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學年度指考國文試題

pdf
963.26 KB
12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07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試題
國文考科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80 分鐘
作答方式:
˙選擇題用 2B 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更正
時,應以橡皮擦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帶)
˙未依規定畫記答案卡,致機器掃描無法辨識答
案者,其後果由考生自行承擔。
1 107年指考
11 國文考科
- 1 -
、單選題(68 分)
說明:第1題至第34題,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畫記在
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2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
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是:
(A)我們了留在實驗室全程緊盯,只能吃幾片餅乾果腹
(B)他熱切關心國計民生,常以筆鋒尖銳的詩文針貶時弊
(C)這棟老屋經過修茸維護,已成為遊客拍照打卡的景點
(D)熟睡中孩子輕輕的打酣聲,總能撫慰父母整天的辛勞
2. 下列是一段現代散文,依據文意,甲、乙、丙、丁、戊排列順序最適當的是:
大江,仰望與原野同樣遼闊的天極,
甲、古道隱迹,遠山墜入蒼茫 乙、線繞子纏繞的是她白髮絲絲啊
丙、母親手中緊握住那線繞子
戊、碧海青空中,有一只風箏如鯨,載浮載沉
而江聲也淹過了母親的話語……母親的形象漸退了。(莊因〈母親的手〉)
(A)甲丙戊乙丁 (B)甲丁 (C)戊丙乙丁甲 (D)戊丁丙甲乙
3. 下列各 的是:
(A)〈師說〉:韓愈追述儒道先師,屬探究事物本源的論辨
(B)〈諫逐客書〉:李斯揣摩秦王心理,陳述逐客之弊,屬奏
(C)〈諫太宗十思疏〉:魏徵逐一評述太宗所提的十種治道,屬注疏體
(D)〈勸和論〉:鄭用錫為避免械鬥,代官府勸導百姓,屬上對下的詔令
4. 連橫認為學詩須讀書以立根基,下列選項的閱讀次第,符合文中觀點的是:
便
可觀矣。(連橫《雅堂文集‧詩薈餘墨》)
(A)香草箋→王右丞集→詩經 (B)詩經→黃山谷詩集→香草箋
(C)杜工部集→左傳→王右丞集 (D)左傳→杜工部集→黃山谷詩集
5. 依據下文,關於曹操的想法,敘述最適當的是:
壁之時軍中有訛言,亦傳西涼入寇之事,今不可不防荀攸曰「以愚所
使
患矣。」操大喜。(《三國演義》第57回)
(A)欲採攸建議,趁孫權陣營發生變故時南征
(B)知馬有反意,防他趁曹軍南征時攻取西涼
(C)有意自孫權陣營招降馬騰,再使之討伐孫權
(D)同意荀攸之計,誘馬騰與孫權互鬥進而兩傷
107年指考 2
國文考科 11
- 2 -
6. 詩歌常運用意象傳達情思。關於下列詩句意象運用說明,最適當的是:
(A)「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透過「蓮花」的開
落呈現 變化,隱含詩人對女子的愛憐
(B)「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月浮梁買茶去
來江口守空船,遶船月明江水寒」,以「月」的恆在比喻無盡的等待
(C)「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
心頭」,以「花」、「水」各自飄流,傳達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哀怨
(D)
天地/使天地戰慄如同發了瘧疾」,藉「長嗥」暗示外在批評聲浪令人恐
7. 黃庭堅〈寄黃幾復〉「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兩句所描繪的情
形成對比,凸顯其思念之情。下列文句同樣採用對比手法的是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B)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在無邊際的天空/地平線長久在遠處退縮地引
