果狀況,鼓勵小朋友將故事再做豐富內容的工作,製成手繪小書,做個小小繪本展。 |
四、本主題教學的知識認知:
社會領域
1-1-5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3-1-3 察覺並尊重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性。
藝術與人文領域
4-1-2 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5-1-1 接觸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建立初步的審美觀念。
6-1-3 運用藝術創作形式或作品,增加生活趣味,美化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生活空間。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7-1-2 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如顏色、敲擊、聲氣味、輕重……)
7-1-3 依特徵或屬性,將事物歸類(如大小、明暗……)
7-1-6 對情境的多樣觀察,組合完成一個有意義的事件。
7-1-9 學習運用合適的語言,來表達所觀察到的事物。
7-1-10嘗試由別人對事物特徵的描述,知曉事物。
9-1-1 能依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
9-1-2 相信每個人只要能仔細觀察,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9-1-7 喜歡探討,感受發現的樂趣。
9-1-10喜歡將自己的構想,動手實作出來,以成品來表現。
9-1-11培養將自己的構想動手實作出來,以成品表現的習慣。
(一)【拜訪植物】
【教學重點】
透過拜訪活動,引導學生更親近校園植物,從觀察的體驗中發現樂趣,在分享中探索問題。
【教學資源】
1.校園植物2.學習單3.種子的旅行(親親文化出版) 4.特別的植物小繪本(如附件)
「拜訪植物」教學示例 | 說明 |
拜訪植物 課本相關引導語 校園裡有花、有樹有草還有小小的苔蘚。它們的樣子很不一樣,住的地方也不同。讓我們去拜訪他們認識他們吧! 第一階段(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閱讀自然:拜訪校園植物 帶學生到校園裡閱讀自然,透過老師的帶領,讓他們學習利用五官去觀察及發現每一棵校園植物獨特的地方。 第二階段(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經過觀察與探索後,邀請每一位小朋友說一說他們的發現,透過分享與討論的過程 ,豐富學生的視聽。老師也可利用此時機將自己紀錄的小書與學生分享。 第三階段: 作業:記錄一棵特別的植物 鼓勵學生找一棵自己覺得最特別的植物把它紀錄下來。(學習單如附件) | 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學生實際察覺校園週遭的生活情境,在拜訪植物的過程中能有自己的觀察與心得。將自己所得用適當的言語表達給全班聽。 低年級的學生因文字語言集會讀表達在先天上有所限制,在他們閱讀自然後,平面書寫及繪圖會碰到一些困難,建議老師也能陪同學生在做完觀察時做一份小書。透過這份媒介的交流,更能刺激學生的表達能力。 |
課文相關引導語 這棵植物的個子有多高?長相怎麼樣?住的地在哪裡? 第四階段(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分享:秀出作品來 邀請學生秀出紀錄來,把自己選出覺得特別的植物介紹給大家。最後再請聽的人給予回饋,說一說聽到的感受。 課文相關引導語 讓我們把自己選出的植物介紹給大家吧!請聽的人說一說,他介紹的植物特別嗎?為什麼你會這樣覺得呢? 第五階段(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從經驗分享中,引導學生察覺有些植物住的地方很特別。 協助學生連結種子與這些植物的關聯性,引導學生思考種子在植物生命裡所扮演的角色及種子要怎麼找家? 課文相關引導語 牆上怎麼有小草?樹上怎麼有小樹?這些植物為什麼會在這裡呢?它從哪裡來? | 在植物的個子有多高的部分,可指導學生利用身邊合適的物體做簡單的度量。讓學行得度量及概算的實際生活經驗。如幾層樓高,幾個拳頭高……等。 這裡的分享很重要,第一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技能,第二是在讓學生藉由別人的作品發表來豐富彼此的眼界,閱讀別人的經驗。 老師在此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必須協助學生整理大家共同的觀察經驗,最後將學生的焦點聚集於『有些植物住的很特別。這些植物是怎麼來這裡住的?』 |
(二)【種子大集合】
【教學重點】
透過種子的收集和觀察,發現種子的多元性,進一步聯結種子外型和傳播方式的關聯性。
【教學資源】
1.學習單 2.種子標本數種
3.繪本(書目:種子、小種子的旅行、蒲公英)相關種子旅行的故事或書籍
「種子大集合」教學示例 | 說明 |