逗著我們
(C)一個小和尚坐在大廟裡,門突然打開的時候,看見外邊的花、草地和姑娘,
門再關上的時候,心關不住了
(D)蟬聲是一陣襲人的浪,不小心掉進小孩子的心湖,於是湖心拋出千萬圈漣漪
如千萬條繩子,要逮捕那陣浪
8-9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8-9題。
使
具備所有能力並且隨時證明他所擁有的能力因此只有平淡的性格才能使對
立的質素互不排斥確保性格的完整多面向使個人得以毫無阻礙地隨其所處的
情境而應變任何一種才性都不應當推展到強烈地獨占一個人的整個性格
應當順著性格來發揮最理想的情況不是英雄主義式的投而是保持一種
虛待的狀態如此他與世界的脈動是協調的而且能毫無阻礙地接收這些脈動
中國古代文人都有出仕的懷抱因此他們只能在當官和辭官退隱之間抉
由於文化中重視平淡他們的人格通常不會特別往哪一個方向突出而是向所有
的可能敞開聖人既能夠投入政治生活也能夠以最大的彈性視當下的需要而
退隱聖人因其本性中的平淡而能擁有一切的美但又不陷溺在任何一種美
德裡通過投入或遠離政治生活他總是能隨時隨地準備好要面對各種緊急情
這就是天道,雖然看起來經常變化,卻永遠不偏移。(改寫自余蓮《淡之頌》)
8. 依據文意,最符合文中觀點的敘述是
(A)退隱閒逸,能使人心境平淡,體驗人生百態進而陶鑄美
(B)保持彈性,抱持英雄主義者能順時而為,與世界脈動同步
(C)不偏不執,成就性格的完整性,能因應變化而不偏離常道
(D)博採眾長,虛心接受不同意見,可有效處理各種緊急情
9. 下列文句,最符合文中「平淡」境界的是
(A)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B)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
(D)當憂則憂,遇喜則喜,忽然憂樂兩忘,則隨所遇而皆適,未嘗有擇於其間
3 107年指考
11 國文考科
- 3 -
10-12 10-12題。
2017第四屆移民工文學獎得獎名單
首獎
塞車在菲律賓生活的乘客們(菲律賓)
評審獎
一碗紅彈珠裡的思念(印尼)
優選
郵差和寄給媽媽的信(印尼)
珠和龍舟(印尼)
代步機(印尼)
青少年評審
推薦獎
來自鐵柵欄後的思念信(印尼)
紅色(印尼)
窮人的呼聲(菲律賓)
高雄特別獎
雨的氣味(越南)
人的未來會好好的,但就如珠所說的,若有上帝的照顧,我還擔心什麼
雇主對我做的決定感到驚訝但我向他們保證一定找到比我更好的代替
者。他們最終同意我的決定,這個月便是我工作的最後一個月
這是我們最後一年看龍舟賽了。」我呼喚珠。「以後一定會很想念的。」
「我們可以以遊客身分再回臺灣看啊珠說。
「珠,知道到達妳國家最便宜的交通工具是什麼嗎?」
「龍舟呀
「哈哈……好吧,我們搭龍舟回去。」珠以大笑回答我的玩笑
我想跟珠說一句在讀國小時但我
是珠一定
一定跟我
同的體會。(改寫自Safitrie Sadik著,鐘妙燕譯〈珠和龍舟〉)
10. 若依據甲表、乙圖進行下列推論,則對
1
2
3最適
1主辦單位按四種文字投稿件數占總,確名額
2就「篇名」來看,獲獎的作者大多透過具體物象展開敘寫
3稿件數多寡,反映菲、越、泰、印尼在臺移工人數的多寡。
(A)
1正確;
2正確;
3錯誤 (B)
1錯誤;
2正確;
3
(C)
1錯誤;
2
3正確 (D)
1無法判斷;
2正確;
3錯誤
11. 若丙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依據甲表和丙文,下列解說最適當的是:
(A)作者相信天無絕人之路,於是中止在臺灣的工作返回印
(B)珠想邀請作者到她家鄉遊玩,讓作者倍感異國友誼的可貴
(C)珠提議
(D) 念頭
12. 若丙文「 」內即「我」在「讀國小時就聽過
這句諺語最可能是:
(A)香蕉不會兩度結果
(B)若怕潮水浸,莫在海邊住
(C)同歡笑的朋友眾多,同哭泣的朋友難逢
(D)他鄉下金雨,家鄉下石雨,仍是家鄉好
104
69
8
131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越南文
泰文
印尼文
投稿件數
107年指考 4
國文考科 11
- 4 -
13-15 13-15題。
共享經濟是指擁有閒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有償讓渡資源使用權給他人,以減
少資源浪費,並創造價值。
因為科技的配合享經濟最近幾年大行其道例如智慧型手機有助於建構
相應的服務功能提供處處且時時上網的便捷個體便可藉助第三方創建的
合平交換閒置資源於是產生了第一類型的共享經濟
個人閒置資源共享
例如個人可以透過AirbnbUber
選擇服務。
但由於提供資源或服務者的素質往往良莠不齊導致許多意外有些國家政
面禁止,於是漸漸發展出第二類型的共享經濟
標準化的商業資源共享,
由平臺例如Airbnb建立Uber提供
務。而,服務標準化平臺就會越來越像傳統的飯店或租車公司,使共享
與分享的精神逐漸消失。
二類型的共享經濟只是讓少數公司打「共享」大旗收
源提供者自行
舍生韓子合錢買驢,令從者僦,以給諸公費。《東觀漢記》
京兆府奏:兩京之間多有百姓僦驢,俗謂之驛驢,往來甚速,有同驛騎
犯罪之人因茲奔竄,臣請禁絕。從之。尋又不行。《冊府元龜》
帛,皆
假賃鞍馬者,不過百錢。《東京夢華錄》
13. 依據甲文,關於「共享經濟」的敘述
(A) 使 脫勾
(B)資源提供者分享閒置源,
(C)第一 區別,在科技平臺素質的良莠
(D)第二類型有違共享經濟初衷,但資源提供者有損失時,可獲平臺業者賠償
14. 依據乙表,關於「 敘述
(A) 門檻頗高, 能參與
(B) ,因
(C) 喪葬可按不同需求提供租賃服務
(D)歷代 對個人的 有商家
15. 古代租賃 最適
共享經濟
古代租賃
(A)
重視閒置 的流 利用
重視私有財產的廉讓與公益化
(B)
供需市場大,獲取資源極容易
供需市場小,獲取資源費心力
(C)
質精良 為訴求
價格透明 為訴求
(D)
媒合
租賃交易須透過實際接觸
方相:逐疫驅鬼的神靈,出喪
時常置於行列前開道。
5 107年指考
11 國文考科
- 5 -
16-19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6-19題。
從王羲之的書寫身分來看他同時具有參與修禊賦詩與事後錄詩作序的雙重
於所遇暫得於己」描述他們的自覺自足最後更將此一天人合契的同情共感
由原本只是「是日」禊事之可樂,擴展成「不知老之將至」這足以「俯仰一世」
的生命觀照。
半,
「及其所之既倦隨事遷」感慨樂事難繼僅能由徒留的字跡詩痕緬懷當
日齊契玄同的欣喜然而「欣所遇」「得於己」的快然自足不復存在「不
知老之將至」也就頓失依恃在歡樂難駐的同時羲之進一步體認到留歡之人本
現實的終極沉痛。
推證出「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再藉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
後閱覽經驗的同質性,推得「固知」的感慨是貫通古今的而由「興感之由」
的至樂,是以「興感之由」就是緣於死滅焦慮所激發的長(永)生渴慕。
由作者到讀者,羲之真切地體受生命中紛至沓來的悲喜。因此,〈蘭亭序〉
否定了蘭亭詩人遊心玄同的方案揭露人計較彭殤在乎生死的常情本性就在
「達」「不達」之間我們看到了既不因一時陶然而從此忘我出世亦不因現
實悲涼而一味悵惘逃願意直接嚐受一並加以回應的王羲之改寫自鄭毓
瑜〈由修禊事論蘭亭詩、蘭亭序「達」與「未達」的意義〉)
16. 依據上文,〈蘭亭序〉由「不知老之將至」的大樂,翻轉而為「死生亦大矣」的
至痛,關鍵在於:
(A)齊契玄同的欣喜,唯在逍遙山林、棄絕塵俗的豁達中方能獲致
(B)言不盡意,蘭亭勝景與天人合契的同情共感,難以用文字重現
(C)重覽當日詩作,賞心樂事已難踪跡,故知種種美好終究難永存
(D)欲以放浪形骸之外的任性灑脫,逃避死滅的束縛,而終不可得
17. 依據上文,關於《蘭亭詩》和〈蘭亭序〉的比較,最適當的敘述是:
《蘭亭詩
〈蘭亭序〉
(A)
表達對於長生久視的渴望
抒發不別死生的玄心遠想
(B)
抒發不別死生的玄心遠想
照見古今創作緣由的契合
(C)
照見古今創作緣由
追述修禊當日的可賞可樂
(D)
追述修禊當日的可賞可樂
表達對於長生久視的渴望
18. 上文 內最適合填入的是
(A) (B) (C) (D)
107年指考 6
國文考科 11
- 6 -
19. 上文認為〈蘭亭序〉否定蘭亭詩人的方案,所揭示的生命態度是:
(A)正視悅生惡死的人性,直面悲欣交集的人生
(B)死亡既難以迴避,何妨快意暢情,不虛此生
(C)珍惜有限人生,以積極入世消解死亡的悲感
(D)棲隱山林,放志逍遙,在大自然中找尋自我
20-22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0-22題。
我翻出報紙連載時代古龍的代表作《絕代雙驕》發現了一個祕密:說情
節是靠連綿不斷的意外轉折推動的這裡突然出現了一個那裡突然飛來兩枚
暗器被點了穴道應該不能動的人卻動了……
明天」的寫法很能迎合報館的業務要求依照眾家友人對古龍個性與生活習
的描述我一邊讀《絕代雙驕》一邊彷彿看見已喝得微醺的古大俠看看報館
來取稿的時間到了攤開稿紙隨意寫寫寫到報館的人都已候於門外了於是匆
匆讓一個聲音、一個人影、一樣武器憑空竄出,就能填滿字數交差了事!