種子大集合 第一階段:(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課前準備:請小朋友收集在生活週遭的種子數種,乾燥後帶到學校。 請小朋友將帶來的種子與小朋友分享,鼓勵學生將自己帶來種子的特徵依照自己的觀察說一說,在小組裡簡單的分享。 課文引導語 這些種子是從哪裡收集的?仔細瞧一瞧他有什麼特別的?種子長相都不太一樣,這些設計對他們有什麼用? 第二階段:(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有了第一階段的觀察,孩子會發現大家帶來的種子很不一樣,觀察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種子不同的設計對他的傳播有什麼幫忙?他是怎麼旅行的? 第三階段:(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想一個辦法試試看 課文引導語 這顆種子真的像你想的這樣去旅行嗎?你打算怎麼做證明你的想發是對的? 鼓勵學生針對他們的想法做一些簡單的實驗,看看這些種子是怎麼達到傳播的目的。 例如:
☺請學生將自己的實驗記錄在學習單二裡。 第四階段:(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小種子的旅行 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實驗結果做分享。老師也可利用種子傳播旅行的相關資料及圖片和學生交流。透過經驗的交流,進一步聯結種子外型和傳播方式的關聯性。 第五階段:(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透過第四階段的經驗分享後,可以由老師和學生共同編一個種子旅行的故事,帶領全班做肢體的想像遊戲。 | 鼓勵學生在校園裡或住家附近各個角落收集各式各樣的種子。或者收集吃完水果裡的種子,過乾燥後到到學校。 在小組分享裡指導他彼此討論分工合作,對大家帶來的種子做整裡,最後以小組的方式做種子特別外型的發表分享。 老師可以利用台英出版的種子一書為孩子做經驗的分享與整合。 完成第一階段的分享後,種子的多元性開啟了學生的視野,接下來需要老師透過問話,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種子的特別設計對他們的傳播及旅行有什麼幫忙。 經過討論思考,在心中有初步的假設後,指導學生做簡單的生活實驗,印證自己的推論。 除了從學生的經驗裡彼此分享,親親文化出版的小種子的旅行,也是很好的分享教材。 繪本:十顆種子;蒲公英的旅行(漢聲出版)都是很好的故事媒介。 |
(三)【種小子歷險記】
【教學重點】
整合學習經驗,鼓勵學生發揮想像力,學習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將自己的經驗及想法表達出來。
【教學資源】
1. 學習單 2.種小子歷險記小故事繪本(書目:小種籽、十顆種子)
「種小子歷險記」教學示例 | 說明 |
種小子歷險記 第一階段:(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課文引導語 原來種小子找新家是一件這麼不容易的事。請你編一個種小子歷險記的故事,用圖文並茂的方式把它呈現出來。 有了活動二第五階段的共同經驗後,鼓勵每位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編一個『自己』的「種小子歷險記」的故事,完成學習單三。 學習單只是一個簡便的記錄方式,建議老師們可以視學生狀況,鼓勵他們把學習單上的資料,繪製在六格的小書上,再加上封面及封底,就成了精美的小書了。 第二階段:(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鼓勵學生做小書發表會,邀請每一位作者說一說他自己寫的故事,最後將學生的小書作品整合起來,在班上辦個小小私房繪本展。 第三階段:(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除了在班上辦小小繪本展外,也可以鼓勵小朋友一起籌畫將班上的小書巡迴到其他班級展覽,也可以利用時間自告奮勇到別班說自己的故事給別人聽。如果同時有好幾班一起進行此教學活動,一定要讓大家一起交流個班的小書喔! | 這一個階段主要讓孩子整合學習經驗,老師只是適時的引導不要做太多的干預。 老師就學生做的作品,去開啟他們的視野,使他們看得越多,想的越多,然後能做的更好,從中獲得學習。 |
學習單一
記錄一棵『特別』的植物 |
小朋友你覺得這棵植物哪裡特別呢?把你的觀察紀錄下來。 1.它的個子有多大?要怎麼量呢? 2.它的長相怎麼樣? 3.它住的地方在哪裡? 4.我的其他發現: |
紀錄日期:( )月( )日 天氣:( ) 觀察地點:( ) 紀錄者:( ) ◎把你的發現畫下來: |
學習單二特別的種子
收集校園裡的種子?依照它的特徵想一想,它會怎麼旅行?做個實驗驗證你的想法。
貼上種子 | 種子的特徵 | 旅行的方式 |
種子一 | ||
怎麼知道你的想法是對的? | ||
種子二 | ||
怎麼知道你的想法是對的? | ||
種子三 | ||
怎麼知道你的想法是對的? |
學習單三
種小子歷險記
種小子為了找新家,到處旅行。旅行的路上種小子會遇到哪些驚險的事呢?發揮你的想像力,編一個「種子歷險記」的故事畫下來。
1 | 2 |
3 | 4 |
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