當時跟古龍一樣紅透半邊天的高陽寫的是歷史小說也有他「跑野馬
絕招來應付連載所需那就是在歷史故事主線中挑出一項瑣事岔出去講相關掌
如寫汪精衛偽政權始末個歷史名人都還沒出場便大寫特寫抗戰前
南京的賭場,設在哪、玩什麼、如何一夕致富或破產,令人目不暇接。
連載是項奇特的制度連載小說的時間與現實生活的時間平行流淌而且不
斷互相指涉現實生活無窮無盡地走下去小說似乎也就會同樣地日復一日連
下去這種寫法違背了小說作為嚴肅藝術的標準一般小說講究的是選擇好一段
具特殊意義的時間把它從長流中切截開封閉成一個完整有機的單位
「絕對」的開頭和結尾,「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多說一句都是累贅
我們看到連載小說的種種毛病其實是從一般小說有頭有尾有中腰的美學來
評斷連載小說能提供別的小說不能提供的樂趣層出不窮的意外轉折
20. 依據上文,關於古龍、高陽小說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古龍小說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來自飲酒後的靈感
(B)高陽小說常加入傳說軼聞,使故事變得引人入勝
(C)古龍和高陽都以憑空捏造、賣弄技巧來迎合讀者
(D)古龍和高陽小說成功之處,在於藉情節暗諷時事
21. 下列敘述,符合文中對連載小說寫作方式看法的是
(A)精心設計,刻畫細 (B) 內容媚俗
(C) (D)
22. 依據上文,關於一般小說和連載小說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一般小說是嚴肅的藝術,特別講求與現實生活時間的一致性
(B)一般小說為維護結構完整,有時須化繁為簡,刪削該有內容
(C)連載小說按時刊出不輟,遂與現實生活時間感既同步又相涉
(D)二者各有寫作邏輯,形式與內容皆緊扣主線,不令筆法歧散
7 107年指考
11 國文考科
- 7 -
23-25 23-25題。
用「螟蛉子」代指「養子」,包含一段古人探索昆蟲世界的歷程。
》:
出,
有捕捉其他昆蟲幼蟲的習性。但捕捉幼蟲做
用,。漢
幼小
滿……
便
斯為謬矣他認為把細腰蜂捕捉青蟲說成是為了把青蟲教化成自己的後代
根本違背生物事實。
陶弘景的看法後來得到更多證實例如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所著
上的附著點位置都差不多一般是蜘蛛腹部底端偏向一側新生幼蟲咬的第一
就是卵的頭部那端所附著的地方因此牠剛開始啃咬的都是汁液最豐富
他的研究成果證明陶弘景等人的發現非常科學(改寫自戴吾三《解開成語中的
科學密碼》)
23. 依據上文,「螟蛉有子,蜾蠃負之」的真實生態現象最可能是:
(A)蜾蠃奪螟蛉之巢以育子 (B)蜾蠃是螟蛉之子的宿主
(C)蜾蠃代替螟蛉餵養幼蟲 (D)蜾蠃捕捉螟蛉以餵幼蟲
24. 關於陶弘景對細腰蜂觀察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 (B)蒐集實證以補充《詩經》所述
(C)以《詩經》所述駁斥揚雄之見 (D)依揚雄之見糾正《詩經》所述
25. 上文 內若要擇用下列方框裡的論述則對
1
2
3
4
最適當的是:
(A)
1
2適用;
3
4不適用 (B)
1
3適用;
2
4不適用
(C)
1
3
4適用;
2不適用 (D)
2
3
4適用;
1不適用
稱「
今屬
科。蠃,ˇ。
1韓保
在死蟲之上。」
2蘇頌《圖經本草》「物類變化,固不可度。蚱蟬生於轉丸、衣魚生於瓜子之
類,非一。桑蟲、蜘蛛之變為蜂,不為異也。如陶所說卵如粟者,未必非祝
蟲而成之也。」
3寇宗奭《本草衍義》︰「嘗拆(土蜂)窠視之,果有子如半粟米大,色白
微黃。所負青菜蟲,卻在子下。」
4李時珍《本草綱目》「今屢破其(土蜂)房,見子與他蟲同處,或子已去而
107年指考 8
國文考科 11
- 8 -
26-27 26-27題。
其大才故述辯士則辭藻華靡敘實錄則隱核名檢此所以稱遷良史也(張輔
〈名士優劣論〉)
26. 依據上文的看法,《漢書》不如《史記》之處在於:
(A)取材雜蕪,有失精 (B)抄撮眾說,有失創
(C)隱惡揚善,有失客 (D)用詞典麗,有失質樸
27. 」的
(A)能依所敘人物選用最合宜的筆法 (B)能發掘不被其他史家注意的史料
(C)善透過所敘人物寄寓其落拓之悲 (D)善學縱橫家言辭以充實史家才識
28-32 閱讀甲、乙二文,回答28-32題。
田常欲作亂於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孔子聞之,謂
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
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此不可與戰君不如伐吳
使
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
今君憂在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聽者也君破魯以廣齊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史記》曰:「齊伐魯,孔子聞之,曰:『魯,墳墓之國。國危如此,二三
吳之人豈無是心哉?奈何使之亂歟?吾所以知傳者之(王安石〈子貢論〉
28. 甲文中,田常聽完子貢的陳述「忿然作色」,是因為子貢:
(A)斥責齊國不仁不義 (B)諷刺田常短視狹隘
(C)論調荒謬悖於常理 (D)分析戰情淺薄空泛
29. 甲文中,「戰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的意思是:
(A)田常戰功彪炳,故國君引以為傲,群臣亦相推尊
(B)田常開疆闢土,令國君 更加尊貴
(C)倘若田常恃功而驕,雖一時尊榮但終致身敗國亡
(D)倘若田常欲掌大權,當建功沙場以傲視國君群臣
儀、、陳
軫、
9 107年指考
11 國文考科
- 9 -
30. 甲文中,田常願意接受子貢的建議,乃因伐吳能讓他:
(A)擺脫強臣掣肘 (B) 脅迫 (C)獲得百姓擁戴 (D)獲得魯國支援
31. 乙文 內最適合填入的是
(A)不在其位,不謀其 (B)己所不欲,勿施於
(C)用之則行,舍之則 (D)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32. 綜合甲、乙二文,王安石質疑甲文對子貢作為的描述,主要基於子貢:
(A)以利為餌,誘使田常接受建議 (B)降志辱身,為達目的貶抑魯
(C)以鄰為壑,不符孔子儒學精神 (D)能言善道,刻意離間齊國君臣
33-34 33-34題。
南唐彭利用對家人奴隸言必據書史以代常談俗謂之掉書袋因自謂彭書
西
退
33.下列文意解釋,最適當的是:
(A) 賴失
德,三心二意
(B)
辭職,有損主人的賢
(C) 西
逐出家門
(D)「自鑽燧以降,未有若斯之盛,其可撲滅乎!」指彭利用讚嘆火勢盛大,
止鄰人
34. 依據上文,最符合彭利用說話方式的是:
(A)自負博學,盛氣凌 (B)廢話連篇,誇大不
(C)曲解經典,胡吹亂 (D)賣弄學問 滿
、多選題(32 分)
說明35題至第42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選項畫
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4分;
答錯1個選項者,得2.4分;答錯2個選項者,得0.8分;答錯多於2個選項或所有選項
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35. 下列文句畫底線
(A)學書法的要訣無他,就是師心自用,先師法前人再用心創造
(B)感謝米其林大廚親臨指點,讓學生登時蹞步千里,功力大增
(C)說話千萬要謹慎,想清楚再出口,以免駟不及舌,後悔莫及
(D)文化保存僅靠個人力量,猶如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E)詩人洛夫的天涯美學,追求具超越性的詩思,可不刊之論
36. 下列 「」內的詞,前後意義相同的是:
(A)斧斤以「時」入山林/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
(B)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族」庖月更刀,折也
(C) 古人 漸者 」也
(D)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四人對饌訖,「陳」女樂二十人,列奏於前
(E)諮諏
人百其身:出自《詩經》,指自身願
死百次以換回死者的
命,在此處指願竭盡
力為對方付出。
107年指考 10
國文考科 11
- 10 -
37.
文句畫底線的動詞之後,也省略對象的是:
(A) 以草具
(B)及期 大喜
(C)呈卷 召入 使
(D)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還家
(E)一道士坐蒲團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叩而語,理甚玄妙
38.有五位學生嘗試分析右詩,其中適當的是
(A) 如果
認為大利多風險,少碰為妙
(B) 如果
想知道怎樣既獲大利又不涉風險
(C)丙生:本詩將行商比為行船,商人謀生如同在鯨鯢齒上行走般艱險
(D)丁生:本詩警告行商艱險難測,提醒世人不貪眼前小利,方能獲取大
(E)戊生:本詩期許商人應擁有鯨鯢般的雄心壯志,切莫因處境凶險便膽怯
39. 依據下文,關於國君治術的敘述適當
退
有功則雖疏賤必賞誠有過則雖近愛必誅疏賤必賞近愛必誅則疏賤者不怠
而近愛者不驕也。(《韓非子‧主道》)
(A)不自操事、不自計慮,顯示法家
(B)行時雨之賞、雷霆之罰,根於法家趨利避害的人性論
(C)因臣子
(D)嚴罰以防奸,偷賞以勵善,建構恩威並施的管理方法
(E)賞疏賤、誅近愛,令疏賤者自戒不驕,近愛勤勉不怠
40. 依據下文,關於「被動句」的敘述適當的是:
施動者
,如
「蔡
後還需再加
動詞,如略,如使;也
……〉:
屬皆且為所虜」。
(A)用「被」表被動,施動者的位置無論在動詞前或後皆可
(B)「見」和「為」表被動,都可直接將施動者加在動詞前
(C)文言被動如施動者出現在動詞後,可以用「於」字引出
(D)「為」後的施動者若省略,只能出現在「為……所」式
(E)「為」和「被」出現在被動句,施動者可出現也可省略
黃滔〈賈客〉
大舟有深利,滄海無淺波。
利深波也深,君意竟如何?
鯨鯢齒上路,何如少經過
11 107年指考
11 國文考科
- 11 -
41-42 41-42題。
鬥草是古代的一種遊戲,又稱「鬥百草」。據南朝文獻記載,民眾通常在五
月五日鬥百草這大概與古人的藥草觀念有關唐代以後鬥草的方式大概有兩種
一種是性,
種類
明代〈秦淮鬥草篇〉「蘭皋
中,
了「
白「滿 」、王建水中芹
出鬱白居易「弄
」、柳永「春困厭厭拋擲鬥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
滿,均白、
范二詩或許就是當時「武鬥」的有趣畫面。62回則是現代人認識
文鬥規則的寶貴材料,姐妹某人擺出
觀音柳擺出羅漢松
到了現代於社會型態不同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疏遠草就逐漸式微了
紫芝道:「這鬥草之戲,雖是我們閨閣一件韻事,但今日姐妹如許之多,必
折草況此地藥苗都是數千里外移來甚至還有外國之種若一齊亂折亦甚
便
「不知怎樣對法?請姐姐說個樣紫芝道「古人有一對句對的最好
比舊日鬥草豈不好?」鄴芳春道:「雖覺好玩,但眼前俗名字面易對的甚少。
於書,就可用得,何必定要俗名。」(《鏡花緣》7677回)
41. 依據甲文,關於「鬥草」的敘述,適當
(A)唐代玩此遊戲,有時會以物品當賭
(B)透過此遊戲,有機會可以認
(C)王建詩中所述,應以持有花草與眾不同者勝出
(D)此遊戲源自端午習俗,歷來只在過節當日進行
(E)武鬥致勝關鍵,在於熟記植物名稱與玩家力氣大小
42. 依據甲、乙二文,關於「文鬥」的敘述,適當
(A)
(B)決定勝負的條件,由辨識植物種類擴及語文素養
(C)因花草珍貴,故紫芝提議的新玩法
(D)據花 姑心」能對「龍鬚柏」
(E)兩部
收藏 ⬇️ 下載